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崔剑 《世界历史》2001,(4):109-109
徐州师范大学张秋生教授的《澳大利亚华侨华人史》于 1998年 12月由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该书由 9章构成 ,其中第 1、2、9章探讨自远古至 2 0世纪 90年代的中澳关系 ;第 3至 8章分别研究华工赴澳缘起与早期赴澳华工、19世纪中期至 2 0世纪初的澳洲华人、澳大利亚联邦建立至二战结束时期的澳洲华人、澳大利亚对华移民政策的演变、澳洲华人社团的历史发展轨迹和战后澳洲华人的经济、政治与文化生活变迁诸问题 ,堪称海内外第一部系统论述澳洲华人史的力作。该书资料翔实 ,并采用跨学科研究方法 ,既纵向勾勒澳洲华人史的演进脉络与中澳关…  相似文献   

2.
论文以2007年本尼朗选战为起点,分析了澳洲华人新获得的中产阶级地位及其对政治参与意向的影响,包括2007年大选以来出现在澳洲华人社区的参政、议政诉求,华人参与澳洲政治生活的各种形式以及影响他们参与的若干因素。认为在澳华人已经成为澳洲社会政治和经济生活中一个非常具有活力的组成部分。他们的政治参与程度及其影响力正在显著提高,并且已经成为各方关注的一个重要议题。  相似文献   

3.
在澳大利亚,尤其是在悉尼,许多华人和澳洲人都熟悉和敬仰著名华人领袖刘光福(William Liu,1893—1983)。他那将近一个世纪的传奇式生涯,是近代澳洲华人移民史的一个缩影,而他为争取各族移民平等、促进澳中友好以及跟随时代前进的精神,又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澳洲华人的共同特点。  相似文献   

4.
九十年代后期澳大利亚华人参政形式发生了结构性转变,由原来的相对散漫而少有华人参政,转变成为华人主动集会结社投身政治.本文认为,这种转变是在特定的历史时空,由华人社群与澳洲主流社会的变化互相激荡而产生的.本文利用公民社会理论来建构一个看待移民社会政治参与的参考架构,用海外华人的视角来审视澳洲华人发展史,讨论九十年代后期澳洲极端派反移民势力的兴起,以及对华人社会的影响.笔者认为,澳洲华人社会这个转变提供了一个华人参政的良好典范,即以少数族裔身份在公民社会中参与政治活动,从而改变主流社会的思维.  相似文献   

5.
印尼与澳洲隔海相望,分别是东南亚和大洋洲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国家。两国都曾被殖民者所统治,现在分别属于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印尼华侨、华人人口约600万,约占全国总人口的3%。澳洲1986年华侨、华人(包括混血华裔)为20.1万人,  相似文献   

6.
一、澳洲华人的历史拿中国的一句老话作为本文的开场白,那就是“历史如同一面镜子”。本文的目的在于通过检讨华人在澳洲的历史和现状,以作为澳华社会发展的借鉴。多少懂得一些澳洲历史的人都会知道,  相似文献   

7.
中国大陆华人飘洋过海到澳洲去谋生的事最早发生在19世纪40年代,去的人数也少。19世纪50年代由于澳洲发现金矿,才吸引了大批华人前去淘金。由于种族的、经济的以及生活习俗诸方面的原因,澳洲白人的排华活动愈演愈烈,终于导致20世纪初主要旨在禁止华人入澳与留居的“白澳政策”的形成。此后,华人离澳的多,入澳的少,在澳华人数量陡降。二战期间,澳洲政府接收了一批华人难民。因此,20世纪初到二战前的几十年中,在澳华人的主体仍是淘金时期入澳而后来留居的那部分华人。二战后,澳洲政府允许一部分华人学者、留学生、商人、企业  相似文献   

