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楼兰古绿洲的河道变迁及其原因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干旱区,地表径流决定人类居住和生存的空间,是环境变迁的决定因素.楼兰古绿洲的环境演变及其在4世纪末的最终消失都与塔里木河及孔雀河河水的空间分布密切相关.石器时代至公元4世纪中叶以前,塔里木河与孔雀河合流,经库鲁克塔格山南麓东流,形成面积广大的孔雀河三角洲,成为楼兰古绿洲繁荣与发展的基础;4世纪中叶,部分塔里木河水在营盘附近歧道南流,离开了孔雀河三角洲,楼兰古绿洲开始衰败、萎缩;4世纪末,孔雀河、塔里木河河水全部南流,孔雀河三角洲水源断绝,楼兰古绿洲衰废、消失.这其中,孔雀河三角洲的自然地理特征是影响孔雀河河道发生变迁的基础因素;人类引流蓄水的捕鱼活动和屯田所需河渠管理系统的兴废是影响河道变迁的重要人为因素.4世纪中晚期,塔里木河下游与孔雀河的改道南流是在自然因素与人为因素的耦合作用下发生的.  相似文献   

2.
罗布人     
罗布人,也叫罗布淖尔人。据考,为古楼兰人后裔。曾以渔猎为主要生计,乘用以整株胡杨树掏空制成的独木舟——卡盆,活跃在罗布泊一带和塔里木河、孔雀河下游。一千多年前,战乱和风沙吞噬了肥沃的罗布泊绿洲,罗布泊也逐渐萎缩,著名的楼兰古城长眠在黄沙瀚海之中。生活...  相似文献   

3.
文章利用历史文献和考古成果,结合野外调研,研究历史时期以来塔里木河下游的行政变化和交通变迁,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下游生态环境的演变规律。研究认为,从细石器时期到汉晋时期,塔里木河下游气候湿润,生态环境比较稳定,人类活动从原始经济向汉晋城邦文明稳步演进,对外交通便利,形成塔里木盆地东部重要的鄯善(楼兰)独立王国:东晋以后,气候逐渐变干,下游对外联系的主要交通枢纽和交通线路被废弃,鄯善国消亡,塔里木河下游绿洲成为封闭的游牧区:18世纪中期以后,下游绿洲归属吐鲁番政区管辖,对外联系再次畅通,是因为这一时期气候湿润:19世纪末期,气候变化剧烈,再次变干,塔里木河下游与吐鲁番之间的政治、交通联系中断,开始属于塔里木河流域的上一级行政区管辖。  相似文献   

4.
新疆尉犁县营盘墓地15号墓发掘简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营盘是汉晋时期由楼兰向西沿孔雀河岸至西域腹地交通线上的一处枢纽重镇,东距楼兰故城近200公里,地处塔里木河下游大三角洲西北缘(图二)。这里分布有古城、烽燧、佛寺以及大面积的古代墓葬群(图一)。上世纪末本世纪初,俄国人科兹洛夫,瑞典人斯文赫定、贝格曼,英国人斯坦因曾先后考察过营盘遗址和墓葬区,获取文物有汉代晚期的铜镜、铜环以及玻璃杯等。斯坦因还根据《水经注》的记载,认为营盘遗址即“注宾城”。此后,营盘遗址不断出现在中外许多有关丝绸之路研究的论著中。1989年9月,  相似文献   

5.
党河之美     
正党河,是甘肃河西走廊西端肃北、阿克塞、敦煌三县市人民的母亲河。党河蜿蜒如飞天的一条玉带,环绕着鸣沙山;慈祥如乳汁般甘甜的河水,滔滔不绝,哺育着20万汉、回、蒙、哈萨克等各族儿女。党河,流淌着丝绸之路文明的河,滋润敦煌大地的河,蕴藏敦煌数千年璀璨文化的河,汇集民族大融合的河。2000多年前,敦煌和楼兰同样辉煌,可塔里木河、孔雀河遗弃了楼兰,楼兰湮没于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尘封在历史长河的记忆中;而敦煌幸存了下来,逐渐走向繁盛,至今仍然辉煌。究其原  相似文献   

