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毛泽东棋局中的鲁迅——从“假如鲁迅还活着”说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鲁迅之子周海婴所著《鲁迅与我七十年》(南海出版社2001年9月版)一书提到的一个重要政治情节:1957年夏天毛泽东在上海接见文艺界人士,翻译家罗稷南参与其中。谈话之间,罗稷南向毛泽东提出了一个大胆的疑问:“要是今天鲁迅还活着,他可能会怎样?”毛对这个大胆的设问十分认真,沉思了片刻,回答说:“以我的估计,(鲁迅)要么是关在牢里还要写,要么他识大体不做声。”一个近乎悬念的询问,得到的竟是如此严峻的回答。罗稷南吃惊之余,不敢再做声。  相似文献   

2.
康群 《炎黄春秋》2002,(1):57-57
骂鲁迅的文章,从20世纪30年代起就很多,有出于派性的,有因为误解的,也有想借骂出名的,不过,不少人在鲁迅逝世后,便真诚地写了文章忏悔。出乎意料,数十年后,骂鲁迅者又多了一个自称“还有一张敢开骂的嘴”的人。  相似文献   

3.
齐超儒 《百年潮》2020,(1):57-61
宋庆龄一生著述众多,在70年的革命生涯中,她留下了大量的声明、宣言和文章。据学者统计,宋庆龄撰写的各类论著、书信共计1100多件,题词手迹有170多幅。但是,宋庆龄并未留下一部回忆录或者自传,仅有几篇回忆性的文章。究其原因,从事宋庆龄研究的著名学者盛永华认为这与宋庆龄一生为人谦逊低调有关系。笔者通过査阅宋庆龄书信等资料后发现,似乎还存在其他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刘畅 《环球人物》2012,(25):52-55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0多年的风雨历程中,有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为了实现理想,从西方来到东方,投身中国革命和后来新中国的建设。如今,斯人已逝,他们的子女已迈入高龄,这些子女们被赋予一个极具中国特色的词汇——西方"红二代"。从本期开始,"名门之后"栏目将陆续对话在太行山等革命根据地出生、成长、战斗过的外国红色后代,展现他们与众不同的命运和人生轨迹;该人物访谈还可观看视频,网络搜索山西卫视播出节目《红客集结号》即可。  相似文献   

5.
1966——1976整整十年的“文化大革命”,对于刚刚走出1959年天灾人祸不久,正处于复苏时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中国人民来说,又陷入一场空前的浩劫。  相似文献   

6.
1937年8月上海沦陷后,宋庆龄南下香港,组创“保卫中国同盟”,以各种形式开展救亡活动,其中卓有影响的,是为支援“工合”而发起的“一碗饭运动”。  相似文献   

7.
汤雄 《钟山风雨》2013,(6):45-47
1955年初夏,宋庆龄分别视察了上海国营第一棉纺厂和公私合营仁德纱厂,江苏省松江专区全国水稻丰产模范陈永康领导的“联民农业生产合作社”和邻近的“联盟农业生产合作社”,扬州瘦西湖畔的农业水利工程工地等。  相似文献   

8.
1948年冬天,因中国内战不断升级,可归的流浪儿大量涌人上海。他们有着共同的特征:无父无母无家,口中食、身上衣,大无家没有多一双赤脚。为了衣能遮体,食能果腹,他们或做乞儿,或帮人做苦工,或偷,或抢。白天流浪在大街小巷,晚上蜷缩在码头边、廊檐下、桥底处,不少流浪儿因贫病饥饿,一觉睡下就再也没有醒来,永远地告别了这个苦难的世界。  相似文献   

9.
王文静 《湖南文史》2012,(12):29-29
1948年冬天,因中国内战不断升级,可归的流浪儿大量涌人上海。他们有着共同的特征:无父无母无家,口中食、身上衣,大无家没有多一双赤脚。为了衣能遮体,食能果腹,他们或做乞儿,或帮人做苦工,或偷,或抢。白天流浪在大街小巷,晚上蜷缩在码头边、廊檐下、桥底处,不少流浪儿因贫病饥饿,一觉睡下就再也没有醒来,永远地告别了这个苦难的世界。  相似文献   

