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丧葬用具是汉代髹漆工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诸侯王、公主、贵人皆樟棺,洞朱,云气画。公,特进樟棺黑漆。中二千石以下坎侯漆”(1)。这里棺上髹漆,也视等级不同而分为三等,即洞朱云气画,黑漆、坎侯漆。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朱地彩绘棺(图1),就是洞朱云气画。棺长2.3米、宽92厘米、通高89厘米。其绘画内容非常丰富,绘画技巧极其高超,是我国漆工艺史上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但自1972年出土以来,还没有人对它作过专门的、深入的研究。本文试图从绘画艺术的角度,对此棺的绘画结构、纹饰、设色和线描及相关问题进行初步分析研究,以就正于方家。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马王堆一号汉墓帛画重新探讨,认为上部蛇首人身神除了可能为女娲之外,还可能是阴阳合一之神;帛画下部赤蛇主要象征地下世界的勃勃生机;整幅帛画的基本性质是墓主升天,回归祖先,并含有较强烈的生殖崇拜之意.  相似文献   

3.
马王堆一号汉墓帛画新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帛画“非衣”的出土(以下简称为M_1帛画,三号汉墓“非衣”帛画为M_3帛画),在考古学、美术以及民族学等领域引起很大的反应。这主要是帛画保存年代之久及完整为世界文化中少见,再加上帛画丰富内容所反映出的高超艺术、更吸引人们去弄清楚。不少人撰文对帛画的内容、作用及名称等方面进行探讨,如“天上、人间、地下”说①;“天上、仙岛、海下”说②;“天上、过渡段、人间”说③;“阴间”说④;“吉详”说⑤。本人试陈管见,以求教正。  相似文献   

4.
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驻军图整理简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物》1976,(1)
一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第二幅地图是驻军图。它原来被折叠放置在漆盒内,由于渗入水分,使帛片粘连在一起,出土时已断裂为二十八片,其中有四片严重残损。参加驻军图的拼复工作的国家测绘总局测绘研究所、地图出版社和湖南省博物馆的同志与故宫博物院修复厂工人同志密切配合,利用照片,反复对照原件仔细分析,积累对拼图有  相似文献   

5.
中国帛画不仅是举世稀见的文物珍品,也是具有极高艺术价值的美术作品,在世界上别具一格,它在美术发展史上有着特殊的地位。如果追溯其绘画艺术的发展,则不能不提到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画。在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画中,除了享誉全球的一号墓T形帛画之外,其余均出自于鲜为人知的三号墓中。  相似文献   

6.
马王堆三号汉墓帛画导引图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物》1975,(6)
帛书《去(却)谷食气》和《阴阳十一脉灸经》之后,是一张绘有各种运动姿势的帛画,共有图像四十余幅。图前没有总名,每幅图侧均有简短标题。经初步研究,我们认为是属于西汉早期的导引图。导引图帛画幅高约53、宽约110厘米。图上所绘人像高9—12厘米,有男有女,有老有少,或著衣,或裸背,均为工笔彩绘,以黑色线条勾画轮廓,填以朱红或青灰带  相似文献   

7.
马王堆汉墓帛书中的彗星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八年前英国学者李约瑟在他编写的《中国科学技术史》第三卷《天学》部分中,论述到彗星的时候,引用了朝鲜弘文馆保存的1664年10月28日夜间绘的一幅彗星图,接着说:"我们不知道北京钦天监的彗星纪录里,是否还保存有手绘的彗星图。"今天,我们可以宣告,不但明清档案中保存有清代钦天监手绘的彗星图,而且于公元前168年埋在地下的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帛书中就有二十九幅图,画着各种形状的彗星(图版贰、叁),把它称之为世界上关于彗星形态的最早著  相似文献   

8.
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的若干问题考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从器物上的题字"轪侯家",封泥"轪侯家丞"及竹简文字来观察,属于西汉初期,应为长沙相轪侯利仓妻子之墓葬,实为非常重要之发现。兹根据发掘简报,对一些有关问题略加考证和论述,至于竹简三百余支,将来再作进一步研究,暂不论及。  相似文献   

