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2017年3月4日—5日,由华侨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华侨华人研究院主办的"闽籍华侨华人与马来西亚村镇发展系列学术工作坊"在厦门举行。来自华侨大学、厦门大学、暨南大学以及马来西亚新纪元大学学院、马来亚大学、砂拉越大学的近30位东南亚研究专家齐聚一堂,围绕"福建华侨华人如何参与马来西亚及福建侨乡村镇发展"、"涉侨文献史料及田野调查"、"东南亚研究的跨学科整合"等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由中国华侨历史学会、中国华侨华人历史研究所主办的"中国侨联华侨华人系列讲座"于2013年9月24日在中国侨联举行。马来西亚华裔政治领袖周美芬女士应邀作了题为"308与505大选后的马华公会:回顾与展望"的讲座。周美芬女士先后担任马来西亚国会议员,马来西亚妇女、家庭及社会发展部副部长和马华公会全国妇女组主席等职,  相似文献   

3.
华人在马来西亚已有500年以上的历史。由于社会发展和变迁,华人在各个时期里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台湾学者刘文荣在他的《马来西亚华人经济地位之演变》(海外华人经济丛书第五种,华侨协会总会编印)一书中,分六个阶段剖析了华人在婆罗洲和马来  相似文献   

4.
暨南大学华侨华人研究所石沧金博士所著《马来西亚华人社团研究》一书已于2005年6月由中国华侨出版社出版。全书共分五章44万余字,附有《全国华团文化工作总纲领》和《马来西亚中英文地名对照表》两个附件。该书是按照国别来研究华人社团的学术著作。全书首先分析了马来西亚各类华人社团的发展历史,深入地总结了它们的发展特点和规律,对于这些华人社团的内部组织结构和管理体制,做了较为详细的探析,其中重点分析了在当地华人社会中有着重要影响的青年组织、妇女组织和奖助贷学金。该书还全面、深入地探讨了马来西亚华人社团与当地华人社会在…  相似文献   

5.
<正>2015年7月25日,由国务院侨办政策法规司、暨南大学主办,暨南大学华侨华人研究院、中国华侨华人历史研究所、暨南大学出版社承办的"华侨华人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暨南大学隆重举行。来自美国、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以及中国香港、台  相似文献   

6.
暨南大学华侨华人研究院廖小健教授的新著《战后马来西亚族群关系———华人与马来人关系研究》已于2012年9月由暨南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是"世界华侨华人研究文库"之一,全书共33万余字。该书共分五章,分别是"马华两族关系的发展变化"、"两族关系的问题与症结"、"马来社  相似文献   

7.
暨南大学华侨华人研究院高伟浓教授的新著《委内瑞拉华侨史略》已于2011年11月由马来西亚学林书局出版,该书为中国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暨南大学华侨华人研究院成果。由于各方面条件的限制,目前学术界关于委内瑞拉华侨华人的研究十分薄弱,有价值的文字  相似文献   

8.
正2016年11月18日—20日,由浙江省侨联、中国华侨华人历史研究所、丽水学院主办,丽水市侨联、青田县人民政府、欧洲浙江华人联谊会、马来西亚道理学院和哈兔中文网络学院协办,丽水学院华侨学院承办的"第一届国际移民与海外华人丽水论坛——共建与共享:浙江华侨华人与‘一带一路’"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浙江丽水学院召开。来自中国大陆、台湾、澳门以及美国、加拿大、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的30多所高校和科研机构的70余位学者参与了此次会议,提交论文  相似文献   

9.
从早期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马来亚华侨社团与中国之间是联系密切的侨民社团与祖国之间的关系。此后,由于马来亚华侨社会发生了本质性转变,当地华人社团与中国的关系转变为外国公民社团与祖籍国之间的关系。期间,由于种种因素,双方的关系经历了曲折发展。中马建交,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后,马来西亚华人社团与中国的联系日益密切起来,双方的关系进入良性发展轨道。本文概述各个历史时期马来西亚华人社团与中国关系的发展演变,探讨两者关系发生变化的原因以及影响。作者认为,马来西亚华人社团与中国的良好关系对华人社会和中国而言都是积极的因素,双方日益密切的联系,加强了当地华人社会与中国,乃至马来西亚与中国之间的良好关系。  相似文献   

10.
2013年9月14—16日,由中国华侨华人历史研究所和《广东华侨史》编委会共同举办的"广东华侨与中外关系"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广东汕头召开。来自美国、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以及中国大陆与港澳台等国家和地区的5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暨南大学华侨华人研究院副院长张应龙教授主持开幕式,中国华侨华人历史研究所所长赵红英、  相似文献   

