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49~1959年,美国《纽约时报》对西藏进行了多篇报道。在对华遏制的冷战语境下,其涉藏报道带有鲜明的意识形态色彩。从西藏和平解放到1959年西藏叛乱,《纽约时报》涉藏报道的基调是以负面消息为主,丑化中央人民政府在西藏的形象,其中相关社论还对西藏事务进行舆论干涉,不但歪曲了中国的西藏政策和西藏的本来面目,也在一定程度上误导了西方公众对西藏的认知。  相似文献   

2.
在西藏和平解放前后大约两年的时间里,美国《纽约时报》对中国西藏的报道主要包括西藏和平解放的进程、西藏分裂势力的相关活动、联合国如何插手西藏事务、美国关于西藏政策的变化以及印度、苏联的态度等内容。认真梳理《纽约时报》对中国西藏的报道,可以看出冷战思维及西藏的地缘战略重要性是美国关注西藏局势发展的重要考量因素。这一时期美国主流媒体对中国西藏报道内容的选择凸显了美国政府的政治取向,充满了冷战色彩,报道反映了冷战时期美国西藏政策的历史性交化和美国对印度政策的具体行动目的,严重混淆了国际视听。  相似文献   

3.
陈沁莹 《神州》2011,(8X):14-15
日本东京时间2011年3月11日下午2时46分左右,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里氏8.8级特大地震并引起了严重的核危机。中美各媒体在第一时间关注了这一灾难,然而由于文化、意识形态等差异,他们的报道方式、报道视角也迥然相异。鉴于此,本文运用框架理论作为理论基础,结合台湾学者减国仁关于框架的高、中、低层次的划分理论,选择《人民日报》为中国主流媒体的代表,选择《纽约日报》为美国主流媒体的代表,对《人民日报》、《纽约日报》关于日本地震的新闻报道进行比较分析。在对中西媒体在报道主题框架和话语框架进行内容分析与统计之后,研究发现由于两国意识形态、对外政策的差异,媒体性质的差异,调控机制方面的差异,中美媒体关于日本地震报道建构起了不同的框架。  相似文献   

4.
2011年10月6日,美国参议院以全票通过一项法案,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排华法案》等歧视华人的法律表达歉意。国内媒体奔走相告,以示庆祝,而西方主流媒体却鲜有报道。  相似文献   

5.
论文通过关键词共现网络分析和文本解读法,对2010—2020年中国《人民日报》和新加坡《联合早报》两份官方主流报纸中关于陈嘉庚的报道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显示,中新两国主流媒体叙事都塑造了陈嘉庚作为华侨典范和社会领袖的形象,其一生所倾心的教育事业,尤其是创办厦门大学及其在抗日活动中的贡献,是两国媒体叙事主题的交汇空间。但中新两国主流媒体在陈嘉庚叙事的当代建构中也存在较明显的差异。中国在讲好陈嘉庚故事时,有必要跳出传统的对内宣传模式,以加强对话、培育共识、促进认同的国际传播视角,塑造全面鲜活的嘉庚形象,弘扬嘉庚精神的普世价值,以扩大中新两国乃至整个东南亚地区共通共融的意义和价值空间。  相似文献   

6.
当前西方社会通过英美主流媒体,对中国改革开放的报道和评论因为主要基于自己的立场和利益需要,而具有其观点倾向性和话语特点。通过这个国际视角的折射,我们要进一步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及其改革开放的自信。  相似文献   

7.
沈昌 《钟山风雨》2022,(2):16-20
<正>宋庆龄是我国近代历史上的重要人物,她一生为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在美国媒体的视野中,从北伐战争到抗战胜利这一时期内,宋庆龄的形象经历了从被期望到消极否定再到积极肯定的过程。作为美国主流媒体的《纽约时报》,关于宋庆龄的报道数量虽然不多,但以其为中心探讨美国媒体视野中的宋庆龄形象变迁,可以透视出美国媒体报道中国时政的实用逻辑。  相似文献   

8.
《中国西藏》杂志创刊30周年、中国西藏网创办20周年纪念活动是我国藏族地区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喜事,可喜可贺。自创刊至今,《中国西藏》30年来承载着报道西藏和四省藏区政治、经济、文化建设成就和社会发展,介绍西藏和四省藏区民族宗教、文化艺术、旅游景点与民族风情,生动反映藏地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的重要窗口。  相似文献   

9.
媒介除了为受众设置谈论话题外,还能规定过去或正在发生的事件的重要性。从“十大国际新闻”的评选中看出,新闻事件的重要性是媒体设置的。大众传播在决定事件的重要性或者决定什么是重大新闻方面拥有足够“自主”和“灵活”的决断权。在西方媒体更有“话语霸权”和“设置议程”能力的情况下,要防止我们自己的国际报道跟着西方媒体走。应该“借西风、颂东风”,达到塑造中国自身议程和中国政府执政形象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在1959年西藏叛乱前后大约一年的时间里,美国《纽约时报》有200余篇文章对中国西藏进行了报道,这些文章包括对西藏叛乱事件本身的报道、相关国家与地区反应的报道以及联合国如何插手"西藏问题"的报道等。这些报道内容与历史事实严重背离,充分反映了冷战背景下美国占据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今年是《中国西藏》杂志创刊30周年。对于我来说,这本杂志从创办至今,不仅与我有着很深的不解之缘,更是我了解西藏、报道西藏的良师益友。鼓起文字与摄影的双翼1989年,《中国西藏》杂志创刊时,我正在新华通讯社西藏分社担任摄影记者。1990年盛夏,中国西藏杂志社新任社长廖东凡从北京来到拉萨,专程到西藏分社约稿。我与他由此从相识到相交,并成为我的师长加兄长。  相似文献   

