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原 《纵横》2003,(11)
作为阎红彦秘书组组长,作者以第一视角真实记录了阎红彦上将在非常年代,一身正气、刚直不阿、不唯上、只唯实,与康生、陈伯达展开斗争最终被迫害致死的全过程,表现了一位正直的共产党人在逆境中的抗争精神。  相似文献   

2.
李原 《百年潮》2003,(3):17-22
小说《刘志丹》是刘志丹的一位亲属撰写的长篇历史传记小说。它经历了一个1962年被否定—1980年被肯定—1986年被最终否定的过程。1962年,时任云南省委第一书记的阎红彦对这部小说提出过批评意见。笔者当时担任省委副秘书长兼阎红彦的秘书组长,在1962年前后一段时间,直接间接地接触过有关的若干历史资料,现在如实摘要披露,供读者和研究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3.
陈云主持的两次调查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星 《炎黄春秋》2004,(10):19-21
陈云的领导能力和领导方法,长期以来,为全党所称颂。这里,我只根据自己亲自接触的事情,对陈云怎样做调查研究,讲几点个人体会。要用90%以上的时间做调查研究工作陈云常说,做工作要“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怎样才能做到唯实呢?主要靠调查研究。他告诉我们:“领导机关决定政策  相似文献   

4.
阎红彦同志于1959年庐山会议以后奉调从四川到云南,任省委第一书记兼昆明军区第一政委。1967年1月被林彪、“四人帮”迫害致死。在这期间,全国经历了1959—1961年经济困难时期,在1961—1965年一系列艰苦的调整工作后,国民经济得到了恢复和发展。但是党在政治上的“左”倾错误,进一步发展到“以阶级斗争为纲”,以及给党、国家和人民带来了严重灾难的“文化大革命”。  相似文献   

5.
1958年7月,黄河花园口发生了22300立方米每秒的洪水,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从未有过的大洪水,也是黄河有史以来实测到的最大洪水。当时郑州铁路桥被冲,南北交通中断,下游堤坝漫顶,形势极为严峻。靠着党中央的正确决策,靠着沿黄军民的殊死拚搏,靠着全国各地...  相似文献   

6.
1967年1月8日,中共第八届中央候补委员、云南省委第一书记、省政协主席、昆明军区第一政委阎红彦,被林彪、江青、陈伯达、康生一伙迫害致死。  相似文献   

7.
李原 《炎黄春秋》2003,(9):9-13
1962年8月间,中共中央在北戴河召开工作会议,中心和重点是研究农村工作。云南省委第一书记阎红彦、省委书记、省长于一川参加会议,省委秘书长梁浩、农村工作部副部长王腾波作为工作人员随同参加。  相似文献   

8.
陈云有一句名言,叫做“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这体现了他为了党和人民的利益,敢于坚持原则的作风.2015年6月是陈云诞辰110周年,也是他逝世20周年,笔者搜集整理他一生中实事求是的典型事例奉献给广大读者. 1935年年初,著名的遵义政治局扩大会议召开.到遵义后开政治局扩大会议是黎平会上确定的,但博古对此提出异议.当时,参加长征的中央常委只有博古、周恩来、张闻天和陈云4人,所以,周恩来于会前找张闻天和陈云谈话,征求他们的意见.  相似文献   

9.
陈云与刘少奇冤案的平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世纪70年代末平反冤假错案的进程中,刘少奇冤案的平反可以说是最引人关注的。其影响之大、株连范围之广、牵连重大历史问题之紧密,都是其他冤案无法比拟的,成为平反浪潮中绕不过去的巨大存在。正是一贯强调“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的陈云注重把握历史时机,排除干扰,多谋善断,推动完成了这一艰难的工程。  相似文献   

10.
本刊今年第3期刊登的李原同志所写《阎红彦和小说<刘志丹>》一文,其中提到刘志丹同志的家庭出身问题。最近,刘志丹同志的几位亲属给本刊写信,对上述问题作了辩驳。我们一贯以“信史、实学、新知、美文”为本刊宗旨,但是,真正做到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现特发表这封信,以澄清史实,并对由此造成的影响,表示歉意。  相似文献   

11.
首轮《清流县志》总纂工作中,编辑人员坚持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对一些记载不一的历史人物、事件进行分析筛选,不唯书.只唯实,多种资料互相印证,取得准确时间、史实入志,目前清流县第二轮县志进入总纂工作关键阶段,编辑人员认真总结经验,继承上一轮总纂工作的传统,  相似文献   

