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的父亲曹珩,生于1891年,他从小勤奋好学,熟读诗书,本拟求学两湖书院深造,但社会现实促使他投笔从戎。13岁跟随叔祖父加入湖北新军,始任正目(班长)、排长等职。时值晚清末年,清政府腐败无能,经历鸦片战争、甲午战争之后,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长驱直入,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古老帝国沦落为任人宰割的俎上肉。各地仁人志士热血青年纷纷探索救亡图存之道,父亲曹珩受当时新思潮感召,早年参加湖北新军中的革命团体“群治学社”;稍后又与蒋翊武等十二人共同发起组织了领导辛亥首义的最主要革命团体——“文学社”,担任文学社交通、书记员和营代表等职…  相似文献   

2.
我的父亲曹珩,字性灵,别号楚翘。13岁跟随叔祖父加入湖北新军,始任正目(班长)、排长等职。时值晚清末年,清政府腐败无能,经历鸦片战争、甲午战争之后,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长驱直入,有着5000年文明史的古老帝国沦落为任人宰割的俎上肉。各地仁人志士热血青年纷纷探索救亡图存之道,父亲曹珩受当时新思潮感召,早年参加湖北新军中的革命团体“群治学社”,稍后又与蒋翊武等12人共同发起组织了领导辛亥首义的最主要革命团体———“文学社”,担任文学社交通、书记员和营代表等职,联络下层官兵,起草文稿,与蒋翊武等人一道,筹划举义旗。1911年10月10…  相似文献   

3.
齐翔安 《炎黄春秋》2003,(11):30-36,23
父亲是我最崇敬佩服的人,我一生从他那里受益最多,他使我充满了优越感,家庭的温馨民主气氛熏陶着我,铸就了我的性格和生活习惯。父亲使我一生都没有畏畏缩缩地生活过,就是他被批判和打倒的十年,我也受益匪浅,尝到了人生的全部滋味,因此加快了我的成长和成熟。父亲去世已25年,我仍常常梦到他,一些生活的细节仍历历在目。母亲去年去世后,在清理父母的物品时,我平生第一次看到父亲的自传和工作笔记、“文革”中被监禁时的日记、读书笔记和交待材料(专案组退还的)等。得以对父亲的家世、革命经历、“文革”中所受的罪和他的思想情感有一个全面的…  相似文献   

4.
父亲肖甘牛辞世已18个春秋了,但他坎坷的一生,“生命不息,笔耕不止”及“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精神,常在我脑海中回旋,使我常受其鼓舞和鞭策,终身难以忘怀。父亲原名肖钟棠,因曾就读于上海师范大学时,听过鲁迅先生的课,深受其影响而崇敬鲁迅,因而引用鲁迅的“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中的“甘”“牛”二字,而取笔名“肖甘牛”。久而久之,正名“钟棠”二字,就渐渐被人们遗忘,“甘牛”这笔名就渐渐成为正名了。父亲1905年5月15日出生于桂林地区永福县矮岭乡马陂村,祖父是一位教师。父亲从小就跟祖父住校。6岁时其父就教他读古文、读古诗…  相似文献   

5.
袁南生 《纵横》2011,(1):39-43
蒋翊武是被章士钊称为“气象万千”的人物,他的名字与辛亥革命武昌首义分不开。1884年12月,蒋翊武生于湖南澧县一城市平民家庭,20岁时加入革命团体华兴会,参加华兴会起义,由此走上职业革命家的道路。1911年1月,他在湖北新军中组织革命团体文学社并担任社长。文学社迅速发展成为武汉地区最有影响的革命组织,1911年9月,与另一革命团体共进会联合,组建武装起义总指挥部,  相似文献   

6.
夜,慢慢渗透天空。一声叹息缭绕大地。我们一家默默地坐着,萤光灯温柔地抚摸房间里的每一样东西。朦胧中,我看不清父亲的眼睛。父亲喜欢电脑,并对电脑技术造诣颇深,他工作的全部也是一台电脑。可是明天他就要调离这个心爱的岗位,这对他是个巨大打击。父亲突然站了起来,领着我和母亲来到家中的电脑桌旁,自我安慰似地喃喃道:“没关系,这几天还有一台。”我和母亲静静站着,看父亲启动了电脑。“主机运作”声似乎要穿透一切。他打开一个又一个程序,向我们演示工作时怎样操作电脑。那些各式各样的画面、表格依次跳出时,父亲总要很深情  相似文献   

