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943年,由于中国产棉区多被日本侵略军占领,国民党部队军用被服供应十分困难,国民党政府遂决定向沦陷区寻找出路.此事由在重庆的青帮头子杜月笙出面,向上海进行了一系列幕后活动.由于蒋、汪、日三方各有所需,最终达成了谅解与互助的物资贸易关系.在这之前,这种关系虽已存在,但只是局部的、零星的.自此之后,蒋、汪、日贸易大联合便...  相似文献   

2.
1948年,是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中关键性的一年。11月6日,淮海战役开始,国民党军黄百韬兵团不几天即被解放军重重包围。由于国民党在军事上连连失利,内部矛盾加深,派系斗争更趋激烈。由桂系主要头目白崇禧一手策划、导演的逼蒋下台闹剧,是个典型例子。  相似文献   

3.
马叙伦(1885-1970),字夷初,浙江杭县(今余杭)人,系著名的教育家、书法家和民主人士.马叙伦曾任上海《国粹学报》等报的编辑,担任上海劳动大学校长,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教授.抗战期间,他积极从事抗日反蒋活动.1945年年底在上海发起组织中国民主促进会,1946年6月23日参加上海工人、学生和各界人士举行的反内战游行示威,被推举为向南京国民政府请愿的代表,为此在下关车站被国民党特务打伤.新中国成立后,他曾任教育部、高等教育部部长,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政协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主席,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副主席等.  相似文献   

4.
蒋介石早年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学习,后来到日本学习军事,回国后在陈其美部下从事革命斗争,对孙中山表示忠诚。1922年6月,陈烱明在广州叛变,蒋介石从上海赶到广州,上永丰舰保卫孙中山。9月写了《孙大总统广州蒙难记》,颂扬孙中山,痛斥陈烱明。孙中山为此书作序,这就抬高了蒋的身价。1923年8月16日,孙中山派以蒋介石为团长的“孙逸仙博士代表团”到苏联考察学习。蒋回国后高喊“民族斗争”、“阶级斗争”的革命口号。随后被孙中山任命为国民党军事委员会委员、黄埔军校校长兼粤军总司令部参谋长等职。  相似文献   

5.
1990年12月4—6日,华东地区中国现代史学术教学研讨会在上海师范大学召开。这次会议是在中国现代史学会指导下、由上海市社联、上海社科院历史所、上海档案馆、复旦大学、华东师大、同济大学文科系,上海大学、上海师大等单位发起的。华东地区的八十多名专家学者到会,就中国现代史中的政治、军事、文化思想、人物评价和教学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国民党派系斗争是这次会议讨论的热点之一。与会代表以为,由于国民党内部阶级成份的复杂、地方割据的存在、国际背景的不同,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封建家长制的传统,在国民党内部形成了大大小小的不同派系。他们打着维护孙中山三民主义、维护国民党的旗号,以武力为后盾、与实行专制独裁、排斥异己的蒋介石集团纷争。有的坚持反蒋而走上了联共反蒋的道路,参加了共产党领导下的民主革命统一战线;有的则坚持反共立场,必然由反蒋走上附蒋反共的道路,最后不免覆灭的结局。国民党派系斗争的激化,往往表现为军阀  相似文献   

6.
1949年12月9日,在中共中央的指导下,在中共地下党和各民主党派和全省人民的支持下,国民党云南省政府主席卢汉毅然在蒋嫡系军队的包围中宣布反蒋起义。接着,他指挥保安部队击败了蒋嫡系部队的围攻,迎来了解放军,昆明得以解放。  相似文献   

7.
姚华飞 《文史博览》2009,(12):24-25
随着电影《建国大业》的上映,剧中民盟领导人张澜、罗隆基在特务的严密监视下被成功营救的情节引起了人们的兴趣,特别是由陈道明饰演的主持营救工作的国民党军官阎锦文,更是以其酷酷的造型、机智的言行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阎锦文在历史上确有其人,1914年出生,早年混迹于上海滩,加入帮会,得以结识帮会头面人物杨虎,被杨虎引为心腹。抗战胜利后,他依靠杨虎的关系进入国民党上海警备司令部稽查处担任第三警备大队大队副。而这个稽查处正是军统(后来的保密局)在上海的公开特务机关,专事执行搜捕共产党和反蒋人士的任务。  相似文献   

8.
西山会议派的“联蒋倒汪”策略1925年3月,孙中山逝世后,国民党内的右派分子就活跃起来,竟与帝国主义和反动军官相勾结,于8月20日,在中央党部门前暗杀了国民党左派领袖廖仲恺。11月23日,以邹鲁、谢持、林森、张继、居正等为首的国民党老右派,又在北京西山碧云寺孙中山灵前召开了非法的一届四中全会(即西山会议),通过了一系列决议,并宣布广州的国民党中央为非法,后又在上海成立了自己的中央党部,公开制造分裂,这就是西山会议派。在西山会议上,他们着重分析了广州的政治形势,研究了对待国民党领导人的态度,确定了…  相似文献   

9.
杨天石 《百年潮》2003,(6):62-66
1924年1月,毛泽东作为湖南代表参加了在广州召开的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同月31日,国民党第一届中央执行委员、监察委员召开全体会议,决定在上海、北京、汉口等地成立执行部,以加强这几个地区的工作,毛泽东被派到上海执行部。2月中旬,毛泽东从广州到上海,和共产党人罗章龙、王荷波、恽代英、沈泽民、邵力子、瞿秋白、施存统、邓中夏、向警予、张秋人等参加国民党上海执行部工作。据规定,国民党上海执行部管辖  相似文献   

