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景昉的《国史唯疑》共12卷,所涉年代上起洪武,下迄天启,于崇祯朝史事亦偶有涉及。该书的撰著,是黄景昉在明王朝面临深重的内忧外患的情况下,试图从前代经验中探求挽救时局之道的史以经世之作。《国史唯疑》参引广泛,除《明实录》、"国史"等主要文献外,还曾广泛征引诏令、奏疏、私史、方志、别集、笔记、家谱、行状等官、私史料。并且由于黄景昉深受明中叶以降实证史学思潮的影响,对史事的考辩表现为详证存疑、据实而论、不擅褒贬,因之又使得该书对明代史事的研究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2.
黄景昉是明末政治家,历仕启、祯两朝,自编修以至宰辅,几与崇祯一朝相终始。《宦梦录》是其仕宦经历的自述,作于甲申之变后,由于书中内容涉及明季史事,成书后,黄景昉不愿将之示人,以致流传不广,著录鲜稀,仅有抄本传世。崇祯朝无实录,而《宦梦录》正是黄景昉在启、祯两朝的见闻及其立朝作为的自述,因此该书对于明清之际史事的研究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3.
明代张卤所编撰的《嘉隆疏钞》顺应了晚明经世致用的史学风尚,成为晚明当代史著作之一。然而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之中以《嘉隆疏钞》"盖续张瀚《疏议辑略》而作,故类例虽稍有出入,而大致略相仿佛云"只予以存目,而未收录全书。随着明史以及史学史的研究热潮,《嘉隆疏钞》在校勘、史学研究、版本等方面的价值开始受到重视。  相似文献   

4.
黄景昉为崇祯五十相之一,自编修以至宰辅,几与崇祯一朝相始终,同时也是崇祯朝阁臣中少数以致仕善终者。但是,由于相关史书记载的缺略,至今未能清晰地展现黄景昉在启、祯两朝的宦绩。《檗谷黄氏族谱》为檗谷黄氏家乘,对黄景昉的生平记载详备,通过对族谱的利用,可以补证黄景昉生平缺失之处,同时也能清晰地梳理出黄景昉的家世。  相似文献   

5.
福建籍遗民史家郑郊前半生在明朝、后半生在清朝。初成于崇祯末年、终定于康熙初期的《史统》是一部以阐明中国历史之统为主旨的通史著作。《史统》提供了一种哲理化的中国历史解释模式,洵可称为晚明理学化史学代表作。惜因未刊,近代以来、所知甚鲜。  相似文献   

6.
正全球史(Global History)兴起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是史学界对于全球化的学术反思与回应。随着全球(global)核心词汇在史学论著中的频繁出现,史学的全球史转向成为一股潮流,已经为世界上越来越多学者所接纳,并将中外关系史研究推到史学研究的前沿。21世纪初,笔者将晚明社会变迁研究与全球化开端相联系,从单纯关注中外国家间的相互关系,转变为关注全球史的一部分(万明主编《晚明社会变迁:问题与研究·绪言》,商务印书馆,2005年)全球史意味着以全球的视角重新  相似文献   

7.
论晚明当代史的编撰钱茂伟明代史学的基本特点,是重视当代史的编撰。明人对当代史的编撰,经历了发生、勃兴、繁荣这样一个发展过程。姜胜利同志把这个过程分为两个时期,大致以嘉靖元年为界①。笔者同意把洪武至正德间这段历史划分为一个时期,但不同意把嘉靖至崇祯间的...  相似文献   

8.
正如果将20世纪20年代李大钊编写的《史学思想史》视作中国人编写的第一部近代西方史学史著作,并将其与30年代朱谦之在暨南大学开设"西方史学史"课程这两件事情看作中国西方史学史研究的起步时期,那么,自1949年以来,中国的西方史学史研究经历了两个大的发展阶段:首先是由耿淡如、郭圣铭等老一辈学者筚路蓝缕的开拓阶段,这一时期主要以介绍西方史家的著作、引进西方的史学理  相似文献   

9.
董亮 《收藏家》2007,(3):80-82
景德镇青花瓷艺术发展至晚明(嘉靖至崇祯末年),出现了民窑大发展的全新局面,特别是晚明后期的天启、崇祯时期,官窑生产基本停顿,民窑进入更加自由的发展阶段。此时期青花瓷上的蟹纹装饰突然  相似文献   

10.
日本内阁文库旧藏明崇祯刻本《香雪庵美人镜》,是一部极为稀见的晚明砚学著作。本文首先考察该书的版本情况、作者生平与内容结构,并分析其在明代砚学和古砚遗物研究方面的重要文献价值。《美人镜》的内容深受明代流行的鉴赏类文献的影响,对研究明代的砚文化与士商阶层及其休闲消费亦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1.
中国近代史学的发端,始于鸦片战争时期;而具有比较完整意义的近代史学著作的正式产生,实则是在本世纪初年。梁启超《新史学》(1902年)和夏曾佑《中国古代史》(1904—1906年)的相继完成,是近代史学发展上的重要事件,它们一是以史学评论的形式,一是以通史著作的形式,标志着自觉以新的历史哲学为理论指导、在内容上和著述形式上又都明确地提出新要求的近代史学著作正式产生了。那是一个新旧思想斗争激烈、革命运动正在酝酿、封建帝制行将灭亡的不平常的年代。与这一时代潮流相呼应,在史学范围内,经过自鸦片战争以来爱国救亡思潮的不断酝酿孕发,至此掀起了一股批判“君史”、提倡“民史”的热潮。梁启超和夏曾佑的著作,就是当时蓬勃高涨的进步思想在史学领域结出的重要成  相似文献   

