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宋琤 《炎黄春秋》2004,(4):17-23
克林大姐走了。被疾病折磨得太久、太苦,她应该安息了!  相似文献   

2.
孟昭庚 《文史月刊》2008,(11):27-29
从“文革”年代熬过来的人,一定会对1966年6月1日《人民日报》那篇毒液四溅的《横扫一切牛鬼蛇神》的社论记忆犹新。 那末这篇《横扫一切牛鬼蛇神》的社论是谁炮制?又是怎样出笼的?请看:  相似文献   

3.
4.
金凤 《炎黄春秋》2005,(10):16-21
记者除写公开报道,还有写“内参”(或“内部情况”)的任务。“内参”有时能起到比公开报道更好的效果。但写“内参”有一定风险,“内参”往往反映工作中的缺点和问题,容易得罪领导。以往年代,政治运动频繁。“运动”一来,记者写的“内参”常常成为“反党反社会主义”的“罪证”  相似文献   

5.
《广西地方志》2 0 0 3年第四期刊载《方志编辑缺什么》 ,文中记录整理了 2 0多个方志编辑的志稿错误 ,笔者读后受益匪浅 ,同时也觉得有个别地方值得商榷。“缺少标准化意识”的第 8条 ,原文为 :“8 志稿中写‘出席了中共山东省第七次党代会’ ,后来据查 ,是‘第七届’党代会。党代会一般称第几届 ,在本届代表大会开过之后 ,当选的委员开会时 ,称第几届第几次会议 ,如中共十六届一次会议 ,如果写‘出席了某次党代会’就讲不通了 ,写‘×××为某次党代会代表’也不通 ,一般为某届党代会代表”。笔者认为 :召开党的代表大会的累计排列叫“次…  相似文献   

6.
拙文《“文革”前夕的人民日报》,在报刊发表和连载之后,备受关注,说明它有一定史料价值,本人对此感激之至。  相似文献   

7.
袁鹰 《炎黄春秋》2006,(12):31-36
1966年5月上旬,我正在北京市郊房山县罗家峪大队做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四清”运动)的收尾工作。那时候,“文化大革命”风暴已经轰然而至,批判《海瑞罢官》、《燕山夜话》、《三家村札记》的文章铺天盖地而来,我们在那个小山村里搞“四清”,“清”了大半年,找来找去,也找不到一个政治上的“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和“经济上的贪污腐化分子”。“四清”没有清出辉煌战果,本已无精打采,每天看报听广播,雷声隐隐,山雨欲来,更被搅得心绪不宁,一心只想快点做完收尾工作好回城去。一天早晨,广播当天一篇《解放军报》的文章,又点了一些作品的名字,其中有一句:“《燕山夜话》、《三家村札记》以及《长短录》里反党反社会主义毒草,统统要批判。”  相似文献   

8.
《人民日报》是中共中央的机关报,他的舆论导向与国家的大政方针是一致的。通过研读1978年《人民日报》农业机械化、落实党在农村的经济政策等涉农报道,可以体会党在农村政策的大体趋向,找寻当时社会变化的轨迹。  相似文献   

9.
汪子嵩 《百年潮》2000,(1):19-22
《人民日报》原理论部主任何匡同志因病逝世,我们这些当时和他一起工作的人十分悲痛。建国初期,全国干部和群众普遍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的教材主要来自苏联。何匡同志是当时重要的俄文理论翻译  相似文献   

10.
《人民日报》汶川大地震报道框架理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慕清 《神州》2012,(14):226-229
《人民日报》关于汶川地震的报道是一次成功的灾难报道。本文试从框架理论的角度,以《人民日报》关于汶川地震的报道为例,探讨媒体对灾难报道的重大突破。本文运用框架理论,详尽而具体地分析《人民日报》在汶川地震发生后一个月内的所有报道,试从研究中发现《人民日报》是如何在报道中再现"汶川大地震"这次突发性公共事件,以及《人民日报》是如何设置这次突发性公共事件的报道框架,以为今后媒体在面对重大突发性公共事件时公如何树立正确的新闻框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1.
聂乐山(1672-1765),湖南衡山县人,清代学者。他治学严谨,精通医道。  相似文献   

