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石岩 《神州民俗》2007,(9):10-12
畲族人在长期的生存过程中创造出其具有鲜明特色的文化,如何做好畲族文化的保护与发展,对于体现民族平等、达到畲族民族内部的平等团结和共同发展都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雷楠 《神州民俗》2007,(9):13-14
畲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较古老的民族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而畲族图腾文化是畲族文化的结晶,是组成整个畲族文化不可或缺的部分。  相似文献   

3.
梅坪三杰     
刘冬 《福建史志》2013,(4):51-53
宁德市古田县大桥镇梅坪畲族村,旧称古田邵南里四十六都,辖梅坪、后尾洋两个自然村,距大桥镇区11公里,是古田县畲族主要村落之一,且名人辈出。最著名的有爱国华侨“橡胶王”雷贤钟、马来西亚金融大王雷贤雄、福建省聋哑教育和古田聋哑学校创始人雷静贞,并称“梅坪三杰”。  相似文献   

4.
漳州市政协在最近的一次姓氏调查发现,全市共有蓝姓34114人,钟姓24045人,雷姓651人,盘姓23人。此次调查还显示,至今诏安、漳浦、龙海、华安等地还分布着畲族居民,其中蓝姓主要分布在漳浦赤岭、湖西,龙海隆教,华安官畲村等地;钟姓主要分布在诏安美营村、漳州郊区茶铺村、松州村、宏道村及华安安坪村等地,雷姓主要分布在华安、平和、东山等地。闽南这些畲族目前的状况如何?受闽南文化的影响有多大?畲族文化的保护存在什么样的危机等现实问题,应引起畲族研究者们的高度关注。本文以福建最大的民族村诏安美营畲族村为例,通过对该村畲族文化的调查和挖掘,分析和探讨畲族闽南化的历史、现状,以及在畲族文化保护方面面临的困境。  相似文献   

5.
潮州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有其独特的传统文化,这种文化的形成受到多方面的影响,而在众多影响潮州文化形成的因素中,当地的“土著”畲族文化对潮州文化的影响举足轻重。文章分析认为,潮州凤凰山是畲族文化的发祥地。  相似文献   

6.
李惠萍 《神州》2013,(2):36-36
福建、宁德、福安,分别是全国畲族人口最多的省份、地市和县市。福安畲族人口达7万之众,占全国畲族总人口的十分之一强,为全国唯一的畲族自治县浙江省景宁畲族自治县的三倍多。  相似文献   

7.
缪丹 《黑龙江史志》2011,(18):31-32
闽东是畲族的重要聚居地。千百年来,畲族同胞在闽东大地上繁衍生息,创造出无数璀璨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这些传统文化目前正不断流失,面临自然消亡的危险。本文试从文字的缺失、历史上的畲汉互动、现代文化的冲击等方面对畲族文化资源的流失进行分析,并从中寻找保护畲族文化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民俗文化与女性社会地位--以畲族女性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俗社会中人的社会地位是由权利、金钱等决定的;辈分、道德、才华等,也是构成人的社会地位的要素。此外,中国历来有从生理性别上确定女性地位的民俗传统,女性家庭成员处于男性的从属地位。堆在畲族民俗文化研究中,我们发现:畲族女性有较高的家庭和社会地位。而畲族女性的地位,与民俗文化密切相关。众所周知,民俗文化是民众创造、传承和享用的生活文化。民俗文化因地域、民族的不同而显示其鲜明的个性。本文试图从女性视角审视畲族民俗文化,并对民俗文化与女性地位之间的关系作一考察。  相似文献   

9.
淮安周恩来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实质就是名人旅游的开发和利用。名人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使得各地借助当地名人来开展区域旅游发展,这既展示了名人风采,又丰富了人们的精神世界,也带动了旅游相关产业的发展。文章分析淮安周恩来文化旅游开发存在设计偏差、设施陈旧、布置缺新意等不足,从而提出改进策略,以期更合理利用和保护淮安周恩来历史文化旅游资源,提升城市的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0.
段婷 《旅游纵览》2022,(20):104-106
畲族在漫长的发展中留下了诸多瑰宝,特别是其服饰,承担了记录和传承畲族文化的重任。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畲族的服饰文化逐渐淡化,年轻人也不再注重畲族服饰的制作工艺。因此,畲族服饰的传承和保护都面临一定的挑战。为了保护畲族服饰文化,江西省对其进行旅游开发,但是目前仍存在一定的问题。基于此,本文从江西畲族服饰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现状入手,首先分析江西畲族服饰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问题,然后重点探究江西畲族服饰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完善措施,希望可以借此给江西畲族服饰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1.
畲族在其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形成和发展了独特而丰富的畲族伦理。对畲族伦理特质的考察必须要探讨影响和制约它形成和发展的根源和条件。通过剖析这些根源和条件,展现畲族伦理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12.
王逍 《民俗研究》2012,(3):95-105
在浙江景宁畲族自治县鹤溪镇"六保"畲族村,畲民通过选择、失忆、补充、建构等方式,对当地汉族的汤夫人信仰予以采借和再编码,进行自我文化认同重构和社区文化整合。显然,在畲族漫长的历史迁徙和不可避免的畲汉文化涵化中,作为弱势族群和"迟到者"的畲族,往往基于文化适应策略和文化整合目标,对汉文化积极地采借、理性地选择、有目的地删改和补充,重塑族群文化认同。正是这种开放、理性的文化认同意识,构成了畲族生生不息的精神源泉和社会经济文化变迁永恒的动力。  相似文献   

