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四人帮"的重大罪状之一就是伪造所谓毛泽东的临终嘱咐"按既定方针办".1976年10月18日<中共中央关于王洪文、张春桥、江青、姚文元反党集团事件的通知>指出:王、张、江、姚"他们有计划有预谋地伪造了一个'按既定方针办'的所谓毛主席的临终嘱咐,在9月16日的两报一刊社论中发表,并连篇累牍地加以宣扬".……  相似文献   

2.
在《地方志工作条例》颁布一周年之际,江苏省地方志办公室部署深入贯彻实施《条例》,开展“四个一”活动。一是向省地方志编委会全体委员寄发慰问信和《条例》。5月17日,省志办向省地方  相似文献   

3.
李强 《文史月刊》2007,(1):32-35
1966年5月7日,毛主席审阅军委总后勤部《关于进一步搞好部队农副业生产的报告》后,给林彪写了封信。在信中,毛要求全国各行各业都要办成“一个大学校”,“学政治、学军事、学文化,又能从事农副业生产,又能办一些中小工厂,生产自己需要的若干产品和与国家等价交换的产品”,“也要批判资产阶级”。这就是“文革”中影响深远的“五七指示”。1968年5月,黑龙江省革委会为纪念“五七指示”发表两周年,在庆安县柳河办了个500名省直机关人员参加劳动锻炼的农场。10月5日,《人民日报》以“柳河‘五七干校’为机关革命化提供了新的经验”为题整版报道,并在编者按中传达了毛主席的“最新”和“最高指示”:“广大干部下放劳动,这对干部是一种重新学习的极好机会,除老弱病残者外都应这样做。在职干部也应分批下放劳动。”随后,各地机关和文化部门陆续选择偏远、贫穷的农村办“五七干校”,大批干部和知识分子开始下放劳动。父母单位武汉某出版系统也于1970年成立了“五七干校”。  相似文献   

4.
1958年8月13日,《人民日报》发表了毛主席指示“还是办人民公社好”,随后,从大江南北到长城内外,一个大办人民公社的热潮在全国迅速兴起,很短的时间内,各地争先恐后地建起了“一大二公”的人民公社,泰兴县口岸人民公社也于当年的10月1日在口岸中学大操场召开了成立庆祝大会。  相似文献   

5.
王京萍 《纵横》2013,(3):16-17
50年前的1963年3月5日,《人民日报》、《解放军报》、《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等都在头版显著位置刊登了毛主席“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的手迹。从这一天起,学习雷锋的活动在全国范围内蓬勃兴起,之后每年的3月5日,也就成了学习雷锋的纪念日。  相似文献   

6.
柏钦水  柏坤 《纵横》2012,(5):24-28
凡经历过“文革”的人们,无不对《毛主席语录》记忆犹新。由于《毛主席语录》发行量大、印制精美、种类繁多、读者也最多,而且封面大都采用在其他书籍中不常见的红塑套装,因此,《毛主席语录》又被称为“红宝书”。“文革”时期,《毛主席语录》不仅风靡全国,还遍及世界150多个国家和地区,创造了有史以来中国图书出版发行数量的最高纪录。  相似文献   

7.
1948年3月1日,毛泽东主席在《关于民族资产阶级和开明绅士问题》一文中说:“晋绥边区的刘少白,陕甘宁边区的李鼎铭等人,在抗日战争和抗日战争以后的困难时期内曾经给我们相当大的帮助……”(见《毛泽东选集》横排本第1231页)。毛主席在文中提到的李鼎铭先生,因为提出了著名的精  相似文献   

8.
政治用语     
《炎黄春秋》2009,(3):77-77,75
有一位法学教授写了一组通俗文章,其中有一篇《冲破“两个凡是”的法治解读》,回叙了三十年前的一段历史。所谓“两个凡是”,指的是1977年2月7日通过《人民日报》社论公示的,“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拥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文章说,“由于结束了‘两个凡是’,党的有错必纠的政策才得到真正的落实”,接着列举如下:  相似文献   

9.
“万岁”口号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读了张素华先生的文章(《毛泽东没有在“五一口号”中写“毛主席万岁”》,见《炎黄春秋》第7期,以下简称“张文”),有几点看法,略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文化大革命”初期,一些红卫兵组织将他们搜集到的曾在过去报刊发表过的毛泽东论著和毛泽东的内部讲话、文稿、批示、批语等,编印成《毛泽东思想万岁》等各种版本的毛泽东论著集(以下简称“万岁本”),许多篇目是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毛泽东选集》(1—4卷)、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的《毛泽东著作选读》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编印的《毛主席语录》没有的。  相似文献   

