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1938年,胡宗南在陕西创办了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第七分校,直接目的是为军队补充中下级军官、恢复军事实力,同时也有安定西北、遏制中共发展的企图。在胡宗南的经营与蒋介石的关照下,第七分校规模不断扩大,编制日渐膨胀。地缘因素是第七分校招生时的重要考虑,既要稳固关中,又要深入沦陷区与中共争夺青年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学缘关系是胡宗南培养的重点,通过黄埔精神维系同学关系,塑造共同认知;通过军职与教职之间的调换和升迁以及亲自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建立师生关系,最终达到为军队培养人才、增强军事力量的目的。第七分校为胡宗南构建军事集团发挥了重要作用。这样的做法是对蒋介石"黄埔经验"的效仿。第七分校既是黄埔军校的缩影,也是胡宗南个人野心的缩影。  相似文献   

2.
胡宗南出生于1899年,原籍宁波镇海。他7岁时.生母病逝,随父胡镜清来到湖州。胡镜清为人不正,吃喝嫖赌样样干,还抽大烟,根本不顾年幼的胡宗南。胡宗南的伯父母当时也在湖州,他们都很喜欢胡宗南.供养他吃饭读书。他在孝丰读完高小,17岁时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湖州公立吴兴中学,毕业那一年,他与同班同学方阿英相爱了。  相似文献   

3.
柯云  育欣 《文史天地》2005,(8):49-51
婚姻服从于政治的需要.这在政坛上自古亦然。国民党元老陈立夫与中原重将胡宗南情同父子。总司令蒋介石与胡则是货真价实的师生.然所需不同.于是也就有了关于胡宗南的这场婚姻闹剧。  相似文献   

4.
第三部分:抗战胜利至全面内战爆发胡宗南决定保荐我去美国留学1945年9月22日,胡宗南以第一战区司令长官身份,在郑州举行受降典礼,接受豫北、豫西日军代表第十二军军长鹰森孝投降。参加典礼的除他的一些高级将领外,还有专司训练胡部使用美式装备的美国军官包瑞德少将等人。典礼完成后,胡宗南向来宾、记者发表讲话。他说,郑州、洛阳、开封、新乡日军今天正式接受本长官的命令,开始缴械。由于最高领袖的英明领导,由于美国盟邦的巨大援助,取得抗日战争胜利。在这光辉的一天,我向最高领袖和美国朋友致以崇高敬意。讲毕,译成英文。事…  相似文献   

5.
7、周恩来在延安告急时到达西安1943年6月下旬,周恩来、邓颖超、林彪等一百余人乘汽车由浙返延,7月9回到达西安。这时,延安及整个陕甘宁边区正处于紧急状态。胡宗南已升任第八战区副司令长官。副长官部设在西安南郊一座庙宇——俗称小雁塔的荐福寺。194年2月,驻兰州的第八战区司令长官朱绍良,以绝密件同胡宗南及该战区所属驻宁夏的马鸿送、驻青海的马步芳,下达经蒋介石亲自审定的《对陕北好区作战计划》,指令有关部队“于现地掩蔽.作攻势防彻”,俟机“转取攻势”时,“先迅速收复囊形地带”,进而“收复陕北地区”.胡宗南按此计划…  相似文献   

6.
毕业于黄埔一期的胡宗南,是蒋介石最信任的军事将领之一。到1947年指挥进攻占领延安时,胡宗南已成为手握几十万重兵、指挥几个兵团的二级上将与名震一时的西北王。而在国共几十年的争斗中,胡宗南也成为与中共交手最多的一个对手。随着国民政府的冰山崩塌,他也迅速从顶峰上跌落下来,从陕北一直退到西昌,几十万军队土崩瓦解,最终成了国民党兵败大陆的象征性人物。到了台湾后的胡宗南成了边缘人物,直至抑郁而终。胡宗南的次子胡为善是台湾中原大学副校长,年幼时他陪着父亲度过了那一段特殊的时光。  相似文献   

