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1982年9月邓小平会见访华的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双方就香港问题进行了会谈。撒切尔夫人访华后,中英之间随即就香港前途问题展开了第一阶段谈判。1983年7月12日中英就香港前途问题进行第二阶段谈判。1984年9月26日中英两国政府关于香港问题的《中英联合声明》在北京人民大会堂草签。1984年12月19日中英两国政府正式签署《中英联合声明》。1985年3月中国六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作出关于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起草委员会的决定。1985年5月27日中英两国政府在北京互换批准书,《中英联合声明》自此正式生效,香港进入历时12年…  相似文献   

2.
南京条约︾的签订与香港英国政府凯觎香港由来以久。1841年1月,中英广州谈判尚无结果,英方即出兵占领了香港。中方不予认可,广州谈判告停。为了迫使清政府就范,英国政府进一步扩大战争。到1842年8月中英在南京重开谈判时,清政府已无讨价还价的资本,割地赔...  相似文献   

3.
周南  宗道一 《百年潮》2006,(5):21-28
1983年1月,我被任命为外交部部长助理,次年9月担任副部长.在这期间,由于分管外交部西欧司和港澳事务办公室,我参与了中英香港问题的谈判,一开始在幕后,后来走到前台,担任中国代表团团长.中英香港问题的谈判十分曲折复杂,中方的谈判工作自始至终是在邓小平同志直接领导下进行的.  相似文献   

4.
张明敏香港著名歌手。1984年在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上以一首《我的中国心》走红。当年就在北京开了自己的演唱会,成为第一个到内地开演唱会的香港歌手。粗略估算,在正式场合演唱《我的中国心》不少于一万遍。现在是一家家具公司老总。张明敏,也许算得上中国百姓认识的第一位新香港人。1984年的春节晚会上,这位身着中山装的小个子香港青年登上了舞台,用国语演唱的《我的中国心》打动了亿万中国人的心。其时,中英香港问题的艰苦谈判进行到紧张的第二  相似文献   

5.
在香港回归历史的过程中,邓小平提出了用“一国两制”的方针解决香港问题。并坚持从香港的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亲自领导了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谈判,不仅为香港胜利回归祖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且也为当今世界提供了一个用和平方式谈判解决国与国争端的成功范例。  相似文献   

6.
孟红 《文史春秋》2007,(7):33-37
1982年9月,撒切尔夫人访华并与邓小平就香港问题谈判。经过一年多22轮风风雨雨的艰苦谈判,中英两国终于达成协议,并于1984年12月19日正式签署中英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  相似文献   

7.
“这里没有李鸿章”——邓小平与中英两国政府关于香港问题的外交谈判齐鹏飞1982—1984年中英两国政府关于香港问题的外交谈判是在“总设计师”邓小平亲自指导下进行的。在这一举世瞩目的历史进程中,邓小平的政治智慧得以充分展现。一波三折的中英外交谈判由“山...  相似文献   

8.
刘革非 《百年潮》2022,(7):17-28
<正>从1979年3月香港回归问题正式提上日程,到1997年7月中国恢复在香港行使主权,其间经历了18年的时间。围绕着香港回归,中英双方多次交锋,这个过程既有“云雾生时迷远阁”的曲折迂回,也有“身在疾风骤雨中”的起伏跌宕,但最终,迎来了“紫荆开处胜朝霞”的光明与成功的结局。2007年,香港回归十周年之际,笔者曾经参与了数位中英关于香港问题谈判亲历者的口述历史访谈。访谈之中,  相似文献   

9.
《纵横》2007,(9)
一1982年,中英谈判还没有正式开始,一个5人小组来到香港,一住就是几个月的时间。他们的目的非常明确,就是在香港进行调研,为中国解决香港问题做前期的准备工作。5人小组中有一个人的身份  相似文献   

10.
1942年关于香港新界问题的中英交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香港地区(包括香港岛、九龙及新界)历来是中国领土。19世纪,英国通过两次鸦片战争和三个不平等条约(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1860年中英北京条约,1898年中英《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先后割占了香港岛及九龙半岛南端,租借新界99年。上述割让及租借本不具有法律效力,中国有充分权利予以收回。由于英国长期坚持殖民主义立场,拒不归还,香港问题遂成为中英之间的一桩历史悬案。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中国代表曾在  相似文献   

