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红琼 《文献》1998,(3):54-63
致仕制度,即官吏退休制度,是中国古代官制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春秋公羊传·宣公元年>云"退而致仕",何休注云:"致仕,还禄位于君."<尚书·大传>云:"大夫七十而致仕,老于乡里."早在夏商周三代,就有所谓"有虞氏养国老于上庠,养庶老于下庠.夏后氏养国老于东序,养庶老于西序.殷人养国老于右学,养庶老于左学.  相似文献   

2.
两汉时期是皇权制度发展的初期,君权尚未得到极端强化,士人的自尊意识与礼遇诉求并未消失,君主礼敬臣下的仪制也是多方面的。在致仕过程中,士人通过引用经典与对经典的诠释来体现其自尊意识,君主也需遵循礼的原则,做出礼敬臣下的姿态。借此我们可以分析礼在儒家士人政治理念中的深层次含义,进而更深入认识古代社会的君臣关系与皇权制度。  相似文献   

3.
致仕又叫“致事”、“告老”“休致”等。即把官职退还给国君之意。早在商朝便出现致仕的萌芽。“伊尹既复政厥辟,将告归。”《春秋·公羊传·宣公元年》载:“退而致仕。”何休注曰:“致仕,还禄位于君。”另据《礼记·曲礼》记载:“大夫七十而致事。”郑玄注云:“致其所掌之事于君而告老。”可见,这一制度中经西周,到了春秋时期遂成为政治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后被历朝所沿袭并有所发展和完善。  相似文献   

4.
在先秦史研究中,“新兴地主阶级”的出现历来被认为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如持西周封建论的学者视其为封建领主制向地主制转化之开端,而持西周奴隶制论的学者则以为是封建制代替奴隶制之开端。然每读及有关著作,总感到对于这一问题的研究,在以下两点上似有必要再作进一步的考察: (一)不少学者将春秋晚期中原与东方的几个大国,如齐、晋、鲁等国内卿大夫与公室争权而进行的政治变革视为“新兴地主阶级”登上政治舞台的典型事例,然而作为这些变革之策动者的卿大夫们可否认为是“新兴地主阶级”? (二)春秋时期,究竟有哪些史实可以认为是反映了“新兴地主阶级”的产生? 下面即按以上两个问题的顺序略陈管见,希望得到同志们的教正。  相似文献   

5.
有金一代,致仕官员复出任职现象较为普遍,其成为金代致仕制度的鲜明特色。女真统治者大量起用已致仕官员是金代社会主客观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退而复用的参政者具有官品高、起用后职官品阶高、民族结构多元等特点。复出官员在其岗位上发挥着他人无法替代的作用,其充分实现了人才资源配置的最优化。  相似文献   

6.
文荟园     
古代官吏退休制度 官吏年老退休,我国古代称为“致事”或“致仕”,意思是交还官职。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新兴的地主阶级就废除了旧的世卿世禄制度,代之以新的流官致仕制度。到了汉代,致仕逐渐形成为一整套人事行政制度。据东汉班固等编撰的《白虎通义》记载:(一)官吏年七十,耳目不聪,腿脚不便,就得致仕;(二)告老退休后,朝廷给其原官职俸禄三分之一,以示尊贤。 唐宋时期,对退休官吏的经济待遏有很大提高。唐制规定,凡职事官年七十以上均应退休,或者“年虽少,形容衰老者,亦听致仕。”退休以后,五品以上官(唐代官阶分为九品)可得半禄。有功之臣,…  相似文献   

7.
雷依群 《文博》2001,(6):31-33,67
春秋以降,由于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新兴的地主阶级走向政治舞台,借助于旧的礼制来提高和巩固自己的身份和地位,成为这个阶层一个很重要的思想文化表征,而人文精神的勃起,又为旧礼制注入了新的内涵,用木俑、陶俑代替人殉,人祭已成为一  相似文献   