9.
马王堆一号汉墓中出土的锦饰内棺 ,是我国迄今为止的首次发现。该棺的棺饰对研究我国古代装潢工艺和艺术风格提供了极其珍贵的资料。  相似文献   

10.
《文物》2015,(1)
在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漆棺、屏风和帛画上,有几个璧或璧的图像。通过仔细观察对比,可以发现这些璧与穿过璧好的龙的关系并不完全相同,可以分为"锁定"和"穿过"两种。龙与璧之间不同的关系对应着以璧"安魂"和"引魂升天"的不同功能,透露出墓葬设计者对于宗教和礼制问题的细致思考,也反映了不同信仰在同一座墓葬中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1.
固原北魏漆棺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73年出土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县雷祖庙北魏墓的描金彩绘漆棺,虽其后部已损毁,木胎亦朽失不存,但残漆皮经拼接复原后,仍使大部分画面得以恢复。这些绘画不仅在艺术史上应占有重要地位,而且它们所透露出的有关北魏历史面貌的若干信息,更是弥足珍贵的。在讨论这个问题之前,应先判定漆棺制作的年代。从已发表的文章看,研究者多认  相似文献   

12.
1973年12月,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三幅绘在绢帛上的地图,其中一幅是标有军事情况的地形图。经过国家文物管理机关及有关部门的精心修复和整理,这幅图已经基本复原。它反映了汉初长沙诸侯国军队守备作战的兵力部署情况,属于军事要图,可称为"守备图"。这是一份珍贵的军事历史资料,对于研究我国古代军事思想,尤其是西汉时期的作战思想,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一) 长沙马王堆二、三号汉墓的发掘,以出土文物确凿地证明了一、二、三号墓是西汉初被封为鞅侯的长沙国丞相利苍夫妇及其子三人的墓葬。据研究,三号墓主是利苍的儿子。他死于汉文帝十二年,时年三十多岁。此人当是袭爵軑侯的利的兄弟。他干过什么,没有文献记载,无从得知;但从葬制和墓中出土的随葬明器来看,可以肯定也是有官爵的。  相似文献   

14.
《文物》1973,(7)
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已有两千一百多年的历史,墓里出土的女尸经历了两千多年而仍然保存得很好,这是考古学历史上罕见的,在科学上有很大的研究价值。我们党和国家十分关怀和重视马王堆一号汉墓女尸的科学研究工作,在中共湖南省委领导下,先后召开了马王堆一号汉墓女尸科学研究座谈会,制订研究方案,讨论了初  相似文献   

15.
马王堆一号汉墓“非衣”试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发现的一幅内容丰富的彩绘帛画,是我国目前发现的古代帛画中画面最大、最完整,艺术性最高的一幅(图版一)。现就其名称、作用和内容试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6.
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了不少随葬的动物食品,包括鸟类、兽类和鱼类等约25种。其中哺乳动物的骨骼实物共见有6种,计华南野兔、家犬、家猪、梅花鹿、黄牛和绵羊。另据墓内竹简记载尚有泥土制作的土马等。六种兽类骨骼实物原系以带骨的肉食品分别置于棺木周围的槨箱内,大部分用竹笥  相似文献   

17.
18.
马王堆汉墓《丧服图》中的文字“三年丧:属服,廿五月而毕”,并不是说天下吏民为天子服丧25个月,而是总体概括了属服三年丧的时间是25个月。从出土的有关丧服的文字看,当时的统治阶级都不服三年丧,并且丧期都有不同程度的缩短。从出土的图表看,当时的服丧范围并没有缩减,它是墓主人身为诸侯大夫而“绝缌”的一种真实反映。  相似文献   

19.
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帛书、帛画中,所谓“神祗图”是一幅颇值得研究探讨的帛画。它自周世荣先生最早在《马王堆汉墓中的人物图象及其民族特点初探》一文中引述并刊出黑白照片以来,已有好几位先生对该图的文字、性质进行过或详或略的考证和论述。笔者因工作之便,有幸能多次观摩原物,目验并核对该图的题记文字,从而发现已刊的论文中,有关该帛画题记文字的释定和帛画的定名,都有进一步考辨订正的必要,因此不揣翦陋,撰写此文以求教于同仁。  相似文献   

20.
马王堆三号汉墓共出有7块木牍,它们较之同墓出土的竹、木简,不仅尺寸较宽,文字较多,而且内容亦很丰富。是研究马王堆汉墓和汉代葬丧制度不可多得的珍贵资料(图一、二)。这7块木牍中,有5块曾先后在《文物》和有关书刊上介绍或言及过,但迄今尚没有专文对之研讨。为有裨于对这7块木牍及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简牍的全面整理和研究,笔者不揣浅陋,择释木牍中的部分语词,以就正于同道。一“移”“家丞奋移主(臧贝)郎中,移(臧贝)物一编。”(图一:1) ——“十二年”木牍此句曾有不同的断句法。一种断为:“家丞奋移主(臧贝),郎中移(臧贝)物一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