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学良等人认为:如若支持蒋介石在中原大战中获胜,东北军必须接受财政统一和军队编遣,从而丧失独立性。有鉴于此,他一反常态在战前选择“中立”,与蒋保持距离。大战伊始,他向蒋示意出兵,在对方允诺华北地盘和陆海空军副总司令后,迟迟不付诸行动;临近战争结束,面对败局已定的反蒋派,既未在政治上指责,也未在军事上落井下石,而是有意无意地彰显逆转战争结局的可能性。尽管蒋介石恼怒他“不知党与革命为何事”,却不得不承诺:战后东北军继续维持财政与军事独立。  相似文献   

2.
张学良、杨虎城将军向蒋介石发动兵谏的“西安事变”,在共产党的努力下和平解决。但在事变之后,张学良护送蒋介石返回南京却被逮捕,东北军群龙无首,杨虎城孤掌难鸣,又一次惊心动魄的事变也就不可避免了。  相似文献   

3.
1916年袁世凯死后,中国进入了军阀混战的时代,大小军阀占地为王,逮其实力强大,羽翼丰满后,莫不希望逐鹿中原,问鼎中央,可谓个个都做过统治中国的美梦。然而,张学良可能是个例外。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张学良至少可以独拥东北,称王称霸,做一方的土皇帝,但张学良却顶住了来自日本和集团内部的多重压力,毅然易帜,膺服南京中央政府。1930年中原大战爆发,各种反抗中央的势力风云际汇,张学良在关键时刻入关,反蒋势力作鸟兽散。“九一八”事变后,张学良和蒋介石合作无间,时时处处以大局为重,与暴日周旋。逮其…  相似文献   

4.
张学良将军是一位驰名中外的抗日爱国将领。以“西安事变”之举为界,之前,他经历了政治生涯的辉煌顶峰;之后,便坠入漫长压抑的囚禁生涯,在寂寞与无奈中度日,伴之以青灯黄卷,潜心苦读,从一级上将之尊磨炼成深山隐土,现已步入是变,垂垂老矣!一、蒋、张之间的恩怨蒋介石与张学良之间,曾经有过同僚的关系。193O年,蒋介石任国民革命军陆海空军司令.张学良任副司令,实属同僚,但蒋介石一向是以上对下,以君对臣的‘态度对待张学良。张学良毕竟曾在中原大战中救过蒋介石,1933年又代蒋介石受过,身负“不抵抗将军”的诽谤而下野出…  相似文献   

5.
中原大战中的张学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 1930年爆发的中原大战,规模之大,投入兵力之多,持续时间之久,是中国军阀混战史上之最。在这场大混战中,军事力量雄厚、财力充足的张学良是交战双方争取的对象。张学良继乃父主政东北后,所面临的形势是外有强邻,内则兵疲财竭。为此,张学良一方面不顾日本帝国主义的阻挠和恫吓,毅然易帜;一面是整顿吏制和财政金融、整编和训练军队,等等。经过短短几年的经营,到1930年中原大战爆发前,张学良已拥有一支兵种齐全、装备精良的强大的军队,且有稳固的地盘和充足的物质资源。据1929年9月不完全统计,张学良的东北  相似文献   

6.
1936年12月12日,东北军少帅张学良和西北军将领杨虎城将军在西安发动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扣押了国民党中央政治委员会委员长、国民政府行政院院长、国民党中央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及国民政府军政大员。事变一出,举世哗然,各种政治力量对此做出了不同的分析和判断,分别采取了不同的态度和对策。  相似文献   

7.
<正>为纪念"二战"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活动,连日来,我特选读了党史和查阅了一些资料。琐记如下:(一)1、一九三一年九月十八日,日本帝国主义侵占沈阳。东北军张学良部奉蒋介石"绝对不抵抗"命令,撤至山海关以南,日军随即占领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并开始向热河进攻。"九一八"事变激起  相似文献   

8.
张春杏 《文史月刊》2011,(11):22-22
世人多知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殊不知自称“中山先生老友”的张作霖还提出过“四民主义”。1928年,蒋介石就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继续北伐,张学良所部东北军节节败退,于是便产生撤军的念头。他急急从保定回到  相似文献   

9.
论张学良爱国主义思想的发展历程刘国华张学良将军是爱国的英雄,爱国主义自始至终是其思想的主线。揭示他爱国主义思想的发展历程,对于深刻理解他所领导或参与的重大政治事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从东北易帜到武装调停中原大战1928年12月29日,张学良宣布东...  相似文献   

10.
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联合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扣留蒋介石,逼其停止内战,联共抗日。同年12月25日,事变和平解决,张学良亲送蒋介石回南京。一般认为张学良羊落虎口,从此就以“待罪”或“获罪”之身,再也见不到蒋介石了。但是,随着蒋介石和张学良日记的解密,才披露出张学良送蒋介石回南京之后,二人曾有i次会见。  相似文献   

11.
<正>1936年12月25日,西安事变后的第13天,张学良在没有告知中共中央派来解决西安事变的全权代表周恩来的情况下,亲自护送蒋介石回南京,结果一去不复返,不但他被扣了下来,而且国民党中央军立刻大兵压境。此时,西安方面都期待着张学良回来主持大局,尤其是东北军中的少壮派更是心情急切,甚至要冒险以武力去救出他们的少帅,结果与王以哲军长为首的主和派东北军高级将领发生激烈的冲突,酿成悲剧性的“二二事件”。  相似文献   