8.
首批华人抵澳的报道见于1848年。①此后,时有华人移澳。而今,在澳华人约有30万。本文仅就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60年代澳洲华族社会几个引人注目的方面作一述评。一广东人占绝大多数根据澳洲维多利亚殖民地议会记录1868年第3卷第1291页记载,当时在澳华人的绝大多数来自广东省,而且集中来自距广州市西南约100英里的台山、新会、开平和恩平四个县,以及广州南面的南海、番禹和顺德三个县。至于各县的精确人数,记录不详,但肯定上述7县中,来自台山和新会的人占优势。②下表所列,是“南墨尔本华人寺庙”所登记的1893-1913年居住在墨尔本,…  相似文献   

9.
“全澳洲华人大会”于1986年11月28日至30日在悉尼举行。参加这次大会的华侨、华人组织共有32个。代表近300名。大会邀请澳大利亚著名历史学家克拉克(Manning Clark)教授和颜清湟博士作专题讲演。克拉克教授在讲演中指出,在  相似文献   

10.
澳洲传统学术界对于19世纪澳洲华人史的研究,大多基于白人种族主义立场,呈现出单向度、类型化以及西方中心主义的特点。论文指出,20世纪后半叶以来,随着"白澳政策"的废除以及大量民间史料的发掘,逐渐形成了自下而上的、更具包容性和批判精神的研究路径。女性史视角的引入和多学科研究方法的融会,重视对女性日常生活、社会交往和个人生命体验的真实再现,打破了以往对于跨种族交往的刻板成见,拓宽了对于华人婚姻形态、家族谱系、社区建构、文化融入等的研究。研究认为,在19世纪澳洲华人生活中,华人女性与白人女性都通过各种方式,在华人社区建构以及与白人社区交往中,发挥着独特而重要的作用,从而成为这段历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1.
关于早期澳洲华人史的几个问题张秋生19世纪中叶,来自中国东南沿海省份广东、福建等地以农民为主体的华人大批赴澳洲淘金,揭开了中澳关系史的序幕。由于年代长久,所留文字记载鲜见,故有许多问题有待考辨。笔者近年曾在澳大利亚拉托贝大学研修中澳关系史,发现和查阅...  相似文献   

12.
论文回顾了澳大利亚华人移民回流历史,分析了新千年以来华人新移民回流潮的现状、回流原因和趋势。认为从19世纪中叶起,受排华运动的影响,澳洲华人回流现象便已出现,且这种被迫回流现象一直延续到20世纪中叶"白澳政策"废除时。与老移民被迫回流不同的是,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中国经济与社会的持续繁荣与发展、澳大利亚移民政策调整等诸多因素的综合作用,澳洲华人新移民回流人口逐年增长,至新千年已初步呈现出一股方兴未艾的回流潮,并在较长的历史时期内,华人新移民回流潮仍将持续走向强劲。  相似文献   

13.
1866年2月,在新西兰奥塔哥省的两度邀请之下,12名来自澳洲维多利亚金矿的华工到达达尼丁,由此开始了持续数十年的华工淘金热。1871年10月,新西兰华人总数达到4215人。当数千名华人成为新西兰的现实存在以后,当地社会对于华人的到来反响不一,新西兰国会于1871年专门成立华人移民特别委员会展开调查,其调查结论对于华人移民给予了肯定的评价。然而,19世纪70年代末期,随着政治、经济格局的转变以及种族主义势力的急剧膨胀,新西兰于1881年正式出台排华立法。在从容纳到排斥的转换过程中,华人群体蒙受了诸多不公指责和肆意侮辱,他们被不可预知的变数所裹挟的命运以及由此折射出的中国国运的式微,令人叹息。  相似文献   

14.
论文分析了二战后至20世纪90年代特别是20世纪末以来澳洲移民政策的演变,认为澳大利亚移民政策的改革与转型,主要是在经济理性主义的指导下进行的,并逐渐形成以技术移民为核心的移民选择体系。移民政策转型对华人新移民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华人新移民数量持续稳定增长、地区来源构成发生重大变化、技术移民比重持续走高、女性移民越来越多、华人新移民地区分布趋向多元化、华人新移民回流潮日趋明显等方面。  相似文献   