12.
邓拓是我国当代杰出的新闻工作者、政治家、历史学家、诗人和杂文作家,是经历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老新闻T作者,他一生写过许多优秀的作品,也经受过许多的打击。在他辉煌而曲折的人生历程中,他的精神和品格被许多新闻工作者所敬仰。  相似文献   

13.
李靖 《神州》2014,(12)
新闻的传播不在像以前一样只单纯的依靠文字向读者传递信息,越来越多的以文字加图像、声音、动画等方式出现。因此,分析对新闻的分析不能再只是单一模态的分析,而要以多模态的角度分析。本文以多模态话语分析为基础,分析2014年一期《人民日报》体育版的意义构建以及如何运用文本及图像来实现交际目的。  相似文献   

14.
申春 《炎黄春秋》2002,(12):70-71
1950年7月10日,《人民日报》社长范长江找到总编室主任李庄说:朝鲜战争已国际化,美国海空军占绝对优势,现在陆续增兵。法国《人道报》和英国《工人日报》都准备派记者去采访,中央决定派你去,由三家联合组成记者团,你牵头。少奇同志已写了信给朝鲜劳动党中央,他们会帮助你们的。  相似文献   

15.
陈沁莹 《神州》2011,(8X):14-15
日本东京时间2011年3月11日下午2时46分左右,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里氏8.8级特大地震并引起了严重的核危机。中美各媒体在第一时间关注了这一灾难,然而由于文化、意识形态等差异,他们的报道方式、报道视角也迥然相异。鉴于此,本文运用框架理论作为理论基础,结合台湾学者减国仁关于框架的高、中、低层次的划分理论,选择《人民日报》为中国主流媒体的代表,选择《纽约日报》为美国主流媒体的代表,对《人民日报》、《纽约日报》关于日本地震的新闻报道进行比较分析。在对中西媒体在报道主题框架和话语框架进行内容分析与统计之后,研究发现由于两国意识形态、对外政策的差异,媒体性质的差异,调控机制方面的差异,中美媒体关于日本地震报道建构起了不同的框架。  相似文献   

16.
钱江 《百年潮》2010,(3):60-63
中共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是1949年8月1Et由华北局机关报《人民日报》升格而来的。而华北局机关报《人民日报》则是由晋冀鲁豫中央局机关报《人民日报》和晋察冀中央局机关报《晋察冀日报》合并而成,并于1948年6月15日创刊。中共华北局机关报《人民日报》,是晋冀鲁豫和晋察冀两大解放区合并的成果之一。  相似文献   

17.
周益丰 《神州》2013,(18):153-153
本文从教学语法的角度,对<<人民日报>>近两三年出现的部分病句进行分析研究,指出其问题所在和解决办法,以便引起作者、编辑和读者应有的重视,从而提高人们规范用语、准确地表情达意和正确理解语言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五十五年前的1951年5月20日下午,我正在上海《解放日报》总编室上夜班,编第一版要闻。那天是星期日,没有什么要事,也不开每天下午四时例行的编前会。我就处理新华社白天发来的电讯稿,挑选晚上要发的新闻稿。忽然从一堆稿件中发现一份用电讯发来的当日《人民日报》社论,题目是《应当重视电影(武训传)的讨论》,厚厚一叠,字数很多。  相似文献   

19.
张亮  马晓艳 《安徽史学》2021,(5):160-168
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卫生防疫和城乡环境卫生的整治,开展了广泛的群众卫生运动.这一时期,"卫生运动"的概念呈现出"多样向统一"转变的特征,逐步构建了"爱国卫生运动"的话语体系.作为主流媒体,《人民日报》对爱国卫生运动做了详细报道.文章以《人民日报》为中心,从媒体的视角探讨了从"卫生(防疫)运动"到"爱国卫生运动"概念的形成过程.从概念上看,"卫生运动"的概念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已经形成,1952-1954年在反对美军细菌战的背景下形成了"爱国卫生运动"的专用名词,1956-1959年全国开展了以"除四害、讲卫生"为主要内容的爱国卫生运动,爱国卫生运动进一步深化并向常态化转变.  相似文献   

20.
朱婷 《古籍研究》2003,(3):16-23
《六书故》是中国字学史上一部重要的作。作戴侗,宋末元初人,字仲达,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宋淳祐中登进士第,由国子监簿守台州。德祐初由秘书郎迁军器少监,辞疾不赴。年逾八十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