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涂光群 《百年潮》2000,(3):77-78
胡蝶,是中国30年代闻名的“电影皇后”(是1933年,上海的《明星日报》主办,观众正式投票选举的“影后”)。胡蝶这个名字,在30~40年代,几乎家喻户晓,连我这个几  相似文献   

2.
正民国影坛出现了六位"电影皇后":张织云、胡蝶、陈玉梅、阮玲玉、陈云裳、周璇。其中胡蝶、阮玲玉、周璇跻身"中国电影史上最有影响力的十大女明星"行列。"首届影后"张织云张织云,原名阿喜。广东番禹人,1904年出生。1923年考入上海大中华影片公司,主演黑白无声片《人心》、《战功》获得成功。1925年转入明星影片公司,因主演《可怜的闺女》、《新人的家庭》、《空谷兰》而走红。  相似文献   

3.
木兰 《文史博览》2014,(6):34-34
抗战胜利后,胡蝶和丈夫潘有声在1946年3月又迎来了属于自己的春天,恢复了往昔的恩爱关系.抗战胜利后的第二年,胡蝶一家迁居香港。到香港后,潘有声和胡蝶立即重开商务活动,筹办了兴华洋行,  相似文献   

4.
戴笠是国民党的军统特务头子,胡蝶是著名电影皇后,他们两人的同居曾经有过许多街谈巷议。抗战期间,电影皇后胡蝶原来居住于香港。1941年香港被日本军队占领,她和她的丈夫仓皇出走,先到广东韶关,再由韶关到桂林,最后抵达山城重庆。戴笠是登徒子之流,在他手里不知糟蹋了多少女性。这时,他爱上了胡蝶,软硬兼施,终于把她占为己有。在这之中,戴笠钻了一个空子。原来,日本军队占领香港后,胡蝶因不想躲来躲去,疲于奔命,打算滞留在香港。不料日本人却找上门来,邀她赴东京拍一部《胡蝶游东京》的影片,宣扬所谓“中日友善”思想。胡蝶这才意识到继续留…  相似文献   

5.
四十年代的电影《建国之路》,是电影星后胡蝶唯一没有拍完的一部影片。说起来,还有一番曲折:这是一段桂林失陷前后的艰辛苦难的历程。那是一九四三年十月份,作为《中央日报聪社记者的我,得到一大新闻——电影皇后胡蝶要光临山城贵阳。于是我便—一通知同仁们,在醒狮路省府接待处的朱红大门外等候,省市要员和各界名流也在大门外恭候着胡蝶的到来。胡蟀——中国的第~位电影皇后,也是当时影迷们崇拜的偶像。迎接胡蝶等人车队在红门外依次停下:只见胡蝶影后兴致勃勃,满面春风地下了车。她身着一件白细呢子旗袍、外罩白绸长披风、披风…  相似文献   

6.
早期明星广告趣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今以影视或体育明星做广告 ,无论于银屏或报刊上 ,已屡见不鲜 ,比比皆是。但在30年代 ,却是“少见多怪”的“顶尖时尚”。最早的广告作品 ,起源于“电影皇后”胡蝶。胡蝶以主演无声片《战功》一举成名 ,接后又以《秋扇怨》《夫妻秘密》《歌女红牡丹》等故事片 ,轰动全国 ,风靡南洋。 1931年春节过后 ,上海“大世界”游乐场举办“迎春招待会”。胡蝶作为特邀贵宾 ,自然分外引人注目。会上 ,有记者问她最喜爱哪一家商店的服装。胡蝶脱口而出 :“鸿翔服装店的衣服 ,不但做工考究 ,而且款式时新 ,我常去选购。”此话本很平常 ,岂知出于胡蝶之…  相似文献   

7.
梅兰芳与胡蝶在香港的爱国对话当时在沦陷后的香港任日本侵略军报道部艺能班班长的中国通—和久田幸助,得知中国文艺界的名人梅兰芳、胡蝶都在香港时,便将他们列入其怀柔政策所想笼络的对象名单上。但因梅兰芳的蓄须而坚辞不出,致使和久田幸助在恼火中又转向了影星胡蝶...  相似文献   

8.
从胡蝶女士的“情结”说起1989年4月23日晚7时,旧中国一代影后胡蝶女士因中风并发心脏病,在加拿大温哥华告别了她曾奉献了一生的世界,走完了她生命旅程中的最后一站。5天后,胡蝶长眠在该市风景如画的科士兰公墓,傍依着她的夫君播有声先生。应该说,除了未克重返故国一游外,这位历尽沧桑、终享天年的中国电影史上最著名的影星该是去而无憾了。诚然,随着岁月的流逝,胡蝶晚年心境平静恬淡。她曾这样写道:抗战时期从香港逃到重庆,“(潘)有声继续经营,往来昆明、重庆间,除了日用品、医药用品,也兼做木材生意。随着他也有很多社会…  相似文献   