10.
李公朴日记     
李公朴 (1900—1946),江苏常州人,著名民主爱国人士。1936年11月,他与沈钧儒等领导“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而被国民党逮捕入狱,1945年任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委员,1946年7月11日在昆明被国民党特务杀害。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有李公朴日记两册。本刊的前身《党史研究资料》在1984年、2002年和2004陆续刊登了由孙景贤、王健、贺秦华、安跃华等人整理的部分李公朴日记。此为日记的最后一部分。这些日记记载了李公朴在1937年、1939年、1946年间,反对美蒋勾结发动反革命内战和在国民党监狱中坚持抗日民主的战斗生活,对研究抗日战争时期的爱国民主运动有相当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1931年,因派系斗争的缘故,国民党元老胡汉民被蒋介白软禁于汤山。胡汉民的亲家林焕庭欲替其报仇,便潜赴上海,找到人称“暗杀大王”的王亚樵予以重金,嘱其行刺蒋介石。而刺蒋原本就是王亚樵的一个心愿,所以他就爽快地答应下来。同年6月,蒋介石去庐山避暑。这一消息被王亚樵探知后,立即令手下10余人化装成游客,赶赴庐山,伺机实施行刺计划。为将枪支偷运上山,刺蒋小组成员买来10只金华火腿,用刀将火腿掏空,将枪支放进去,再用针将火腿缝好,外面涂上  相似文献   

12.
景玉川 《炎黄春秋》2014,(2):47-51,10
王征明1923年4月出生于江苏徐州,1938年1月1日,不到15岁参加八路军学兵队。1943年王征明任新四军军部参谋处侦察科副科长,负责保卫军部情报业务。1949年5月,王征明率人先入上海,会晤国民党警察局代理局长陆大公,交代陆为我接管国民党上海警察局作好准备。先后任上海市公安局社会处办公室主任、政保处副处长、处长,并兼上海市委保卫工作委员会秘书长。1953年王征明调公安部二局任职。1954年4月5日,曾是扬帆助手的王征明被秘密逮捕,被  相似文献   

13.
京剧《沙家浜》中"胡传魁"的原型是胡肇汉。他生于湖南,曾是国民党杂牌部队的散兵。抗战时,他拉起一支队伍占山为王,后被中共抗日武装收编,但不久叛变,在日、蒋、汪之间纵横捭阖,反复无常。抗战胜利后,胡肇汉投靠国民党,盘踞在阳澄湖地区,残害中共军民,民愤极大。  相似文献   

14.
金以林 《近代史研究》2004,3(1):193-237
在1931年因蒋介石扣押胡汉民引起的宁粤对峙事件中,国民党内反蒋势力结成空前未有的大联盟.因此,蒋介石也一改以往武力镇压为主的做法,而始终力求通过政治手段解决.特别是"九·一八"事变后,面对外侮和全国人民要求一致对外的呼声,宁粤双方被迫和解,在上海召开和谈会议.和谈期间,蒋介石利用所掌握的政治资源,最大限度地稳定了自己的权力结构,并不断地分化各派反蒋势力的联盟.上海和谈是宁粤对峙事件的一个重要分水岭,在此前后国民党内各政治派系又经历了一次新的分化组合.  相似文献   

15.
郭春涛,1898年生于湖南一个农民家庭,早年在参加驱逐军阀张敬尧的学生运动中结识了毛泽东、蔡和森、李富春、李维汉。1919年参加了设在北京的马克思主义研究小组,同年秋,与蔡和森等人赴法留学。1923年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先后参加国民党一大、二大。1936年,因策动刘湘反蒋被国民党中央开除党籍。1938年到重庆,准备去苏联学习军事,被周  相似文献   

16.
上海解放时,国民党安排他担任上海代理市长,共产党点名要他留下共建上海。他就是只当了四天(1949年5月25—28日)国民党上海市市长的赵祖康。  相似文献   

17.
上海解放时,国民党安排他担任上海代理市长,共产党点名要他留下共建上海。他就是只当了四天(1949年5月25-28日)国民党上海市市长的赵祖康。  相似文献   

18.
1988年1月13日,台湾政治强人蒋经国在毫无预警状况下,溘然长逝于七海官邸。由于事出突然令国民党高层在猝不及防的情势下,无法从容安排蒋身后的权力布局,使台湾政局于此陷入权斗之中难以自拔,最后李登辉虽脱颖而出成为国民党主席,但国民党内主流、非主流斗争却越演越烈,连带使蒋经国历史定位迟迟无法定论。  相似文献   

19.
金以林 《民国档案》2007,8(1):117-125
自1927年宁汉分裂到1931年宁粤对峙的数年间,国民党内爆发了数次反蒋战争,陈铭枢都以自身实力鼎力拥护蒋介石,成为非蒋嫡系的地方实力派中独一无二的挺蒋劲旅。特别是在宁粤对峙期间,国民党内粤籍领袖几乎全部投入反蒋阵营,唯有陈铭枢率领的这支以粤人为主的第十九路军,公开支持蒋介石,助蒋稳定权力,立下汗马功劳。以往对陈铭枢的研究多集中在福建事变的反蒋活动,而缺少对此前陈氏政治活动的探讨,即使在他个人回忆录中对此也语焉不详。本文主要依靠档案文献,力图重现此段历史真实。  相似文献   

20.
蒋介石在国民党内大权独揽,对于国民政府主席一职,认为无足轻重,因此让林森做了12年之久。可是蒋夫妇经过访问印度及参加开罗会议后,觉得非做元首才行。1943年,林森因被军用大卡车撞成重伤,不久即逝世。有人推测其中是有阴谋的。林森死后,国民政府主席非蒋莫属,但蒋偏要假惺惺的请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