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封面简介     
《收藏家》2009,(4)
高5.5、口径25.8厘米湖北省荆州博物馆藏汉代盛食器。木胎斫制。外髹黑漆,内髹红漆,盘内以浅红、深蓝、金黄彩绘龙  相似文献   

2.
禚柏红 《收藏家》2008,(12):55-62
商周是中国青铜时代的鼎盛时期,商、周时代以其璀璨、神秘、独特的青铜文化,翻开了中国历史熠熠生辉的篇章。青铜器类别繁多,其中又以饮食器具为大宗。端庄厚重的烹煮或盛食器,精巧典雅的酒、水器,精致富丽的铜餐 具……既体现了贵族钟鸣鼎食的饮食生活,又彰显了青铜时代稳固庄严的礼仪秩序。考古资料表明,山东地区在商代时酒器与食器已经有了明确分工;  相似文献   

3.
商周的酒     
岳飏 《中华遗产》2010,(2):48-49
翻开考古大家容庚所著《殷周青铜器通论》,会发现他细致地将商周青铜器分为食器、酒器、水器和乐器4部分,共50类。如果看得更为仔细一些,还会发现其中仅酒器就占了24类,并被分为煮酒器、盛酒器、饮酒器、贮酒器等。  相似文献   

4.
<正>考古发现中国古代的酒器产生于六七千年前,最初不过是一些陶器,与生活中的食器、水器不易分开。一套完整的酒具有贮酒器、温酒器、盛酒器、取酒器、饮器等,在汉代时基本定型,沿传至后代。  相似文献   

5.
吴新荣 《丝绸之路》2012,(23):63-70
汉代"天佑"款灰陶豆 当人们开始脱离茹毛饮血的生活时,各种炊具、食器就应运而生了.中国被认为是世界上最讲究饮食的国度,在古代社会,人们对"吃"亦十分讲究.古时常用的食器就有鼎、簋、鬲、敦、盆、豆、钵等许多种,各有各的用途,各有各的位置.中国最早在西周即有饮食文化与制度,《礼记》、《论语》、《吕氏春秋》、《黄帝内经》等都记载了关于饮食文化的重要篇章. 汉代"天佑"款灰陶豆,是酒泉出土文物中比较少见的一种盛食器,1959年出土于酒泉北稍门外路东城墙根的一座汉墓中,时由酒泉县文化馆保存,现收藏于酒泉博物馆,已被定为国家三级文物.  相似文献   

6.
铜豆最早见于商代后期,是古代用来盛肉的一种食器。《说文》:“豆,古食肉器电。”故宫博物院度藏的嵌赤铜狩猎纹豆(图版二)是一件传世品,系清宫旧藏。这件狩猎纹豆,高21.4、宽22厘米,重2.22公斤。圆腹,双环耳,子母口盖,上有圆握,圈足。通体纹饰以赤铜镶嵌,工艺精细,构图生动。盖握与足上的图案表现了奔  相似文献   

7.
青铜礼器简称"礼器"或"彝器",品种繁多,可分为六大类:炊器、食器、酒器、水器、乐器和杂器。商周时期,贵族举行礼仪活动或宴前饭后要行沃盥之礼,以表示虔敬。水器是沃盥时用的注水或盛水器,包括盘、匜、鉴。西周中期以后,水器地位逐渐上升,许多酒器也转化为水器,出土器物的组合中常以水器配套。本文通过介绍天水市博物馆馆藏青铜匜,探讨青铜匜的发展演变过程,以及沃盥之礼在当时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8.
岳占伟  岳洪彬  何毓灵 《考古》2012,(12):43-58,1
2008年和2010年安阳工作队在刘家庄北地制陶作坊遗址清理了20多座商代陶窑。陶窑由上、下两部分组成。上部分包括窑室、窑顶和烟道等,下部分包括火门、火膛、火道、窑柱、窑箅、火眼等。遗址所出陶器以豆、簋、盂、瓿、钵、盆、器盖等盛食器为主。该遗址始于殷墟文化第一期,至少延续至殷墟文化第三期。  相似文献   

9.
漆器具有美观、经济、实用的特点,在我国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和卓越的成就。我国劳动人民在很早的时候就发明了漆器。据《韩非子·十过》载:“尧禅天下,虞舜受之,作为食器,……流漆墨其上,输之于宫,以为食器,……禹作为祭器,墨染其外,而朱画其内。”这就是文献中对早期使用漆器的记载。但考古  相似文献   

10.
李晶 《收藏家》2007,(8):75-78
簋是古代用以盛放食物的器皿。根据文献和器物自铭可知,其用途类似现在的大碗,古人用它盛放煮熟的黍、稷、稻、粱等饭食,在宴飨时席地而坐,簋放在席上,用手到簋里取食物。簋的形制一般为侈口、圆腹、圈足。商代簋多无盖,无耳或有二耳。西周和春秋的簋常带盖,有二耳或四耳。因鼎专用以烹饪或盛肉食,而簋则专以盛放黍、稷食粮,所以簋、鼎多搭配使用,相得益彰。从考古发掘资料看,簋除了作盛食器外,也作温食器。商周时期,簋  相似文献   

