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89年8月中旬,上海古籍出版社以魏同贤社长为团长的代表团访问了苏联,与苏联科学出版社东方文学部、苏联科学院东方研究所列宁格勒分所就合作出版现藏于列宁格勒的中国敦煌、吐鲁蕃和黑城文献进行了会谈。这是我国学术界的一件大事,它在我国文化史上将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 列藏敦煌文物之谜 敦煌石窟,现已举世闻名。但是绝大多数人只是知道石窟中的稀世奇珍壁画,其实仅仅是敦煌文物宝藏的一个方面、敦煌宝藏还有大量的书面文献,以中国古代的书籍形式卷子计,就有数万件。 这些卷子中,包括传统的经史子集四  相似文献   

2.
《中国国家旅游》2016,(2):26-26
自从敦煌藏经洞和莫高窟被发现后,来自世界各国的探险队和寻宝者就将其所藏的艺术源源不断地带往自己的国家,因此,如今有不少国外博物馆保存着相当数量的敦煌艺术。British Museum英国 大英博物馆大英博物馆藏有敦煌相关文物一万多件,是世界上收藏敦煌文物最多的地方。1906至1908年,英国人斯坦因进行了他的第二次中亚...  相似文献   

3.
1907年斯坦因与王圆禄及敦煌官员之间的交往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是作者2007年5月在英国伦敦召开的"纪念敦煌学一百年(1907-2007年)国际会议"上提交并宣读的论文中译本.英国考古学家斯坦因在其第二次中亚考察(1906~1908年)过程中,于1907年春、夏两季到甘肃省敦煌县考古.当时,敦煌县农民正在进行抗缴采买粮的运动,敦煌一带又流行瘟疫白喉.斯坦因乘敦煌县局势不稳定之际,利用敦煌县文武官员全力处理官民矛盾、无暇顾及文物保护的机会,在莫高窟与王圆禄道士秘密交易,骗购大批藏经洞文物.随后,斯坦因又利用敦煌县农民暴动后甘肃西部政局混乱之机,将藏经洞文物运出甘肃,造成敦煌文物的第一次大规模外流.  相似文献   

4.
时值藏经洞发现百年之际,甘肃文物考察团于春节前夕赴海外收藏敦煌文物最多的两个国家——英国和法国考察。考察期间,他们除参观了流失英、法的敦煌文物原件外,还征集到许多十分珍贵的资料。这些资料不仅对举办藏经洞百年纪念展览不可或缺。而且对敦煌艺术的进一步研究和弘扬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读《敦煌中医药全书》杂识陈增岳新近所见的整理研究敦煌医学卷子的专著,当推《敦煌中医药全书》(中医古籍出版社,1994,12)。由于医学卷子的整理涉足的人不多,整理的难度又较大,故而该书仍然带有少许草创阶段的粗糙迹象。今试从该书中校注、按语部分存在的若...  相似文献   

6.
有关遗产继承的几件敦煌遗书齐陈骏在介绍敦煌、吐鲁番有关法律文书的同时,翻阅了一些有关家庭遗产分配、纠纷的卷子,总算起来,大约有二十多件。这些卷子,对于我们研究唐宋时期家庭发展的状况,儒家文化对家庭的影响,当时家庭遗产分配的法规,以及民间不成文的习俗等...  相似文献   

7.
正敦煌藏经洞文物发现伊始就遭到英、法、日、俄、美等国以"探险"之名盗窃劫掠,致使五万多件敦煌遗书中超过五分之四流落海外,国内仅存不到五分之一。流散海外的敦煌文物被分藏于英、法、日、俄、美、印度、丹麦等十多个国家的四五十个机构中。一英国人斯坦因将劫自敦煌的9000多件文书和500多幅画按资助他探险的印度政府和大英博物馆之间的协议进行分配,印得五分之三,英得五分之二。实际上斯坦因偏心英  相似文献   

8.
中国国家图书馆——北京图书馆——是世界上敦煌遗书的主要收藏单位之一。1900年,莫高窟藏经洞被发现,其后数年中,洞内文物流散海内外各地。1910年,在罗振玉等人的呼吁下,清政府学部咨甘肃学台,将洞中残卷悉数运京,由学部移藏部立京师图书馆——即北京图书馆的前身。这部分遗书现在成为北京图书馆敦煌特藏的主体部分。其后,在袁同礼先生任职北图馆长期间,曾遣人赴西北,购到一些流散于民间的卷子。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文化部陆续将散藏于各地及散逸于民间的不少敦煌遗书调拨或收购后移交北图,集中  相似文献   

9.
本局记事     
《文物》1951,(5)
敦煌文物展览闭幕筹备数月的敦煌文物展览会,于四月十日在历史博物馆举行预展,招待政府机关首长及艺术、文物工作者二百余人参观,展览内容以敦煌莫高窟九百余件壁画摹本为主,并配合一部分汉壁画与六朝彩画墓砖摹本、敦煌文物被  相似文献   

10.
正吐蕃使用印章在汉、藏文献及金石材料中早有零星记载,但真正引起学界注意则是因为敦煌古藏文卷子上发现的印记[1]。但限于材料和研究视角,目前学界对吐蕃印章的研究还局限于功用和传世印章的考察~([2]),对吐蕃印章的类型、特点及渊源等问题认识不足。鉴于此,本文拟从文物考古的角度对目前已明确的吐蕃印章和印痕进行分析,并结合已有研究成果和文献材料就吐蕃印章进行初步研究。一吐蕃印章文物的发现  相似文献   