11.
关于华文学校的性质和类型问题当前东南亚的华文学校有以下几种:1.仍按以往华侨学校模式办学,。以华语为主要教学用语,当地语言仅作为一门课程教学,学校有办学自主一权,其性质可归为华侨学校者,仅有老挝的家都公学一所。近年来,台商在印尼、马来西亚和泰国开办四所教育子女的侨民学校,也属这一种。2.以华文为主要教学语言,兼校中华传统文化和当地文化,仍保持华文教育体系者有马来西亚的华文小学和华文独立中学。其中华文小学已接受政府津贴成为国民型小学。这类学校堪称真正的华文学校,但目前仅在马来西亚存在,从国家来说,是…  相似文献   

12.
正2014年6月3日,由中国华侨历史学会、中国华侨华人历史研究所主办的"中国侨联华侨华人研究系列讲座"第三场举行。马来西亚拉曼大学中华研究院中文系主任陈中和博士做了题为"从华侨、华人到马来亚人:梁宇皋认同转变的生命历程"的学术讲座。讲座由中国华侨历史学会副会长、中国华侨华人历史研究所所长张春旺主持。陈中和博士在讲座中指出,人类的历史是一个不断迁移与生根的历史,这些离散的华人对世  相似文献   

13.
《战后东南亚国家的华侨华人政策》一书已经由暨南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由暨南大学东南亚研究所与广州华侨研究会合编,由暨南大学东南亚研究所华人问题研究室组织撰写。该书在阐明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新加坡、菲律宾、越南、缅甸、文莱等国战后对华侨、华人政策的国际,国内背  相似文献   

14.
麦群忠 《文史春秋》2006,(11):47-49
抗日战争期间,3200多名南洋华侨机工(以下简称南侨机工)胸怀崇高的爱国情愫,在抗战中为挽救中华民族,吃苦流汗,血洒滇缅路,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做出了卓越的贡献。1947年11月30日,马来西亚雪兰莪华侨筹赈会为了表彰和纪念华侨机工们的爱国精神,特地在吉隆坡广东义山亭为殉难机工建立了一座纪念碑。  相似文献   

15.
由暨南大学历史系副教授林远辉、华侨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张应龙合著的《新加坡马来西亚华侨史》,最近已由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全书共21章,44万多字,为著名历史学家朱杰勤教授主编的《东南亚华侨史丛书》的一种。朱杰勤教授生前审定了该书,评价颇好。该书紧密结合中国和新加坡、马来西亚社会、政  相似文献   

16.
近代广西玉林籍华侨商人群体是近代广西玉林籍商人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大多出身贫寒,受教育程度较低,经营规模不大,但却十分抱团,主要分布在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等东南亚国家,从事种植业、矿业、百货业、侨汇业等。广西玉林籍华侨商人群体中的许多商人还曾是东南亚各地广西会馆、商会的创办者或重要执掌人,是近代广西华侨商人中的代表性群体之一。  相似文献   

17.
陈璧君,祖籍广东新会,1891年出生于马来西亚槟城一华侨富商家庭。1907年在槟城与汪精卫相识后,一生追随汪精卫,最终从一个革命者堕落成为叛国投敌的历史罪人。本文以她在人民政府监狱中的改造经历,证明了人民政府改造政策的英明与成功。  相似文献   

18.
陈庆东 《铁军》2020,(4):42-42
陈日梅,祖籍福建永春县,1921年2月生于马来西亚华侨之家。中学时被《西行漫记》感染,毅然回国奔赴延安,在"陕北公学华侨干训班"接受抗日思想教育。1939年7月,经过数百里艰辛旅途到达皖南,走进新四军教导总队女生八队集训。之后,在新四军部队先后做过民运、通信、文化、党务等工作。离休前,任中共南昌市东湖区区委常委。  相似文献   

19.
《中华遗产》2007,(1):13-13
对于马来西亚这个充满魅力的国家来说,2007的确是不同寻常的一年。首先,马来西亚将迎来国庆50周年。此外,“2007马来西亚旅游年”活动将在明年全面拉开帷幕。  相似文献   

20.
三十多年前,电影《刘三姐》以它那如诗如画的山水,优美动听的歌曲,和演员们精彩的演出,风靡大江南北,在海内外引起轰动。当时,在中国还没有一部电影超过它的票房记录;在新加坡《刘三姐》超过了美国影片《乱世佳人》的上座率;在马来西亚,它被评为世界十佳影片之一;早在60年代,曾有过成千上万人从马来西亚去新加坡看《刘》片的盛况,电影所到之处,到处是雷鸣般的掌声和欢呼声,在马来西亚一位当年随奶奶去新加坡看《刘三姐》的华侨至今仍能成段地唱出其中的山歌,令人难以置信。刘三姐已作为一代偶像进入了千家万户,而“刘三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