13.
高鹏  杨海红  杨柳 《沧桑》2014,(1):160-162
淮安周恩来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实质就是名人旅游的开发和利用。名人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使得各地借助当地名人来开展区域旅游发展,这既展示了名人风采,又丰富了人们的精神世界,也带动了旅游相关产业的发展。文章分析淮安周恩来文化旅游开发存在设计偏差、设施陈旧、布置缺新意等不足,从而提出改进策略,以期更合理利用和保护淮安周恩来历史文化旅游资源,提升城市的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4.
论文以浙南侨乡文成县为田野调查点,基于畲汉民族互嵌的视角,分析了文成畲族海外移民的历史背景、动力机制、发展现状,阐释了侨乡畲族海外移民的时代意义。浙江文成县畲族海外移民既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时代产物,也是文成县侨乡文化强烈辐射和畲族与汉族良性互动的结果。其深层动因则源于文成畲汉民族关系由形式上的互嵌向结构性的互嵌之顺利转型。文成畲族海外移民案例,标志着畲族历史变迁中的时代飞跃,有利于缩小畲汉发展结构性差异和增强畲汉民族关系的和谐,对当今畲族乡村振兴和畲汉民族关系发展亦具有重要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盛唐时期,生活在福建、广东交界泉、潮一带山区的畲族,从“刀耕火耨””、辅以“捕野禽、射豕肉”的原始农业阶段,越过了奴隶社会,开始向封建制度过渡,前后经过了五代宋、元将近十个世纪的时间,到明清时期,在他们的生产力已接近当地汉族的时候,终于确立了封建到。研究古代畲族社会超阶段过渡问题,对于研究畲族的历史和现状,了解这个民族的形成和发展,都具有较大意义。本文就畲族封建化问题,作些粗浅的探讨。 一、唐代以前的畲族社会 古代粤、闽一带,有“周官七闽”之称,是“群蛮”聚居的“化外之地”。那时,畲族也是这里的一支少数民族。其社会性质如何?史学界一直未得肯定的结论。我们认为在唐以前,畲族已处于原始社会末期。据畲族史诗《高皇歌》和新发现的兰、雷、钟三姓族谱,以及闽、浙一些地方志记载所反  相似文献   

16.
在我订阅的所有杂志中,有一种始终常读常新,它就是《名人传记》。能够不断流传的,除了伟大的人性,还有思想的光辉。在我看来,《名人传记》恰好就是这样的文化载体,它记录了近一个世纪以来在政治、经济、军事、体育、艺术等各个行业有着重大影响力的名人故事。可以说,它就像一部发展着的、流动着的百科“人物”全书。  相似文献   

17.
《文物》1961,(1)
我会于去年春间,配合有关部门征集少数民族文物工作时,曾征集到一本畲族人民歌唱太平军攻克云和县的山歌——"长毛歌"稿本(见图)。这本稿本是浙江省云和县(现划并丽水县)东坑村畲族人民蓝三满用山歌形式编唱,由蓝福余笔录的,据说保留到现在已有八十多年了。浙江的畲族人民,自古以来就喜爱编唱山歌。畲族没有自己的文字,但是有自己的语言。保留下来的许多山歌都是用畲族的语言,而用汉字纪录的,所以有很多代舌字,如"何"作"有"宇解,"太"作"看"字解等等,有一部份是畲族人民中的通用字,汉字中没有的,如"杯"作"不"字或作"不肯"解,"侩"作"能够"解等等。畲族的山歌的题材,绝大多数是采用真实事件所编唱的。这本山歌稿本中,同样用上许多代音字和通用  相似文献   

18.
王泽巍 《旅游纵览》2014,(4):184-185,218
漳州在海西旅游城市圈中要形成竞争优势,理应充分利用台胞祖地优势,挖掘漳州籍台湾名人文化旅游资源的内涵,开发名人文化旅游产品。为适应游客需求变化、正确处理好资源开发与保护关系,应该加强对漳州市涉台名人文化旅游发展过程中保护与开发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提高漳州市名人文化旅游的开发层次。  相似文献   

19.
黔东南州发展文化旅游业中的媒介策略主要有3点:大力发展网络媒体、整合知名媒体之力和借助媒介名人。为克服各媒体独立经营等不足,它们应走上媒介融合之路。  相似文献   

20.
赣南的畲族     
一、赣南畲族的人口及分布情况 畲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我国的闽、浙、赣、粤、皖等省的80多个县市的部份山区。据 1982年统计,我国畲族人口为 368832人①。赣南的畲族分布全市 18个县(市、区),据1990年统计,赣南总人口为7105217人,畲族人口有47017人,约占赣南总人口的0.67%。除1953年、1954年经批准兴国县部分雷姓恢复畲族成份外,1984年至1986年赣南各县(市)经批准陆续恢复了蓝、雷两姓畲族民族成份。分布详情如下: 章贡区 蓝450人 赣 县 蓝 943人 宁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