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印象台湾     
<正>2013年的金秋十月,我们一行赴台考察了7天。当飞机冲上蓝天,朝着台湾飞翔时,我脑海里不由自主地翻滚着台湾历史片断:1622年荷兰人占领台湾,紧接着西班牙人来到,随后,荷兰人赶走了西班牙人。1641年明朝郑成功收复台湾,赶走了荷兰人,实现了中国政府对台湾的统治。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后,清政府割让台湾给日本,1945年抗战胜利后,中国收复台湾。1949年蒋介石国民党政府逃往台湾。由于政治上的原因,台湾这个孤悬于海外的祖国  相似文献   

2.
一 从16世纪初到1945年印度尼西亚共和国建立的400年中,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和日本的殖民势力先后入侵过这个岛国。其中以荷兰殖民统治时间最长、影响最大。 殖民政策的实质是奴役和掠夺。荷兰当局在殖民地实行“强迫种植制度”,规定农民必  相似文献   

3.
17世纪以来,为了主导高额利润的冻亚贸易,荷兰人与英国人与先期掌握东亚贸易先机的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及东亚本土的中国、日本、东南亚海商展开激烈争夺,揭开了东亚海权争夺的序幕。到17世纪后期,荷兰凭借其雄厚的海上武力,在东亚海权争夺中最后胜出。东亚海权和主要贸易利润落入欧洲人之手,决定性地改写了东亚历史发展的趋势,导致此后200多年东亚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化。  相似文献   

4.
于文杰 《世界历史》2005,(5):138-138
由南京大学陈晓律教授主持撰写的《15世纪以来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发展历程》,以深邃的历史意识、敏锐的洞察力向人们展示出15世纪以来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俄国、德国、美国和日本等国家先后凭借各自独特的优势,在相互争夺与斗争中成为了发达国家主要成员的内在奥秘:地理因素是葡萄牙和西班牙首先出现在全球背景舞台上的原因。荷兰是靠海上贸易强大起来的国家。如果说,地理位置、人口数量、政治制度和经济实力是一个民族得以强大的基本因素的话,那么英国就是凭借这些因素获得充分发展的国家。法兰西人口和地域均约占整个欧洲大…  相似文献   

5.
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历史上,台湾曾被西班牙、荷兰、日本先后占领过。抗日战争胜利后,台湾不仅在法律上而且在事实上已经归还中国。但是,1949年后,由于众所周知的历史原因,台湾与祖国大陆处于分离的状态。台湾问题的出现,是国民党发动反人民内战的结果,其本质是中国的内政问题。台湾  相似文献   

6.
廖文毅是"台湾独立运动"的倡始者。他认为"台湾人"是原住民、西班牙人、葡萄牙人、荷兰人、日本人的"混血",是介于西方人与东方人之间的"独立的种族",主张"集中遣返"抗战胜利后抵达台湾的"中国人"。曾先后组织"台湾再解放联盟"和"台湾民主独立党"。1956年在日本东京成立"台湾共和国临时政府",任"大统领"。蒋介石、蒋经国坚决反对"台湾独立运动"。在岛内,逮捕其招兵买马、密谋骚乱的成员;在岛外,积极向日、美政府交涉,封堵其国际活动;主要精力则集中于分化、策反、招抚其在日本的组织和成员。1965年,廖文毅和台湾当局达成协议,放弃"台独"活动,回到台湾。1965年出任曾文水库兴建委员会副主任,做了一件有益于台湾人民的好事。其间,曾检举继续从事"台独"活动的人员,表明确有悔改之意。  相似文献   

7.
17世纪上半叶,荷兰、西班牙等欧洲国家为了主导高额利润的东亚贸易,展开激烈竞争。天启四年(1624年),荷兰窃据台湾,并以此为基地,从事辗转中国大陆、日本、东南亚和欧洲的多角贸易。荷兰侵占台湾初期的转口贸易,与明朝私人海商提供商品有密切关系。关于明末海峡两岸贸易主导权问题,有"荷兰东印度公司主导"与"华商主导"两派观点。本文则认为,影响明末海峡两岸贸易主导权的因素很多,明朝海商和荷兰殖民者都无法单方面主导。从天启四年(1624年)至崇祯十七年(1644年)明朝灭亡,荷兰殖民当局在台湾的转口贸易,经历了起步、发展和逐步衰落三个阶段,海峡两岸的贸易主导权则在不同阶段在明朝私人海商和荷兰殖民者间转换。  相似文献   

8.
王春华 《文史春秋》2012,(10):31-33
台湾是中国的第一大岛,位于祖国东南沿海的大陆架上。台湾扼西太平洋航道的中心,是中国与太平洋地区各国海上联系的重要交通枢纽。历史上,台湾曾被西班牙、荷兰、日本先后占领过,抗日战争胜利后,台湾重归中国的版图。据有关史料记载,孙中山生前曾有过3次台湾之行。这3次台湾之行,饱含着孙中山先生浓浓的台湾情结。初赴台湾:宝岛点燃民主革命的火花台湾在孙中山心目中的位置非常重要。1894年11月,孙中山联系了许多进步华人在美国檀香山创立了——兴中会。  相似文献   

9.
法国学者对丝绸之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国学者对丝绸之路的研究耿欧洲的汉学研究最早是由几个航海大国发起的,如意大利、葡萄牙、西班牙与荷兰等国。但是法国人很快就成了执欧洲乃至整个国外汉学之牛耳者。法国于1814年12月11日在法兰西学院创设了国外的第一个汉学讲座,汉学从此堂而皇之地进入了...  相似文献   

