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少杰 《神州》2012,(9):253-253
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数学学科的特点和特殊功能。决定了它在开发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担负着更多的任务。因此,在知识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数学教学素质化和现代化的标志之一,是教师是否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是否将数学创新能力作为重要的数学能力对学生加以培养,即教师是否创新性地“教”和让学生创造性地“学”,亦即是否将创造型人才的培养作为数学教学的最终目标。那么,怎样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  相似文献   

2.
尹金萍 《神州》2012,(7):282-282
九年制义务教育阶段数学教材的改革,“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使学生能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创新教育已成为数学教学的一个重点,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已引起广大教学教师的高度重视,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找到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在数学教学中愈来愈显得重要。  相似文献   

3.
郭丽玲 《神州》2012,(6):204-205
“国家兴亡在于教育,教育的兴亡在于创新”。数学教育的改革,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激趣探究,培养创新能力;营造自主学习的氛围,培养学生创造意识;巧设质疑,教导学生乐问;培养学生刨根问底的探索精神,让学生学会创新,优化练习设计,培养创新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创新品质,养成优良性格;增强开放性,养成主动创新习惯。  相似文献   

4.
刘荣莲 《神州》2012,(20):175
培养创新人才是时代的要求,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是教师的责任和义务。根据多年教学经验,笔者认为,数学教学中,树立创新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前提,激发创新兴趣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这个主阵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5.
浅析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丽芳 《神州》2012,(9):282-282
创新素质的基本内涵包括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等几个方面,寓创新意识于初中化学教学之中,把传授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等有机地结合起来,有利于消除课堂上过分拘谨的场面,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把最新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这就要求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让学生参与发现、探究、归纳的过程,达到教师“创造性的教”、学生“创造性的学”之目的。  相似文献   

6.
郭娟 《神州》2011,(9X):133-133
初中语文教学长期采用“课堂十课外练习”的传统教学模式,学生围绕着教师的指挥棒转,忽视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因而学生的创新思维受到束缚,表现出厌学的情绪。要改变这一现状,教师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增“趣”添“味”是一种很有实效的做法。它能刺激学生积极去学,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参与实践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王良 《神州》2011,(6X):178-178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创设轻松愉悦的环境,激发学生创新意识,通过完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8.
毕素 《神州》2014,(12):161-161
“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使学生能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创新教育已成为数学教学的一个重点,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已引起广大数学教师的高度重视,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找到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在数学教学中愈来愈显得重要。  相似文献   

9.
梁金凤 《神州》2012,(13):45-45
新一轮课程改革正在如火如荼的开展着,新课标要求“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性地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努力形成教学个性”。然而初中语文教学长期采用“课堂+课外练习”的传统教学模式,学生围绕着教师的指挥棒转,忽视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因而学生的创新思维受到束缚,表现出厌学的情绪。要改变这一现状,教师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增“趣”添“味”是一种很有实效的做法。它能刺激学生积极去学,‘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参与实践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郝双然 《神州》2012,(21):220-220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已引起广大数学教师的高度重视.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找到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在数学教学中愈来愈显得重要。本人在具体的数学教学过程中,注重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该文就“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发展”的几点做法和体会表述如下:  相似文献   

11.
李红钰 《神州》2012,(19):111-111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教师必须创造有利于学生创新求异的学习环境,充分挖掘学生的创新潜力。本文就“激发创新兴趣、创设创新情景、引导学生参与知识形成的过程”三个方面进行分析,以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王宏刚 《神州》2013,(31):197-197
创新是民族的灵活,新课标中也强调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要让学生参与教学、教师要勇于创新、要运用好问题情境教学并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3.
李建喜 《神州》2012,(12):269-269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创新教育已成为当今教育的主题,而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能力的主渠道。在数学教学中,教学方法的核心就是学生的“再创造”。由此可见引导学生通过经历数学,“创造”数学、交流数学和应用数学。已成为数学教学改革的方向,新课程改革要求我们的教学由指导学生继承性学习,向引导学生创新学习转变。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点体现,培养创新人才,更是时代的需要。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转变教育观念,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激活学生主体,给学生营造一个自主探索学习的时空和机会,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探索活动中去。  相似文献   

14.
王素芬 《神州》2012,(15):96-96
新一轮课程改革正在如火如荼的开展着,新课标要求“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性地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努力形成教学个性”。然而初中语文教学长期采用“课堂课外练习”的传统教学模式,学生围绕着教师的指挥棒转,忽视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因而学生的创新思维受到束缚,表现出厌学的情绪。  相似文献   

15.
侯立乔 《神州》2012,(12):323-323
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是知识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知识经济就是一种创新经济,一个国家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决定性因素是其创新水平的高低、创新能力的强弱、创新人才的多寡。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更需要创新,作为一名中学历史教师,我深深体会到“读史使人明智”这句话的深刻含义,深深体会到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非常重要。下面就历史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谈几点拙见:  相似文献   

16.
王金叶 《神州》2011,(7S):102-102
随着九年制义务教育阶段数学教材的改革,“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使学生能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创新教育已成为数学教学的一个重点,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已引起广大数学教师的高度重视,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找到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在数学教学中愈来愈显得重要。  相似文献   

17.
张敏荣 《神州》2012,(13):108-108
随着九年制义务教育阶段数学教材的改革不断深入,“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使学生能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创新教育已成为数学教学的一个重点。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找到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在数学教学中愈来愈显得重要。本人就加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谈一点体会。  相似文献   

18.
张占其 《神州》2012,(18):181-181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其核心是创新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数学的创新能力是指在数学教学中,通过对学生施以教育和影响,促使他们去认识数学领域的新发现、新思想、新方法等,掌握其一般规律的数学能力。随着九年制义务教育阶段数学教材的改革,“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使学生能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创新教育已成为数学教学的一个重点。  相似文献   

19.
李丽霞 《神州》2012,(16):280-280
所谓创新,指的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拘泥于书本,不迷信于权威,不依循于常规,而是以已有的知识为基础,结合实践、独立思考、大胆质疑、标新立异、别出心裁,积极提出自己的新思想、新观点、新意图、新方法的学习活动。要想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这种创新能力就必须打破过去教师在讲台上喋喋不休当“演员”,学生静听当“观众”的传统教学模式,让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积极参与,激发起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  相似文献   

20.
焦烽 《风景名胜》2020,(2):0333-0333
创新能力是在学生具有基础能力的基础上,通过一定的创新手法和技巧而实现创新的一种能力。对于中职美术教学而言,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主要是教师在教学中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目的,采取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尤其是要注重中职学生特点的掌握,结合学生就业的需要,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最终达到优化中职美术教学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