11.
敦煌学郎题记辑注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前言敦煌学郎题记是古代敦煌的一种特殊的历史资料,在唐宋时代敦煌学校教育史研究上,在对敦煌遗书和敦煌遗画某些卷子的定年、对唐宋时代敦煌地方人物传记考证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由于这部分文献散见零出,难以窥其全貌,既不便于利用,更无法充分发挥其史料作用。所以笔者予以搜集汇辑。  相似文献   

12.
一敦煌遗书S·1475V(2)、V(3)两个卷子,“敦煌遗书总目索引》分别拟题为《申年五月赵庭琳牒》、《申年五月社人王奴子等状上》。这两个卷子中有“(而火)脚”一词凡三见,现将有关文字摘录于次: S·1475V(2):  相似文献   

13.
<正>流入英国的中国文物,大部分留在了伦敦,那里的宋辽珍品和敦煌文书让国人牵挂。然而鲜为人知的是,伦敦以外的英国北部也有诸多东方精品。英国学者马凯文应本刊邀约,介绍了英格兰北部和苏格兰地区部分文博机构的中国文物收藏,为我们认识流散在英伦三岛的中国文物打开了一扇新大门。英格兰北部及苏格兰的部分公共机构中,收藏有重要的中国艺术及考古标本。它们鲜为人知,很少被人关注,与英格兰南部大型机构(如伦敦的大英博物馆和维多利亚-艾尔伯特博物馆)中的收藏不可同  相似文献   

14.
甘肃是文物大省,文物保护工作是继承 人类优秀文化遗产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几十年来,敦煌 文物保护工作为中国文物的有效保护、综合利用树立了 典范。本文对敦煌文物保护事业所走过的历程作了系统 的回顾与总结,以期推动全省文物工作的进一步开展。  相似文献   

15.
所谓维吾尔学,是指一切与维吾尔族研究有关的一门学科,它主要包括维吾尔史学、语言学、文学、宗教、民俗、经济、艺术等。维吾尔学的兴起是与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许多外国的所谓“探险家”在新疆和敦煌窃取数以万计的古文献、古文物及其对这些文献文物的研究刊布相联系的。其中主要的“探险家”如:俄国的罗波洛夫斯基于1893年,克列门兹于1897年,奥登堡于1909年曾在新疆和敦煌获得了大量文物和文书,其中奥登堡在吐鲁番拍摄的胶卷就达8000张;现藏俄罗斯科学院东方学研究所的文书不下12000件。英国的斯坦因前后四次(1900~1901年;1906…  相似文献   

16.
敦煌"放妻书"是指敦煌卷子中的汉文离婚契约文书,真实地反映了当时敦煌地区的离婚状况。文书是用当时口语书写而成,所用词语或少见于传世文献中,或"字面普通而义别"。现撷取"点眼"、"藂遂"、"互角"、"喜面"、"上对"、"团会"六词进行考释,以补阙如。  相似文献   

17.
寺院壁画的考察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物》杂志从创刊开始,就注意了寺院艺术的考察与研究。1951年配合敦煌文物展览,出版了敦煌特刊,对敦煌文物与艺术作了全面介绍,并刊出了专题论文,1956年以后又相继发表了有关敦煌的研究文章;1951年以来,又发表了甘肃麦积山、炳灵寺、天梯山、新疆等地石窟的考察报告;1963年出版了永  相似文献   

18.
耿昇 《世界汉学》2005,(3):98-120
敦煌藏经洞的开窟、敦煌文献的发现和敦煌学的诞生,已经一百多年了。我国西域与敦煌历史文物和文献的外流,也有一百多年了。在西方和日本的科考、探险、考古学家们劫掠敦煌西域文物的狂潮中,法国探险家、语史学家、东方学家和汉学家伯希和的西域探险,则颇为引入注目。本文试对伯希和西域探险团在我国新疆和甘肃各站,尤其是在敦煌从事考察和劫掠文物的史事,略作钩沉。  相似文献   

19.
敦煌佛经俗字误读释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敦煌遗书中绝大部分佛经卷子系写本,其文字和后世的书写习惯出入很大,特别是晚唐五代时的写经,讹俗文字触处可见.笔者在校读敦煌佛经的过程中,尝试对一些前贤时彦未甚措意的俗字进行考释.  相似文献   

20.
一在十九世纪末和二十世纪初,中国西部文物外流现象之严重,恐怕是空前绝后的.现在典藏在英国、法国、德国、苏联、瑞典,日本、芬兰、丹麦、印度、美国等国家的中国甘肃、新疆、西藏文物,包括著名的敦煌文书和吐鲁番文书,都是在这段时期内被发现、购买、劫走的。而对上述过程的系统调查研究,是今天敦煌吐鲁番学面临的首要课题之一。在与发现、购买、劫走中国西部文物有关的人物当中,最重要的当然是斯坦因(M.A.Stein)、伯希和(P.Pelliot)、勒考克(A.von Le Coq)、斯文赫定(Sven Hedin)、奥登堡(S.Oldenburg)等人。对于他们的研究,无论在中国或是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