12.
何亮亮 《世界》2007,(3):72-72
进入2007年1月,英国的《经济学家》和美国《时代》周刊分别刊登长文,分析中国崛起的态势与特点,也分析了西方首先是美国应该如何面对这一形势。由于这两家周刊都是英语时事周刊中最有影响力者,在西方媒体有关中国的报道和评论越来越多的今天,尤其引起注意。  相似文献   

13.
王倚天 《神州》2011,(4):66-69
大众媒介对当代社会中政治、文化、经济和日常生活的意又是毋庸置疑的。其中最强大的两大阵营——媒体与影视。不仅代表舆论,还可以左右舆论。由于媒介偏见的存在,受众接收到的信息毋庸置疑是被意识形态、文化背景等因素加工过的。尤其是在外国媒体和影视塑造中国形象的时候,这种偏见表现得更为明显。本文通过对法国《世界报》有关中国的报道的分析以及对含有中国元素的、由法国导演拍摄的电影《解放军在巴黎》(1974)、《的士速递Ⅲ》(2003)、《巴黎我爱你》(2006)中中国形象的研究,来阐述法国媒体对影视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评美国影片《在西藏七年》□沙舟美国好莱坞公司拍摄的影片《在西藏七年》是一部政治影片,它极力丑化中国共产党人,恶毒攻击中国政府在西藏的政策,妄图损害中国的形象和国际威望,鼓吹“西藏独立”。它的摄制手法的突出特点是:恣意捏造事实...  相似文献   

15.
本刊 《中国西藏》2020,(1):10-17
寒来暑往,岁月悠悠。齿序年轮,日新月异。风华正茂的《中国西藏》杂志,迎来创刊30周年,中国西藏网也已创办20周年。历经春华秋实、夏蝉冬雪,回首30年,《中国西藏》杂志与中国西藏网,见证着西藏和四省藏区发展的众多历史时刻。同时,自身也在不断成长壮大,《中国西藏》杂志成为涉藏领域宣传的重要品牌刊物,中国西藏网也已成为全球受众最多、影响最大、报道最权威的涉藏综合网站。  相似文献   

16.
当我们研究晚清时期的社会性别时,我们往往会关注报刊媒体中所反映的女性形象。而在媒体的报道中,家庭琐事中的妇女占了相当大的一部分。梳理、认识家庭中的妇女形象,无疑对我们理解认识晚清社会关系具有极大的帮助。《申报》上的有关女性的社会新闻,大致可以以发生空间分为家庭内部发生冲突,包含夫妻关系、妻子与丈夫亲属关系、妻妾关系和家庭与外部发生冲突,其中以拐骗,奸情最为突出。女性在其中扮演的社会角色通常是家庭角色,而非职业。把女性作为一种话语,作为一种思想的载体,更是基于满足大众需求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仁者 《郑和研究》2005,(3):21-21
由杨澜担任总监制的大型电视历史纪录片《郑和》,日前与美国A&E电视网络正式签约,进入其下属的全球历史频道播出。阳光文化媒体集团发言人表示:此举意味着由中国本土原创的纪录片精品真正走入了西方主流媒体的平台。  相似文献   

18.
岗夫 《中国西藏》2005,(6):13-15
为形象、集中反映西藏自治区成立40周年来,西藏社会的发展进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西藏经济建设、人民生活、化教育、环境保护以及宗教信仰、民俗风情、自然和人景观、人物风采等的新气象、新变化,中国西藏化保护与发展协会、西藏自治区成立40周年大庆办、《中国西藏》杂志社和西藏学艺术界联合会于2005年8月9日-8月16日在西藏博物馆联合举办了“新西藏”摄影大赛颁奖仪式暨摄影展。  相似文献   

19.
凌敏 《中国史研究》2023,(1):168-182
与国内报道不同,所谓《论语导读》并非17世纪的出版物,而是法国医生、哲学家和旅行家弗朗索瓦·贝尼耶1688年遗作的抄本,直到2015年才正式出版。这份法文抄本的准确译名应为《孔夫子或王子的学问》,译自1687年来华耶稣会士在巴黎刊行的拉丁文著作《中国哲学家孔夫子》。本文以耶稣会士的拉丁文著作为参照,分析贝尼耶法文译本的不同取向,认为贝尼耶法译本虽脱胎于拉丁文本,但转向儒家哲学的政治学方向,强调孔子的“立法者”身份,赞赏以“孝道”为基石的中国古代治理模式,构建出一个无需仰仗基督信仰,仅靠儒家伦理道德就能实现良好治理的中国形象。《孔夫子或王子的学问》为我们呈现了中国古代思想如何以一种曲折的方式进入西方主流知识界,参与到知识全球化的构建之中。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40年代,以美国国务院驻中国迪化领事馆副领事身份为掩护的中情局间谍马克南在中国新疆从事秘密谍报活动,并于新中国成立前夕率一行五人队伍自中国新疆秘密入藏。但《纽约时报》等美国媒体却矢口否认马克南的间谍身份,并指责"中国的宣传机器在制造美国特务案例"。美国媒体对马克南入藏事件的报道是历史真实与谎言的混合体,其报道内容的缺失,直接影响了美国民众对事实真相的全面了解和客观判断,对今日美国人"西藏观"的形成产生了消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