8.
在封建地主阶级思想家的笔下被称为“千古一帝”的秦始皇,曾经是一位威震华夏的地主阶级政治家。他灭六国,完成了统一中国的宏伟大业;建立起第一个多民族的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国家。因此,他备受封建文人史家的青睐和推崇。但是,在他奇功异勋的背后,却潜藏着穷奢极侈、专横暴戾等极其腐朽的劣性,于是,他也由一位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家堕落为历史上稀有的暴君。对秦始皇的腐败,史学界有大量的评述,但对其腐败的实质与根源鲜有全面、深刻的论及,本文试想谈些浅陋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稻麦复种制的形成和发展不但是中国农业史上的重要问题 ,而且关系到对唐宋经济发展水平的总体评价。本文批评了中外一些学者在稻麦复种制研究中对唐代估计过高、对宋代估计过低的倾向 ,对主张长江流域稻麦复种制形成和推广于唐代的各种论据逐一予以辨析 ,认为到了宋代 (主要是南宋 )稻麦复种制才有较大的发展 ,成为具有相当广泛性的、比较稳定的耕作制度 ,而江南平原在这一发展中始终处于领先地位。本文还讨论了宋代稻麦复种中与冬麦搭配的主要是晚稻还是早稻 ,唐宋稻作品种主要是晚稻还是早稻的问题 ,从而解开了导致对宋代稻麦复种估计偏低的认识上的两个“死结”。  相似文献   

10.
宋代史学思想的发展体现在很多方面,其中一个重要内容是对人类起源和初民社会的思考。与前人相比,不只是史学家、理学家以及自然科学家中有更多的人对这个问题的讨论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而且力求从哲理上对这个问题给予新的解说。天人间隔被打破了,历史的上限一下子向前推移了许多,甚至推到天地开辟之初。人们关于历史的观念,关于古史的观念都有了发展。在今天看来,宋人关于人类起源的认识,当然不能说是科学的,但毕竟是史学思想的发展上不可缺少的一个链环。同时,注意到宋人关于古史的认识,我们对宋代史学思想的有关的问题,会有新的估价。  相似文献   

11.
刘秀在农民战争中夺得了政权,建立了东汉王朝,其政权的性质依然是地主阶级的统治,是西汉王朝地主政权的继续发展。东漠政权的存在,共一百九十六年,在这将近二百年的政治发展过程中,除了农民向封建地主阶级进行了无数次反抗暴动以外,而统治阶级内部却拼命的闹着争权夺利的斗争,这就是当时的外戚宦官的专权与所谓「党锢之祸」。在东汉一代的政治舞台上,很明显的可以看出有三种人物在活跃着,即儒生、宦官、外戚,这三种人物:按其阶级属性来说,都是属于当时的封建地主阶级,按其所代表的集团利益来说,他是作为统治阶级集团内部各个集团的政治代表而出现的。先说儒生,儒生大部份是出身于官僚、商人、地主,他们能够参与政治活动,是从刘秀建立东汉政权开始的,刘秀本人就是地主阶级出身的儒生,他自始就热中与对地主阶级的勾结,在东汉政权的建立过程中,他不但保留了从西汉新莽以来的旧的官僚、商人、地  相似文献   

12.
洋务运动后期,一批主张改革的知识分子的思想,是属于地主阶级的洋务思想,还是属于早期资产阶级的维新思想,这是目前洋务运动史研究中一个有争议的问题。这个问题涉及的方面很  相似文献   

13.
宋代人才的地域分布及其规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正> 宋代是我国封建社会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自唐代中期“安史之乱”至五代十国,藩镇割据、农民起义、军阀混战接连不断,严重削弱了封建地主阶级的统治力量。北宋时,北部仍面临着辽、夏等少数民族政权的巨大威胁;而且国内的阶级矛盾不断激化,迫  相似文献   