10.
美国新霸权主义外交政策中的政治文化传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汪波 《世界历史》2002,2(1):25-34
自从国际社会出现以来,称霸世界几乎是每个世界强国追求的目标。在历史的不同时期,先后出现的葡萄牙、荷兰、西班牙、英国等世界强国,都曾推行过诸如海上霸权、殖民霸权、军事霸权等不同形式的霸权主义。  相似文献   

11.
论晚明对台湾、澎湖的管理及设置郡县的计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万历后期开始 ,闽粤海盗以台湾为根据地 ,频频袭击台湾海峡的过往船只 ,日本、荷兰等国都有窥视台湾的计划。为了驱散台湾海盗及防御日本、荷兰的侵略 ,晚明福建官府有在台湾、澎湖驻军屯垦及设置郡县的计划。郑成功在台湾设置一府二县 ,使这一计划最终实现。本文详细考证了明朝在澎湖、台湾驻军与屯垦的计划及其实施过程。  相似文献   

12.
人类最早发现烟草可追溯到1000年前,那时的美洲已经有了烟草,后又由西班牙人把烟草传到了葡萄牙和法国。那么,烟草何时传入中国的?不少学者认为,烟草是明万历年间(公元1573—1620)从吕宋(今菲律宾)引进到台湾和福建的。据明代张  相似文献   

13.
孙力 《史学集刊》2003,(2):41-45
台湾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但自从17世纪以来,台湾的战略价值逐渐为人们所看重.台海两岸也经历了四次分合。第一次是明末荷兰、西班牙入侵台湾和郑成功收复台湾,第二次是郑氏集团割据台湾和清政府统一台湾,第三次是日本在甲午战争后割占台湾和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政府收复台湾,第四次是国民党占据台湾。台海两岸的几次分合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尤其是甲午战争以后日本对台湾的侵占,造成了殖民化问题、台独问题和钓鱼列岛问题等一系列问题。几次分合之间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一是统一进程往往受到国内国际不确定因素的牵制,二是统一过程中时有分离主义势力从中阻挠,三是统一进程中和平手段和武力手段交替使用。  相似文献   

14.
陈娟英 《南方文物》2005,(3):106-110,105
17世纪,是国际政治风云变幻的时代,在西方,正处于资本原始积累时期,葡萄牙、西班牙、荷兰等殖民主义势力相继东渐,对各国进行疯狂掠夺和侵略活动;在中国,明王朝封建统治日益腐朽,阶级矛盾和民族斗争交织激烈,最终导致了北方满族统治阶级入主中原。  相似文献   

15.
明朝末年,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和法国陆续来到中国,并在1685年清朝政府下令四口通商后,同中国展开大规模经济贸易。这种交往催生出了负责同非中国朝贡国的欧洲国家交往的通事。他们既是翻译官,又是政府对外政策的执行者,对中西方之间的交流起到了一种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6.
郑雪飞 《史学月刊》2008,(12):127-130
史以明鉴。回顾近代历史上主要国家的崛起历程,分析其中蕴涵的国家崛起进程与海上安全环境之间的辩证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考察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法、俄、德、美、日等近代大国的崛起过程,笔者认为,在海上安全环境方面,各国有以下共同之处:第一,大国在崛起  相似文献   

17.
《百年潮》2004,(1)
2003年11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进行第九次集体学习,邀请专家讲课,其内容为15世纪以来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日本、苏联、美国等九个世界主要国家的发展史。这一件事给了我们很大鼓舞,也给了我们很多启示。第一,学习历史很重要。“浩瀚而宝贵的历史知识既是人类总结昨天的纪录,又是人类把握今天、创造明天的向导。”今天由昨天发展而来。了解过去,才能认识今天,预测明天,因而才能很好地处理今天面临的各种  相似文献   

18.
许晓东 《文物天地》2023,(5):112-118
15~17世纪,伴随地理大发现,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瑞典等纷纷在印度沿海港口城市建立据点,发展与亚洲国家的贸易。清政府自1685年开放海禁,参与广州贸易的除欧洲商旅外,还有亚裔商人,如亚美尼亚人、穆斯林、印度人、巴斯人、犹太人等等从吉光片羽的文献,以及传世若干书写波斯、阿拉伯铭文,或仿印度、中东地区金属器、玻璃器造型及纹饰之广珐琅中,仍可依稀追寻这些商人已逝去的踪迹。  相似文献   

19.
明清时期的澳门有“世界型的土地与海洋”之称。在这一块当时仅2平方公里的微型土地上,不仅居住有中国人、葡萄牙人,还曾居住过为数不少的日本人、越南人、亚美尼亚人、英国人、美国人、法国人、意大利人、西班牙人、荷兰人、瑞典人、丹麦人、帕西人(Parsee,定居在印度  相似文献   

20.
“克拉克(Kraak)是荷兰人对当时葡萄牙的货船的称呼,至于从Kraak上缴获的瓷器,荷兰人称为Kraak瓷器”①。因为这些葡萄牙商船所运载的瓷器是中国明代万历时期生产的青花瓷,所以“克拉克瓷从广义解释是泛指明代万历时期的青花出口瓷器”②。今天的克拉克瓷,一般特指明代万历时期生产的一种中心饰花卉、禽鸟及动物等主题纹饰,四周饰一般为8个或6个扇形开光,开光内绘杂宝等图案的青花瓷(见图)。日本学者则把这种装饰的青花瓷定名为“芙蓉手”,以其形似一朵盛开的芙蓉花而得名。目前一般认为克拉克瓷是应欧洲一些国家的需要,明代万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