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三月二十八日是牟定三月街的街期。这天,彝族男女青年,穿着节日的盛装,从四面八方向牟定城涌来。太阳照在姑娘们美丽的各色头饰、手饰、服饰上,闪闪发光。小伙子们一个个胸挎龙头四弦琴,有的背着小胡琴,有的带着短笛,兴匆匆来赶街。牟定城里城外,到处人山人海,笛声悠扬,弦声淙淙,歌声朗朗,欢歌笑语,热闹异常。只要有几个小伙在街上或路边吹起笛子或弹起弦子跳起来,姑娘们就会手拉手地参加进来,围成一个圆圈,合着笛声、琴声的节拍,翩翩起舞。人越来越多,其他小伙、姑娘们又在另一个地方跳起来。这里一圈,那里一圈,城里城  相似文献   

2.
三月街     
“三月街”又名“观音市”,是白族盛大节日和街期。每年农历三月十五日至二十日在大理旧城西的点苍山麓举行。传说,观音大士开辟了这个地区,为了纪念她,各族人民,尤其是白族人民,每逢这个时期,都来此聚会。最初是带有宗教色彩的民间活动,后来,逐渐发展成为文艺活动、体育竞技和物质交流相结合的盛大的民族节日。作为节日,“三月街”已有一千多年历史。三月街@玲珑  相似文献   

3.
每年农历三月二十八,是大姚县云台山彝族人民传统的“服装节”。这一天,当地彝族群众家家杀鸡宰羊、饮酒欢歌,四周的彝族群众也从十里、百里之外赶来参加这一节日。这是当地彝族妇女专门进行服装比美的日子,谁的服饰设计精巧,花样出众,谁就能赢得人们的赞誉。在“服装节”上,刺绣珍品真可谓琳琅满目:飞禽走兽、流水行云、山花野草、缠藤蔓枝,各种大自然的奇异景物几乎都被融汇到了彝族妇女们巧夺天工的刺绣之中。三台街上,姑娘们穿着自己精心刺绣的彝族服饰,三五成群,如彩蝶纷飞,在人群中穿来穿去。她们似乎是在向人们显示自己漂亮的服饰,又象在选购着自己心爱的东西。小伙子们则一边欣赏着姑娘们的花裙子,一边在挑选着买一块花头巾或  相似文献   

4.
彝族的婚俗,既有共同性,又带有明显的地域色彩。他们婚俗中神秘的一面,就表现在地域色彩上。彝族的青年男女,一般是在火把节、赶山节等彝族传统节日相互认识,然后通过串寨、对歌等活动相互交往,发展爱情。彝族姑娘和小伙,从相互了解到谈情说爱,往往要经过一个较长的时期。待双方情投意合时,就会先“私定终身”,然后才请媒人,正式定亲。彝族婚俗中,有不少神秘的因素,其中最引人注意的,一是“杂空”,二是“跳菜”。“杂空”是流行于凉山一带彝族中的婚俗。“杂空”是彝语,译成汉语就是绝食。婚期来临时,新娘就开始“杂空”。在“杂空”期内,不…  相似文献   

5.
好喝不过高粱酒好玩不过二月八每年旧历二月初八,是彝族大年佳节。这天,彝家山寨可热闹啦!男女老少穿上新崭崭的衣裳,吹着竹萧、弹着弦子,尽情地唱啊!跳啊……山山岭岭响彻了欢乐的歌声。彝家为什么要在二月初八“跳左脚”、唱山歌呢? 相传很早以前,彝家本是居住在肥沃的坝子里。他们熬五更、睡半夜,苦死苦活,用血汗换来的粮食,总是堆不满官府的粮仓,填不饱县太爷的肚皮。  相似文献   

6.
阳春三月,江南是杂花生树,昆明是百花怒放,而云贵高原的乌蒙山,却是“沾衣松雾微成雨”,另有一番景象。乌蒙山不仅气候迥异,山峦起伏苍翠,别具一格;乌蒙山彝族人民的婚姻习俗,也是有趣得很。在一个陡峭的山坡上,狭窄的羊肠小道旁,彝族中年歌手罗永昌给我叙述了彝族的订婚习俗。他谈到一般要经过这几道手续: 第一次,吃允口酒。解放前,绝大部分的婚姻都是包办婚,都必须请媒人去提亲。媒人到女方家介绍男方情况,女方父母满意  相似文献   

