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今天我和妈妈大吵了一顿,所以我一时赌气跑出了家里,来到了小区。小区很大,我想:妈妈一定找不到我,让她急一急。我走着走着,看见小区里有许多人在放风筝,风筝可漂亮了,有喜羊羊的,有小燕子的,还有老鹰的……各种各样的风筝吸引了我。我从口袋里摸出妈妈昨天给的零花钱,买了一个彩色小鸟样子的风筝。我牵着风筝在草地上快乐地飞奔着。突然一阵大风刮来,把我的风筝线吹断了,风筝也随着风吹走了。我赶紧跟着风筝跑去。风吹得更大了,眼看风筝越吹越远,我已经快放弃了,这时,风停了,风筝也慢慢悠悠飘了下  相似文献   

2.
我妈妈     
醒来后,妈妈已经不睡在身边。小屋子里,她的简易床还支在那里,我不想把它收起来。起来给她打电话。她在那边精神奕奕:我刚下火车,回到家就去和邻居打麻将。和多数妈妈一样,我妈妈是个喜欢唠叨的人。北京的米不够好,蔬菜  相似文献   

3.
拉萨风筝季     
索穷 《中国西藏》2014,(6):52-55
女孩:"这个图案是‘邦典’(彩色围裙)吗?"放风筝的大叔:"是的,普姆,现在你们都不围‘邦典’了,我只好把它送到天上去。"游客:"怎么没有看到女孩来玩呢?"卖风筝的大妈:"女孩踢皮筋,男孩的游戏是(放)风筝,一码是一码,串了就没有味道啦。"我:"可以拍摄这个风筝吗?"扎风筝的小伙子警惕地瞄一眼:"你不会是想做线辘吧?"闲汉:"哈喽!生意好吗?"百无聊赖的小贩:"这天儿风和日丽的。我们是做风的生意,没有风就没有生意略。  相似文献   

4.
<正>我曾游走世界各地,以相机为眼,捕捉城市间的众生百态和自然中的瞬息万变,一路行走,一路记录,一路拍摄。旅行即是生活,远路的风尘虽让人身体疲乏,但总归会为生命涂上炫彩。因为总会有这样一个画面,瞬间打动我的心,让找寓情于它或收获感悟,让我禁不住发出"哇"的赞叹,无与伦比。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很多时候,我们不是在空间里旅行,而是时间。旅行的意义不在于战利品有多少,照片拍了几张,景点占据了几个,而正是这些"哇"的瞬间、心跳的瞬间,或是心灵突然变柔软的瞬间,你是否经历了。这些旅行的瞬间,部是生命的浅酌与感悟,我们能从中看到不一样的世界,和更不一样的自己。  相似文献   

5.
正春天悄悄地来了,泥土开始松动变软,干枯的杂草下面冒出了嫩芽。桃花、杏花、梨花竞相开放。红的似火,粉的似霞,白的似雪……我打开窗户闭上眼睛,沐浴着春光,感受着春天的气息。盼望着,盼望着,终于等到了这一天。今天我和爸爸妈妈去明故宫放风筝。我们一路小跑,春风像妈妈的手掌一样轻抚着我们的脸庞,舒服极了。到了明故宫,性急的我不管三七二十一,拿起风筝就跑,一边跑一边不停地放线,一拉一松,风筝飞上了蓝天。天  相似文献   

6.
朱工 《旅游》2005,(4):59-63
在美国华盛顿宇航博物馆的大厅里挂着一只中国风筝,在它边上写着:"人类最早的飞行器是中国的 风筝和火箭。"中国人最开始做风筝的时候肯定没想这么多。墨子最初制造木鸢放飞上天,可能完全 出于好奇;后来老百姓觉得把个东西放上天,肯定能把身边的倒霉事带走。千百年演变下来,人们 越来越喜欢这个东西,因为他放飞天上。声音似筝,所以就叫它"风筝"。但是,山东潍坊人又把风 筝向前发展了一步,他们让风筝不但好玩,而且好看。从明代至今,一个个小小的风筝上融入了潍 坊人几代人的聪明和辛苦。  相似文献   

