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 长期以来,史学界一致认为《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最近,有的同志提出它不是太平天国革命纲领的较为符合历史实际的新见解。但对它颁行年代的看法,还是一致的,都依据它封面题“太平天国癸好三年新刻”字样,就断定它颁行于太平天国癸好三年(1853年)。只是在具体年月上小有差别,有的说“定都天京以后,就颁布了”;有的说“当刊于1853年下半年”;有的说颁布“不会早于一八五三年天历十月,也不会晚于年底,大约为冬天”。  相似文献   

2.
太平天国很重视宣传教育工作,早在政权建立之初,就曾刊刻过宣传上帝教教义的书籍,癸好三年(公元1853年)定都天京后,即组织南京、扬州等地刻书和印刷工人设立"镌刻衙"和"刷书衙"来进行雕版和印刷书籍的工作。太平天国官书中以壬子、癸好、甲寅等年代出版的官书为最多。去年秋季在北京发现了一本甲寅四年重刻的"太平救世歌",兹略作介绍,以见太平天国官书之一斑。 "太平救世歌"初刻于太平天国癸好三年,解放前国内未发现此书。有关太平天国的文物资料,在旧中国一向不为人所重视,因而发现较少。这个本  相似文献   

3.
<正>将田凭称作太平天国的土地证,因为它是太平天国当局发给土地所有者具有法律效力的证明。太平天国奠都天京后不久,1853年冬即颁布以解决农民土地问题为中心的纲领性文件《天朝田亩制度》  相似文献   

4.
(一)南京是太平天国革命的首都天京,是当年的政治中心;从1853年3月19日太平军攻克南京起,直到1864年7月19日天京陷落止,太平天国政权在南京有十一年又四个月之久,比在其他地区活动时间  相似文献   

5.
太平天国时期,南京长江路292号成为天王洪秀全的宫殿。太平天国以南京“龙蟠虎踞,楚尾吴头,民物浩繁,士林渊薮”(《建天京于金陵记》),遂决定在此建都,称为天京。1853年3月29日,天王洪秀全从水西门进城,直入清两江总督署,将这里改为天朝宫殿,一般称为天王府,作为太平  相似文献   

6.
清朝后期,尤其是鸦片战争之后,朝政日益腐败,社会矛盾更趋尖锐。1851年,太平天国起义爆发。1853年,太平军攻占南京,定都并改称天京。1854年,太平天国开始铸钱。  相似文献   

7.
太平天国建都天京是否错误是一个争论来决,值得注意的问题。对于这个问题,牟安世先生在《太平天国》一书中提出了下述论点:1.他说太平天国內部对于应否建都天京的问题,当时曾经引起争论,名将罗大纲指出了建都天京的错误,他引《清史稿》列传262《洪秀全传》所记罗大纲“欲图北必先定河南,大驾驻河南,军乃渡河,至皖、豫一出。否则,先定南九省,无内顾忧。然后三  相似文献   

8.
1864年7月19日(清同治三年六月十六日)太平天国的首都天京(今南京)失守后第四天,原来保卫天京的主将李秀成也在方山被“奸民拿获”,解送湘营了。李秀成被俘后,曾国藩亲自审讯过两次,他还派其爪牙庞际云等“鞫讯累日”。“亲讯”、“鞫讯”本有口供,而李秀成又在囚笼里“自写亲供”,也就是他所说的《书供》。《书供》经过曾国藩删  相似文献   

9.
一、武昌决策1851年——1864年的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旧式农民起义的高峰,又是近代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的第一个高潮。在太平天国革命时期,安徽是太平天国开辟最早、最为巩固的根据地。太平天国农民革命军是在从金田起义到定都天京(今南京市)的进军途中首战安徽的。1853年2月10日(天历癸好三年正月初八,夏历咸丰三年正月初三),太平军放弃武汉,胡以晃、李开芳、林凤祥带陆路之兵,东王杨秀清、北王韦昌辉、翼王石达开、  相似文献   

10.
《天父下凡诏书》(第 2部 )是太平天国文献中一本很值得研究的书 ,记太平天国癸好三年 (1 853年 )十一月东王杨秀清假借天父下凡 ,教导并要杖责天王洪秀全的经过。这本书当年由太平天国出版 ,但似不为当时的对手———清朝将帅所见所知。奉曾国藩檄委搜集“贼情”而编成的《贼情汇纂》一书 ,只在“首逆伪天王洪秀全事实”中记 :“秀清自恃功高 ,朝见立而不跪 ,每诈称天父下凡附体 ,令秀全跪其前 ,甚至数其罪而杖责之 ,造言既毕 ,其为君臣如初。”① 这是《贼情汇纂》的主要撰稿人、曾与太平天国中人多有交往而从南京逃出的程奉璜述说的 ,事…  相似文献   

