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常青 《文史月刊》2006,(5):14-15
民国学人中有三个著名的“疯子”,一个是被黄兴称之为“章疯子”的章太炎,一个是刘师培,还有一个就是被称作“黄疯子”的黄侃。有意思的是,这三人不仅都是民国时期的国学大师,而且章太炎、刘师培与黄侃还是师生关系。这三人的共同特点是,学问大,脾气怪。其中黄侃的脾气之大、性  相似文献   

2.
赵映林 《湖南文史》2010,(12):38-39
黄侃(1886--1935),号季刚,是生于成都的湖北蕲春人,他有两个名头很响的称谓:“辛亥革命先驱”和“国学大师”。说他是“辛亥革命先驱”,因他1910年回到湖北老家蕲春组织“孝义会”,鼓动革命,响应者上万人。武昌首义失败,黄侃又在老家组织“崇汉会”,义兵3000人,  相似文献   

3.
贵阳教育界在30年代有“三怪”,他们是田君亮、李傲元和朱穆伯三先生。 朱穆伯,遵义市人。20年代在北京大学读书,他的老师是章太炎的门生黄侃,其孤高傲世的性格,博学精研的精神,颇受黄侃的影响。蔡元培先生办北大的工作作风,经常对人津津乐道。  相似文献   

4.
华强 《文史春秋》2014,(10):40-44
黄侃(1886—1935),字季刚,祖籍湖北蕲春,其父黄云鹄曾为清朝二品官员。出生官宦之家的黄侃3岁起随父背诵唐诗宋词,4岁延师教读,自幼聪敏过人。  相似文献   

5.
黄侃拜师     
史飞翔 《文史月刊》2013,(10):23-23
黄侃一生虽然狂放不羁、目无余子,但却"能服善"、"能下人",恪守师道尊严。他曾说:"中国学问如仰山铸铜,煮海为盐,终无止境。"出于对中国学问的尊崇,黄侃先后拜章太炎、刘师培为师。不仅如此,黄侃还特别重视这种拜师请来的学问,他甚至对人说,自己的学问是磕头得来的。  相似文献   

6.
怪才黄侃     
蔡毅 《文史天地》2006,(10):27-30
他认为中国典籍只有《毛诗》等8部书“,八部书外皆狗屁”;他面对胡适骂其父为“混账王八”,竟引来满座客人哗然大笑;他可以从窗口尿尿流经国学大师章太炎的窗前,而后又拜师执弟子礼……这就是老北大诸多有名“疯子”之一的大学问家黄侃。  相似文献   

7.
傅斯年、范文澜、金毓黻都是出身于北京大学国文门的著名史学家,都曾师从黄侃,得到黄侃的赞赏。但他们从北大毕业后,与黄侃关系亲疏不一。金毓黻与黄侃关系最笃,范文澜次之,傅斯年最淡。傅斯年、范文澜都有明确的政治立场,代表了史学发展之两翼,且在各自的学术机关居于领导地位。金毓黻与他们二人均有交往,对其学术亦有自己的评论,治学能谨守绳尺,本师说以为学,依违于二人之间。但国学功底深厚,重视民族气节以及对民族文化抱有深厚的情感,是他们立身行事以及学术著述的共同特点,反映了早年共同的师承对其学术的深层影响。  相似文献   

8.
胡适是五四白话文运动最早的倡导者与实践者。由于白话文是新生事物,当时社会上对此的反对异常激烈,反对白话文运动的有大学者吴宓、黄侃、林纾、梅光迪、章士钊等人,尤以黄侃为最。  相似文献   

9.
胡适是五四白话文运动最早的倡导者与实践者。由于白话文是新生事物,当时社会上对此的反对异常激烈,反对白话文运动的有大学者吴宓、黄侃、林纾、梅光迪、章士钊等人,尤以黄侃为最。  相似文献   

10.
高文 《炎黄春秋》2000,(3):54-55
黄侃,字季刚,我国近代著名的文字学家、训诂学家和音韵学家,与章太炎先生并称“国学大师”、“传统语言文字学的承前启后人”。同时,他又是一位早期农民运动的活动家、民主革命的先行者。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三个方面总结了黄侃在声符示源功能研究方而的成果:第一,关于同源词的产生途径与汉字形音义三者之间的关系的阐述;第二.对传统词学中的有关声符示源功能研究的不少论著、观点的精当的评说;第三.在复杂的语言文字现象中.提出的一系列深刻的理论观点。  相似文献   

