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档案事业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化事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传播知识、传递信息、服务社会方面所发挥的作用,是其它任何事业都无法比拟的。因此,作为这一特殊事业的管理人员,在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履行自己的社会职责过程中,加强职业道德修养,就显得更为重要和迫切,本文从道德修养的内容、途径、从业人员所需精神几个方面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2.
王光荣 《攀登》2013,(2):50-55
社会事业改革与发展是当前急需深入研究的课题。已有的研究在界定概念、理清问题和提出思路方面作了有益的探讨,但仍有许多问题尚需要进一步研究。一是在广泛讨论基础上形成社会事业概念共识;二是具体地调查研究社会事业领域存在各种问题的表现和根源;三是在创新思路的同时,对各种观点进行综合;四是跟踪研究社会事业改革的实践;五是研究社会事业与公共服务体系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二轮修志记述的时段正是我国改革开放时期,社会各方面都已发生深刻变化。如何在篇目设置上创新,是记述好这一时期的关键。具体来说,就是要从改革开放的时代变化、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的亮点、地方风物、加强宏观经济记述、对首轮志书补遗、使用新体裁、记述社会问题、精神文明创建、社会服务业和新增内容等方面展开创新。地方志部门只有开拓创新,才能提高编纂质量,以体现服务当代、服务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服务领导决策、服务广大人民群众学志、用志需要的地方志本质特征,充分发挥地方志资政、教化和存史的作用,努力推动文化事业大发展、大繁荣。  相似文献   

4.
新农村建设必须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发展农村社会事业是新农村建设的崭新课题,也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当前农村社会事业发展要有新思路,其重点是发展农村义务教育、医疗卫生事业、文化事业和社会保障事业等。  相似文献   

5.
李井红 《神州》2013,(5):17-17
赣文化是一个博大精深的区域文化系统,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在发展演变过程中,赣文化逐渐形成了兼容并蓄、文节俱高、务实求新、勤奋笃学的鲜明特质。在内容上,赣文化涵盖士文化、理学、宗教、书院、民俗等方面,并且成为中国革命文化的发源地。弘扬赣文化的很多优秀成果经过演化与发展,逐步渗透至社会发展、经济活动、教育事业等领域,对推进社会经济发展、文化教育事业的现代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抗战时期是四川近现代史上公共卫生事业大发展时期。从发展速度、规模,开展工作的数量、质量等方面看,战时四川公共卫生事业与全国其他省份相比更具特殊的地位和价值。经过抗战时期的发展,四川奠定了在全国的公共卫生事业大省的地位。疫病防控、空袭救护、医药治疗是战时四川公共卫生工作的三大主要内容。但受经费的短绌、质与量发展的不协调、卫生行政体制的弊端等因素的制约,战时四川公共卫生事业还远远不能满足社会和民众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袁晓璐  顾恒 《神州》2011,(11):120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博物馆事业空前发展的时代来临了。在中国当代艺术形态中,博物馆展览已经成为当代艺术发展变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更作为社会教育功能的重要承担者。这不仅仅是时代所赋予的责任同时也是博物馆自身发展的需要。博物馆在提高国民审美水平对国民进行爱国教育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将从博物馆的作用、价值以及对儿童成长的作用等方面来谈一下我国的博物馆的事业。  相似文献   

8.
袁晓璐  顾恒 《神州》2011,(6):120-120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博物馆事业空前发展的时代来临了。在中国当代艺术形态中,博物馆展览已经成为当代艺术发展变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更作为社会教育功能的重要承担者。这不仅仅是时代所赋予的责任同时也是博物馆自身发展的需要。博物馆在提高国民审美水平对国民进行爱国教育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将从博物馆的作用、价值以及对儿童成长的作用等方面来谈一下我国的博物馆的事业。  相似文献   

9.
中国社会正逐步走向"公民社会"。公民品格需要塑造,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是中国走向"公民社会"的一个缩影,在一定程度上通过图书馆人的职业道德,影响着中国公民的尊重自我、善待他人的品质,以及主动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在满足公民信息需求、提升公民参与能力、塑造图书馆员职业伦理与普通公民道德方面有着重要价值与意义。  相似文献   

10.
纪念馆是我国博物馆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革命类纪念馆作为承担社会教育功能的重要机构,在引领社会价值导向、厚植青少年文化素养方面的作用日益凸显。革命类纪念馆是青少年文化知识的补给站,是培育青少年爱国情怀的营养田,是青少年坚定理想信念的引航标,是青少年修身立德的对照表。  相似文献   

