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1977年,丰宁满族自治县文物保管所在文物普查时征集到一方“三安戍印”。该印是本县南关乡横河村九道河沟村民白景秀1976年在本村靠近路边的耕地中捡到的。 “三安戍印”,铜质,通高3.5厘米。鼻钮,钮高1.9厘米。印面方形,边长5.3×5.3厘米,厚1.4厘米。印文为朱文小篆,竖排两行“三安戍印”四字,除部分笔画残断外,章法匀称疏朗,笔画纤细,笔势流动圆转妩媚,给人以书法的美感。字深1厘米,用铜条焊成。 经与陕西西安市发现的“保林县印”[1]及河北隆化县发现的“契丹节度使印”[2]相对照,其书体风格…  相似文献   

2.
陕西省勉县文物考古工作者,从废品中拣选出一方珍贵的汉代铜印。印为方形,瓦纽,通高2.3、纽高1.2、印宽2.4厘米。印文为白文篆书,文曰"汝南女阴公孙安汉印"(见图),属铸造的多字汉印。  相似文献   

3.
甘肃康乐出土的古代铜印侯丕勋1987年,甘肃省康乐县五户乡曹家沟门村,出土古代铜印一方,同时出土的还有少量瓦片。这方铜印印面3.15×3.l厘米;印体薄厚不一,一角厚0.3、其对角厚0.2、另两角均厚0.25厘米;印有鼻钮,钮净高0.9、下宽1.1、...  相似文献   

4.
1996年4月,涿鹿县大堡镇倒拉嘴村砖厂在取土时发现春秋晚期墓葬一座,出土青铜豆、舟、戈、削刀、马形饰及金项饰等10多件文物。县文物保护管理所闻讯后赶赴现场作了调查,因该墓葬已被破坏,其墓向、形制、葬式已无法弄清。现将出土的铜器与金项饰介绍如下:1.豆1件(已残)。高足,直口,附两环钮,盖及盘腹部均饰条带蟠虺纹(图二:1-3)。残高16.7、口径16.2厘米(图一:3)。2.舟1件(残)。平面椭圆形,直口,上腹部附两环钮。平底、素面。通高8.4、口长径11.2、短径10、底长径8.2、短径6.9…  相似文献   

5.
1987年,涿鹿县保岱乡窑子头村村民在整地时发现金代官印一方,后交县文物保护管理所收藏。该印保存完好,字迹清晰。铜质方形,橛钮。边长9.3、厚1.2、通高5.3厘米。印背一侧刻一“上”字,无年款。重950克。印面阳文,篆书“四太子府行元帅之印”9字,...  相似文献   

6.
达川市发现“佛法僧宝”铜印任超俗近日,达川市文物管理所从印司流散文物中征集到一方钢印。该印为方形,四角微翘,带座板状直条钮。印面过长5.5厘米,厚O.5厘米,带钮通高4.5厘米。印面四周一道单边,其内为铸印九叠篆阳文“佛法僧宝”四字。印背钮的两边各铸...  相似文献   

7.
1994年7月11日,在正定县政府建楼工地出土“提控所印”一枚。2000年8月30日,在县政府办公楼后挖暖气管道时,在距地表10厘米处又发现“都提控印”一枚。二印现藏正定县文物保管所。 一、“提控所印”为黄铜质,保存完整。楔形钮,钮高3.1、宽4.3厘米。钮上端阴刻一字“上”。印背面钮左刻“恒山府造”,右刻“兴定四年八月”。印上侧面刻“提控印”(图一)。印面近正方形,边长7.2×7、厚1.6、通高4.7厘米,重775.9克。阳文,九叠篆书“提控所印”四字(图二)。 提控,为提辖控制,即总领之意。以…  相似文献   

8.
河南省新郑市博物馆在最近文物清库时,发现一帧明神宗朱翊钧赐给重臣高拱的诰命。(见图)诰命,为封建社会皇帝赐爵、授官和褒奖功勋的诏令。此诰命系特制的丝绢织品,长545米,宽0.3米,底色分淡黄、浅青、深黄、银灰和浅绛五色,以白色云鹤图案衬托。“奉天诰...  相似文献   

9.
谢天锡 《南方文物》2001,(3):122-123,128
我是南宋爱国之士、诗人和学者谢枋得的后裔,宋之后谢氏外流的一个支派,因为我这里有世代相传的一枚传世珍宝谢枋得遗印,以及两件旁证文物为证。从遗物原件上留下的凭记说明历史上曾经有过两次严格的鉴定,为了对历史和后人负责,我于1998年秋书面向国家文物局提出申请,要求鉴定。经批准后,于1998年10月中旬我携物去京,由国家文物局文物鉴定委员会组织三位著名的鉴定专家史树青、朱家缙、刘东瑞先生进行考证,10月13日签发了鉴定证书:“谢枋得印,南宋,长3.4、宽1.7、高3.7厘米。印长方形,立狮钮,角质,光…  相似文献   