7.
胡宗南主持的战时工作干部训练团是国民党为对日持久作战、与中共争夺知识青年、弥补干部不足的短板而创设的干部训练机构.该训练团存续时间长达七年,几乎贯穿整个全面抗战时期.战干团一方面延续黄埔模式与国民党干部训练传统,另一方面又加入胡宗南个人治军特色.受训干部大多被派遣到部队基层、西北地区或沦陷区.战干团在源源不断地为持久抗战补充新鲜血液的同时,更成为胡宗南限制中共力量发展、垄断地方资源、实现个人政治抱负的工具.围绕"战时工作干部训练"引发的国共摩擦及国民党内部军政冲突,凸显了胡宗南在多元势力中拓展个人权力网络的尴尬遭遇,也折射出战时地方力量消长背后的独特政治生态.  相似文献   

8.
国民政府财政部长孔祥熙的二女儿———人称孔二小姐的孔令俊,是当时上层社会中一个“响当当”的人物。她挑选“夫婿”多年,因为太挑剔,一直是高不成、低不就,已是二十七八的老姑娘,仍独身一人。胡宗南自坐镇西北后,和军统、中统的关系一直搞得很好。这些人从西安调查回来后,都为胡宗南说好,说胡宗南如何有军事才干,说胡宗南如何洁身自好,为官清廉。而国民党中常委MINGUOCANYE中这时也传出“蒋介石已内定胡宗南为他的接班人”的传闻。孔二小姐本来就很罗曼蒂克,一贯想入非非,听了这些传闻不由动了芳心:“夫婿非此人莫属!…  相似文献   

9.
如飞 《文史月刊》2002,(6):40-41
国民政府财政部长孔祥熙的二女儿——人称孔二小姐的孔令俊,是当时上层社会中一个“响当当”的人物。她挑选“夫婿”多年,因为太挑剔,一直是高不成、低不就,已是二十七八的老姑娘,仍独身一人。胡宗南自坐镇西北后,和军统、中统的关系一直搞得很好。这些人从西安调查回来后,都为胡宗南说好,说胡宗南如何有军事才  相似文献   

10.
佚名 《文史博览》2006,(8):50-52
第三十号战犯胡宗南:死非其所 胡宗南(1896-1962),浙江镇海人,原名琴斋,字寿山。曾任西北军政长官公署副长官,掌控西北军事实权,被称为“西北王”。1947年曾率部进犯陕甘边区,受到人民解放军痛击。解放战争后期率部撤往西南,逃到台湾后,胡被任命为“江浙人民反共救国军”总指挥兼“浙江省政府主席”,又被调任澎湖防守司令等职,旋任“总统府”战略顾问、“研究员”等职,从此完全失去往日“西北王”的威风。1962年2月14日,因心脏病突发病逝。  相似文献   

11.
第三十号战犯胡宗南:死非其所胡宗南(1896-1962),浙江镇海人,原名琴斋,字寿山。曾任西北军政长官公署副长官,掌控西北军事实权,被称为“西北王”。1947年曾率部进犯陕甘边区,受到人民解放军痛击。解放战争后期率部撤往西南,逃到台湾后,胡被任命为“江浙人民反共救国军”总指挥兼“浙江省政府主席”,又被调任澎湖防守司令等职,旋任“总统府”战略顾问、“研究员”等职,从此完全失去往日“西北王”的威风。1962年2月14日,因心脏病突发病逝。  相似文献   

12.
陈标 《近代中国与文物》2000,(11):32-33,F004
关于1947年3月胡宗南进攻延安的兵力,目前共有25万人和14万人两种说法,笔者经过考证后认为,实际上只有约8万人。25万人之说见《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在陕北,国民党军队投入胡宗南等部二十五万人的兵力,向中共中央和人民解放军总部所在地延安发动突然袭击。”  相似文献   

13.
正萧健(1909—1954,湖南衡阳人),1939年进入中央陆军大学特五期,以第一名成绩毕业,受到蒋介石赏识。蒋介石要他留在身边,但他希望去前线,后分配到胡宗南的第一战区长官司令部,1943年始任第一战区少将高参兼参谋处长,时年34岁。1946年任第一战区司令长官部军务处长,被认为是胡宗南的"主要亲信之一"。石家庄战役:胡宗南帮他脱身萧健升任国民党第3军中  相似文献   

