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漫画曼生壶     
江苏宜兴是我国著名陶都,紫砂陶是宜兴陶器中最精美的产品,紫砂壶更是驰名中外。这主要是因为宜兴盛产紫砂泥矿,用它炼土、制坯,质地细腻、可塑性强、渗透性良好。具有这种物理性能的陶土对产品的实用价值很高,也就是紫砂壶的特殊功能,泡茶不起味,贮茶不变色,盛暑不易馊。正如明文震亭《长物志》所说:“壶以砂者为上,盖既不夺香,又无熟汤气。”清人李渔《杂说》记载,“茗注莫妙于砂,壶之精者又莫过阳羡。”阳羡茗壶除实用价值外还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壶的造型、壶身的装饰都非常讲究。从壶形来说有各种不同的几何形体,也有许许  相似文献   

2.
杨乃运  薛村平 《旅游》2015,(3):96-101
茗,茶的通称,故有品茗、香茗、茗汤之类的词。也有茗仅指茶的嫩芽或以晚来的茶为茗之说。不管是指一类茶还是所有茶,它都和茶脱不了干系。古人恐怕是只用茗称茶的,现在,在日常生活里,有人热衷于用茗称茶,是茶这个词太大众,太老土,用茗就显得文雅,有知识,有涵养,身份由之也显得高贵一些,挺给撑面子的。壶,茶壶也好,酒壶也好,水壶也好,尿壶也好,计时的壶漏、游艺性的投壶也好,都叫壶,没有粗雅之分,想与众不同的无可奈何,只有随大溜。好在茶有茗之称,茶壶用茗壶冠之,就有了书卷气,玩茶壶的也随之布尔乔雅起来。茶  相似文献   

3.
漫话曼生壶     
叶佩兰 《收藏家》2000,(12):8-10
江苏宜兴是我国著名陶都,紫砂陶是宜兴陶器中最精美的产品,紫砂壶更是驰名中外。这主要是因为宜兴盛产紫砂泥矿,用它炼土、制坯,质地细腻,可塑性强,渗透性良好。具有这种物理性能的陶土对产品的实用价值很高,也就是紫砂壶的特殊功能,泡茶不起味,贮茶不变色,盛暑不易馊。正如明文震亭“长物志》所说:“壶以砂者为上,盖既不夺香,又无熟汤气。”清人李渔(《杂说》记载,“茗注莫妙于砂,壶之精者又莫过阳羡。”  相似文献   

4.
一、“茗壶敬汇展2004年9月28号,经国家文化部特批,由江苏省南京博物院、财团法人成阳艺术文化基金会(台湾)主办,山西省晋城博物馆、四川省绵阳博物馆、江苏省南京市博物馆、泰州市博物馆、扬州市博物馆、准安市楚州博物馆、无锡市锡山区文管会、镇江市博物馆、河北省正定县文物保管所、陕西省延安市宝塔区文化体育事业局、浙江省博物馆、福建省章浦县博物馆协办的紫砂壶特展:“茗壶汇赏”在南京博物院拉开序幕。  相似文献   

5.
张浦生 《收藏家》2005,(11):11-12
茶,号称“国饮”,是中华民族动静相宜的一种生活艺术,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一。传说远在上古神农氏嗜百草时代即发现了茶的妙用,商周时演变为饮料加以推广,历经唐宋的盛行及明清二代的改革迄今,茶饮风习经久不衰,已成为国民生活中一日不可缺少的部分。“水为茶之母,壶为茶之父”。茗壶是茶道的范畴之一,它涵盖了文化、实用与艺术欣赏等三方面的价值。随着不同时代、不同饮茶习俗和方式方法的变化,茗壶的型制亦在不断变化。明清时期吃茶采用“泡茶法”,所以壶身变矮变小,壶小可以使茶保持“香不涣散,味不耽搁”。明代中期,江苏宜兴创制出一…  相似文献   