12.
陶易 《文史天地》2012,(1):45-47
黄侃(1886-1935年),字季刚,号量守居士,湖北蕲春人,章太炎的入室弟子。黄季刚先生在小学(文字学、训诂学、音韵学的总称)与经学方面博学多通,是近代名副其实的国学大师。其生平学问早由其师友和门下弟子加以总结评述,结集为《量守庐学记》出版。本文主要选取他平生的几件逸事,展现其过人的才情和不羁的个性。  相似文献   

13.
李婧 《民俗研究》2015,(3):80-85
二十世纪初,俗语受到学者重视,黄侃得时代风气之先,留心于此。他选录了《蕲春语》,将现代俗语与《集韵》所载中古汉语相印证,评点清代翟灏《通俗编》。但他反对用白话俗语来创作文学作品,不过重视历代文学作品中的俗语材料,训释《文选》中任昉《奏弹刘整》的俗语词,对宋词中的俗语进行研究,拟撰《唐宋元文辞常语类考》。他的俗语研究具有语言学、文学、民俗学等多方面的意义,至今仍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与北京师范大学整理编辑的《周佛海日记》,即将由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出版,公开发行。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馆藏的汉奸周佛海在抗日战争时期(即1937年7月至1938年12月,1941年1月至1945年6月)共计六年半的日记,加上香港创垦出版社已于1953年出版的1940年全年日记(1939年全年日记下落不明,未能收入),总计有七年半的日记。  相似文献   

15.
任青、马忠文整理的《张荫桓日记》为学界所称誉,然而其甲午年七月份的日记存在疑点,当是七、八两月日记的合成。由于判断失误,整理者将部分内容当成七月的内容并错误改动干支,这一点应当予以订正。  相似文献   

16.
梁碧莹 《世界历史》2001,2(5):105-108
178 4年 ,美国商船“中国皇后”号首航广州 ,开辟了中美关系的新纪元。该船的船货管理员山茂召回国后被委任为美国驻中国广州第一任领事 ,并多次在广州口岸进行商业活动。1 847年由乔赛亚·昆西整理编辑的《美国驻广州第一任领事山茂召少校日记》(简称《山茂召日记》) ,在山茂召的故乡波士顿出版 ①。全书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山茂召的传记及其书信 ;第二部分是山茂召远航广州的详细日记 ;第三部分附录了山茂召给美国外交部长杰伊的信件和杰伊的复函。《山茂召日记》记录了中美贸易肇始的全过程 ,具有极大的史料价值 ,成为研究早期中美关…  相似文献   

17.
<正>黄侃(1886-1935)字季刚,湖北蕲春人,近代民主革命先行者,曾经拜章太炎为师,后与太炎先生并称为"国学大师"。他于1914年被聘为北京大学教授,讲授词章、训诂和经史之学。一生推崇文言,反对白话,其为人崇尚  相似文献   

18.
作为相关历史问题的基础史料,根据史迪威日记、家书和评论性文字所编辑而成的中文出版品《史迪威日记》,其深远的影响绵延至今。其英文母本《史迪威文件》于1948年即已出版,在同年就有选编的中译本问世。自2005年起,斯坦福大学胡佛档案馆根据史迪威个人档案中的日记本原件进行整理输入,陆续刊布史迪威日记的电子誊抄版。本文旨在对不同中译本《史迪威日记》与胡佛档案馆藏史迪威日记稿进行比较研究,从史料学角度阐释两者的异同与各自具有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9.
陈福康 《文献》2005,(1):169-191
郑振铎先生生前,曾发表过经他自己整理的日记两种.一是《欧行日记》,乃其青年时因大革命失败而避难国外的日记,1934年10月31日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出版,所记为1927年5月21日至8月31日.  相似文献   

20.
何蜀 《炎黄春秋》2007,(6):64-66
著名学者吴宓,曾经冒险“偷书”。 这是发生在“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之中的事,是吴宓自己在日记中如实记下来的(见吴宓著、吴学昭整理注释《吴宓日记续编》,三联书店2006年4月第一版)。其缘起,在于文革初期红卫兵的抄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