14.
1941年,蒋纬国奉父亲蒋介石之命,来到西北军胡宗南麾下任步兵二营少尉排长驻守潼关.因蒋介石的关系,蒋纬国经常受到西安上层人物的邀请参加宴会或舞会,因而常常往返西安与潼关之间.  相似文献   

15.
一胡宗南出生于1899年,原籍宁波镇海。他7岁时,生母病逝,随父胡镜清来到湖州。胡镜清为人不正,吃喝嫖赌样样干,还抽大烟,根本不顾年幼的胡宗南。胡宗南的伯父母当时也在湖州,他们都很喜欢胡宗南,供养他吃饭读书。他在孝丰读完高小,17岁时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湖州公立吴兴中学,毕业那一年,他与同班同学方阿英相爱了。  相似文献   

16.
1947年3月19日上午,胡宗南所部整编第一师第一旅“经过血战”,首先占领了延安。胡宗南在洛川指挥所得到的前方报告是:延安是一座空城,没有人,也没有可以缴获的东西,整个战斗“歼敌”千余。经反复推敲,胡宗南向蒋介石报捷:  相似文献   

17.
在1940年3月上旬八路军反击国民党朱怀冰部之后,蒋介石下令胡宗南把李第九十军调到晋西,还集合其他军队调到太南,摆出准备大打的架势。毛泽东等认为李部有“偷渡黄河,进攻陕北之企图”,因此一方面发动宣传攻势,另一方面调兵加强河防。5月初,毛泽东认为:由于敌知我有准备。已改变行动。程潜、阎锡山亦均复电,声明无进攻边区之意,看来李进攻的危险已过去。由于当事人的回忆语焉不详,一些作披露有关电时又弄错了几个时间.国民党方面的有关史料未见披露,史学界对此事件之始末不甚清楚。有鉴于此。笔根据所见资料。对此事的来龙去脉作一探讨订正一姐不符合事窑的前.沾.  相似文献   

18.
一最后一位逃离大陆 的国民党大员 1950年3月27日凌晨,西南小城西昌,一架运输机向海南岛飞去。机上载着国民党政府最后一位逃离中国大陆的大员──西南军政长官公署代长官胡宗南上将,以及他的同僚与部属贺国光(西康省政府主席)、赵龙文(胡的秘书长)等10人。胡宗南被失败的阴云笼罩着,他惨淡经营20余年的庞大军事集团彻底覆灭了,他的“西北王”、“西南王”的美梦也随着国民党政权在大陆的失败而完全破灭。 胡宗南,原名琴斋, 1896年出生于浙江镇海,1924年初进人黄埔军校一期学习,凭着蒋介石的同乡、学生、部…  相似文献   

19.
苗体君 《文史天地》2003,(10):45-48
胡宗南,身高不足1.60米,在中国人的男子行列里绝对算是个小矮人,但他却成就一番大丈夫的事业,成为了民国时期蒋介石手下的统帅数十万大军的上将军,节制中国西北陕、甘、宁、青数省,号称“西北王”。在蒋介石的复兴社组织中有十三个核心人物,历史上称其为“十三太保”,复兴社的真正台柱子有贺衷寒、邓文仪、康泽和戴笠四人,而胡宗南却是这个法西斯组织幕后人物,是一个核心中的核心,实际上成为“十三太保”中的第一号“太保”,是蒋介石的嫡系势力。他青年投考黄埔时,也有一段有趣的故事。  相似文献   

20.
中原大战以死伤数十万人的代价,成就了一些将领的功业,胡宗南因战功而声名大振,被实授为第一师中将师长,实年才34岁。第一师是蒋介石黄埔建军的起家部队,当时有所谓“天下第一师”之说。 随着地位的上升与实力的扩大,胡宗南十分注意树立自己的“形象”,对高级军事人才与社会知名的专家学者,更是优礼有加。1932年初,第一师参谋长刘德芳他调,胡宗南请担任军政部次长的林蔚给他物色推荐一位新参谋长。林蔚推荐了正在军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