6.
罗布地区人类活动与环境变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在引用史料、考古和科学考察的基础上 ,对罗布地区的人类活动和环境变迁进行分析研究 ,认为历史时期罗布地区的人类活动与环境变迁可划分为四个阶段 :魏晋以前 ,生产水平有限 ,绿洲农业灌溉主要依赖自然河道 ,对环境的影响不大 ,河湖水量充沛 ;魏晋以后至元代 ,属游牧民族活动区域 ,生产方式简单 ,对环境影响小 ,河湖水量因自然因素的影响而呈不断减少的态势 ;清初至道光年以前 ,当地罗布人以原始的渔猎生活为主 ,河湖水量充沛 ;清道光年以后 ,大规模、不合理的农业灌溉活动 ,导致河湖水量减少  相似文献   

7.
18世纪中期以来新疆奇台人工绿洲开发下的人地关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历史文献和野外调查方法分析了18世纪中期以来奇台人工绿洲的开发活动及其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奇台县人工绿洲开发活动始终以农业为主,所以,本文研究人工绿洲发展以耕地变化为主。18世纪耕地呈点状形态沿北部泉水和南部河流分布;19—20世纪40年代末形成两片灌区,即南部河水灌区和北部泉水灌区;以后耕地扩张,在平原区广泛分布,南部仍是河水灌区,中部和北部则发展成纯井灌区。人工绿洲开发过程中的人地关系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8—20世纪40年代末,人工绿洲发展与环境相对协调时期,"以水定地",人工绿洲发展与环境之间相对协调;第二阶段,20世纪50—70年代,绿洲人地关系发展失衡时期,表现为耕地迅速扩张,灌溉水源不足,水土利用矛盾突出,经营粗放;第三阶段,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地之间脆弱平衡形成时期,绿洲内外环境的脆弱性都增强。研究认为可持续的水土资源管理、水资源利用技术和富有弹性的生态系统重构技术是奇台绿洲人地关系协调发展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8.
祭楼兰美女     
刘学杰 《丝绸之路》2003,(10):14-16
楼兰在哪里? 楼兰在新疆,在新疆罗布泊的东北处。楼兰曾是一个国家,早在西汉时期便是西域三十六国之一。但不知是天灾还是人祸,这个文明古国于公元4世纪突然消失了,为后人留下了“世纪之谜”。世纪末,高僧法显路经罗布泊时,此地已成为“死亡之海”,他的亲见亲历令人毛骨悚然:“沙河中多有恶鬼、热风,遇则皆死,无一全者。上无飞鸟,下无走兽,遍望极目,欲求度处,则莫所拟,惟以死人枯骨为标识耳。”繁荣的古楼兰完全沦为了一片荒漠。大约500年之后的唐代名僧玄奘,从印度取经返归,他极想去凭吊楼兰故地,亲历往昔岁月的神秘,但望不到尽头的…  相似文献   

9.
水资源受到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双重影响。本文选取新疆天山北麓的头屯河与三屯河为研究对象,深入讨论河流变迁过程及其对气候变化、人类活动的响应。研究揭示,近300年来新疆头屯河与三屯河水系发生了两次较大的变化:19世纪末20世纪初,原本相互独立的三屯河水系与头屯河水系,由于三屯河东支汇入头屯河,而使汇流后的头屯河河道向东北延长,汇入乌鲁木齐河,继而汇注形成较大的白家海子终点湖;20世纪中期以来,头屯河与三屯河流程缩短,不能与乌鲁木齐河汇流注入白家海子,两河再次相互独立。其中,19世纪末20世纪初头屯河与三屯河的水文变迁事件与同一时间天山北麓的其他河流、湖泊变迁特征具有一致性。本文的研究进一步揭示,过去300年间,头屯河与三屯河流域两次大的水文变迁事件都是在区域气候处于相对少雨期发生的,水文变化更多地是对区域人文因素变化的响应。  相似文献   

