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晓青 《文博》2010,(3):17-22
甘肃与新疆、内蒙、宁夏和陕西北部等地区接壤,沿着这一地区自西向东向西前进,历来是沟通中原与北方民族文化以及西方文化的传播通道。在距今4000年左右直至汉代,甘肃地区一直呈现出与不同文化圈之间相互交流、相互融合的现象,使甘肃本土文化表现出多元文化的特征,为汉代以后东西方之间大规模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四川西南部与滇西高原是我国南北走向的横断山系的生长地带。这里地形复杂,地表破碎,多呈山高谷深的地貌特点;山间谷地、山前台地、丘陵平原犬牙交错;这里空气湿润,雨量充足,茂林修竹,根深叶茂,郁郁葱葱,属亚热带性气候,金沙江、雅砻江、怒江、澜沧江等众多江河纵贯南下,有的经东南亚诸国汇入万顷碧波的汪洋大海。复杂的地形、地貌,富有特征的物候资源,是南方古代先民理想的生息之地,同时又是决定这一区域古代文化呈现出绚丽多姿的重要条件。 近20多年来的考古发现,已经表明金沙江流域及其邻近地区在人类起源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分布广泛的石灰岩溶洞是早期人类理想的栖息之所。金沙江横贯市区的攀枝花市于1987年5月在该市仁和区把关河村的回龙湾一半山腰的石灰岩溶洞里发现一处旧石器时代晚期的洞穴堆积遗址。在不到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长江上游地区动植物考古资料的系统梳理,重点探讨了这一地区先秦生业的发展过程及其特征。长江上游新石器时代以来的生计开发,深受自然环境的客观制约,但也有是对环境的主动适应。这一地区农业开发整体偏晚,渔猎采集经济突出;区域生业分化明显,多样性丰富;文化传播影响强烈,呈现多元交融格局。其农业因素除主要传自甘青地区和长江中游外,汉中盆地的重要性也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4.
本文梳理了长江中游地区先秦时期生业经济发展的整体脉络,并对其形成动因进行了初步的探讨。自彭头山文化至屈家岭文化,长江中游的两湖地区就产生并逐步发展起繁荣的稻作农业经济,逐渐形成稳定的稻作农业文化传统;生业模式由采集和渔猎为主,向稻作种植和家畜饲养为主逐步过渡。汉水中游作为长江中游与中原文化交汇的过渡地带,起到了农业交流的桥梁作用,稻作与旱作由此分别向北和向南持续传播。由于自然环境的制约以及文化影响的不同,长江中游的各个地理单元,其生业经济结构又表现出区域性和阶段性的差异,这其中文化因素应是主要动因。  相似文献   

5.
川南地区商周时期遗存可分为三期4段,一期1段包括三星遗址一期1段、市荣和桃坪遗址,二期2段包括沙溪遗址一期1段、朝阳、王华和平阳遗址等,三期3段包括沙溪遗址二期2段、三星遗址二期2段以及斑竹林遗址等,三期4段包括沙溪遗址二期3段、三星遗址二期3段,年代依次相当于殷墟三期、殷墟四期、西周早期和西周中期。蜀文化在一期1段和二期2段大量进入青衣江流域以及大渡河流域的三星遗址,从而形成蜀文化在两地的地方类型——沙溪类型和三星类型,而自三期3段开始蜀文化便被本地文化所排斥而迅速退出,但相关区域之间的文化交流较为密切,并导致金沙江流域出现了祖源为蜀文化的类蜀文化遗存。  相似文献   

6.
该文以历史文献和考古文物相互印证;以古代水道交通为联系走向;论证了黔北地区在秦汉时与巴蜀、中原有着紧密的经济联系和文化交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梁勉  田小娟 《文博》2003,(6):64-69
带是古代服饰中的重要附件,作为服饰制度的组成部分,在春秋战国时期已近成熟,并对以后带饰制度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本文主要依据考古发掘的资料,试对先秦时期带的形制、结构、用带制度等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带钩最初是古代贵族、文人以及武士用来连接腰带两端的挂钩,后来成为古代服饰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王仁湘对带钩的分类方法,广西出土的带钩可分为六式,分别为:Ⅰ式水禽形、Ⅱ式兽面形、Ⅲ式曲棒形、Ⅳ式琵琶形、Ⅴ式全兽形、Ⅵ式异形,其时代最早可至战国中晚期,普遍使用于两汉时期。从墓葬中带钩的摆放位置与共出物的关系看,带钩应大多用作佩挂器物而非系束。广西恭城、平乐等地的战国墓形制与随葬品有着很浓重的楚式风格,带钩与饰品、刀剑扎堆摆放的情况在各地区楚墓中也有许多类似的情况。广西地区出土的先秦两汉时期的带钩,反映了中原文化、楚文化与岭南骆越文化的融合与发展。  相似文献   

9.
论先秦时期湖北地区的技术发展与文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利用了新的考古资料,从新的视角出发,对先秦时期湖北地区的技术发展与当地文明的关系作了进一步的探讨,使人们对当时的技术成就的认识更为系统全面。  相似文献   