6.
刘士刚 《收藏家》2013,(4):69-70
天津市艺术博物馆(现已与天津历史博物馆合并,现称天津博物馆),1960年和1974年两度到宜兴紫砂工艺工厂购买紫砂名家作品,如朱可心《常青壶》、蒋蓉《紫砂果品》、吴纯耿《松树壶》、吕尧臣《紫砂银葵茶具》、何道洪《梅椿壶》等,现将这些作品简介如下:1.朱可心《常青壶》。朱可心(1904—1986年)宜兴蜀山人,原名凯长,后更名可  相似文献   

7.
壶,陶瓷容器,古亦称“康瓠”。《诗·七月》:“八月断壶”。毛传:“壶,瓠也”。《说文·壶部》:“壶,昆吾圜器也,象形。从大,象其盖也”。《说文·缶部》:“古者昆吾作陶”。壶本陶质,以器形似瓠(葫芦)而得名。《周礼·掌客》郑注:“壶,酒器也”,它多用以盛酒,也可以用于盛其他食物。陶壶的基本造型为小口直颈,球形或扁圆腹,平底或圈足或三足。  相似文献   

8.
万新华 《收藏家》2004,(1):43-50
(四)风格紫砂器的风格主要表现在造型、泥色、铭款、书法、绘画、雕塑和篆刻等诸多方面。紫砂高手善于以壶为主体,融合诸艺术于一体,在形式内容方面谐合、神形兼备。现在紫砂学界有学者把以茗壶为例将紫砂器风格划分为四类:第一类是具有传统的文人审美风格的作品,讲究内在文化  相似文献   

9.
《四川文物》1996年4期载李盛铨《"虎文化"与云南"沙壶"的关系》(以下简称《李文》),颇觉新颖,然读后不解其间"关系",故琐谈几句。一、是"沙壹"还是"沙壶"《李文》说《后汉书·西南夷传》九隆故事中哀车夷母系始祖名"沙壶",而且是《后汉书》作者根据哀牢山土著民族语言用汉字的津音。恰恰相反,《后汉书》作"沙壹",而不是"沙壶"。后来,足有影响的《通典》、《通志》和《通考》所谓"三通",沿范晔之说,均作"沙壹"。九隆故事这段文字,最早见于常璩《华阳国志·南中志》,常璩写的才是"沙壶",这是1500来年不得其解的问题。当今学者…  相似文献   

10.
唐代以前,“茶”字还没出现,那时,茶的名称五花八门。《诗经》里有“荼”字,《尔雅》称茶为“槚”,《方言》称“蔎”,《晏子春秋》称“茗”,《凡将匾》称“荈”,《尚书·顾命篇》称“诧”。陆羽《茶经》总汇诸称:“茶,南方之嘉禾也……,其名一日荼、二日槚、三日蔎、四日茗、五日荈。”另外.还有一些别称,如水厄、酷奴等等。可惜没有一个字其原本含义是指茶的。  相似文献   

11.
秦公壶应为东周初期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秦公壶应为东周初期器白光琦《中国文物报》94年10月23日刊登了李学勤、艾兰《最新出现的秦公壶》一文,对于颂壶和晋侯欧壶的断代很有启发。因为这三器都是成对的椭方壶,兽首环耳,尤其腹饰蟠龙纹,正面三龙交蟠,颈饰波带纹,三器完全相同,盖沿所饰窃曲纹也大体...  相似文献   

12.
《收藏家》2006,(1)
最新报道百期献辞纪念周绍良黄河诗思共秋高—记湖南省博物馆赴日“何绍基展”刘刚99-15人问珠玉安足取岂如阳羡溪头一丸土—南京博物院“茗壶汇赏”略述周德麟陈凤英99-22十年耕耘百期收获—《收藏家》杂志社同仁向广大读者致意100-01十年耕耘百期收获—《收藏家》杂志社编委及专家学者向广大读者致意100-03《收藏家》百期感言田红玉100-05穿越历史尘埃的千年传奇—“周秦汉唐文明大展”掠影怿楚100-07古代文化艺术的璀璨殿堂—百年天津风云的历史长廊田博宣100-15名家咸集权威毕至—收藏家刊行百期茶话会后记本刊编辑部101-03日升月恒—故…  相似文献   