7.
焗油父亲     
近日,校园中染发者日益增多,红、橙、黄、绿、青、蓝、紫,可谓花样百出。走在大街上也常会撞上几个“彩球”,此谓之“流行”。可就这“流行”被校领导狠批了一顿——这叫“不务正业”。可是前天我却发现,父亲的头发也焗了油,不知是老爸赶“流行”,还是“不务正业”。“唉!?孩子他爸,你的白发怎么又出来了?”晚上洗头时妈妈又惊又疑地指着父亲的头发说。父亲好像是受了电击一般,急用手摸头发,忿忿地说:“真的?明天就去找他!”“找谁?”我一手拿着饼干,一手擎笔从书房跑出来问道。“找焗油的那个人!”父亲依旧忿忿地说  相似文献   

8.
魏小兰 《百年潮》2007,(9):52-56
沙韬,在20世纪50年代曾担任过康生的秘书。沙韬叔叔与我父亲王涛江是30年代在延安时的老相识;在60年代轰动中调部的“沙韬事件”(人称“杀头”事件)中,我父亲也曾帮助过他。因此,他与我父亲的关系一直很好。1995年我父亲过世之后,沙韬叔叔曾多次来到我家,向我和我的母亲谈他的经历,特别是历史上所谓的“沙韬事件”。  相似文献   

9.
“对于我的父亲,我知道得越多就越困惑。”1943年,穆藕初去世时,其幼子穆家修只有10岁。很多年以后,已经70多岁的穆家修老人回忆说:“我万万没有想到,父亲的事业涉猎的范围这么广。研究了10年,我发现自己越来越不知道怎么看他了。他除了是我父亲,到底是历史上的准?”  相似文献   

10.
1948年底,辽沈战役已经结束,淮海、平津战役仍在紧张地进行。 当时我家住在汉川南河渡。一天晚上,突然有个乡亲跑到我家对我父亲说:“时师傅,我托您帮忙救个人啦!他是国民党的逃兵,东躲西藏蛮长时间了,要是被抓回去就活不成了,好造孽哟!”我父亲问:“怎么救?”他说:“您打行炉天天早出晚归把他带着,就说是自己的儿子,躲过这阵子就让他回家。”我父亲就一口答应了,叫他把“逃兵”带来。 “逃兵”个子高大结实,黑黑的面庞,圆圆的脸,一口外地话很难懂。他说他姓龚,叫德盛,湖北宣恩人,二十多岁,是在田里插秧时被国民…  相似文献   

11.
父亲的故事     
丁耘 《贵阳文史》2009,(4):62-64
我的父亲丁益智是贵阳市的一名小学教师.祖上是江西人,他出生在贵阳四川巷。他的父亲是一位在江西会馆为贫困孩子们上课的“先生”。由于经济的原因父亲和他的父母在一起的时间是少之又少.所以当父亲有了自己的小家时他是非常珍惜的。他十分热爱教师的工作。工作起来兢兢业业。  相似文献   

12.
我的父亲     
我的父亲丁达三于2000年10月10日12时40分在贵阳逝世,享年94岁。今年农历11月10日是父亲百年寿辰,谨以此文对他老人家表示永久的纪念。父亲去世的头一年,即1999年的6月20日,老人家写了一首短诗“:九四年华瞬息过,一事无成愧疚多。有时学写隶书字,大体相似喜心窝。”父亲把这首自嘲短诗写在宣纸上,并邮寄给我。“一事无成愧疚多”,这是父亲的心里话、真话。他觉得自己一生无所作为,虚度年华,愧对桑梓,愧对子孙。我担心老人家这种心态,有碍他的健康。趁父亲93岁寿辰之际,我撰写了一副对联,并请我的老同学、父亲生前极为赞赏的书法家戴明贤书写…  相似文献   

13.
女儿伊萍决定嫁给同街的小伙子王兴,去征求父亲的意见。父亲说:“你要嫁给他,我不反对,这是你和他两个人的大事,你们同意就行。不过,我不反对并不代表我满意。”女儿问:“王兴对你那么好,你为啥还不满意呢?”父亲说:“就是因为他偏偏对我太好!”女儿不解父亲的意思,问:“这又是为什么呀?”“因为他对我好有着自己的目的,”父亲停了一下说,“一个人如果没有个人目的,而又能对他人很好,那他才是天下最好的人。”父亲眼中的好人  相似文献   

