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包树芳 《民国档案》2016,(4):129-136
抗战胜利至解放前是一个非常时期,内战爆发、经济凋敝、通货膨胀。对上海茶馆业来说,面临着一个十分严峻的生存环境。茶馆店主在政府盘剥、物价飞涨中遇到了种种困难,如燃料短缺、茶价调整问题、较高的税收等。在生存压力下,茶馆店主有着独特的生存方式:依托茶会、聚赌抽头、私印茶券、逃税等。即使如此,茶馆店主也只能维持生计。生存艰难、收入微薄是对这一时期茶馆店主生存状态的恰当形容。茶馆业及茶馆店主的生存状况也是当时小商业及小商业者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2.
茶馆李妈     
叶子烟浓厚稠密的烟雾和焦苦刺鼻的烟味儿弥漫在空气里,加上昏黄黄的灯光、竹靠椅、小方桌,还有大红桌、长条凳,白瓷盖碗、长嘴锡壶,再加上小八桂跑堂添水的应答、瞎子的说唱讲古。这是李妈的茶馆,与这份热闹相衬的,还有李妈的古道热肠。兴隆东巷的茶馆就是李妈家堂屋。抗战期间,"坐茶馆"成了新贵阳人(抗战时期避难来到贵阳的人们)的一种特别嗜好,他们怀想叨念故乡之时,茶馆是最解思乡愁之绝佳处了。那时,贵阳的茶馆遍布城乡各个角落,兴隆东巷当然也不例外。李妈茶馆的独特,是外面的茶馆没法比的。因为她家每天都有瞎子来  相似文献   

3.
吴若峰 《旅游》2007,(9):78-83
临涣茶馆有着自己的消费群体,这是江淮农民自个打造出的休闲场所。庄稼人进茶馆,只消花上三毛、五角,便可不计时辰地泡在茶馆里。常年茶客基本都有自己固定的茶馆,至于外面世界轰轰烈烈的变革,在这里找不到一丝一毫的痕迹。数百年前茶馆鼎盛时的风貌,被临涣人固执地坚守到如今。时间在这里仿佛已经凝固。[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以茶水供客的茶馆,开设于何时,已无从考证.元代戏曲家关汉卿的《钱大尹智勘绯衣梦》中“自家茶博士,开了这茶坊”的台词,恐怕是关于茶馆的最早记载吧.茶馆亦称茶坊、茶社、茶肆、茶庄、茶园、茶楼等等.自唐宋以来,中国人饮茶日益普及,到清末民初时,到茶馆品茗聊天成为一种时尚,因此,茶馆业十分兴盛.九省通衢的武汉,商业贸易发达,千余家茶馆分布在三镇的大街小巷,供人们休憩、品茗、歇脚、候友、洽谈生意,联络私谊.武汉的茶馆,按其规模的大小,设施的好坏,可分为大、中、小三种户型.一般较大的茶馆,象汉口的楼外楼、江南春、怡心楼、一洞天、武汉第一楼,临城等茶馆,为了雅致、舒适,都设在楼上,大茶馆设有  相似文献   

5.
茶馆,亦称"茶肆"、"茶寮"、"茶楼"、"茶坊"、"茶屋"、"茶舍"等。茶馆是一个古老的行业,历史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两晋南北朝,专供喝茶住宿的茶寮是茶馆的雏形。茶馆这个名词,直到明代才出现于文献典籍中,清代才成为惯称。在三国和两晋时期,茶叶的饮用和生产已开始流传到江南和浙江沿海的东部地区。到东晋时,茶叶已成为建康(今南京)和三吴(相当于今天的镇江、苏州、湖  相似文献   

6.
王笛 《史学月刊》2014,(4):85-96
从晚清到民国,茶馆都是成都最重要的公共空间,是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设施。1949年共产革命的胜利,不仅是中国政治体制的改变,也造成经济和社会结构的根本变化。本文通过考察1950年代成都茶馆的衰落过程,来分析新生政权对待茶馆这类公共空间的态度以及人们日常生活的变迁。我们可以看到,政府怎样加强对小商业的控制,其政策怎样导致茶馆业走向衰落,但人们在1950年代仍然能进行茶馆生活。不过对共产党来说,休闲茶馆的存在,与建设现代工业城市有着难以调和的矛盾。由于政府对茶馆这种公共空间的密切介入,市民利用这种空间的机会日益缩小。因此,茶馆的逐步衰落,与公共生活的缩小是同步发生的。  相似文献   

7.
由王晓华、孙宅巍主编的《抗战中的国际友人》一书,在抗战爆发60周年之际,由河南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以纪实笔法,生动地记述了一批为中国人民抗战事业做出过贡献的国际友人,包括政治、经济、军事、医务、科技、文化、新闻等各个方面。是一部寓教育性、知识性、趣味性为一炉的、纪念抗战的好书。全书约27万字,配有国际友人的照片,图文并茂,值得一读。  相似文献   

8.
二十世纪初的茶馆与中国城市社会生活——以成都为例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茶馆在中国城市社会生活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 ,是非常理想的观察社会、经济、文化及地方政治变化的场所。 2 0世纪初 ,成都的茶馆是市民日常生活的重要舞台 ,它们既是娱乐消闲的场所 ,亦为从事商业以及社会政治活动的空间。长期以来 ,茶馆被误认为鼓励人们无所事事、孳生惰性 ,不利于社会健康发展 ,因此从专制政权到社会改良精英 ,都把控制和改造茶馆视为维持社会秩序安定的重要一环 ,然其努力都以失败告终。这既反映了社会对茶馆的需要 ,亦充分显示了其极为旺盛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9.
清末民初的茶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茶水供客的茶馆,也被称作“茶肆”、“茶室”、“茶坊”、“茶铺”、“茶棚”、“茶社”、“茶居”、“茶座”等等,在中国特别兴旺。茶馆在中国的开设,是饮茶日益普及的唐、宋时代以后之事。到了清末民初,茶馆作为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单元,与人们结下了不解之缘。  相似文献   

