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岳麓书院秦简《数》书之用语"術"字有两种写法、十余种不同的表达形式。存在原本应该使用"術"字的位置不使用"術"字,而是使用"方"、"法"等与"術"大致同义词的现象。这显示出《数》书很可能是主要源自两种书籍的抄本。  相似文献   

2.
岳麓书院所藏秦简《数》书是一部迄今所见最早的数学文献,对它的整理工作正在进行之中。目前已有数篇相关论文面世,但所涉竹简释文问题甚多,有些问题还非常严重,以致直接影响到对简文的解读,故而极有进行校补的必要。在细审简影的基础上,本文对已刊相关诸作释文中的问题进行了校正,对个别简的释文作了补充,目的是希望尽可能还其本来的面目,并对《数》的后续研究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3.
陈伟著《秦简牍校读及所见制度考察》,校读简文以断代为指归;阶层考察关注底层身份的生存状态;制度研究以创新为追求,堪称简牍校读与制度研究的典范。《考察》不仅考释、补正、断读了许多秦简牍的释文,而且在制度研究中多有创获。比如对"岳麓简先王之令"的解读,提出了"司寇、隐官践更"的话题,深化了对司寇、隐官身份地位的认识。对《岳麓书院藏秦简》(肆)所见"发徭"与"券徭"简的断读和释义,对解决长期争议的"月为更卒""更数"等问题也极具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4.
甲骑具装即人甲和马甲的合称,是古代重装骑兵的防护装具,在我国从十六国到隋流行了300多年。但是,在我国以往的考古发掘中还没有发现过甲骑具装实物,而在朝鲜和日本却发现多例。1988年在朝阳十二台乡砖厂88M1出土了我国第一副甲骑具装实物,为了解、研究我国古代的甲骑具装及其  相似文献   

5.
秦汉时期军马的牧养和征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说文解字》:“马,怒也,武也”。古代人们总是把马和戎事联系在一起,“马者,甲兵之本,国之大用,安宁则以别尊卑之序,有变则以济远近之难”;“古者掌兵政,谓之司马,问国君之富,数马以对,是马于国为最重”,反映了统治者对军马的重视程度。秦汉时期,随着骑兵的兴起,军马需求也大大增加。但由于气候和地理环境的关系,中原大部分地区并不出产骑兵使用的良马,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研习《岳麓书院藏秦简(壹)》基础上,对其中五处简文的训释、句读等提出了新的看法:《为吏治官及黔首》简2贰"里中"指所聚居的里中;简20叁"毄"读作系,训作约束;简23叁""读作蒐,訓作聚集;《占梦书》简27贰"梦死者复起更为官(棺)郭(椁),死者食,欲求衣常(裳)"是一例梦占,而非两例;简34壹之梦占可与《左传》中一则记载对读。  相似文献   

7.
彭浩 《江汉考古》2012,(3):121-123
望山二号墓遣册简2的"■"所指不仅局限于"笭",而包括车舆的内饰和车盖下悬挂的帷幔,具体部位另有文字指明。简15的"柱"指支撑轿顶的立柱。"昜马"读作"阳马"。通过对《九章算术·商功》第十五问刘徽注等文献资料的分析,确认"阳马"指轿顶四角的桁条。进而对简文"(轿)"的形制有新的了解。  相似文献   

8.
刘金华 《江汉考古》2004,30(3):83-86,27
“乘”简是《算数书》目前整理中分歧比较大的一组简文,尽管所作的调整有不同的几种,但其中仍缺乏一种有足够说服力的整理结果,对此,我们认为要对这组简文作出最恰当的整理,应该从《算数书》简本流传的角度,把其祖本中这段简文可能存在的分栏书写的情形加以考虑在内,在此基础上应可以得到更合理的整理。  相似文献   

9.
蒋文 《文物》2021,(3):91-94
<正>近年湖北荆州新出土的胡家草场汉简有《诘咎》一篇[1],其中有一条自题作"鬼取人为妻",标题分书于两简天头。该条首句云:凡鬼取(娶)人为妻,与相乐,是胃(谓)哀鬼。(胡家草场简《诘咎》1941贰)看似寥寥数言,实则颇富趣味——它可以帮助我们解读睡虎地秦简《日书》甲种《诘》篇的相应文句,而这两则简文是目前所见最早的与人鬼婚有关的文献材料,丰富了我们对古代冥婚观念的认识。本文先讨论《诘》篇简文的释读,再对两则简文的意义略作阐明。  相似文献   

