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1世纪的东亚:文化建设与文化交流”是由北京大学与澳门理工学院共同举办的国际学术研讨会,探讨东亚地区在全球化大潮之下,如何理性地审视自己的传统文化,有效应对外来挑战,把握文化建设的主动权,促进东亚国家的文化交往与文化繁荣。会议讨论的热点问题包括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国际关系与东亚文化、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文化保护与文化传播、东亚文化建设、“东亚意识”与华人社会文化倾向等方面。  相似文献   

2.
正2019年4月24—27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与韩国成均馆大学东亚学术院主办,云南师范大学历史与行政学院承办的"第九届中韩学术年会:东亚历史文化的传承"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昆明举行。之所以选择"东亚历史文化传承"为会议主题,卜宪群认为,东亚文化有不同  相似文献   

3.
正一、问题意识——东亚"福祉文化的基础"本文采用历史社会学的研究方法,拟从两个层面探讨东亚"福祉文化的基础":一是从"互助"和"规范"的层面探讨东亚"福祉文化的基础"的社会关系;二是通过比较中日两位慈善人物考察东亚"福祉文化的基础"的"慈善救济""慈善教育"思想。同时也说明一下这一问题意识产生的起因。(一)东亚的慈善事业与"中华福祉文化圈"之假说  相似文献   

4.
中国文化现代化与东亚合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英春 《攀登》2010,29(4):27-34
本文尝试将中国文化现代化与东亚合作议题结合起来进行整体性思考,以探讨区域文化传统的传承、大众文化与文化产业合作以及有益于共同利益的、面向未来的"文化共同体"建构。首先,提出了观察和思考中国文化现代化路径的三个维度:民族本源、地区基础和全球视野。其次,梳理了东亚文化传统的同质性内容和共同演进逻辑,讨论了以东亚文化传统为基石构建面向未来的"文化共同体"的可能性。其三,以全球范围内的文化"同质化"趋势为背景,提出应立足东亚三国文化产业领域的既有优势、合作基础和共同市场,构造一条成熟有序的大众文化生产与传播"链条"。  相似文献   

5.
随着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迅速发展,区域经济整合对东亚国家政治经济发展及社会文化变迁所带来的影响也引起学界的极大关注。不断扩大的东亚人口跨国迁移浪潮,不仅是东亚区域经济整合鲋显著表现与特征,而且也成为推动东亚区域整合的重要因素,因此,人口跨国迁移成为东亚区域整合进程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儒教伦理与东亚国家的现代化安文,陈奉林从儒教对东亚国家的影响谈起中国的儒教(或称儒学)对东亚国家产生了深刻影响,在东亚纷繁复杂的文化中居于核心地位。从儒教对东亚的影响来看,尽管它在传播与发展过程中经受改造、发生变化,但它的一套伦理原则和价值观念仍然成...  相似文献   

7.
史桂芳 《史学月刊》2006,2(12):56-62
日本侵华战争期间,在日本国内和中国伪政权统治区曾分别形成了规模庞大的东亚联盟运动。东亚联盟运动以“王道主义”为指导理念,以“国防共同、经济一体化、政治独立、文化沟通”为基本内容,从思想上、文化上为日本独占中国、称霸世界的目的服务。日本的东亚联盟以尊重中国的“政治独立”相标榜,比日本国内其他侵略理论和“兴亚”运动更加具有欺骗性。汪精卫伪国民政府的东亚联盟运动则与新国民运动相配合,旨在加强伪政权的统治,为投敌行径制造理论根据。  相似文献   

8.
2013年8月26日,由文化部主办的中国首届“东亚文化之都”评选活动终审工作会在北京国家博物馆举行。经过紧张激烈的角逐,福建泉州以88.92分的全场最高分,在苏州、杭州、青岛、武汉、西安、黄山、济宁、咸阳、桂林等实力强大的初审入围城市中脱颖而出,当选为中国首个“东亚文化之都”。2014年12月,在为期一年的“东亚文化之都”建设、推广、交流活动即将收官之际,经中央批准同意,“海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在福建泉州举办。昔日的东方第一大港、联合国教  相似文献   

9.
中日战争期间,为侵略中国并在思想上控制中国,日本陆军中将石原莞尔抛出了"东亚联盟论",并与木村武雄等人组建东亚联盟协会,出版机关刊物《东亚联盟》。"东亚联盟论"提倡以"共同国防、经济一体化、政治独立以及文化沟通"为基础,建立日满华同盟,是日本侵华战争时期影响较大的侵华理论之一。在"东亚联盟论"思想的指导下,木村武雄与石原莞尔等人开展起来的东亚联盟运动,宣传"王道主义"蛊惑东亚他国民众,极具欺骗性。从《东亚联盟》期刊发展的脉络看,东亚联盟运动大体经历了两个时期,分别以政治运动和半宗教半政治运动为特点。但无论侵略者们进行怎样的装点与掩饰,都掩盖不了"东亚联盟论"及其运动的侵略本质。  相似文献   

10.
中日战争期间,为侵略中国并在思想上控制中国,日本陆军中将石原莞尔抛出了“东亚联盟论”,并与木村武雄等人组建东亚联盟协会,出版机关刊物《东亚联盟》。“东亚联盟论”提倡以“共同国防、经济一体化、政治独立以及文化沟通”为基础,建立日满华同盟,是日本侵华战争时期影响较大的侵华理论之一。在“东亚联盟论”思想的指导下,木村武雄与石原莞尔等人开展起来的东亚联盟运动,宣传“王道主义”蛊惑东亚他国民众,极具欺骗性。从《东亚联盟》期刊发展的脉络看,东亚联盟运动大体经历了两个时期,分别以政治运动和半宗教半政治运动为特点。但无论侵略者们进行怎样的装点与掩饰,都掩盖不了“东亚联盟论”及其运动的侵略本质。  相似文献   