10.
1948年底,蒋介石眼见自己兵败如山倒,不得不于新年发表《元旦文告》,宣布"引退",把总统职务交副总统李宗仁代理。李宗仁心知,非进行和谈不足以打开僵局。为此他多次邀约张治中到傅厚岗官邸研商。张治中对他建议:"最好您能把孙夫人和李任潮先生请出,先行改组内阁,才能考虑和谈。您如能  相似文献   

11.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普遍认为:鲁迅“横眉冷对”,留下的照片几乎张张表情严肃,没有丝毫的笑容。这样一个人怎么会爱孩子呢?而周海婴在回忆父亲鲁迅时,曾经写道:“在我上学以后,有一次父亲因我赖着不肯去学校,用报纸卷假意要打屁股。”  相似文献   

12.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普遍认为:鲁迅“横眉冷对”,留下的照片几乎张张表情严肃,没有丝毫的笑容。这样一个人怎么会爱孩子呢?而周海婴在回忆父亲鲁迅时,曾经写道:“在我上学以后,有一次父亲因我赖着不肯去学校,用报纸卷假意要打屁股。”  相似文献   

13.
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化史上的一座独特的丰碑,他如炬的目光关注着那个灾难深重的民族,透视着那些在黑夜里昏昏而睡者的灵魂;他是一个孤独的夜行者,他举着猩红的叛逆大旗,一骑绝尘……鲁迅之所以成为鲁迅,不仅仅是由于他是所谓文坛盟主、左翼领袖。更重要的,是因为他是一位荷戟独彷徨于无物之阵的横站的士兵。  相似文献   

14.
1938年6月14日,宋庆龄在香港成立保卫中国同盟(简称保盟)。保盟设中央委员会作为领导机构,宋庆龄任主席,保盟向海外华侨和各国知名人士宣传抗日,争取海内外对中国抗战的同情和支持;筹集经费、药品、医疗器材,援助中国抗日军民,推动抗日救亡运动。保盟在香港的活动一直坚持到1941年12月香港被日军占领。宋庆龄和保盟1941年在香港发起的"一碗饭运动",曾轰动全港。"一碗饭运动"原是美国医药援华会为购买药物和设备支援中国抗日战  相似文献   

15.
1941年1月11日,在国民党突然发动皖南事变期间,毛泽东致电新四军军政领导人叶挺(字希夷)、饶漱石:“希夷、小姚的领导是完全正确的,望全党全军服从叶、姚指挥,执行北移任务。”在此,饶被毛泽东昵称为“小姚”。  相似文献   

16.
《文史天地》2010,(10):95-95
1922年,中国共产党早期革命家萧楚女受党的委派,到四川成都担任《新蜀报》的“主笔”,他几乎每天都要以“楚女”的署名发表文笔潇洒俊逸、逻辑性强的文章。时过不久,“楚女”就名扬各地。  相似文献   

17.
鲁迅小说《风波》写了一个很有意味的人物——九斤老太。九斤老太对现实很是看不惯,嘴里成天挂着的一句口头禅就是“一代不如一代”。最近我忽然想起这个人物、这句话,在当今一切全球化、西化,传统文化目渐势衰的社会里.她的“一代不如一代”理论,应该颇有共鸣者。  相似文献   

18.
蔺晓殉 《丝绸之路》2013,(20):58-60
20世纪初,鲁迅构想的救国方略,以“立人”为中心、“掊物质而张灵明,任个人而排众数”为基本内涵,标志着鲁迅启蒙主义文化思想的初步形成。其中的思想命题,对于今日正面临着诸多现代化困境的中国社会仍然有着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从“社会主义救中国”到“三个代表兴中华”,是我们敬爱的三代领导核心领导着全国人民深入实践,深入探索,在漫长的革命历程中,不断创新,不断总结,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越过千山万水,不辞千辛万苦,与时俱进,才赢得的丰功硕果。  相似文献   

20.
散木 《文史月刊》2002,(10):62-64
前些年,浙江海宁章克标先生闹火了一阵,先是文坛耆宿的复出、曾被视为轻浮无聊之作的《文坛登龙术》的热销、几部回忆录的发表乃至百岁老人的征婚,这中间媒体的炒作是少不了的,于是章先生的私人空间被人排挞而人,虽说后来好事做成,百岁老人做了新郎官,上了电视(浙江台有专场的“实话实说”。但依我的感受,这“爱隋”等等,初时不免“花好月圆”,时间长了如何,却是不敢也不便遐想的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