11.
"铜■"旧称为"卮",在墓葬中多与盘、匜、盥壶相配为盥器,也可用作食器或"分半"量器,其自名之"■"隶定为"枝",当读作"箪"。在《仪礼》中,"箪"用于盛放巾栉等盥洗用具而与盘、匜相配;在战国秦汉文献中,箪也可用作食器或容积半斗、半斛的量器。战国墓葬中的铜质筒形"镂孔杯",遣策称之为"■白之■"或"熏■",即《方言》《说文》之"墙居"或"觵白之筥",用于薰衣或盛放罚爵。遣策称为"羽■"的筒形容器应该是《仪礼》盛食器"杅(盂)"与"筥(篹)"的连称,而不是过去定名的"樽"或"洗"。两周时期"筒形杯"的造型与"■白之■"极为相似。这类"筒形杯"自名曰"■",出土时常与"斗形爵"配对,两者分别对应《仪礼》饮酒器的基本组合"觯"与"爵"。《三礼图》"筥"与"觯"的形状也完全相同。  相似文献   

12.
卡约文化是青海境内的一支土著青铜文化,在其发展过程中,与周边同时代的其他文化有着广泛交流和联系,影响并吸收了其他青铜文化因素,形成了独具地方特色的陶器特点.卡约文化陶器风格主要承袭甘青地区新石器文化的陶器风格,延续了新石器时代以来中原地区形成的以盛食器为主的礼制系统.由于卡约文化地处北方草原文化圈、中原文化圈及西南文化圈的交汇区,所以卡约文化在当时的文化交流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本文结合礼制文献、遣策、器铭以及出土实物等资料对楚墓的用鼎制度进行了探讨,认为楚系高等级贵族墓葬中普遍出现的两套正鼎并非是人器和鬼器,而应分别属于祭器和食器两类。祭器一组仿效周制却并不彻底,而食器一组则沿用自身的偶鼎制度。战国时期主要通过纽的形制来区分这两类鼎,其中升鼎、无盖大镬鼎、箍口鼎、三环纽子母口盖鼎均属于祭器一组,卧牛纽(或卧兽纽)、鸟形纽(或变形鸟形纽)子母口盖鼎则为食器组的典型标志。春秋时期虽然遵循同样的分类原则,但亦有细微的差别存在。  相似文献   

14.
新乡馆藏殷周铜器铭文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乡市博物馆原系平原省博物馆,馆藏殷周青铜器不仅数量较多,种类也较全。据统计有:生产工具、兵器、炊器、食器、酒器、水器、乐器、车马饰、铜镜、带钩、度量衡器等。其中几件如:祖辛卣(图一、二:30)、妇婂■爵(图一、二:21)已是不  相似文献   

15.
我国劳动人民很早就掌握漆所具备的粘合、防腐和装饰性能。《韩非子》卷三中记述尧舜时期的食器是:“斩山木而财之,削锯修之迹,流漆墨其上。”文献记载被现代考古实践所证实,一九七三年在浙江河姆渡  相似文献   

16.
从《诗经》看周代祭祀时的饮酒者赵东玉《左传》上说"国之大事,在祀与戎",至为明确地表述了祭祀在周代国家事务中的重要地位。根据大量文献材料,我们又知:祭祀的主要供品是食物与酒类,分别盛于青铜礼器的食器与酒器中。而考古学者又指出:"青铜礼器中除食器之外酒...  相似文献   

17.
铜鍑在北方草原民族的生活中被广泛使用,一般除用作烹饪炊具外,兼作盛食器,也是祭祀活动中的礼仪用器。2006年4月27日,武威市凉州区张义镇河湾村出土了一件形似高脚杯的大型青铜器——青铜鍑,该铜鍑为战国晚期至西汉初期的三虎耳小圈足青铜鍑,也是迄今在甘肃境内发现的器型最大的早期青铜器,具有珍贵的历史文物价值。匈奴统治武威时期,这里是匈奴休屠王的牧地,曾在这里修建了休屠城、姑臧城,该铜鍑当是这一时期的遗物,由此可见当时匈奴国力的强盛,在北方草原民族中其青铜铸造水平首屈一指,社会经济已相当发达。  相似文献   

18.
寺工续考     
陆德富 《考古》2012,(9):53-59
一寺工是战国时秦国重要的中央手工业生产机构。从出土的带有寺工铭文的器物看,它负责生产各类铜器,主要包括兵器、食器与车马器等,现举三例如下。戟:三年,相邦吕不韦造,寺工敏,丞义,工沱(内正)。寺工左(内背  相似文献   

19.
根据横岭山墓地随葬器物的特点,将墓葬分为三个等级:第一等级墓葬主要随葬礼器和玉器;第二等级墓葬以原始瓷食器为主;第三等级墓葬随葬青铜兵器、工具以及陶质生活用具。各级墓葬数量的变化代表了社会阶级的产生和演变,随葬器物的变化则反映了该地区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时代:商代早期出土时期:1982年出土地点:河南省郑州市向阳回族食品厂窖藏坑尺寸:通高12厘米,口径29,5厘米,圆足径16厘米,壁厚0.4厘米,中柱高8厘米,柱顶径8.2厘米重量:4.25公斤该盂1982年出土于郑州商城东南角外向阳回族食品厂容藏坑中。孟为侈口,折沿,鼓腹,国底,孟底中央立一柱,柱顶作菌状,底下有圈足。腹外壁上部饰三周弦纹;中柱顶面饰涡纹;圈足饰弦纹一周并有三个方形镂孔。(见封三)盂是一种盛食器,也可用来盛水、盛冰、盛酒。《史记·滑稽列传》:“操一豚蹄,酒一孟。”《汉书·东方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