7.
我们杂志的办公地,在鸟巢的西北不足几里处,每日上下班,我都会从它身边走过。在我的意识里,鸟巢和文物是不沾边的,相信很多人会和我一样。然而,出人意料的是,在文物工作者眼里,鸟巢和文物还真扯上了关系。  相似文献   

8.
桃花依旧     
桃花是一种很平常的花,然而在我的心目中却有着特殊的地位。看到它,我就想起与位朋友的一段故事。那是几年前的一个春天,我到邻村一位好友家作客。我们一起去野外散步,走到她家的果园里时,她郑重地折了一枝桃花,递到我手里,说:“送给你,愿咱们永远是好朋友。”那时,我们临近小学毕业,同学们相互写赠言,送礼物,但是没有一个想到送花的。我用塑料薄膜将这枝桃花包起来,飞奔回家。我想:“可不能让这枝友谊之花凋谢了。”回到家,我就让爷爷把它嫁接在我家果园里的一棵桃树上,并做了标记。几天后,我欣喜地发现,它成活了。花开花谢,又是一年,我已…  相似文献   

9.
爱笑的婆婆     
正婆婆一直是个爱笑的人,她在笑中打扫卫生,在笑中烹饪晚餐,在笑中与人交谈。每当全家人在一块儿吃晚饭时,婆婆总是乐呵呵的,她绘声绘色地向我们描述她这一天所经历的趣事,婆婆的轻松诙谐给我们的生活平添了许多精彩。在我的印象中婆婆就是这样一个整天乐呵呵的人。可是那天,我发现婆婆有些不一样。那天放学,我去同学家玩,爸爸妈妈来接我时已经是晚上六点了,见我饿了,妈妈便买了汉堡给我吃。回到家,婆婆依然跟往常一样,做了丰盛的晚餐。来到餐桌前,我一点食欲都没有,只用汤泡了一点儿饭,而爸妈  相似文献   

10.
微信是我这一年最大的敌人。尽管很早就把这个软件所有的提示音关掉,它仍然时常无声地作响,像一台绝望的机器,不停歇地向外太空发出“Hi,我们在这儿”的信号。我没有勇气计算一年里有多少时间无谓地花在它身上,也不敢声称明年不会这样。打电话、发电报、手写、干山万水来相会……就更高级吗?抽象的怀旧,和具体的时髦一样,是虚荣使然,并非某个时代所特有。工具并不等同于沟通质量。  相似文献   

11.
马建伟 《神州》2013,(33):113-113
早晨,在教室窗台上发现一蹦蹦儿虫。我象发现宝贝一样,把它捏在手中,然后,小心翼翼地将它放进纸盒里。随即,我查阅了相关的资料,于是一个有趣的活动设想产生了!,孩子们对于蹦蹦儿虫的了解有多少呢?为此,我们首先展开了有针对性的谈话活动:我拿着装有蹦蹦虫的纸盒神秘地说“:今天,老师请了一个小小杂技演员!”一听这话,孩子们小眼睛"唰"地一下集中在我手中的纸盒里。  相似文献   

12.
正吃过晚饭,我去秦淮河边散步,刚走出小区大门,我就看见天空中有许多"星星"在围着月亮跳舞。我仔细一看,哦!原来是许多五颜六色的闪光风筝。这些风筝在夜空中向我们眨眼睛,它们忽隐忽现,由红变绿,再变蓝变紫,活像一个个调皮的小孩子在玩捉迷藏。这些风筝有的大,有的小,有的高得用肉眼几乎看不见,有的似乎触手可及。一阵风吹过,所有的风筝都往东方飘去。我发现每只风  相似文献   

13.
俗话说:“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我觉得这句话一点也不对。我的爸爸妈妈是两个性格截然相反的人,可他们却进了一家门。先说我妈妈。她那张刀子嘴一天二十四小时不停地在我耳边唠叨,只要我一进家门,她嘴里就像放鞭炮一样噼里啪拉响个不停。其实,妈妈的话无非是三个词:“吃饭”、“看书”、“快点”。说实话,我还挺佩服我妈的,一天只有这三个词,竟能说它二十四小时,我却一句话都插不上,只能装聋作哑地听着她的经典三词。我与妈妈每天说不上十句话。周末爸爸回来时,可算是我  相似文献   