10.
罗腾 《巴蜀史志》2006,(3):57-59
成都茶馆历史悠久,不仅数量众多,且富有个性,茶馆名称、茶叶品质、茶具桌椅、馆内堂倌等都有独到之处,流连茶馆与成都人的个性密不可分。目前,中低档茶馆仍是成都茶馆市场的主体,传统茶馆仍受大众欢迎。  相似文献   

11.
应加强对局部抗战的研究何仲山中国的抗日战争可分为两个阶段,从九一八到七七是局部抗战,从七七到八一五是全面抗战。这两个阶段的抗战有着有机的联系,局部抗战为全面抗战进行了各方面的准备,可以说没有局部抗战就不可能有中国的全民族抗战。因此,加强对局部抗战的研...  相似文献   

12.
焦菊隐是我国杰出的戏剧艺术家,早年曾创办中华戏曲专科学校,培养出一批京剧名优。后留学法国,攻读西方文学和戏剧。1938年回国后,从事抗战的戏剧活动。新中国成立后,任北京人艺第一副院长兼总导演,执导了《龙须沟》、《茶馆》等一批名剧,开创了中国民族话剧的新纪元,也奠定了他一代戏剧大师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13.
评任贵祥著《华夏向心力──华侨对祖国抗战的支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评任贵祥著《华夏向心力──华侨对祖国抗战的支援》曾瑞炎近几年来,史学界对华侨在抗日战争中的作用及其地位的研究取得长足的进步,科研成果颇丰。近读任贵祥所著《华夏向心力──华侨对祖国抗战的支援》,感到此书颇有新意,它是华侨抗战史研究的一个新成果。该书是作...  相似文献   

14.
现代文人与老上海的咖啡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音 《纵横》1999,(11)
北京有老舍笔下的茶馆,江南有鲁迅笔下的酒楼,土生土长的茶馆酒楼是中国古老文明的风景线,它们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两千年以前的奴隶社会。但是咖啡店则是近百年西方文明进入中国通商口岸的舶来品。从60年代到80年代,我们多次在访谈中听到老前辈田汉、夏衍、阳翰笙等以怀旧的感情说起老上海的咖啡店,念念不忘。他们说:在巴黎和马德里等文化名城的  相似文献   

15.
适逢七七事变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开赴山西敌后抗战55周年之际,山西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张国祥历经10年撰著的《山西抗日战争史》(上、下两卷),由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了。我是亲自参加了山西抗战的随军记者,后来又从事中国近现代史的研究,读了《山西抗日战争史》后,感到它是一部具有学术价值的历史著作。其突出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6.
中国伟大的抗日民族解放战争是从局部抗战发展到全国抗战,经过长达14年艰苦卓绝的斗争,而取得最后胜利的。八年全国抗战在中国抗战史上占有最重要的地位,它的作用和意义是局部抗战无法与之相比拟的。我国史学界对全国抗战史的研究,一向十分关注。然而,作为全国抗战序幕的六年局部抗战,也是我国抗日战争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同样是值得史学界予以重视和  相似文献   

17.
林家虎 《安徽史学》2006,1(4):102-106
陈独秀的抗战政见以其"汉奸"事件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在"汉奸"事件后,他与中共的政治对立使其前期抗战政见的内在矛盾进一步演化,其抗战理论与中共的抗战实践由脱离走向严重对立,由此从发动民众的全面抗战倒退到依赖国民党政府的片面抗战,并最终走向悲观主义的泥沼.但抗战救国仍是他思想的主旋律,他仍为中国抗战和社会进步作出了积极的努力.  相似文献   

18.
王翰章 《文博》2004,(4):92-96
赵望云先生离开我们已经27年了,先生是我围著名的国画大师,他在上世纪20年代,就名闻京华,《大公报》聘他为旅行写生记者,冯玉祥支持他创办《抗战画刊》,他画画,老舍题词,写农村生活,支持抗战救国,深受人民爱戴。近读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国画大师赵望云》一书,本书对赵先生在国画方面的贡献,以及道德、学问、品德,  相似文献   

19.
抗战期间,在战火频仍、社会动荡、极其艰苦的形势下,文艺得到新的发展,成为中外文艺史上的奇迹。文艺评论在抗战文艺的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抗战初期(一般划分是从“七·七”事变抗战开始到1938年底),评论界特别重视把握抗战文艺的大方向、大目标:文艺...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近代城市史、日常生活史研究领域,王笛的《茶馆》~①是一部极具影响的著作。其方法论价值,尤其值得关注。在问题意识上,该著既从茶馆史研究本身进行突破,更追求宏大的理论意义,关注国家文化和地方文化的冲突。在理论与方法上,打破传统史学路径,凸显了微观史和新文化史的叙事风格和民众与公共生活之间的关系。在结构上,既考察了茶馆历史本身的纵向变化,也注重茶馆与国外类似公共空间的比较,特别是二者的近似性。在解释上,认为政府权力与地方社会之间是控制与反控制的关系,并深入分析了茶馆长期延续的原因。当然,无论在理论、概念还是叙述方式、问题阐释上,该著仍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