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潘虹  吴思敏 《旅游纵览》2023,(23):124-126
乡村旅游已经逐渐成为我国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板块,其能够优化乡村产业结构,推动当地经济发展。社区在乡村旅游建设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社区居民参与的积极性会直接影响乡村旅游发展成效,只有开创出适应当地社区居民参与的旅游发展模式,方可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对此,本文先指出乡村旅游社区治理中的困境,然后阐述乡村旅游社区参与的机制类型,最后积极探索乡村旅游社区的治理路径,包括法制体系创建、社区利益共享、社区参与主体优化、居民素质提升、当地资源开发等,促进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旅游开发与居民感知态度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一个旅游开发比较成功的乡村旅游点--威海市"胶东渔村"为典型案例,重点分析、探讨了社区居民积极的旅游感知态度形成的影响因素,包括旅游开发前的知识普及、居民在经济上对旅游业的依赖程度、旅游开发对社区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影响、旅游经营模式及利益分配机制等,试图通过实证研究,对社区居民积极、正面旅游感知态度的培育过程进行理论探讨,以此为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借鉴意义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3.
乡村旅游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途径,也是推动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但目前乡村振兴背景下重庆乡村旅游发展存在文化内涵有待丰富、教育功能有待完善、辐射功能不够明显、社区居民参与不足等问题,因此,文章提出丰富旅游产品文化内涵、增强旅游教育功能、扩大旅游辐射面、提高居民参与度的发展策略,希望为重庆乡村旅游发展提供有益借鉴和指导。  相似文献   

4.
杜宗斌  苏勤 《旅游科学》2013,27(3):61-71
乡村旅游地居民是社区参与的主体,社区参与是乡村旅游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目前社区归属感对乡村旅游地居民社区参与的影响机制和路径研究较为薄弱。基于文献回顾,引入旅游获益中介变量,构建乡村旅游地居民的社区归属感——社区参与结构方程模型。以浙江安吉为例,通过实地问卷调查采集数据,探讨社区归属感对社区参与的影响机制及路径。研究表明:乡村旅游地居民社区归属感对旅游获益和社区参与均有显著正向影响,旅游获益是社区归属感影响社区参与的中介变量;社区归属感对社区参与既有直接效应又有间接效应,其直接效应(0.48)远远高于通过中介变量旅游获益对社区参与的间接效应(0.55×0.27);旅游地居民对个人职业与旅游业的关系的重视程度要高于家庭成员职业与旅游业的关系。最后提出了促进乡村旅游发展的若干建议和研究不足。  相似文献   

5.
为揭示民族旅游地居民支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和形成机制,本文整合社会交换理论和韦伯的合理性理论,构建了社区增权、居民公平感知以及旅游可持续发展支持关系的概念模型.以新疆喀纳斯社区的3个民族村落居民为研究对象,采用系统抽样方法收集363份问卷,并运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社区增权正向影响公平感知和可持续发展支持,社区增权是实现旅游公平和可持续性的有效途径;公平感知在社区增权和可持续发展支持间起中介作用,公平法则是居民参与旅游交换的内在机制;公平感知正向影响居民可持续发展支持.研究发展了居民感知和态度的理论框架,为实现民族旅游地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益指导.  相似文献   

6.
景秀艳 《旅游科学》2012,26(5):20-29
权力关系主导着社区空间的生产及其利益分配。旅游规划作为一种权力工具,引发乡村社区空间的等级秩序发生变化,使乡村社区权力和利益分配出现新的非均衡发展的空间格局。旅游开发中政府权力主导的房屋拆迁、土地征用等介入方式可能导致乡村社区丧失旅游空间生产控制权。权力关系影响下的乡村社区与旅游生产的空间关联性、乡村社区的旅游参与性决定着社区居民的旅游利益。本文对福建省泰宁县的五个乡村旅游社区的调查研究证实了以上观点。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安吉县孝丰镇为例,对乡村旅游文化发展驱动因素进行归因,并剖析乡村旅游文化效应框架,探求驱动因素及产生的积极效应.以此为基础,梳理乡村旅游文化对居民产生的影响.研究发现,乡村旅游文化能够激发人们对社区、企业与社会的感恩、归属与责任,为乡村振兴提供巨大的精神支持,在城乡融合发展过程中释放美丽效应.  相似文献   