11.
关于北王韦昌辉被杀,据郭廷以在其所著《太平天国史事日志》一书中考订,发生在咸丰六年十月中旬。①解放后,许多太平天国史论著,几乎都采用这个说法。直到最近,一些同志在论述“天京事变”的有关文章中,也持类似见解。例如,郭毅生同志在《如何评价杨秀清?》一文小注中说:“此事发生最迟应在阴历十月二十日左右。”周自生同志在《对“天京事变”几个有  相似文献   

12.
护王陈坤书部下《名册》和《兵册》(原件现藏英国伦敦博物院)中记载了江南省所管辖的郡县,它们是:上元县、句容县、江宁郡、丹阳县、常州郡、天京、镇江郡、金坛县、浦口、六合县、淮安郡、山阳县、武进县、江阴县、江浦县、溧阳县、扬州郡、仪征县、阳湖县、溧水县、当阳县、无锡县、宜兴县等二十三个郡县。天京省是太平天国定  相似文献   

13.
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不久即分兵西征,开辟上游战场。从此,皖、赣、鄂三省成为太平天国的主要战区之一,太平军与湘军在广阔的水陆战场上相峙角逐,进行了持续十年之久的血战。而1853—1856年西征则奠定了往后6年上游战场基本战争格局。本文试图对西征初期战略问题作一探讨,剖析其阶段性演变,以再现战略指挥不断升级的动态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14.
清咸丰三年(1853),上海小刀会起义成功占领上海后,派出水陆两路向天京太平天国送奏折。水路一份在镇江被截,陆路一份下落不明。1989年杭州征集到一枚太平大铜钱,钱文似与当年太平军传递出兵援救小刀会的信息有关。  相似文献   

15.
《资政新篇》是洪仁玕1859年(太平天国己未九年,清咸丰九年)由香港到天京,被封为干王、“总理朝纲”后提出来的。洪氏在刊发此书的《喧谕》里说,他“编成资政新篇一则”,蒙天王“旨准”后,即“遵旨将原奏刊刻颁行,咸使闻知”。又据干殿官员汪吉人等说:“前所著之《资政新篇》、《英杰归  相似文献   

16.
《文献》2014,(6)
<正>精装16开定价:1800元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4年7月太平天国原刻官书,当时称诏书,上盖天王金印及"旨准"两字,印制精美,因太平天国失败而被清廷大量销毁,存世极少,向为研究者所重视。澳大利亚国家图书馆所藏部分,系由太平天国赠送给法、英外交官、传教士,后为"伦敦会藏书"。本书全三册,收录澳大利亚国家图书馆所藏太平天国原版刻书和原抄本  相似文献   

17.
太平天国很重视文化宣传,早在1844年(清道光廿四年),洪秀全游广西时,即作有劝世真文、百正歌等向人民宣传。金田起义后,因为得到广大人民的拥护,军声所至,敌人望风奔溃,不久即占领了广大地区。太平军在行军中需要雕刻印信、布告,散发宣传书籍,起初由广西、两湖及不少江西的刻字匠来刊印。到南京建立天京后,为适应文化宣传的需要正式成立出版机关,在复成仓大街设立"镌刻衙",在文昌宫后簷成立"刷书衙",并有"典鐫刻"的长官①来负责。南京在南宋与明代刻书已极发达,本为刻印工人集中地之一,至是又招致了一部分扬州的刻字好手,所以天京又成为天国的出版中心,刻书事业得到蓬勃的发展。这与当时在清朝统治下的地方"开书坊的连年倒运,做铁匠的到处发财"②的鼓儿词所描写的,形成鲜明的对比。  相似文献   

18.
太平天国的科举考试“始自辛开元年在广西永安州时”的说法,是罗老罗尔纲先生提出的。本来,罗老也认为太平天国的科举考试是始自癸好三年定都天京之初的,但在修订再版《太平天国史稿》的时候,则以“始自辛开元年在广西永安州时”的新说法取代了  相似文献   

19.
李致忠 《文献》2007,(3):33-39
叶德辉《书林清话》卷十谓:"朱子劾唐仲友一重公案,世固鲜有知之者.淳熙八年,唐仲友守台州,领公使库钱刻《荀子》、《扬子》二书,为朱子所弹劾."其下引述朱熹弹劾唐仲友第六状中相关文字,最后归纳说"可见仲友被劾,伪造会子亦其一节,非专因刻书也."  相似文献   

20.
一八五三年(咸丰三年)太平国定都天京(今南京)后,曾把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等省的许多地区作为控制或活动的主要范围。祁门县地处安徽最南端,距离天国的政治中心天京有千里之遥,但长期是太平天国活功的地区,在其军力强盛的时候还曾一度控制过祁门地区。据《祁门县志》(同治志),在定都天京以后的第二年,即一八五四年(咸丰四年)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