10.
我国先秦时期水晶制品的发展以春秋晚期为界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发现的水晶制品数量很少,分布极为零散;第二阶段,春秋晚期水晶制品在北方地区开始大量出现,战国时期已成为相对较多见的一类饰品。齐都临淄地区是水晶制品使用的中心地带。水晶制品以制作各类配饰为主。水晶的较晚使用可能与其物理特性及加工工艺相关。  相似文献   

11.
先秦时期舆论监督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进入阶级社会以后,一直到春秋战国时期,贵族政治中还保存着相当成份的原始民主的遗迹。君主对当时的社会舆论十分重视,通过许多途径探听、搜集人们的意见和牢骚,以知得失,自考正。庶民还在一定程度上沿袭着氏族社会的民主权利,他们通过“诽谤”朝政来参政议政。其舆论对君主有一定的制约作用。本文试就这一时期的舆论监督做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2.
先秦时期的会盟问题张二国会盟问题,是先秦史领域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自清以降,中外学者在该课题上花费了大量心血,著述颇丰,举其要者,如:(1)清姚彦渠《春秋会要》①、秦蕙田《五礼通考》②、《皇清经解》及《古今图书集成》③等书,都对春秋时期的会盟进行...  相似文献   

13.
<正>敦煌一词最早见于《史记·大宛列传》记载:"月氏居敦煌、祁连间。"敦煌一词之本义,《汉书·地理志》颜师古注引东汉应劭曰:"敦,大也。煌,盛也。"现代学者另作他解,或认为敦煌一词是月氏语"覩货罗""桃花石"的对音,或是《山海经》之"敦薨",或是古羌语"朵航"对音,或是古突厥语,不一而足。总之,大都认为,敦煌一词源于古代少数民族语言,而非汉语。这也从一个侧面提示我们敦煌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繁衍生息的地区。由不同民族共同创造的敦煌文化有着久  相似文献   

14.
中国的文字源远流长,中国的古籍历史悠久.古籍的整理研究工作可以追溯到秦以前的某个历史时期.古籍当然可从理解为古代的书籍,但比书籍广泛.有一条是可以肯定的,先有文字,后有书和其他文献.距今五、六千年前,西方和东方都发明了文字,后来才有书.西方的泥版文书、纸草文书,中国的陶文、甲骨文、金文是否可以称为古代的书籍,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古代语词比较简单,文字也比较少,一字多音多义和多字同音近义的现象比较普遍.故最古老的书其字数一定不多,篇幅也一定很短.如《弹歌》仅四句八个字:“断行.续竹.飞土.逐肉.”可知古代书的篇幅不会太长.  相似文献   

15.
先秦时期的历政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古代自尧制新历起形成了实质上与巫史文化对立的历政文化,这标志着中国古人对最基本的自然规律开始有了比较明确的认识,从而对以农业为主的社会生产发生了重大的积极作用,并孕育了中国古代的唯物主义天人哲学,故历政文化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优良传统文化之一。在先秦学术中,真正继承历政文化精髓并使之升华的是儒家之学,渊源于历政文化的阴阳五行之学则最终沦为一种“舍人事而任鬼神”的“小数”。  相似文献   

16.
略论先秦时期的环境保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有人类出现就存在着人与环境的关系问题。虽然,环境保护作为一门科学是在现代工业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的;但是,从人有意识地认识到环境对人类生存和生活的关系,以及如何保护和改善环境,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了。关于我国先秦时期(从远古至公元前221年)的环境保护,从一些出土文物可知大端。在远古时代已有过一些环境保护措施。如西安半坡遗址发掘证实,在公元前5000年  相似文献   

17.
中国西部的一些考古新发现表明,甘肃与北方草原地带的早期接触时间大致在距今4000年左右,地区集中在甘肃中部地区,稍后扩展到河西走廊东部。此后,双方的文化渗透与影响日渐频繁并不断地深入。  相似文献   

18.
在传统上,先秦时期中国南方地区多经营稻作农业,但近年来该地区发现了数量可观的粟遗存。根据目前的资料,我们可以将这些遗存分为五大区,而粟遗存在各区的分布存在着时空变化。这些粟遗存的出现以及时空变化是有环境动因的。总的来看,古环境的变化导致粟遗存的分布区域扩大和缩小,而遗址所在地的特殊地形和气候则促使先民选用粟。  相似文献   

19.
曾杰 《丝绸之路》2022,(4):90-94
麦积山石窟是北朝时期关陇地区的佛教胜地,遗存了大量珍贵的佛教雕塑、壁画等,其中有部分伎乐飞天奏乐图像。这些飞天造型飘逸、生动,乐器绘制精致、写实性较强,反映了这一时期的社会音乐活动的一面。南北朝时期中原与西域交流进一步加强,在关陇地区胡汉杂居现象较为普遍,是北朝时期东西文化交融荟萃之地,这也成为麦积山石窟中胡乐占比较大的原因,见证着这一时期胡乐在中国北方地区的盛行。  相似文献   

20.
朝聘是先秦时期外交关系中很重要的一种社会现象。朝聘的用乐用舞体现了当时的文化机构建置情况,朝聘的赋诗与引诗体现着时代感,有着特定的政治文化取向,朝聘的文化传播与交流则较多地表现为物质文化交流,体现了中原文化向外传播的普遍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