11.
《中国地方志》2006,(9):48-48
2006年7月25~26日,银川市志办分别召开了三区二县一市志办主任和部分市直部门修志负责入座谈会。与会人员就学习、贯彻《条例》进行了热列的讨论和发言,并就学习贯彻《条例》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意见;市志编委会副主任,市志办党组书记、主任翟新军结合当前全市第二轮修志工作,就学习、贯彻《条例》要求各区县(市)志办、各单位要切实处理好质量与进度、品种与数量、中心工作与专业工作的关系,提出了要创造性地学、发挥性地学,要将学习、贯彻《条例》同当前银川市的“三大战役”和推进“两个最适宜建设”结合起来,全面提升地方志工作服务社会的水平。  相似文献   

12.
楚楚 《文史月刊》2008,(1):61-61
我国“文革”期间发行的《毛主席去安源》邮票,曾是迄今为止独一无二的“贴用时不予盖销”的邮票,堪称邮政奇闻。  相似文献   

13.
被誉为三镇百姓“良师益友”的《武汉晚报》,正式创刊于1961年5月1日。由于“革”浩劫,当年这张办得十分红火的市委机关报被迫停刊。时隔18年后,《武汉晚报》作为《长江日报》的补充于1984年的9月1日正式复刊。从此,晚报犹如凌空翱翔的矫燕,再次飞人寻常百姓家而享誉大江南北。  相似文献   

14.
张宝昌  张事贤 《百年潮》2009,(10):78-80
48年前,毛主席在中南海颐年堂接见并请溥仪吃晚饭的事,我曾于1983年在《中国烹饪》第12期发表过《从“紫罐煨肉”说起》一文,那时除了写吃的,别的不便多写,也不敢多写。在毛主席和溥仪先生长达5个多小时的谈话中,我所听到的一些内容,仅用“毛主席面带笑容十分和蔼地对他的过去、现在和将来都一一作了中肯的分析和亲切的勉励”这样简短的文字搪塞读者,不好意思,但没有办法,只能如此。现在好了,社会安定和谐,是可以说说当年具体情况的时候了。  相似文献   

15.
为贯彻中国地方指导小组提出的2008年加大市县两级落实《条例》的工作力度精神,宿豫区志办在5月18日《宿迁日报》设专版,纪念《地方志工作条例》颁布两周年。版头为“热烈祝贺《地方志工作条例》颁布实施二周年”红色标语,刊登宿豫区委副书记、区长王柏生的题词“编史修志鉴古知今”。  相似文献   

16.
从延安到北京,毛主席教孩子们背了很多诗词,晚年她将这些诗词整理成书,希望青少年牢记传统叶燕的家里,珍藏着一幅毛主席的墨宝,书写的是唐朝诗人李白的《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这是我小时候,毛主席亲自教我背过的诗。”叶燕对《环球人物》记者说。  相似文献   

17.
清朝雍正二年(1724),广西巡抚李绂莅桂履新,下车伊始,着手办的一件事就是呼朋唤友,遍访藏书,广集资料,纂修《广西通志》。越明年八月二十五日,“稿方脱,(李绂)旋奉总督直隶之命,乃以校刊嘱按察史甘君(汝来)。君以名进士起家,乐观厥成”。翌年,甘汝来迁任广西巡抚后“为之益力”,秋天便告“书成矣”。  相似文献   

18.
一部历史文学杰作,一定是杰出在“文学”上;但批评者否定一部历史文学创作,都只需指斥其违背史料之处——所谓“胡编滥造”。因为中国历史小说,源于宋元特别是明朝中叶以来将《资治通鉴》等史书通俗化,以及普及历史的社会风气。从《资治通鉴》到《通鉴纲目》到《通鉴节要》再到“按鉴”、“通俗演义”,这条将《通鉴》、《纲目》等史书逐渐普及化、通俗化的道路,  相似文献   

19.
张耐 《炎黄春秋》2006,(1):79-80
炎黄春秋编辑室: 同志们好! 最近阅读了贵刊今年第11期刊载的《塞克的人品与文品》一文,其中有一段是毛主席约见塞克的情节,与事实不符。为了维护《炎黄春秋》求真务实的办刊宗旨和历史的真实面貌,我作为这件事情亲历、亲办的当事人,有责任将真实情况讲清楚,以匡谬误。  相似文献   

20.
<正>《毛主席语录》在"文化大革命"期间风靡全国,它是解读20世纪中国以及"文化大革命"的一把钥匙。从《解放军报》开始在"报眼"处刊登第一条语录,到《毛主席语录》一书的诞生,从内部发行到全国发行直至风靡世界,有一个历史过程。《解放军报》首开《毛主席语录》专栏曾经有人写文章说,《毛主席语录》是某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