11.
半个世纪以前,香港九龙弥敦道172号二三楼为东江纵队驻港办事处。稍后,首任办事处主任袁庚上校将其移交给自沪撤至香港的乔冠华,是为新华社驻香港分社。新中国成立后,新华社香港分社成了内地驻港最高机构。1990年初,中英、中葡关于香港、澳门谈判的前台挂帅人物、诗人外交家周南出任新华社香港分社社长。  相似文献   

12.
桑东华 《百年潮》2023,(2):51-63
<正>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谈判,是香港回归祖国征途中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事件,也是党的历史上值得浓墨重彩书写的篇章。再次回顾这场一波三折的艰苦谈判,重温中国共产党实现祖国统一、维护香港繁荣稳定的初心和使命,对于当前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方针,正确认识和处理香港问题,推动“一国两制”实践行稳致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中国边疆史地这门重要学科建国后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其中北部及西部边疆的研究情况较好一些,南部边疆和海疆的研究则甚感不足,这种状况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香港地处中国南疆,除大陆延伸部分外有200多个岛屿,既是南部陆疆、又是海疆,总面积1.0618千平方公里。据1988年香港年鉴,香港现有人口565.8万。香港地区包括香港岛、九龙司和新界三个部分,是英国通过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1860年中英《北京条约》和1898年《中英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先后割占和强租(新界)去的。香港地方虽小,但历史上  相似文献   

14.
我的父亲邓文钊生前追随宋庆龄、廖承志参加国际统一战线工作。他们身边——不论在香港,还是在北京——都团结着一批外籍友好人士。这些人有的住在海外,有的到中国定居,也有的加入了中国籍,他们的共同点,就是热爱中国,为中国革命事业作过贡献。 改革开放以前,中国和西方国家之间没有直接通航。在中国的外国朋友那时如果要回国探亲或办事,都须经过香港。我家在香港,有  相似文献   

15.
1898年6月9日,在列强瓜分中国的背景下,中英《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在北京签订(以下简称《专条》)。《专条》将新界租借给英国。次年3月19日,中英代表在香港签署了《香港英新租借合同》,将租借地北界划在深圳河  相似文献   

16.
速写     
一个泰国人到北京打高尔夫,到香港买名牌衬衫和手袋,到巴厘岛散心,这丝毫不出奇,不过这人是泰国前总理他信就有点出奇,而且他所到之处都有记者跟随采访,就更显出奇。由于他信下台后一直在亚洲各国穿梭,有分析人士推测,这是他信有意重掌政权的准备动作。  相似文献   

17.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中国共产党全力纠正"左"倾错误,争取香港为内地的经济发展服务。在完成对港方针拨乱反正的同时,也为后来收回香港决策的制定奠定了基础。面对英国在20世纪70年代末提出解决香港问题的要求,中国主动应对,迅速确立新的方针并制定了相应的政策,为后来的中英谈判以及香港回归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百年潮》2021,(5)
正从1950年英国承认新中国到1972年中英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中英全面建交谈判时断时续进行了22年。两国谈判的重点是恢复中国在联合国代表权问题和台湾问题。1950年1月,英国在西方国家中率先承认新中国,希望与新中国建立外交关系。新中国要求英国在联合国投票时赞成恢复中国代表权,不再与台湾当局有任何外交来往。9月,英国投了赞成票,但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代表权问题因为一些国家阻挠而未能实现。  相似文献   

19.
香港地区(包括香港岛、九龙及新界)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但19世纪,英国通过发动两次鸦片战争和外交强制手段,先后迫使清政府签订中英《江宁条约》(南京条约,1842年)、中英《续增条约》(北京条约,1860年)和中英《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割  相似文献   

20.
英国是第一个承认新中国的西方国家,但建立中英大使级外交关系的谈判直到1970年才取得显著进展。史料表明,英国政府对美国态度的顾虑、在谈判中采取的刻意拖延和文本设陷策略、在台湾问题上的长期两面政策,导致了中英建交谈判的曲折多变。在重启建交谈判后将近两年的谈判过程中,中国最终使英国接受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一个省的立场,两国于1972年3月13日实现了外交关系的正常化,所谓的“台湾地位未定论”也最终宣告破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