13.
谈新出秦公壶的时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谈新出秦公壶的时代陈昭容1994年6月,美国纽约古董店拉利行(JamesLaily&Co.)出版的图录里刊载了一对秦公壶(图录54)。同年10月30日,李学勤与艾兰在《中国文物报》上发表《最新出现的秦公壶》一文,对这一对新出的秦公壶做了介绍与研究。这...  相似文献   

14.
如果羊角山紫砂窑址属宋代,那么,四系壶有可能是元代或明初之物。因四系壶无盖,所以还不能确切地定为紫砂茶具,明代嘉靖年间的吴经提梁壶才真正具备了紫砂茶具的基本要素,属于专用的紫砂茶具。  相似文献   

15.
长期以来,壶井荣的《蒲公英》被认为是一篇表现反战题材的散文。本文试图对该作品的文体及其主题作一考证和辨析,认为《蒲公英》是一篇小说,其主题具有多元性。本文还对该文译者身份作一点初步推测。  相似文献   

16.
郭若愚 《收藏家》2005,(2):89-90
上海博物馆藏有紫砂“竹节壶”一把,《紫砂赏玩》转录。《紫砂赏玩》著者良治,称此书为“文物欣赏珍藏宝典”,是“根据古玩权威人士的考证造编”的。延边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1997年6月初版,印数5000册。“竹节壶”彩色精印,附说明文字称此壶是出土的曼生壶。兹录其文字一段:壶胎质细腻,色泽紫红。造型取材于竹,竹腹二节粗壮扁矮,稳重而挺拔并贴塑竹配饰。圆平盖面与壶口取平,吻合紧密,面上刻饰竹叶,旁五竹钮自然盘曲。壶  相似文献   

17.
关于壶的形制发展与名称演变考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壶是历时最久、使用最长、古今都有的用器之一,但形制变化也最复杂。随着壶形制的发展,它的名称也相应地有变迁。秦汉壶已有圆、方、扁、横,后代除圆壶外其余都逐渐废弃不用。自宋以来,对于壶的形制与名称问题就一直没有搞清楚,在定名上早就存在问题。《文物》1980年10期发表孙机同志《说柙》,主要讨论扁壶形制与其名称,  相似文献   

18.
(巳其)仲壶     
1956年7月,上海博物馆征集到一件(?)仲壶(图版叁:3),经鉴定,此壶器体是西周原物,未见著录,壶盖是现在上海博物馆文物修复工场王荣达师傅受人委托,在1945年配置的。他当时仅见壶体,凭多年修复青铜器的经验铸造了这个盖。(?)仲壶原盖最早在1931年著录于罗振玉《贞松堂集古遗文》补上第三七页。1934年著录于于省吾《双剑誃吉金图录》卷上第二七页;以后又见于郭沫若《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第六七页、刘体智《小校经阁金文》卷四第八二页、罗振玉《三代吉金文存》卷一二第一三页等。  相似文献   

19.
河南省新乡市博物馆藏瓷中有隋代龙柄四系盘口管状壶一件,通高25、盘口径7.5、壶体宽13、底足径7厘米。盘状的壶口与管状的壶身肩部连接直立双龙形壶柄,龙首高于壶口。壶身肩部有对称的泥条形双系。与龙柄相对的肩部原有一装饰物似作假流(不能注水),可能是昂首的鸡头,可惜已残缺。  相似文献   

20.
本文主要考察了明清及部分民国时期《古画品录》的版本。它们可以分成两大体系,一是《王氏画苑》郧阳本体系;二是《王氏画苑》金陵本体系。后者有三个子系:《南齐文纪》系、《百川学海》系、《古今图书集成》系。本文以为前者更加古老,反映更早时候书的样子,而后来的金陵本等都经过当时人的修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