14.
我想有个家     
“我想有个家,一个不需要多大的地方。”实际上我有一个家,而且还很大。两百多平方米的房子装修十分讲究,中央空调吹出的阵阵暖风,使房间内四季如春。但住在这样优裕的环境里,我却丝毫找不到“家”的感觉,而且还经常觉得“冷”。家,本应是温暖的港湾,是人们自由自在地休息、全身心放松的地方。它未必富丽堂皇,但一定要充满温馨。在家的时候,要能够经常听到妈妈演奏的锅碗瓢盆交响曲,听到爸爸午休时发出有节奏的阵阵鼾声,  相似文献   

15.
肖元生  穆林 《旅游》2007,(8):15-15
动画连续剧《尼尔斯骑鹅旅行记》,我有时也抄头不抄尾的看一点,晓得驮着尼尔斯飞行的是一只大白鹅,因为它的羽毛雪一样的白,在灰雁的雁行里很扎眼,它的名字叫毛真,是一只家鹅。灰雁的队长叫阿卡。还有一只自始至终在耍花招的坏狐狸斯密尔。孩子们对这些名字都记得很牢。我就只记得一个毛真,坏狐狸叫什么名字,问儿子儿子不会理我,防着我捉弄他。我就问隔壁邻居家的一个男孩,那个胖嘟嘟男孩很认真的告诉我,叫斯密尔。  相似文献   

16.
小时候,在草地上放风筝,因为没有风,风筝怎么也飘不起来。于是,我沮丧地站在那里,等待着风的来临。父亲走过来,问:“为什么不让手中的风筝飞起来呢?”“没有风,风筝飞不起来。”我说。“没有风?你自己不就是一股风吗?”“我自己就是一股风?”  相似文献   

17.
三年前在县城买了一套商品房,妻女欣喜有了属于三个人的家,因为妻子和女儿邀请各自的朋友同学到家玩时喜欢说:我们家是二号楼三单元二楼。然而说到家,我一说就说的是离县城二十多公里,坐落在叫泽林的一条山沟沟里的那座黄土小院。 两居室的单元房比泥抹的农家小院有它的方便和舒适,我努力与这钢筋做架红砖做墙的建筑物进行着感情上的沟通,比如我用一些花草打扮它,在各个房  相似文献   

18.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和乔布斯都是非常要好的朋友。我们有着共同的理想,联手创立了苹果公司。但我们是很不一样的人,始终都是”.  相似文献   

19.
夜晚惊魂     
正夜晚总是那么寂静,那么阴森。我平常不希望夜晚出去,可是我总有一些在晚上的辅导班。无奈,我只得在月光下在辅导地与家之间往返。那个辅导班不算远,却要经过一条又长又黑的小巷。这条小巷里没有灯,很少有人经过。初秋的一天夜晚,我与往常一样从辅导班回家,来到巷口,透过长长的小巷,我隐约能看到另一头灯的光亮。"目标灯光,出发!"我暗暗对自己说,一边硬着头皮向前冲去。"哒哒哒……"脚步声极有节奏地在巷子里回荡,仿佛天地间只有这一种声音。突然我的脚不慎踩进了有水的洼地里了,水溅上我的小腿。  相似文献   

20.
广大的世界     
让我来讲讲挂在自家墙上的一张照片。它的拍摄者是W.尤金·史密斯。题为“到天堂花园里散步”。画面中是他两个年幼的孩子。手拉手走在林间的一条泥巴路上,正从树荫里进入一片亮堂的开阔地。它让我想起自己小时候在俄勒冈州西南部的家,我也曾到后园的野地中寻觅探索。我家后园里有这些:我最喜欢的一棵黑胡桃树。鹿的蹄印,一个马蜂窝,松鼠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