10.
据《山海经》记载:2000年前塔河和孔雀河下游是“盖乱河自西南注也”的地方。 《汉书·西域传》载,这里“多葭、苇、柽柳、胡桐、白草”。 清朝中期,塔里木河水量还是很大的,《西域水道记》称它是“河水汪洋东逝,两岸旷邈,弥望菹泽”。 清末《新疆图志》说,“塔里木河西南上游,近水城邑田畴益……水势日渐分流,无复昔时浩大之势。” 1952年,台特玛湖替代罗布泊成为塔河尾闾湖。 1972年,美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地球资源相片上看到罗布泊已干涸,大西海子水库取代台特玛湖成为塔河尾闾湖,英苏以下266公里河道断流。70年代后,绿色走廊…  相似文献   

11.
中国史前时代城址到目前为止已发现数十处之多 ,最早可上溯到仰韶文化晚期 ,大部分建造于与龙山文化相当的四五千年前 ;从分布的地域看 ,主要在黄河中下游、内蒙古和长江上中游地区。本文认为史前城址的功能有较大差异。这种差异与各地的自然条件、经济方式、文化水平等各方面的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 ,黄河中下游地区由于其独特的自然和地理条件 ,以及由此导致的较为先进的文明 ,使得这一地区的古城具备了相对完备的功能。中国古代文明最早在这一地区诞生 ,显然与此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2.
近300年来新疆玛纳斯湖变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在充分分析、利用历史文献记载、精确解读历史地图信息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大比例尺地形图、遥感卫星影像资料,以及前人的科学研究和野外实地考察成果,运用历史地理逆向推演法,分析了近300年来玛纳斯湖的历史演化过程,确定了不同历史时期玛纳斯湖的地理位置,弥补了第四纪以来玛纳斯湖演化过程研究的空白,并且对不同历史时期区域自然因素与人文因素对玛纳斯湖流域水文变迁的影像进行了分析,为今后玛纳斯湖周围生态环境演化研究提出了新的研究重点和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3.
灞河是西安市东部渭河支流,古都长安重要的天然屏障。灞河河道历史变迁及其环境影响研究是西安历史环境研究的重要内容。文章研究了灞河中下游河道的历史演变和环境影响,认为毛西村以上灞河中游河道演变主要表现为河道下切、西移,通过研究灞河右岸阶地,计算出了灞河中游河道自形成以来的西移、下切量。中游河道变迁产生的环境影响主要是白鹿原原边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严重。毛西村以下的下游河道秦汉以来河道位置比较稳定,文章提出汉代灞桥在段家村、下水腰村一带,汉代漕渠在解放村附近与灞河相交。历史上灞河下游河道变迁主要表现为河床淤积抬高,隋初至元代淤积量为2米左右,元代至清代淤积量为2.68米。河道淤积影响下游桥梁、渠道安全,沿河洪水灾害威胁严重。河道淤积的主要原因是历史上伴随蓝田县人口快速增加,秦岭植被遭到严重破坏,水土流失加剧。  相似文献   

14.
塔里木盆地水资源利用与生态平衡及土地沙漠化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在气候极端干旱的塔里木盆地 ,人类开发利用水资源 ,使水资源消耗由以自然生态为主转向以人工绿洲生态为主 ,从而使生态环境发生相应变化 ,这种变化的基本规律是 :沙漠化与绿洲化并存 ,互有消长 ,“人进沙退”和“沙进人退”皆有 ,但以沙进人退为主。上游灌区引水增加 ,人工绿洲由原先多分布在河流下游三角洲向山前平原推进 ,面积不断扩大 ,使这里生态环境改善。河流中、下游由于水量减少 ,古代绿洲衰亡 ,天然植被退化 ,沙漠化扩大 ,使生态环境不断恶化。而处于沙漠和绿洲之间由林地、草地和自然水域构成的过渡带不断缩小 ,防护功能不断减弱 ,形成了沙漠危逼绿洲的严峻态势。  相似文献   