8.
鲁梦 《旅游纵览》2022,(13):32-35
社会资本有利于强化居民的社区认同,是影响居民社区参与旅游的重要因素,以往社区参与旅游发展较少关注社会资本的作用。本文以北京市密云区司马台新村为例结合司马台新村搬迁的历史背景,基于社会资本理论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探索社会资本与社区参与之间的关系,以阐释居民参与旅游行为的动力机制。研究结果表明:社会资本中的社区信任资本、规范资本和网络资本均正向影响居民的社区参与,需要大力培育。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我国乡村旅游产业围绕旅游"六要素"发展迅速,在开发乡村旅游资源和乡村旅游运营的过程中,乡村旅游人力资源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换言之,开发乡村旅游人力资源是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实现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本文以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丹寨县为例,选取乡村样本,深入调查农村人力资源现状.从思想观念、职业培训、资源投入等方面进行分析,并提出针对现阶段贵州乡村旅游人力资源开发利用的路径,以推动乡村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0.
乡村旅游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动力,也是当前我国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实现农村发展提质升级的重要手段。济南南部山区被誉为"省城后花园",以丰富独特的旅游资源和良好的地理区位条件吸引着大量游客,近年来其乡村旅游呈现出强劲发展态势,但同时南部山区在乡村旅游开发与建设中也出现了诸多问题。文章对当前济南南部山区乡村旅游开发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探讨分析,结合可持续发展理论,提出推进济南南部山区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针对性对策,以期实现乡村旅游的提质升级与全面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许娟  程励 《人文地理》2020,35(6):149-160
社区对旅游的满意度评价是乡村旅游目的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观测维度。而对满意度影响的相关研究通常采用线性因果模型展开,对其复杂性关系研究不足。本文采用基于复杂性理论的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fsQCA),构建了以人口统计学、旅游共享感知、社区归属和居民生活质量为主要影响因素的居民旅游满意度复杂理论模型。选取成都市三道堰所辖惠里社区和青杠树村进行实证研究,获得了18条高旅游满意度和13条低旅游满意度因果组合路径,发现高水平和低水平旅游满意度的前因变量具有异质性和复杂性,其在不同的旅游满意度预测中可能产生正向、负向影响或不出现,并且没有一个单一因素导致高或低水平居民旅游满意度,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因素组合可以实现旅游满意度的高分或低分。  相似文献   

12.
发展乡村旅游不仅为城市居民观光、度假、休闲提供了新的旅游休闲地域和空间,而且为农民增收致富及新农村经济发展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但在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却出现了对公共资源的掠夺和破坏,导致了公地悲剧的出现。本文以博弈论为理论基础,通过对乡村旅游各利益相关者的博弈分析,探析乡村旅游开发中出现公地悲剧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目前,旅游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与政府及相关部门的重视和努力是分不开的。许多景区周边特色农村开展乡村旅游,由此衍生出了景区依托型旅游。村庄借助景区发展经济,景区依靠村庄吸引游客,两者共同发展,相得益彰,进而形成互利互惠的旅游大格局。本文以乡村旅游开发中的社区居民获得感为研究目标,以位于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石臼湖北岸以焦赞石为中心的东泉村为例,笔者通过实地访谈、现场调研、收集资料,探究社区居民获得感。第一部分为绪论。阐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国内外相关研究概述以及研究内容和方法。第二部分为东泉村旅游开发居民获得感评价,主要从东泉村基本概况和居民获得感综合分析两方面进行分析。第三部分是东泉村旅游开发提高居民获得感的建议,主要从经济层面、社会文化层面、生态环境层面、公共服务层面等进行详细阐述。第四部分为结论和展望。  相似文献   