10.
包山楚墓马甲复原辨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顺青等三同志的《荆门包山2号墓部分遗物的清理与复原》第三部分对墓中出土的髹漆皮甲冑作了复原,同时发表了原始资料图(见该文图六一图九、图一一)和复原示意图(见该文图一○、一二)。笔者认为文中所谈马甲和人甲都存在一些问题,有必要作进一步的分析、研究,现大致归纳为以下两方面进行讨论。一、关于"马甲"的一些问题文中所称的"马甲"分作遮护马体的左侧和右侧两组,因此,笼统地称为马甲不够准确,而宜称之为"马身甲"。据文中"马甲各型甲片排列顺序表",核对文中图七,可知马身甲左侧部分保存较  相似文献   

11.
1970—1976年,发掘了陕西咸阳杨家湾两座汉墓,出土了大批的彩绘陶俑,有骑兵、步兵、文官武士、舞乐杂役及配套的战车兵马等。在十一个陪葬坑中,有骑兵俑坑六个,步兵俑坑四个,战车坑一个。这些大量的兵马骑俑的出土,是研究西汉军制和骑兵在西汉时期的军事作用的重要资料。展力先生的《试谈杨家湾汉墓骑兵俑》和杨泓先生的  相似文献   

12.
近日。一部以甘南独立骑兵连为创作原型的电视尉《最后的骑兵》正在中央电视台热播。骑兵这个古老的兵种从春秋战国时起。就在我国军事战争史上留下过无数辉煌篇章。然而,面对现代高科技条件下的军事战争。骑兵的存在与否已成为越来越多的人关注的焦点。在电视剧《最后的骑兵》中。主人公常问天有这样的一句台词:“我军作为一支高科技的大军。如果没有骑兵将会成为一支没有文化的军队。”此话虽说不乏偏激成分。甚至会让人忍俊不禁。但却反映出了“最后的骑兵”对于骑兵这一古老兵种的无限热爱。为拍摄《最后的骑兵》。导演宁海强、编尉雷献以及骑兵连连长常问天的扮演者赵君,曾在甘南独立骑兵连体验生活20多天,他们在骑兵连与官兵同吃同住。给官兵们留下了深刻而难忘的印象。电视尉《最后的骑兵》播出后,很多观众从该尉中看出了甘南独立骑兵连的“影子”。这些观众在观看之余不禁发问:如今。骑兵是怎样生活的。真实的骑兵是不是电视里演的那样?  相似文献   

13.
岳麓书院藏秦简《为吏治官及黔首》篇中字词的释读问题仍有不少尚未解决,本文对其中的20处作了补释,如认为"数"当解释为多次,"联"当读为裂训为坏,等等。  相似文献   

14.
睡简《马》“中土”当即“厩中土”,亦即厩中土神的意思。其中“东乡(向)南乡(向)各一【马】□□□□□中土,以为马禖,穿壁直中,中三腏,四厩行大夫先?次席”一段简文,涉及祭祷方向、地点、神主置放、献祭等环节的介绍。与传统祀中霤礼设主于牖下类似,马禖仪式选择在马厩墙壁之下,设神主于厩壁龛中。“马禖合神”是合神而祭的意思,“马禖祝”也就是“合神祝”。神是“合神”,祝也是“合祝”。祝语首先针对厩和马的保护神厩中土神进行祷告,然后是针对始养马者先牧的四个祈愿。与肩水金关遗址出土内容类似于《马》的祝辞相比较,肩水金关简祝祷行为所针对的应该是现役的成马,相反,睡简《马》则与培育驯养“生马”的生产活动有关,其祝辞体现出祈祷“生马”经培育驯养终至“乘马”或“服马”的性质和目的。睡简《马》与肩水金关简祝辞在性质和目的等方面所呈现出的差异性,说明有关马的祝辞可能存在不同的类型或种类,“马”字书于156简背天头、“禖祝”书于接下来的编绳之下的书写格式,已经明确地表明这是有关“马”的“禖祝”的考量,而且言外之意还有将其与“禖祝”不同的祝辞排除在外的意思。据此以“马·禖祝”的角度审视简文篇题,或许颇为合适。  相似文献   