15.
唐宋开封的气候和自然灾害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6至 10世纪处在中华 5 0 0 0年气候变迁过程中的第三个温暖期 ,开封的温暖气候从隋唐经五代 ,一直持续到北宋初年。公元 10 0 0年左右 ,开封气候转寒。与气候的前后变化相伴随 ,唐宋开封的水、旱、蝗、风沙等自然灾害也不断出现 ,但这些灾害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温湿的总体气候特征。  相似文献   

16.
新疆塔里木盆地策勒县达玛沟下游古绿洲为一片典型的历史时期形成的沙漠化区域,总面积约660平方千米。古绿洲上散落着胡杨墩佛寺遗址、托普鲁克墩佛寺遗址、大墓地、胡杨墓地、喀拉沁古城、斯皮尔古城等众多古代遗迹。喀拉沁古城为唐代所设的坎城守捉(坎城镇、绀州),也即媲摩城(phema)。唐代喀拉沁古城商贸发达、人丁兴旺、佛教兴盛,公元790年以后荒弃。斯皮尔古城原为汉代西域渠勒国王城鞬都城,约魏晋后期荒弃。文中对于达玛沟下游古绿洲上的佛寺和城址的废弃,以及古绿洲沙漠化过程前后经历的两个阶段和沙漠化的原因,进行了剖析。  相似文献   

17.
元代的吴淞江治理及干流“改道”问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曾为太湖的主要泄水入海通道的今黄浦江支流吴淞江 ,当有元一代 ,曾经进行过规模相当、持续不断的“治理”。通过对相关资料的重新考察 ,得出以下结论 :一、由于时人的“肆意妄为”,入元以后的十数年间 ,原本“安流”的吴淞江水系遭到了严重的破坏 ,从而开始了难以“恢复”的不可逆转。二、至元末的淀山湖工程、大德末的吴淞江工程以及泰定、至顺、至正中的工程 ,都不是“有效”的水利工程 ,究其原因 ,一是没有从整体的利害关系考虑 ,二是有违当时已经形成的“自然”态势 ,那就是太湖水流宣氵曳日益向南的“必然”演化。三、关于南宋吴淞江的干流 ,并不如许多研究者所言即明代的“虬江”、今天的西虬江。准确的表述应是 :当时的吴淞江河床包含今吴淞江南岸到虬江北岸间的整个区域。“虬江”亦是“旧江”,不过是由于河床垫高、水流分岔后的一股北去水道的遗迹而已  相似文献   

18.
淮河中游地区位于我国东部地理、气候等自然条件多重过渡地带,又是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东部沿海与西部腹地之间古文化相互交流、碰撞和融合的重要区域,也是中华文明孕育和发展的重要地区之一。淮河中游地区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的演化过程与全新世气候环境的变迁密切相关。暖干型气候条件有利于史前人类文化的发展,而冷湿型气候环境则不利于人类的生存繁衍。该地区文化的演化过程充分反映了史前人类对全新世气候环境变化的适应性和主观能动性。  相似文献   

19.
考古发掘资料和零星的史载资料表明 ,在约 4~ 5世纪时期塔里木盆地人类文明发生第一次大规模变迁 ,很多古城在此时期衰落与消亡。同时塔里木盆地及其相邻地区的古气候环境演变研究成果表明 ,在 1.9ka BP~ 1.5 ka BP(公元 2世纪~ 6世纪 )期间 ,气候为一相对的暖干期 ,而在 4~ 5世纪时 ,其暖干的气候达到了峰值。塔里木盆地人类文明的第一次大规模变迁与古气候的暖干化在时间上的一致性说明两者之间有着必然的内在联系。气候环境的暖干化可能是导致塔里木盆地人类文明在 4~ 5世纪发生第一次大规模变迁的根本原因 ,气候环境的暖干化导致水量的明显减少、人类生存环境发生恶化、生存资源减少、生存空间缩小等一系列变化 ,最终导致古城的衰亡 ,影响到人类文明的变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