14.
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以社区居民为代表的利益主体逐渐参与到旅游发展之中,如何与相关利益主体协调好利益关系进行社区旅游增权,是促进目的地合理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以桂林市雁山区草坪镇社区为实证研究对象,从社区居民旅游增权现状出发,提出旅游发展中社区居民增权路径与模型,为乡镇旅游开发中的社区旅游增权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乡村旅游以乡村文化景观、生态环境、传统乡村民俗等作为旅游资源,打造集旅游观光、参观学习及娱乐购物于一体的旅游项目,促进农村经济的增收创收.流下村是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海城区冠头岭山脚的一个小村庄,在全域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政策的支持下,发展乡村旅游业成为当地经济发展、实现城乡统筹的重要途径.基于此,本文从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发展旅游型乡村的意义入手,以北海流下村为例,阐述旅游型乡村的规划策略,以供相关村落参考.  相似文献   

16.
乡村社区居民作为乡村旅游活动的重要参与者,引导和规范其环境责任行为对改善和保护乡村环境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了影响乡村社区居民环境责任行为的因素,提出有助于促进其环境责任行为实施的对策,以进一步促进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崔晓明  杨新军 《人文地理》2018,33(2):147-153
在DFID可持续生计框架下,构建旅游地农户生计资本评价模型,测度其生计资本规模及结构变化,并分析乡村旅游社区发展对农户生计资本变化趋向的影响。研究发现:①秦巴山区乡村旅游地农户生计资本得到整体提升,农户生计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②乡村旅游影响下的农户金融资本、物资资本、自然资本和人力资本均得到提升,社会资本则处于相对较低水平;通过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社区居民的旅游获利程度、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程度、社区旅游发展基础条件等对农户资本趋向好转与优化具有正向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8.
王炎柃 《旅游纵览》2023,(3):155-157
“双碳”目标下,旅游业低碳化发展已得到广泛认可。文章基于社区参与理论,梳理遗产旅游低碳化理论逻辑关系,以峨眉山风景区为观察对象,揭示遗产旅游地低碳发展社区参与的重要性。结果表明,遗产旅游与低碳旅游具有天然耦合性,加强社区参与是遗产旅游低碳化发展的重要手段。然后从增强居民低碳参与意识、设置利益激励机制、打造低碳旅游生活示范区三个方面提出建议,以期为我国旅游低碳化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柳菲  朱云娴 《旅游纵览》2022,(19):21-23+27
新时期,推动乡村振兴与乡村旅游协同发展既是实现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举措。文章以国家宏观战略指导为核心,构建乡村振兴与乡村旅游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对2012—2020年中国30个省(区、市)各指标指数进行测算。进一步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对乡村振兴与乡村旅游耦合发展机制进行研究。结果显示,从整体来看,乡村振兴与乡村旅游耦合协调水平呈逐年提升态势,由轻度失调等级提升至初级协调等级。以2020年为时间截面分析发现,各省份乡村振兴与乡村旅游耦合协调度存在较大差异,且多集中于濒临失调等级。  相似文献   

20.
王烁 《旅游纵览》2023,(1):45-47
在乡村振兴战略引领下,我国乡村旅游业蓬勃发展。在此背景下研究乡村旅游发展对旅游目的地居民生计资本的影响有重要价值。本文运用居民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以宁夏的6个乡村旅游示范村为案例地进行研究,研究发现:(1)乡村旅游发展后居民的物质资本、金融资本、社会资本均显著增加;(2)居民是否从事旅游工作对其物质资本、金融资本、社会资本均有显著影响;(3)乡村旅游发展不仅提升了居民生计水平,还使居民生计资本的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兼顾农业生产和旅游工作的“兼业型”生计方式有效提升了研究区居民生计水平,不同旅游区居民应因地制宜选择合适的生计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