10.
1985年6月,安徽省望江县在文物普查工作中,于高士乡薛山村发现并征集一件铜甫钟。(图一)据收藏铜甬钟的农民介绍,铜甬钟是在两年前一次开拓荒地时发现的,同时出土的有几十枚铲形布币,皆因锈蚀严重,未能保存下来。铜甬钟上窄下宽,上端有桥形钮,钟身为合瓦形,断面呈椭圆形。钟上部饰乳丁纹,下部为素面。通高12厘米,口长径6.2厘米,钮高2.5厘米,整个钟的造型,小巧玲珑,古朴典雅。该甬钟经有关专定鉴定为国家一级文物,现藏于望江县博物馆。安徽望江县发现战国时期的甬钟@宋康年$望江县博物馆!安徽省望江县,24…  相似文献   

11.
四方铜印管窥夏智慧岳池县文管所搜集、拣选、接受捐赠和移交所收藏铜印较多,今择其道教印、私印、吉语印等四方印章,略呈管见,以就教于方家。雷霆都司之印铜质。为清代道教印。印Z面为正方形,通高4、钮高3.1、边长5.3厘米、'重225克。矩形柱状素【钮。1...  相似文献   

12.
河北丰润县七里屯村汉墓清理简报丰润县文物管理所1992年3月,铁道部十八局二处在七里屯村西耕地内挖电缆沟时发现两座砖室墓,编号92FQM1、92FQM2。两墓相距4.6米,位于丰润县城西北3公里的七里屯村西1.5公里处(图一)。墓葬地处北高南低的缓坡...  相似文献   

13.
《文物》1980年第12期发表了《介绍一批陕西扶风出土的汉、魏铜印等文物》一文,所刊布的文物中有扶风县图博馆征集的6方出土私印,其中两方汉印的姓氏一方未释,另一方误释。笔者试补释如下。 1.原释第1方"□延年印"(图一)。原文称"第一个字锈蚀不清"。细审印文,第1字基本可辨,右半部作邑,左半部作(?),当释为"郭"字。按《说文》:"郭,齐之郭氏虚。……从邑,(?)声。"此字右半部从邑无疑,左半部就是"郭"字之左半部。汉印中郭字如此篆法的还见于"郭偃之印"、"南郭族印"(《汉印文字征》第六·二十五)、"郭博德印"(《故宫博物院藏古玺印选》  相似文献   

14.
介绍一方清代刻铭端砚刘友恒,王巧莲正定县文物保管所收藏有一件清代刻铭端砚(照一)。砚作长方形,紫端石质,质坚细而润泽,叩之作瓦声,长19.3、宽12.4、厚3厘米。四周刻出边沿,沿外侧稍抹角。首部雕一月形砚池,砚面与池相接处呈圆弧形并作一斜坡,两侧各...  相似文献   

15.
济南市博物馆自建馆以来,注意文物的征集入藏工作,先后收存元代铜权近20枚,现将其有明确纪年及铭记的铜权整理介绍于后。1号权倒梯形方钮,上有一孔,权身为上大下小的六面体形,束腰,底座为六角形台阶式。通高11.2厘米,重655克。权身正面阴刻铭文“至元四...  相似文献   

16.
河北香河县庆功台村夏家店下层文化墓葬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墓葬位于廊坊市香河县城南32华里的刘宋镇庆功台村西,潮白河故道东岸(图一),1993年7月村民取土中发现并将大部分破坏,香河县文化局、文物管理所在刘宋镇公安派出所的协助下收缴灰陶罐、折肩鬲、金臂钏各一件,廊坊市文物管理所对现场进行了调查,收集了陶器残片,确定为夏家店下层文化墓葬,其南部为同时期遗址。1995年5月经河北省文物局批准,廊坊市文物管理所对墓葬残存部分进行了清理,现简报如下:墓葬为东西向竖穴土坑墓,绝大部分在取土时被破坏。墓口南北宽1.3米,东西残长0.9~1.1米,墓坑深0.55米,…  相似文献   

17.
襄城县出土两件西周青铜器姚军英1984年3月,河南省襄城县颖阳乡左在村一村民在其住宅区内挖坑时,发现2件青铜器一铜尊和铜,现收藏于襄城县文物管理办公室。铜尊:口径22.5、底径14.8、高27厘米,重4100克,器腹部有一裂缝。尊口呈喇叭状,方唇,腹...  相似文献   

18.
1994年全省文物工作要点1.召开全省文物工作会议。2.对安岳卧佛、乐山大佛、僖王陵、夕佳山民居等10余处国家的重点文物和省级文物进行维修。3.做好三峡文化文物现状调查研究和重点文物的搬迁保护工作。4.制定三峡工程淹没区及移民安置区文物抢救保护规划。...  相似文献   

19.
迁西县出土“假司马印”1994年11月22日,迁西县尹庄乡大付庄村民付桂民在其麦田挖排水渠时,出土铜印一方,立即送交迁西县文物管理所。此印瓦钮方形,印面阴刻篆书,印文为“假司马印”,边长24厘米,厚08厘米,带钮通高2厘米。按汉代“司马”为主兵的...  相似文献   

20.
武当山白庙敕谕碑与武当官山徐耀进1989年5月,武当山文物保管所在进行全山古建筑保护规划时,在丹江口市六里坪镇白庙村发现一通明代敕谕碑。其中版高1.59米.宽0.84米,厚0.11米。题额“敕谕”正书,碑文共15行,每行3O字。嘉靖二十六年(154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