11.
张微微 《神州》2013,(1):119-119
新世纪以来,我国教育事业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教育事业越来越关注。尤其是在高等教育方面,人们对于进行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的要求极为迫切。本文论述了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发展历程,指出在改革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体制改革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2.
朱志文 《神州》2014,(14):286-286
从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水利水电事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对于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社会的繁荣起到了有效促进的作用。可以说,我们整个社会的进步是建立在整个的水利事业不断成功发展基础之上的。我国水利水电工程的发展不仅解决的人民的生活、农业的发展和社会经济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水利水电的大力开发还解决了例如煤炭燃烧引起的空气污染等环境问题,同时也带动了我国的水利航运、旅游以及水产的大力发展。我国水利工程建设存在的影响表现在诸多方面如移民问题、环境问题、文物保护问题等几个方面。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人们在加快水利建设的同时也要关注其存在的影响和问题。  相似文献   

13.
马梦雪 《上海地方志》2023,(1):76-83+94
灾荒史是近代社会史研究的重点内容之一,其往往与政治、经济、社会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1924年,上海祥经织绸厂发生巨大火灾,近百人罹难。灾情发生后,社会团体、爱心人士、新闻媒体等社会力量迅速反应,开展多种形式的救助,对受灾者施以援手。其在弥补政府救助短板、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现代化事业发展、传播正能量等方面多有裨益。  相似文献   

14.
禹玉环  罗进 《沧桑》2011,(1):55-56
清代,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文化教育事业的进步,贵州书院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无论是数量、规模,还是规章制度的完善与内部管理水平的提高,都远非明代所能比。书院繁荣发展,在培育人才、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传播文化、端正民风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5.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一个博大精深的区域文化系统,在中国的历史文化发展史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发展演变过程中,传统文化逐渐形成了兼容并蓄、文节俱高、务实求新、勤奋笃学的鲜明特质。在内容上,也不断融入和渗透了民俗文化、地理、宗教、书院、异地风情等方面,并且也体现了中国革命文化精神的内涵。弘扬、继承和发扬我国传统文化的诸多优秀成果,不仅有助于推动我国社会发展、经济活动、教育等事业的发展,也能推进社会经济发展、文化教育事业的现代化进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卢宏伟 《神州》2013,(20):31-31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一个博大精深的区域文化系统,在中国的历史文化发展史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发展演变过程中,传统文化逐渐形成了兼容并蓄、文节俱高、务实求新、勤奋笃学的鲜明特质。在内容上,也不断融入和渗透了民俗文化、地理、宗教、书院、异地风情等方面,并且也体现了中国革命文化精神的内涵。弘扬、继承和发扬我国传统文化的诸多优秀成果,不仅有助于推动我国社会发展、经济活动、教育等事业的发展,也能推进社会经济发展、文化教育事业的现代化进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这次会议主题是研究地方志刊物在地方志事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交流经验,互相切磋,研究在新形势下如何开拓思路,进一步办好地方志刊物,推进地方志事业的发展,特别是在提高地方志理论研究水平,规范修志工作,开发志书资源服务社会,加强方志学科建设等方面,发展其独特作用。  相似文献   

18.
李坤 《神州》2011,(2):102-102
档案事业的发展出路在哪里?我认为,只有通过档案工作的创新,才能使我们的档案事业适应和服务于社会各项事业,才能使档案工作充满生机和活力,才能使档案事业可持续发展。档案工作应从管理思路、管理模式、管理机制的创新等几大方面来改变档案事业的现状。档案工作只有日日思变、天天求新,才能以超前的意识、超前的节奏、超前的服务赢得市场、赢得利用者的满意,才能让档案工作在社会上“热”起来。  相似文献   

19.
孙建国 《史学月刊》2004,16(12):60-66
中国征信所是近代上海著名的民间征信机构,主要开展企业、个人及银行机构等方面信用调查活动。在个人征信事业方面,于金融客户征信、保证人信用调查、上海外国人征信等方面贡献突出,突破了传统社会以个人道德信用为中心的信用体系。中国征信所对个人信用状况的调查,根据实际社会环境的不同变化,采用科学的方法和求真态度,体现了征信活动的真实性、复杂性、综合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雷坚 《广西地方志》2003,(2):19-22,26
与时俱进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马克思主义科学命题,是社会向前发展所必需。这要求编纂新方志不断提供新材料、新内容,选择适应时代的科学载体。地方志事业要发展,必须进行理论与编纂创新,并在志书版本、功用及地方志工作方面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