15.
论文对澳洲华侨史上最具影响力的报纸——《东华新报》的内容进行了量化分析,并重点考察了保皇会运动在澳洲的兴起背景。认为从海外华人世界看中国,《东华新报》为我们了解晚清帝国的内政外交,尤其是戊戌政变后风云变幻的混乱格局,开启了一扇别样的窗口。其报道的关于康梁保皇会在海外的活动,为我们进一步审视19世纪末澳洲联邦成立前后,当地新兴民族主义催生之排华情境下,澳洲华人如何处理跨国境遇以及反思他们的民族认同感,提供了新视角。  相似文献   

16.
中国人大规模向海外移民始于16世纪末。到17世纪初,世界华人数量约十余万人,主要分布在东南亚各地。至19世纪中期,世界华人数量约150万人,仍高度集中于东南亚。19世纪中叶以后,大规模华工出国从根本上改变了世界华侨华人分布的状况,北美、拉丁美洲、大洋洲和欧洲都出现数量不等的以华工为主的华人社区。由于19世纪后期东南亚以外的国家和地区均排斥华工,20世纪初华人的数量仍高度集中于东南亚。到20世纪50年代初,世界华侨华人约有1200万一1300万人。20世纪70年代以来,大规模的中国新移民决定性地改变世界华侨华人高度集中于东南亚的格局。到2008年,世界华侨华人总数超过4500万人,而东南亚华侨华人的比例降为73%,北美、欧洲、澳洲和日本、韩国的华侨华人数量激增。  相似文献   

17.
在澳洲沸沸扬扬的白澳种族主义闹剧中,一个出身于大陆就读于香港,一个唯一澳洲华人市长——曾筱龙面临的是什么,他有没有受到冲击,他又如何对待这些变迁,记者专程采访了他。自上次去悉尼访问他后,已经两年多了,他留给我的印象是一个充满了自信和智慧的华人。在目前这种反移民的压力下,我想,他的面容不知会是怎样?但愿他能保持那份开朗与轻松,那份英俊和潇洒。当我步入庄严雄伟的悉尼市府大厅时,当我再次看到曾筱龙先生的名字在历届市长的大圆铜牌上熠熠闪光时,我默默地祈盼。这是一面巨大的圆球形铜牌,像一面古老的盾牌,镶嵌…  相似文献   

18.
在人类历史上的空前浩劫──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侨居在澳大利亚的数万名华侨华人心系祖国,和侨居国人民并肩战斗,用各种形式投入波澜壮阔的世界反西斯斗争,写下了光辉的篇章。然而,由于年代较久和史料收集方面的原因,澳大利亚华侨华人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所作的巨大而卓越的历史贡献,一直鲜为世人所知。本文就多年搜集的相关史料,从成立各种救国团体,筹款筹物;组织各种集会与宣传活动;直接参军作战或在后方服务三个方面对澳大利亚华侨华人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卓越功绩进行简要评述,重点探讨抗战时期澳洲华侨华人捐款的新特点,以弥补侨史学界研究的不足。  相似文献   

19.
澳洲华人与1905年抗美运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群众抵制外货运动是 190 5年展开的反美爱国运动 ,是年 5月 10日上海商务总会领导人召开会议 ,首先发难 ,抗议美国的排华法令和禁工条约 ,并呼吁中国各地商人支持和响应抵制美货。其他身份的中国人 ,如知识分子和各阶层的民众也积极参与抗议美国的排华运动。反美活动像野火燃烧 ,蔓延至中国各地 ,历时年余。至今研究此历史事件的论著 ,多集中探讨抵制美货运动在中国的发展。1事实上 ,许多海外华人社区也积极响应 ,其中包括英属马来亚和新加坡两地的华人。2甚至比马来亚和新加坡更遥远的澳洲 ,当地的华人也从 190 …  相似文献   

20.
华工大批输出澳大利亚起于19世纪40年代下半期,对此史学界一般没有争议,但关于首批华工确切的入澳时间及人数,中外华人史、移民史学者却有不同说法。据笔者目前所能查阅到的中外文资料,主要有如下几种观点: 其一,时间为1846年,人数为121人。陈泽宪先生在《19世纪盛行的契约华工制》一文中说:“澳洲于1846年从厦门运走第一批契约工121名去悉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