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梦悦 《文史精华》2010,(11):12-18
1951年至1980年,29年中,内地的"天灾人祸",与香港的经济差距,迫使大量内地居民从广东非法进入香港,最终汇聚成震惊中央的逃港风潮。对此,邓小平沉静而理性地说:"是我们的政策有问题。"回顾历史,作为普通人,曾经为了生存而作出痛楚抉择;作为决策者,曾经为了人民幸福做出了改革开放重大决策。  相似文献   

2.
日军基于其侵略利益需要,占领香港后推行"归乡"政策,强迫广大香港居民回到他们在内地的故乡或原籍,形成大规模、长时期的"归乡"运动。归乡运动是日占时期香港战略地位变化和产业结构转型的产物,体现了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利益和战略意图。与通常难民运动的无序状态不同的是,归乡运动是占领地当局主导和有效掌控下的人口转移,并有同乡会等团体的奉命参与和汪伪政府的配合演出,而抗日政权的救侨工作也可以说是为之被动地作"善后"工作。归乡政策对于归侨来说,是"人遣大陆,财物留港"的掠夺性遣返;归乡政策的实施过程中充满杀机,归乡之路是归侨的"死亡之旅",其残酷性非普通难民运动可比。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与香港"后过渡时期"的中英外交斗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邓小平为解决香港"十二年过渡时期"的"平稳过渡"和"顺利交接"问题,提出创造条件让"爱国爱港"的香港人逐步参与管理并且为1997年收回香港以后"港人治港"培养人才.由于英国在"十二年过渡时期"以"代议制改革"为核心的"非殖民化"的"光荣撤退",以及不惜牺牲中英合作关系和香港前途以香港为"磨心"进行的自"偷步民主"至"民主冲剌"的政治对抗,中国在中英合作的基础已经被破坏、"旧香港"与"新香港"之间的政治体制"直通车"已经"不通"的情况下,根据"以我为主"的原则按照中英"联合声明"和"基本法"的规定对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政治体制"另起炉灶"筹备香港特别行政区.  相似文献   

4.
美国国会染指中国香港事务的主要方式包括立法活动和非立法活动。立法活动的主要内容包括:通过《1992年美国一香港政策法》和《香港人权和民主法案》等相关立法干涉香港政改和选举制度;要求美国行政部门对华施压,干涉香港人权事务;资助涉港非政府组织等等。非立法活动包括:以举行涉港听证会、发布相关委员会涉港报告等方式干涉香港事务;声援非法"占中"等活动。美国国会的涉港活动对中美关系和香港政局产生了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5.
COCO 《风景名胜》2008,(3):100-100
关键词港澳购物游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港澳游的热度开始升温,由于香港有"购物天堂"之称,因此很多人去香港都是观光兼购物。尤其是1996年,人们对香港的兴趣一下子大增,访港旅游人数达1170万人次,香港旅游收益达845亿港元,旅游业已取代纺织业成为香港赚取外汇最多的行业。1997年,香港回归,赴港游限制放宽,香港游似乎变得可以亲近了。  相似文献   

6.
20世纪80年代初,在香港史研究热潮的引领下,国内外学术界开始探讨美国与香港的历史关系。受"新冷战史"研究的启发,一些学者着重研究美国涉港情报、文化活动和美国政府对港禁运政策,为美港关系史研究提供了广阔的视野和多样化的研究方向。以传统国际关系史研究范式书写美港关系的研究成果,主要讨论美国政府如何介入涉港问题,进而制定和实施香港政策。因视角、立场存在差异,中国内地、香港和美英两国的学者,就罗斯福对香港战后地位所持态度、香港日军受降之争、美国对港政策转折点等问题,形成了不同意见。本文根据两类研究范式,梳理国内外学术界相关研究成果,剖析学者们就若干重要问题形成的共识与分歧,呈现美国视野下转变中的香港价值。  相似文献   

7.
成功与"独",总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换言之,我们需要独特。纵观千古风流人物,英雄名家总有自己的独特之处,我们应先学会品味别人的"独"。有一种"独"是天赋之独。世界著名男高音歌唱家帕瓦罗蒂拥有独特的天赋——玩转高音。上世纪70年代帕瓦罗蒂演唱《军中女  相似文献   

8.
郝晓兰 《神州》2014,(3):272-272
失独者是指养育一个子女,然而这个唯一子女却先于其死亡的一类群体。失独老人就是达到老年人年龄规定的失独者。2014年4月25日,法制晚报的一则消息"240名失独者进京申请国家补偿,称无力承担计生风险"引人深思。在我国,失独这个特殊群体已经大量存在,失独老人的养老问题俨然已成为社会保障及国计民生的重要问题。目前我国对于这一特殊群体的养老保障和精神安抚相关制度比较缺乏,加大对失独老人的关注,改善对失独老人的社会保障,完善对失独老人的养老制度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9.
1941年12月8日清晨,还在熟睡中的香港遭到日军轰炸。日军的轰炸,打破了对英日和谈抱有幻想的港英政府的美梦,也惊醒了那些在港的中共党员和各界精英人士。随着轰炸的不断进行,日军侵入,12月25日,香港沦陷。为了加强对沦陷后香港的控制,搜捕活动于香港的中共党员以及在港的爱国人士,日方封锁了香港到九龙的交通,割断香港到九龙的水上交通航线。  相似文献   