7.
台下是穿长裙的姑娘、Tee上印着"靠谱"的青年、头戴棒球帽的中年男人、满头小辫的民谣爱好者;台上,云南原生态的山人乐队唱着《跺脚歌》和《三十年》,花花绿绿的彝族弦子与五光十色的灯光效果迷了眼,  相似文献   

8.
照哈尼族的传统习俗,每年由十月至次年三月,是青年人谈情说爱,举办婚嫁喜事的日子。夜幕早临的冬夜,哈尼山寨的影壁常常被山梁子上的篝火照得闪亮。那堆闪耀着红光的篝火,是一对对恋人火热的心点燃的。透过哈尼族的婚俗与情歌,我们尚可探寻该民族的传统文化在历史长河中不断蜕变的龛影。一个冬夜,我在金平县大寨区白沙坡老寨罗美人那里,观看青年人集体“吃火草烟”(意即“玩姑娘”。旧时,谈情说爱中,有让姑娘给小  相似文献   

9.
彝海结盟     
郭健 《四川文物》2002,(4):111-111
地处大凉山的四川冕宁县,山高路险,地形复杂。千百年来,强悍勇敢的彝族人民一直繁衍生息在这里。每年五月,这里鲜花盛开,满山的索玛花装点着彝族人民美丽的家园。在这个美丽的地方,一直流传着一个动人的故事,那就是被传为历史佳话的“彝海结盟”。  相似文献   

10.
彝族谚语     
△自己的优点象芦笙到处吹, 自己的缺点象普鸡到处藏。△凭力气搬倒枯牛的人不算好汉, 凭毅力战胜困难的人才是英雄。,△怕鞋湿,拾不到菌子, 怕路远,走不到寨子。乙、歌手最了解弦子的音调, 朋友最清楚伙伴的心j巴。△舌头能尝出酒的辣香, 耳朵能听出话的好丑。△裙子再长也扫不光脚印, 谎话再美也遮不住事实。△常晒的辣子颜色红, 常走的山路草不生。彝族谚语@高德增~~  相似文献   

11.
“陇端街”是云南省富宁县壮族人民一年一度的最隆重的民族传统节日。当地有人呼之为“风流街”。“陇端”是壮语。陇是下,端是田坝,意思是下田坝赶街。因此,又有人称之为“田坝街”。赶“陇端”在每年农历的正月至三月间举行,届时,人们穿着新衣,打着花伞,跳着唱着从四面八方涌向赶街地点,人山人海,非常热闹。“陇端街”起源于何时,今无史料可考,民间传说有三:(一)、相传在唐朝时候,壮族地方有南北两个部落,南部落有三个王子。北部落有三个公主。三公主聪明美丽,三个王子都来向她求婚。三公主提出要对歌许亲,说哪个对歌赢了她,她就嫁给哪个。南部落的三个王子请了九十九个壮族男歌手,在家教唱山歌九十九天;北部落的三公主也请来九十九个壮族女歌手,在家教唱山歌九十九天。转眼到了新春正月,青竹吐  相似文献   

12.
三天后孙儿孙女回到山村来了,打开录音机让爷爷奶奶听着:“这是什么神仙做的呀?小小四方盒,却装回了三月街的全部歌声、笑语和欢乐……”  相似文献   

13.
一《阿诗玛》是彝族文学的瑰宝之一,数百年来,在撒尼人民中广为流传。在婚嫁喜庆的日子里,在谈情说爱的场合,在绩麻、放牧的时候,人们都情不自禁地吟唱着《阿诗玛》。《阿诗玛》能这样深入人心,几乎是家喻户晓,说明它有着不朽的艺术魅力。《阿诗玛》原来只在撒尼人民中流传,后来不断被译成汉文,介绍出去。早在抗日战争时期,随着北京大学等几所高等学校迁至昆明,吴晗、光未然等文艺界的老前辈深入到了路南圭山一带,发掘到了包括《阿诗玛》、《阿细的先鸡》在内的一批彝族人民  相似文献   