14.
清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个王朗,是由满洲贵族笼络蒙古大牧主、西藏农奴主和汉族地主阶级建立起来的封建王朝。像历代王朝那样,政治上采取高度集中、由皇帝直接发号施令统治全国的专制独裁制度,康熙、雍正、乾隆时颇有成效地治理了国家。清代的城乡经济比较发达,建立在地主阶级土地占有制和小农经济基础上的城镇商业、手工业也比较繁  相似文献   

15.
古往今来对于历史的认识,总是有一个基本的看法,比如,历史是如何运动的,历史为什么是这样或那样地运动,是什么在其中起了决定的作用?这是历史观的问题,由于一个时代史学思想中的历史观与当时哲学的发展水平密切相关,因此,考察元代历史观,必须特别注意元代理学思潮对于当时史学思想的影响。在宋代兴起,并于元代成为官学的理学是由赵复北传和"北许南吴"的推动而发展起来的。元代理学继承了宋代理学思想的基本原则,通过天道观、心性观、知行论等理学范畴的阐述,对封建秩序符合"天道"的合理性,以及人们如何遵守伦理纲常、加强自我…  相似文献   

16.
奴婢是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存在的一个阶层。宋以前奴婢数量众多,充斥于生产经营活动和为封建统治阶级奢侈生活服务的各个领域,尤以在北方旱季作物地区为封建主从事农业生产劳动为主要内容和特色。宋代尤其是南宋基本局限于黄淮流域以南的稻作区。人口的增加,大面积土地经营的减少,主客户的分明与租佃关系的发展,使奴婢大多从农业生产中脱离出来。同时,商业贸易繁荣又使宋代统治阶级苟安于南半个中国。这样就有大量奴婢从生产领域转向以服务于地主阶级奢侈生活为主要目的的活动。本文试图在宋代社会剧烈变迁的背景下,结合前人的研究,对宋代奴婢的来源、活动和社会地位略作描述和分析。  相似文献   

17.
《文物》1976,(3)
道家是没落奴隶主下层的政治代表,是儒家的同盟军。这是多数同志都能赞同的。但是黄老学派是不是象过去不少人认为的就是道家呢?我们认为黄老不是道家。黄老学派产生于战国中期,是新兴地主阶级改造和吸收了道家的某些思想资料,而形成的一个重要法家流派。它的出现,有力地推动了地主阶级反复辟斗争的深入开展。但是,由于这个学派的理论基础是"以静制动",忽略了对奴隶制旧地基的改造,因此带有较大的保守色彩。到战国末年,韩非集法家思想之大  相似文献   

18.
北宋时期的西京洛阳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周宝珠 《史学月刊》2001,(4):109-116
宋代洛阳城已由原来的坊市分离制,嬗变成新的坊市合一制;由于水土气候方面的优越条件和历史、政治等原因,宋代洛阳园林之盛成为一大特色;宋代洛阳又是官僚麋集的城市,官僚集团中一些政见相同,利用会社组织,形成左右政局的政治力量。会社组织活跃,是其又一特色;宋代洛阳的经济远不如它在政治、园林方面的地位重要,但与开封之外的其他城市相比,亦属较为发达,是一个典型的消费城市。  相似文献   

19.
早期李大钊所生活的年代,正是北洋军阀、改良派和革命派活跃在中国政治舞台上的时代。了解李大钊对这三大政治势力的态度及其变化过程,有助于认识他早期政治思想的特点。本文仅就李大钊对改良派和革命派的态度的演变及其原因加以考察,以请教于史学界。  相似文献   

20.
论宋代钱陌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论宋代钱陌制程民生张瑞生钱陌制即以数十文钱或满一百文钱为陌(百)的计量方式,这是中国钱币史上的独特现象,其中又以宋代表现的最为突出。通常认为宋代钱币通行省陌制,即以77文为陌。这一概念其实有两大错误。一,宋代钱币实际是足陌制与短陌制并行;二,省陌制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