10.
许莎莎 《环球人物》2013,(25):68-70
2013年8月25日,上海环球港门口,100多名年轻人上演了一出5分钟的"热舞",不同的肤色,洋溢着同样的笑容和朝气——这是上海纽约大学的学生们首次在大众面前亮相。虽然位于浦东世纪大道的教学楼正在装修,未来一年要借用华东师范大学的校舍,但这丝毫没影响上海纽约大学  相似文献   

11.
2003年12月30日,香港的中国城市竞争力研究会推出了"2003中国城市竞争力排行榜",香港在269个中国城市中,综合竞争力再次名列榜首。前10名分别还有台北、上海、深圳、北京、广州、澳门、天津、南京、苏州。此前,2002年4月30日由中国城市竞争力研究会公布的第一次排行榜,香港、深圳、上海位列三甲,广州、北京、南京、重庆、杭州、天津和武汉则排名第4至10名。在似乎被遗忘的困境中再次力拔头筹,香港终于找到了回归后与祖国内地融合并重新占据经济快车道的成就感。  相似文献   

12.
浙江省宁波市天一阁内保存三块有关南宋明州港对日本交通贸易的刻石。它们是宋孝宗乾道三年(116年)三名居住日本的华侨在明州(今宁波市)舍钱修砌"礼拜路",奉献功德的刻石。这是宁波市迄今为止所发现的宋代明州港最早的文物遗存,也是明州港对日本交通贸易历史最早的文物遗存。由于它们是当时致力于中日海上交通贸易的华侨的遗物,所以更是值得珍贵。一砌路石、发愿文及其来历这三块刻石现嵌置于天一阁内尊经阁西  相似文献   

13.
"中国有句俗话,‘好马不吃回头草’。我不是匹好马,所以三次回头来香港‘吃草’。"6月23日,我们采访的这个高个老外,叫沃伦·罗素,说一口生硬的广东话,还时不时瞅瞅身旁的中国太太。两年前重返香港工作的沃伦·罗素,与香港的"渊源"已有20个年头。他戏称自己是个"准香港人",虽还没有香港籍,但早有一颗"香港心"。  相似文献   

14.
李心月 《环球人物》2013,(26):38-40
都想扶植代理人,不惜干涉我内政媒体报道称,"对抗中央不能当特首"的底线绝不会退让随着香港各界关于2017年香港特区行政长官产生方式的讨论进入白热化,国际社会也开始予以关注。新任美国驻香港总领事哈特(中文名夏千福)今年7月到任后动作频频:走街串巷"访察民情",会见香港各党派人士,并发表一系列涉及香港政局的言论,引起广泛关注。香港《文汇报》、《大公报》随即发表文章批评他过多干预香港事务,外交部驻港特派员也向美方提出抗  相似文献   

15.
<正>合浦要打造"向海之路",发展"向海经济",就要整合历史文化资源,挖掘古代海上丝绸之路文化内涵,传承和弘扬优秀民族文化,整合"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和"汉文化"等历史文化资源,通过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创建海上丝绸之路的特色旅游名县等一系列工作。  相似文献   

16.
<正>福州怡山西禅寺是闽中著名的千年古刹,最初名"信首寺",创于梁陈间而毁于隋。唐咸通年间,大安禅师从湖湘回闽来怡山重兴佛寺,"大化闽城",法侣云集,促使南禅宗在福建的兴盛,怡山成为当时福建南禅宗最有影响的道场之一。此后,怡山名僧代不乏人,但到了明末,佛寺衰败,沦为民宅,岭南曹洞宗禅师宗宝道独随缘受请住持,怡山得以中兴。宗宝道独的嗣法弟子天然函昰的法脉绵延久长且影响广大,道独之后,其在怡山曹洞宗  相似文献   

17.
我国著名的作家聂绀弩先生对香港作家高旅先生的赞词是"港中高旅最高文"。1983年《文汇报》在港创刊35周年纪念时,聂绀弩曾想写一篇文章,其中准备说"卅余年来文汇报最大的功  相似文献   

18.
在香港,有两位作家的名字是家喻户晓的,不折不扣,毫不夸张。一位是"武侠"大师金庸,另一位就是"科幻"高手倪匡。金大侠的情况无需赘述,倪先生的简历有必要交代一二。倪先生自称是"世界上写汉字最多的人",因为他自1957年从内地迁港后,一气写了整整30年,一个星期写足7天,每天要写数万字。令人称奇的,是他写30年而灵感不断,  相似文献   

19.
香港电影好,好就好在,连《阿甘正传》也可以拍成《焦裕禄》。和1998年许鞍华导演的《千言万语》相比,这部电影就如一面飘摇的小旗。10年了,香港终于有了主旋律。两部描写"港左"的影片,都是黄秋生主演。黄秋生也出生在一个"港左"家庭,从小家里挂毛泽东像,听语录歌。当年许鞍华散尽家财,在回归之际拍出为香港左派民  相似文献   

20.
本刊追踪     
《环球人物》2013,(27):11
菲总统拒不向港道歉香港特首梁振英10月7日向菲律宾总统阿基诺三世转达了马尼拉人质事件受害者家属和香港社会的要求,并且表明人质事件不解决,会影响港菲关系正常发展,他要求双方就人质事件正式会晤。菲律宾媒体称,阿基诺三世对马尼拉人质事件表示哀悼及深切遗憾,但没有道歉,他强调事件中犯错的是枪手,他"不会就他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