14.
从唐朝永徽年间到现在,大理三月街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它是滇西各族人民的物资和文化交流盛会,也是民族团结的节日。关于大理三月街的由来,在白族民间流传着各种不同的传说,现在介绍几则于后。一阿善与阿香相传在大理国时,洱海边上住着很多渔民,他们世世代代都以打鱼为生。有一个老渔翁,人称“老渔家”,膝下单生一子,名叫阿善。这个小伙子手脚勤快,忠厚过人。他经常帮助  相似文献   

15.
举奢哲与刘勰史学理论之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举着哲和刘勰都是彝汉历史上很有影响的人物,他们的史学理论不仅各具特色,而且对后世史学颇有影响,笔者根掂有关原始材料,试作比较研究。举奢哲是彝族古代大布摩,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史学家、诗人、作家、文艺理论家、医药学家和工艺美术家,他学识渊博,著述宏富,在彝族历史上产生过重要影响,深得彝族人民的尊敬和爱戴,被尊为“大师”、“先师”。举奢哲生存的年代,据康健、王子壳等学者考证,“从彝族‘盐仓家谱’得知,举奢哲与阿买妮为同时代人,即清康熙三年(1664年)上推六十六代,粗略推算,约相当于南北朝时期…  相似文献   

16.
说起“三月三”.现代人很多都认为是我国少数民族的节日。这和上世纪60年代初的一部电影有关.《五朵金花》以风趣的手法描写了云南大理蝴蝶泉的民俗故事。一曲“大理三月好风光”的歌曲脍炙人口.至今还为当地拉来了源源不断的旅游人群。其实,白族把它叫“三月街”,实际在农历的三月十五至二十日。壮族的歌圩节才真正是“三月三”.传说是纪念歌仙刘三姐的。  相似文献   

17.
有形的圆康巴弦子敦煌156号洞窟的一面石壁上,绘有名为‘深仪潮出行图”、“宋国夫人出行图”的晚唐壁画,其上出现了联臂踏歌,围圈起舞的舞者形象。这种长袖飘飘,绕圆而舞的舞蹈就是今天西藏人称之为“康谐”的一种藏族民间歌舞、‘慷谐”,即“康巴人跳的舞”,她的家乡就在甘孜藏区的巴塘,当地人称之为‘唱谐羌”,译称“圆圈舞”,又名“巴塘弦子”。I945年,著名舞蹈家戴爱莲女士在重庆为前来和谈的国共两党代表毛泽东、周恩来、蒋介石举办了个人独舞晚会,其中表演的第一个节目便是巴塘弦子,卜厂4年,巴塘弦子被选为中国青年代…  相似文献   

18.
初识“左脚舞”汽车一转弯,整个牟定县城尽收眼底。城很小,人口不多,没有车水马龙,没有汽车尾气,没有大城市的甚嚣尘上,显得祥和宁静。之前,从未进来过牟定。牟定县城地偏一隅,除非专门进来,否则不会有顺车。不过,正是在这个地偏一隅的地方产生了“左脚舞”。这里一年四季歌舞不息,甚至冬天的夜晚,只要有空地,多少有几个人聚集,三弦、月琴声和着  相似文献   

19.
格言谚语,彝族叫“尔比尔吉”,简称“尔比”。它以极其精炼、深刻、生动的艺术语句,概括了彝族群众的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它是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的结合,同时又是高度提炼了的艺术精品。因此,彝族人民高度重视“尔比”,有句谚语说:“前人不说尔比,后辈没有话说。”  相似文献   

20.
<正>彝族自称"诺苏"。"诺"是"主","苏"是"人"。彝族历史上一个重要特征是长期保持着奴隶占有制度。直至1956年民主改革,才废除了奴隶制度。从此,凉山彝族人民迈入了社会主义社会,实现了一步跨千年的飞跃。凉山地区有悠久的历史,早在秦汉时期,中央王朝即在这里设置郡县。聚居在大小凉山的彝族人民,勤劳、勇敢、智慧,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他们不断发展创造了丰富多彩的彝族文化。这些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其中漆器和银器最具有代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