12.
“西安事变”后,张学良与宋子文乘专机送蒋介石到南京,于lq36年12月31日接受军事委员会的审讯.审讯宣判:“张学良首谋伙党,对于上它为暴行胁迫,减处有期徒刑10年,税穿公民权5年”。从此,便由军统局对张学良进行监禁。1937年元月13日,军统局刘乙光等四人伴送张学良乘专机,由南京飞往杭州,转溪口住了两天,再到雪卖山中国旅行社招待所。9月ZI目招待所失火,加之上海战局日趋不利,抗日战争全面开展,蒋介石决定把张学良向内地转移,“监禁”便由刘乙光负责,并经常向蒋介石和军统局报告。1938年10月,张学良从湖南流陵县的凤凰山…  相似文献   

13.
瀛洲居 《文史精华》2001,(12):23-32
《东北军风雨沧桑四十年》一文,以粗线条勾勒了这支与民国相生相伴的地方实力派武装的历史。民初,四分五裂的中国群雄割据,军阀混战,关外奉军(东北军前身)异军突起,成了不容忽视的武装力量。北伐以后少帅张学良主掌东北军,演驿了诸多悲壮的历史活剧。东北军的荣辱兴褒与旧中国内忧外患、动荡不安的政局密切相关,是中国现代史上一个说不完的话题。  相似文献   

14.
1936年12月12日,国民党著名爱国将领张学良和杨虎城实行兵谏,迫使蒋介石答应“联共抗日”。之后,蒋介石要张学良护送他回南京,结果,张学良一去不返,被蒋介石软禁。  相似文献   

15.
曾景忠 《史学月刊》2004,53(5):60-66,91
东北易帜后,全国虽然实现了统一,但还主要是形式上的。国民政府下诸军政集团问的内战频频发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军战争星火燎原。中原大战和平定石友三之乱,东北军大量调入关内,严重削弱了东北边防。连年内战,耗损了国力,无力抵御外侮。日本侵略者正是利用了中国的内争不统一,乘虚而进,发动九一八事变,占领东北。1931年发生的宁粤对立,严重地影响了对日和战的决行。张学良对中央政府具有相当大的独立性。当关东军向辽西进攻时,张氏拒绝中央政府的一再指令,擅从锦州撤兵,终致东北全部沦陷。民族不统一,给外敌人侵造成了可乘之机。日本充分利用中国内部不统一,侵略东北,策划建立满蒙“独立”政权。这是九一八事变的重要历史教训。  相似文献   

16.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张学良陪同蒋介石乘专机抵南京。蒋下令南京宪兵司令谷正伦立即扣押张学良。知其内幕的宪兵司令部上尉书记官廖逸农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被捕,在狱中交待了宪兵看押张学良时的一些内幕。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发动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扣留了蒋介石,经过谈判,蒋介石同意停止内战,联共抗日。张学良  相似文献   

17.
蒋冯阎中原大战梅宪宾1930年是中国社会激烈动荡的一年,发生在这一年的阎锡山、冯玉祥、李宗仁反对蒋介石的战争(由于主要战场在中原地区,又称中原大战),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规模最大的军阀混战,对当时的政局有重大影响。1928年春,蒋、桂、冯、阎曾联合对奉...  相似文献   

18.
1933年9月黄郛为重塑北平权力结构,计划由余晋龢代替东北军背景的鲍毓麟出任公安局局长。东北军视之为削藩信号,积极组织挽鲍运动,其他派系出于权力私欲及政治目的,亦策动风潮扩大。北平军分会代理委员长何应钦为稳固华北局面,主张与东北军妥协,与黄郛领导的政整会之间的矛盾日趋激化。此后又逢日军借口方振武部进入《塘沽协定》规定之非武装区,试图再度出兵华北,华北危机又呈严峻形势。蒋介石为使黄郛尽早北上,缓解日军压力,强令何应钦及东北军让步,然而黄郛认为蒋之支持不足凭借,暗自联络日本关东军,意图引日方为奥援,迫使华北地方军政势力妥协。通过对易长风潮的剖析,不仅可知日本已成为影响华北政局的关键因素,更可窥悉"两会体制"的内部弊端及华北地方势力日趋疏离的症结所在。而黄郛因对中国抗战和蒋介石的支持缺乏信心,冀图挟日自重,此举看似维护了黄郛的政治权威,实则无助于华北内部各类矛盾的解决。  相似文献   

19.
明骂张学良暗责蒋介石1931年9月18日,日本侵略者袭击沈阳,并向东北大举进攻。消息传来,举国震惊,可是,此时集党政军大权于一身的蒋介石却远在南昌,亲自指挥"剿共"战争。面对山河破碎、  相似文献   

20.
<正>在中国现代史中,张学良是蜚声中外的人物。1936年12月12日,他和杨虎城两位将军在西安扣押蒋介石,发动了要求联共抗日的"西安事变",迫使蒋介石放弃了"攘外必先安内"的主张,实现了国共第二次合作。熟知现代革命斗争史的人们都对张学良的壮举拥赞不已,张学良成为中国共产党人亲密的朋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