11.
正作为东亚文化,尤其是海洋文化的代表之一,妈祖文化传播到整个东亚地区,在东亚各个地域落地生根,共存共融,形成了极具影响力的多元性多样化的信仰文化。近现代以来,妈祖文化得到海外学者的极大关注,尤其成了一批日本学者研究的重点。在全球化背景下,认识与剖析妈祖文化的海外研究,有利于我们站在"他者的视角"和"世界的眼光"审视自身的文化内涵。日本关于妈祖的文献记载,最早可以追溯到日本僧人袋中良定的《琉球神道记》,  相似文献   

12.
现在汉口黄浦路西段古德寺一带。原是一片菜地。60多年前,在古德寺前,日本人盖有一座座红砖楼房的学校.人称“东洋学堂”,它的本名是“汉口东亚同文书院”。1921年前后,英、美、法等国都在退还庚子赔款.在华“兴办”文化事业,至于日本的庚款.则由日本外务省设立了一个东亚文化事业部,把这笔款项补助给表面上是民间团体的东亚同文会,再由同文会资助一些留日学生和办理学校.  相似文献   

13.
“东亚传统文化国际会议”在日本福冈举行黄宣民“东亚传统文化国际会议”干1994年4月8──10日在日本福冈举行。这次会议由日本著名学者、九州大学名誉教授冈田武彦任会长,九州大学文学部教授町田三郎任秘书长。与会学者分别来自日本(17人)、中国(14人)...  相似文献   

14.
新石器以来,气候变化及地理环境的变迁与草原文化发展进程息息相关.每当气候寒冷期,气候带、草原带南移,从东亚到西亚的草原文化也随之向南扩展.由于全球气候变化的同时性,从东亚、中亚到西亚的草原文化的向南扩展也呈现同时性.人类历史发展的重要分界线对应着特定的气候环境.  相似文献   

15.
“中日文化协会”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美霞 《民国档案》2000,26(3):96-101
“中日文化协会”成立于1940年7月,以鼓吹日伪携手、共存共荣、共建所谓“大东亚共荣圈”与东亚文艺复兴为宗旨。第二次中日战争期间,日本在武装侵略中国、占领大片中国领土的同时,还对广大沦陷区人民实施文化侵略。对“中日文化协会”的成立经过、组织机构及基本活动略加梳理,有助于透视这段被污染、扭曲的中日文化交流史。  相似文献   

16.
国内资讯     
《中国文化遗产》2013,(5):111-111
第三届东亚文化遗产保护学会国际学术研讨会在韩国庆州召开 遗产历史东亚9月5日至9日.”第三届东亚文化保护学会国际学术研讨会”在韩国名城庆州召开。本次会议旨在加强地区文化遗产保护科学领域研究与技术的交流,展示中日韩各国近年来在东亚地区.尤其是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取得的新成果与进展.及其采用的最新保护技术与方法。  相似文献   

17.
对东亚经济圈的历史考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历史上,东亚地区存在完整的区域秩序与深厚的历史文化传统,相对封闭、隔绝的地理环境,使东亚成为一个独立的交通贸易圈。远在文化交流之前,东亚各国就有了经济上的相互交流交往。科技进步和交流区域扩大促进了东亚经济圈发展,有力地衔接了印度洋贸易圈,使东亚与印度、伊斯兰世界以及欧洲联系在一起。本文探讨东亚经济圈的形成与发展,这是理解东亚文明的关键。战后东亚国家实现了跨世纪的变革与重新崛起,形成新的文明区域与新的经济增长点,为世界提供了新经验与新模式。  相似文献   

18.
2009年10月17日-19日,由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与故宫博物院、东亚文化遗产保护学会共同主办的2009东亚文化遗产保护技术研讨会暨东亚文化遗产保护学会第一次年会在故宫博物院报告厅召开。故宫博物院郑欣淼院长、李季常务副院长、段勇副院长、国家文物局张柏副局长、东亚文化遗产保护学会泽田正昭会长、李午熹副会长、陆寿麟副会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北京办事处杜晓帆专员、中国科协黄珏调研员出席了开幕式。本次会议是东亚文化遗产保护学会成立以来的第一次学术年会,东亚文化遗产保护学会是中日韩三国文物保护工作者发起成立的,旨在促进东亚地区文化圈内文化遗产保护技术共同发展的民间学术组织,学会2007年11月在韩国首尔正式宣布成立,首任会长是日本著名专家泽田正昭先生。  相似文献   

19.
明代开国功臣刘基的生平和功业,不独在明清中国引起讨论和传播,在东亚汉文化圈的朝鲜半岛也受到持续关注。刘基的预言家形象,他的诗文造诣,以及围绕其出处问题产生的历史评价,都是近世朝鲜士人集中关注的议题。刘基作为明朝开国元勋,其形象在周边诸国的播迁与演变,呈现了中国历史文化在东亚社会的传播过程,表明中国典籍及历史文化名人等文化载体在文明互鉴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山西省域范围内发现的旧石器时代遗址以及出土的古人类化石、石器工具等的研究成果为基本出发点,系统梳理了1949年以前,解放后到上世纪70年代末以及80年代以来三个大的发展、研究阶段,立足于黄土高原东缘,着眼于山西旧石器文化在全国甚至整个东亚范围内对现代人多地区起源论、东亚旧石器文化发展做出的贡献,以及其学术地位进行了全面、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