12.
白岩 《炎黄春秋》2001,(12):55-57
金秋10月的一个下午,我辗转两个多小时,终按约定时间,找到了常君实先生的家。这是套三居的住室,靠着满墙的书架上堆满了书,他坐的椅子前后左右也被书包围着。当时他正在做着《吴晗全集》的编辑收尾工作。面对眼前这位鹤发童颜的老人,我开头真有点不敢相认,仔细端详那慈眉善目的样子,还有46年前我们同事时的影子。如今他已有81岁,戴着老花镜,还要加上放大镜,吃力地看着书稿。言谈中得知他于1963年患角膜炎,左眼失明,只靠一只右眼看稿。近年来右眼也患了眼疾,视力模糊,现在他只靠四分之一的视力顽强地编辑一部又一部的书稿。  相似文献   

13.
左宗棠(1812-1885),字季高,湖南湘阴入,著名的湘军将领.洋务派首领。左宗棠少时屡试不第,转而留意农事,钻研舆地、兵法等经世致用之学。左宗棠一生只中过举人,后靠着军功和办洋务成为晚清的能臣、干臣,官至大学士、军机大臣。但左宗棠为人耿直,脾气不好并且霸道,这在清末官场也是出了名的。《世载堂杂忆》记载了下面这样一件事情,足见左氏的霸道。  相似文献   

14.
冯晓蔚 《文史春秋》2014,(11):29-35
阎红彦,原名阎侯雁,曾用名周济、陈一川。1909年9月13日生于陕西安定县(今子长县)瓦窑堡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24年投军人伍,1925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西北红军和陕甘革命根据地的创建人之一。历任中国工农红军晋西游击队大队长,陕甘游击队大队长、总指挥,红三十军军长,警备第一旅政委,晋冀鲁豫野战军第三纵队副司令员、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第二野战军第三兵团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中共川东区党委副书记、行署主任,四川省委书记、副省长;  相似文献   

15.
陈云是中国共产党杰出的经济工作领导人之一,也是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之一,他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形成了"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的辩证唯物主义方法.中国经济理论研究工作者应认真学习陈云的经济思想及其工作方法,勇于开展新的理论探索,与时俱进、深化对市场与计划两种资源配置方式的认识,理论联系实际、认真研究改革开放中的具体经济政策,为中国经济迈上新台阶奉献自己的力量.  相似文献   

16.
散文二题     
瞿昙寺西靠着罗汉山,东望着凤凰山,中间流淌着清澈的瞿昙河。它处在一个群山环抱着的宁静峡谷,山明水秀,环境清幽,景色宜人,是一处修身养性的好去处。寺庙的建筑不凭山的险峻,也不依山的高大,只取了谷的幽静和地面的开阔。  相似文献   

17.
年逾古稀的谢绍明,身板强健坚实,眉宇间闪烁着一股子青年人投身大事业时才有的那种刚毅顽强的热情。这不禁使我们时时联想到本世纪二三十年代,在黑暗的中国大地上,进行殊死斗争的一个身材瘦削但却像雷电一样强悍的人,那是他的父亲谢子长将军。反动派要斩断谢家“龙脉”反逼出又一个革命者1927年10月,谢子长和唐澎等发动清涧武装起义;1928年春夏,谢子长与刘志丹、唐澎等组织渭华暴动;1932年初,谢子长与刘志丹、阎红彦等创建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游击队。1933年底,正当陕北革命武装斗争遇到暂时困难的时候,谢子长被中共中央驻北方代表…  相似文献   

18.
姚杰 《中国钱币》2006,(3):73-78
陕甘边区南梁油布币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陕甘革命根据地发行最早的苏区货币。1927年和1928年4-5月,唐澍、刘志丹、谢子长等领导清涧和渭南、华县一带农民士兵起义,开展游击战争。1931年10月阎红彦、杨仲远领导的陕北支队同刘志丹等领导的南梁游击队会合,合并为西北抗日反帝同盟军。1932-1934年间,在刘志丹、谢子长等领导下,先后开辟了陕甘边和陕北苏区。1933年11月3日,陕甘边特委和红军总指挥部,在合水县包家寨召开联席会议,做出了以南梁为中心,建立陕北、陕甘、关中三路游击队,扩大西北革命根据地的战略决策。“这次…  相似文献   

19.
这是一篇耻辱的记录。大清王朝就靠着这样一批猪狗不如的官员撑着,能不垮吗?  相似文献   

20.
关于陈友仁     
吴之椿 《百年潮》2004,(4):34-39
陈友仁是大革命时期武汉国民政府外交部部长,我和他曾经有过一段工作上的关系,是从1926年秋到1928年春,约有一年半的时间.这篇回忆文章就是根据这段工作关系写成的.由于我只接触到他一生中的一小段时间,这篇文章自然说不上对他有怎么深刻的了解,其中的论断和评语,可能带有片面性或缺乏公允.这就有待于将来努力加以改正或校订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