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870年7月23日,第一国际总委员会通过了马克思起草的《国际工人协会总委员会关于普法战争的第一篇宣言》。指出这次战争在法国方面是侵略性战争,在普鲁士方面是防御性战争。9月9日,总委员会又通过了马克思起草的第二篇宣言,指出在色当战役和9月4日革命之后,普法战争性质起了变化,普鲁士由自卫的民族战争转变为对法国的侵略战争,法国则变成了反对普鲁士侵略的防御战争。这两篇宣言成了普法战争性质的定论,目前有关论及普法战争的著作也都采取这种划分法。笔者认为,这种两段论划分法虽有一定根据,但并不完全正确。作为一次政治事件,普法战争具有连续性和整体性,它自始至终就表现为对两方来说都属一场非正义的掠夺战争。本人不揣浅陋,略陈己  相似文献   

2.
江浙战争是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在我国东南地区爆发的一场大规模的军阀混战,这场战争实际上是直系军阀与反直系军阀势力之间的一次重大较量,也是第二次直奉战争的导火索。本文从战争原因、战争准备、战争经过、战争影响等方面对这场战争进行了较为详尽的分析。  相似文献   

3.
普法战争是十九世纪后半期在欧洲发生的具有重大影响的一次战争。经过这次战争,普鲁士最后通过自上而下的道路完成了德意志的统一。由于在这次战争中的失败,法兰西“帝国像纸房子一样倒塌了,共和国重新宣告成立了。”①借此战争机会,意大利也最后完成了统一。这次战争在德法之间引起的恶感和敌对情绪,在那以后的七、八十年间一直影响德法之间的关系,而且在一定的程度上影响着欧洲的局势。 法国对普鲁士宣战的时候,它的内阁首脑奥利维耶不自量力地说法国是“怀着轻快的心情”②宣战的。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一  相似文献   

4.
《朝鲜—我们第一次战败》,此书共分六十三章,还原战争场面的部分占了此书的很大部分,如实的展现了朝鲜战争的真实战况,以及在制定战略战术方面的高下之别,还兼有作者对这场战争的深思。作者力图说明,美国在南朝鲜和一些联合国成员国的支持下,虽然赢得了一场针对北朝鲜人的战争,而输掉了另一场针对中国人的战争。  相似文献   

5.
我在去年六月号的本刊上曾经发表了「论中国历史上的民族战争」一文,这篇文章发表后,同志们给我年了不少宝贵意见,认为其中有些问题的阐述还不够明确,如民族统治阶级所发动的战争是否比有正义性;正义的防御外族的战争,越出了疆界以后是否转变为非正义的民族战争;正义的尺族战争是否永远正义的;如何分析民族战争的客观历史影响等等问题。的确,我在当时对这些问题研究还不够,因而交代也不全面细致。这几个月来,我便进一步考虑这些问题,自己有些新的体会。这里想就上述的问题再作一次阐述,是否正确,还希望大家共同研究与讨论。一、对民族战争的基本认识我想要阐明民族战争的有关诸问题,首先还必须明确马克思列寗主义的若干基本论点。  相似文献   

6.
顾育豹 《文史月刊》2010,(10):24-25
<正>20世纪以来,美国在亚洲打过三个仗:对日战争,朝鲜战争,越南战争。对日战争中,美国和中国是盟友,结果美国赢了。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中,美国和中国是对头,结果美国表面上一平一输,实际是都输了,而且输得一次比  相似文献   

7.
中国古代王朝战争的地缘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姚晓瑞 《人文地理》2007,22(1):125-128
中国古代王朝战争深受中国地缘环境的影响,并具有与地缘环境相应的地缘模式。这一特征不仅构成了中国古代战争规律的一个重要方面,而且很大程度上影响中国历史的进程。本文从中国古代战场(点)的地理分布、战争路线和战略方向的空间取向以及战略区域(面)的区位结构三个方面论述了这一模式的构成。力图揭示这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在整体上呈现中国古代王朝战争所特有的地缘战争景观。  相似文献   

8.
20世纪50年代初的朝鲜战争(在我国亦被称为抗美援朝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参战国最多、规模最大、军事与外交斗争交织进行、影响深远的一次国际性战争。这次战争不仅彻底洗雪了我国百年的耻辱,重塑了中华民族的国际形象,而且在相当程度上改变了世界格局。对此,世界舆论具有一致的看法。  相似文献   

9.
日本人的战争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从日本平民的战争责任认识的层面,对战后日本社会出现的关于侵略战争的模糊和错误认识的根源进行了分析。指出:日本人一般习惯从自己在战争中经受的苦难的经历中理解战争,即站在“被害”的立场上认识战争,而很少意识到战争对亚洲各国的侵略性质,即缺乏“加害”的责任。战后的日本历史教育没有向年轻一代正确地传授关于侵略战争的历史知识,从而使日本社会对侵略战争的反省很不充分。文章认为导致这一结果出现的一个重要原因产生于战后对日本战争犯罪责任追究的不彻底性。文章着重分析了日本人的战争责任认识与当前日本社会政治右倾化的关系,强调了正确认识历史问题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0.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末、三十年代初,蒋介石在通向权力宝座的路程中,成功地应付了地方军事实力派桂系、冯系、阎系的挑战,这集中展示在蒋桂战争、蒋冯战争和中原大战中。三次战争中,蒋介石屡挫对手,其因何在?本文在阅读大量史料的基础上,将三次战争置于一个系统,试图通过整体的体系分析和个案的对比研究,对这一课题作一次全面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1.
日清战争前的日本对清战争准备〔日〕中明前言:日本日清战争研究的“奇怪的倾向”我在1968年出版的《日清战争的研究》一书中,对日清战争中日本的出兵意图做了如下论述:日本政府及军部注视着因农民战争而激烈动荡的朝鲜,与其说是对农民叛乱,不如说是对清政府的...  相似文献   