12.
中国近代史学有着强烈的"经世"色彩,西北史地研究的勃兴便是突出表现之一。晚清西北史地学后劲李文田(1834─1895),撰述有《元秘史注》、《双溪醉隐集笺》、《朔方备乘札记》等行世,一生著作颇丰,其首先注解《元朝秘史》更受到学林瞩目。李文田与当时史地学者过从甚密,其在西北史地学上的成就是晚清经世思潮和乾嘉朴学方法的融贯,是清代学术的逻辑发展。在西学东渐和学术转型的浪潮下,以李文田为代表的西北史地学也随分科治学而走向终结,同时亦为近代史学和地理学留下了丰厚遗产。  相似文献   

13.
焦是晚明著名的思想家 ,也是一位史学家 ,他的史学思想体现在他对史学功用、史学标准、野史的价值、史馆修史的认识等各个方面。焦提倡史书“彰善瘅恶”的借鉴作用 ,认为史著应当经世致用 ,有益教化风气 ;就史书标准而言 ,他表彰直书实录 ,提出了著史当“善恶并列 ,不必以人为断”、“贵贱?列 ,不必以位为断”的进步观点 ;焦肯定了野史的价值 ,主张用野史补苴国史之缺 ,还为改良明代史馆修史 ,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他的目录学著作《国史经籍志》之“史类”反映了他对史书的理解。  相似文献   

14.
杨艳秋 《史学月刊》2002,(11):69-74
焦竑是晚明著名的思想家,也是一位史学家,他的史学思想体现在他对史学功用、史学标准、野史的价值、史馆修史的认识等各个方面.焦竑提倡史书"彰善瘅恶"的借鉴作用,认为史著应当经世致用,有益教化风气;就史书标准而言,他表彰直书实录,提出了著史当"善恶并列,不必以人为断"、"贵贱竝列,不必以位为断"的进步观点;焦竑肯定了野史的价值,主张用野史补苴国史之缺,还为改良明代史馆修史,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他的目录学著作《国史经籍志》之"史类"反映了他对史书的理解.  相似文献   

15.
距今近400年的晚明崇祯年间,有一部总结火器技术的著作《火攻掣要》这样记载"镜与火器"之关系:"以守则有台垣异制,铳器异宜,更以窥远神镜,量其远近而后发,如是器美法备、制巧技精,力省功倍、兵少威强,以是御敌,庶几有可胜之道矣."  相似文献   

16.
庐陵史学发达宏富,史备众体,尤其是在宋明时期,史学大家叠出,史学著作丰硕,史书类型繁多。诞生了龙衮、欧阳修、徐梦莘、罗泌、龙文彬等众多的史学家,编撰了《江南野史》、《新唐书》、《新五代史》、《集古录》、《三朝北盟会编》、《路史》、《西域行程记》、《广舆图》、《豫章书》和《明会要》等重要史学著作。庐陵史学重文献网罗、考证和历史经验总结,从整体上看具有父子同撰、通今博古、文史兼通、诗文咏史、金石证史等特征,有史料、校勘和辑佚价值。庐陵史学享誉海内外,口碑较好,在中国史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7.
<正>晚明政局纷纭多故,加之史书记载驳杂舛漏不时而有,更增添了理解把握的难度。鉴于此,选取当时曾深度参与朝政的某一代表人物,通过理析其从政经历、为政思想及著述、交往情况,由是观书知人,因人论事,不失为透视明清鼎革之际时势变迁的一种新颖且合理的方式。朱曦林博士的新作《纶扉宦梦——黄景昉与晚明政局》(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2年)即是以跻身“崇祯五十相”的黄景昉及其撰著为中心,从一个易代后前朝阁臣的视角,  相似文献   

18.
《史通》研究五十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史通》是中国古代第一部对史学理论和方法进行系统总结的专著,中国古代史学史的研究要籍。建国以来,对刘知几及《史通》的研究,随中国史学史研究的展开而渐次展开和深入。据不完全统计,新版和再版的著作就有:程千帆的《史通笺记》、傅振伦的《刘知几年谱》、吕思勉的《史学四种、史通评》、张舜徽的《史学三书评议》、张振的《史通笺注》、赵吕甫的《史通新校注》等;在各种报刊杂志及论文集中还有论文上百篇;另在各种中国古代思想史、哲学史和史学史著作中基本都有专章或专节论说之。其受史学界关注,可以说是仅次于《史记》的一个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19.
经世致用,是中国史学的优良传统,也是史学的重要社会功能。它有助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正如《文心雕龙·史传》所言:“然史之为任,乃弥纶一代,负海内之责,而赢是非之尤,秉笔荷担,莫此为劳。”因此,中国历代史家多好以治史致用、治史明理、明治国安邦之理为己任,将经世致用奉为最高使命,并将其付诸实践。本文拟按其发展的几个阶段对史学的经世思想进行阐释。 一、传统史学的劝惩鉴戒功能 从夏、商、周到鸦片战争以前,史学被誉为兴盛不衰的“显学”,受到了历代君主帝王的高度赏识。它之所以这样兴旺发达,主要原因之一,便是它能…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下半叶西方学者在希罗多德研究中呈现出两种研究路径:一是坚持传统史学史的路数,继续肯定希罗多德作为史家的身份,认为古典史学与现代西方史学之间具有实质性的关联和承接关系;另一种则质疑希罗多德的著作具有历史记载的真实性,将希罗多德及其著作从西方史学史的发展脉络中剥离出来,并由此认为,近代以来的西方史学与古典史学之间并无传承关系。这两种研究路径都是在后现代理论冲击下做出的或顺应或抗辨的回应,各有其优缺点,有必要相互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