14.
<正>父亲周翼南离开我们一周年了,但并不觉得他离开得很久。因为有父亲的文与画相伴,我一直以为他只是远行了——在浩瀚的宇宙中,不再有时空的束缚,如他一生潇洒脱俗的性情,如他那枚方印“随心所欲”。父亲远行后,我陆陆续续整理他的文稿画作、笔记书信。古人有云“文人相轻”,父亲却在文艺界有着众多师友,他用他真挚质朴的笔,记录着同时代文学家、艺术家等师友的深情厚谊,虽非生死之交,却可以说肝胆相照。这些文章,收录在他的《画外谈画》《书房画室》《秋菊集》《手相》等散文集中。在父亲的文字里穿行,追随着他的足迹,我读懂了父亲,读懂了一代知识分子的风骨与情怀。  相似文献   

15.
高宁 《贵阳文史》2011,(1):75-75
父亲去世后,在整理他的遗物时,发现一张信签纸上手写的“调资统计”,记录了他大学毕业参加工作,直到改革开放各个历史时期的工资标准(现在叫“月薪”)。  相似文献   

16.
从小培养责任感教育典范:1920年,有一位11岁的美国男孩在踢足球时不小心打碎了邻居家的玻璃,人家索赔12.50美元。闯了大祸的男孩向父亲认错后,父亲让他对自己的过失负责。他为难地说:“我没钱赔人家。”父亲说:“我先借给你,一年后还我。”从此,这位男孩每逢周末、假日便外出辛勤打工,经过半年的努力,他终于挣足了12.50美元还给了父亲。这个男孩就是后来成为美国总统的里根。他在回忆这件事时说:“通过自己的劳动来承担过失,使我懂得了什么叫责任。”点评:父母要教育孩子从小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不要替孩子承担一切,否则会淡化孩子的责任感,不…  相似文献   

17.
他生长在一个普通的农户家里,小时候家里很穷,很小就跟着父亲下地种田;在田间休息的时候,他望着远处出神。父亲问他想什么?他说他将来长大了,不要种田,也不要上班,他想每天待在家里,等人给他邮钱。父亲听了,笑着说:“荒唐,你别做梦了!我保证不会有人给你邮。”  相似文献   

18.
回顾刘文典的生平,探索其思想发展变化的脉络,对进一步了解“爱国主义和我国知识分子的使命”,不无裨益。一刘文典(1889—1958年),字叔雅,原名文(马总),笔名天明等,安徽合肥人。幼年入教会学校,这是他那经商的父亲刘南田希望能学会“洋话”,今后能与洋人做“大买卖”的缘故。受西方文化的薰陶,刘文典外文基础扎实,但他的追求却与父亲的企望相去甚远。17岁时,他慕名前往芜湖安徽公学就读。  相似文献   

19.
我上高中时,有一个星期天,回家本想补充一下“油水,”可父亲放在抽屉里的100元钱不见了,父亲怀疑是我偷拿了,他见我不承认,就对我吼道:“滚出去,你这个逆子。”我委屈极了,一气之下,饭也没吃,就去了学校。后来事实是父亲把钱放错了地方,但他却不向我解释一下。我觉得很冤,从此不再理会父亲了。父亲见我不理他,也以同样的法子反击我。但我的经济没有独立,还得依赖父亲,母亲在家时,事情要好办一些,但母亲偶尔不在家时,我的事虽还要办,但程序相对要复杂多了。父亲和我也不知什么时候达成了默契,竟创造了一套独特的办法予以解决。那次,我要交学…  相似文献   

20.
在“四人帮”被粉碎后,为了给父亲能早日昭雪,我开始走访父亲的老战友和许多老前辈,这一部分我是凭记忆按走访的前后记叙下来,可能会感到乱,但这是历史事实。我走访的第一位老前辈是陆定一同志。当时陆老刚被解放住医院,我去探视他,我问他:为什么我父亲被诬陷为叛徒?他对我讲了下述情况:大约1964年,他当宣传部长时,毛主席问他要我父亲写的《多余的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