15.
刘信芳 《文博》2020,(2):66-68
1.简文"朝夕斗阋"犹《诗》"兄弟阋于墙",谓郑国庙食继承人诸公子之争斗;2."武彻庄功",彻、功互文,盖先王治理疆界之彻,开疆拓土之功;3."牢鼠不能同穴","牢鼠"谓食牢之鼠,句谓参与争夺的公子王孙不能"同穴";4.《汉书》"鼠不容穴"以旧注"坐衔窭数自妨,故不得入穴"为确诂,简文"牢鼠不能同穴"与《汉书》"鼠不容穴"不是一回事。  相似文献   

16.
居延简耿勋碑与东汉币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后汉书·光武帝纪》,东汉复行五铢是建武十六年开始的。其实,马援建武十一年受命为陇西太守,在任内就上书建议恢复五铢钱。很可能因为他受到陇西及其邻郡河西五郡复行五铢的影响。考古界提供的居延汉简简文发现了有关复行五铢钱的新资料,可增补东汉币制的空白。  相似文献   

17.
杨泓 《文物》2012,(6):45-56
一铁兜鍪战国七雄中,燕国有制作优良甲胄的传统,因之《周礼·考工记》称"燕无函"[1]。"函",即铠甲[2]。并解释说:"燕之无函也,非无函也,夫人而能为函也。"汉儒郑玄想出一个理由来解释,见《周礼》郑注:"燕近强胡,习作甲胄。"他的解说或许可以有两个方面的理由,一个是说因要抵御强胡,所以特别注重防护装具的制作;另一个是因与强胡的接触,会汲取强敌使用的防护装具的优点,改进自身防护装具的性  相似文献   

18.
西夏有一种经常出现的军队,称之为“铁鹞子”。这种军队战斗力极强,在西夏的对宋作战中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铁鹞子”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军队?它源出于何处?却是一个没有解决的问题,学术界见仁见智,本文提出不成熟的几点看法。一关于西夏“铁鹞子”的认识1.“铁鹞子”就是“铁骑”,即所谓《宋史·夏国传》的“重甲”、“善马”,在文献中有时称“铁鹞子”,有时又称“铁骑”,即西夏国内一种披有铁甲的骑兵,用现代话来说,就是一种装甲骑兵。这种装甲骑兵可能始建于元昊时代,《宋史·夏国传》称:“铁骑三千,分十部”,田况《儒林公议》卷上:“(元昊)常选部下骁勇自卫,分为十队,队各有长。”很可能这种骑  相似文献   

19.
最新刊布的《岳麓书院藏秦简(肆)》披露了一批有关秦律规范借贷关系的新史料。这些史料表明,秦王政十三年(前234),秦官府对民间"相贷资缗"的法律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更修"。简文还显示,在此之后,黔首"相贷资缗者,必券书吏",否则官府可以"勿听";而此前若"不券书讼",官府则"为治其缗,毋治其息"。不仅如此,秦官府亦制定了官方的法定利率,因此,秦的借贷关系其实是一种古典借贷关系,并非为一种纯粹的"封建高利贷关系"。尤为重要的是,这批岳麓秦简不仅向世人清晰地展示了一批秦律规范公私借贷行为的法律文本,而且还披露了一些当时公职人员在出公差时向沿途"县官"借贷粮草的历史真相。  相似文献   

20.
李章星 《文博》2020,(1):78-80+28
《岳麓书院藏秦简(五)》卒令中的上事"散书"条中的"散",原整理者解释为"拆散"之意,受前文解释的影响,将另一条卒令"必皆散取急辞"中的"散"也释读为"拆散"之意。从词义与行文逻辑解释,两处"散"释读为"拆散"都会让律令文意不通,且两条律令互为冲突。本文通过对两则卒令的史学分析、文字考证,认为《岳麓书院藏秦简(五)》中的两处"散"当释为"摘要"之意,行文的"散书"则可理解为文书摘要,则两令文从字顺、相辅相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