12.
抗美援朝战争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美国侵略当局强加给中国人民的一场战争,也是新中国历史上第一场战争。这场战争为新中国的巩固、建设和发展奠定了基础,是新中国的立国之战。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俄罗斯陆续公布和解密了一批有关抗美援朝战争(朝鲜战争)的历史档案,翻译出版美国、韩国、日本等学者研究著作的增多,研究中出现了许多不同认识。中国人民为进行这场战争付出了重大代价和牺牲,应对这场战争的必要性、正义性和积极意义应给予正确评价。  相似文献   

13.
一、北魏在战争中的人口虏掠北魏拓跋氏是鲜卑族住在察南的一支,当西晋的时候他们还是很落后的,依靠游牧为生,把从战争中得来的俘虏,当作奴隶使用,正处在原始社会末期,奴隶社会初期阶段。他们的贵族对发动对外战争俘虏人口财物很有兴趣。魏书崔浩传说:在朝群臣及西北守将,过去从灭赫连氏和打败蠕蠕的战争中,「多护美女珍宝、马畜成群」,南镇诸将听了非常羡慕,也打算向  相似文献   

14.
公元前264年至前146年,罗马与西部地中海区域的强国迦太基展开了一场旷日持久的争霸战争,史称"布匿战争"。战争期间,罗马在征服的"第一块海外土地"——西西里岛上开始建立行省统治制度,从而标志罗马统治制度发生了新变化。本文主要论述罗马在赢得第一次布匿战争胜利之后,尝试性地在西西里建立行省统治,使其成为罗马国家的第一个行省。这一行省的建制及其运作,为罗马在更大规模的扩张中普遍实施行省统治制度提供了一个实际典范,为罗马在整个地中海地区建立统治、维护霸权地位提供了一种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5.
春秋时期的战争不同于战国及以后的战争,"大刑用甲兵,其次用斧钺",作为刑罚的一种,春秋时期的战争多不以多杀伤、多斩首为目的,多以维护礼乐制度为本,孔子曰,"杀人之中,又有礼焉"。"礼"影响着社会各个方面。随着社会的演进,后来的战争发生了极大的变化,贵族的时代终结了,但是我们仍可以从《左传》等史籍中一窥春秋战争的端倪。  相似文献   

16.
北伐前夕的1926年春,国民军与奉直军阀联盟在华北、中原广大地区进行了一场激烈的战争。这场战争对奠定北伐出师时全国政治军事形势的格局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本文试就这场战争的背景、经过及其影响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7.
二战期间,由于战争的混乱,加上没有具约束力的国际公约加以限制,使得许多被占领区的文化财产遭到劫掠和破坏。尤其是在欧洲地区,纳粹德国对犹太人的毁灭性屠杀,大量属于犹太人所有的艺术品遭到了空前的掠夺和毁坏。战争结束以后,一些战争的受害者或者是民间组织一直在采取积极行动,希望能够找回在战争中损失的财产,二战期间被劫掠的文化财产的归还问题成为其中一项重要内容。虽然随着时间的推移,一部分劫掠的文化财产已经得到归还,但这毕竟  相似文献   

18.
1864年2月,普鲁士、奥地利联军发动了对丹麦的战争。在对这场战争性质的评价问题上,国内学术界大都认为这是一次王朝战争,是普鲁士统一德国的一个步骤。①有的学者甚至认为,由于丹麦的民族主义者企图吞并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才导致了这场战争的爆发。②笔者认为,上述观点是片面的,甚至是错误的。这场战争实质上是普、奥发动的对丹麦的侵略战争,对丹麦来说,则具有民族自卫战争的性质,因此不能单纯地把它归结为王朝战争。  相似文献   

19.
<正>这场战争一打就是四年。更可怕的是,骑士精神在新技术面前变得不值一提,马克沁机关枪、重炮、坦克、堑壕、铁丝网、芥子气成为战争的主流。对于贵族阶层而言,最糟糕的莫过于"整个国家在新的组织体制中被全面动员起来",战争的形态从贵族的战争转变为全民的战争。贵族们"像骑士一样地战斗,像动物一样被屠杀,像苍蝇一样死亡"。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了贵族们最后一击。  相似文献   

20.
《湖南文史》2013,(12):62-63
在西方,圣诞节象征着和平与幸福的降临。而战争一次次将人们的希望扯碎。100多年来,镜头记录下了那些身处战争阴影下的人们寻求点滴幸福的身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