9.
一、“电影皇后”和“洋行皇帝” 胡蝶原名胡瑞华.祖籍广东鹤山.光绪三十八年(1908年)生于上海提篮桥辅庆里第一弄,其父胡少贡曾任京沪铁路总稽查.也算是“官宦人家”了。胡蝶天生丽质,两颊各有一汪若深若浅、若隐若现的酒窝。被称作“梨花窝”,其容貌,令无数的风流男子欠了她相思债。民国13年(1924年).16岁的她考人中华电影学校.“从艺生涯”开始.定艺名为“胡琴”,后改为“胡蝶”.主演过《火烧红莲寺》等,走红全中国。  相似文献   

10.
东美 《钟山风雨》2012,(2):23-28
上世纪30年代,影星胡蝶的名气究竟有多大?老人不爱虚言,今年我已年近90岁,可以毫不夸张地说,70多年前,胡蝶的追星族比之当今"粉丝"的狂热程度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别说大都市,就连我老家,在南通地区一个小小的县城,有关这位顶尖大明星的奇闻轶事、剧照、市井广告等简直是铺天盖地,随处可见。  相似文献   

11.
30年代,我国电影事业从萌芽步入发展阶段,在这期间出现了不少熠熠生辉的电影明星,较知名的男星中,如:金焰、袁牧之、郑君里、赵丹、高占非、金山等;女星那就更多了,有:阮玲玉、胡蝶、周璇、舒绣文、王人美等.但阮玲玉因“人言可畏”而自杀星殒;胡蝶被影迷们选为我国首位“电影皇后”而名声显赫一时.胡蝶,原名胡瑞华,广东中山县人,少年时代就读广州洪清四巷市立第三小学.不久,随家迁居上海,认识了同乡林雪怀,由于林长得潇洒,又擅长摄影术,那小小相机便成了他俩交往的媒介.  相似文献   

12.
丽江行     
1960年6月10日早八时由云南大理市下关动身去丽江。途中去看了胡蝶泉。胡蝶泉现状和明末徐霞客所记还大致相同,他说:"……其西山麓有蛱蝶泉之异,余闻之已久,至是得土人西指,乃令仆担先趋三塔寺,投何巢阿所栖僧舍;而余独从邨南西向,望山麓而驰。半里,有流泉淙淙,溯之又西半里,抵山麓,有树大台抱,倚崖而耸立,下有泉,东向  相似文献   

13.
吴军 《文史博览》2013,(4):35-35
周璇(1920-1957)一生共拍摄了43部影片,她和阮玲玉、胡蝶被誉为中国影坛的三大“影后”。可是,翻阅当年的报刊,周璇对于“影后”这个称号,并没有接受过。  相似文献   

14.
2008年11月25日,胡友松(1939年生于上海,原名胡若梅,其母为民国时期红极一时的"电影皇后"胡蝶.1966年,嫁给李宗仁)在台儿庄病逝,享年69岁.  相似文献   

15.
记胡蝶     
认识胡蝶是八年前的事注,那时我刚从国内来到这块新大陆;虽然这个城市已有一百年的历史,但较诸世界上其他大城市来说,她还是年轻的。温哥华有来自各国的移民,也有人说,这里是藏龙卧虎的地方,这句话不无几分道理,我就是在这里认识了心仪已久的三十年代影后——胡蝶。那时我在一个专为华侨、华人服务的社区机构工作,工作的一个部分是负责妇女组的英文学习。有一天,英语教师请假,我去代课,一个班十来二十个人,年龄从二十来岁到六、七十岁,这些不同年龄不同背景的妇女却有一个共同的心愿——学些基本的英语,以作为生活在这个英语…  相似文献   

16.
昨日黄花有余香民国年间的五位电影皇后︵上︶文/周观武随着电影东来,西方国家选举电影皇后的风习也如影随形,传到了中国。从本世纪20年代国产影片大昌到国民党南京政府垮台的20多年间,当选为中国影后的先后有张织云、陈玉梅、胡蝶、周璇和李绮年。这些当选者无疑...  相似文献   

17.
王捷梅 《江淮文史》2006,(2):161-170
回首中国电影的百年沧桑风雨,重温《恋爱与义务》、《桃花泣血记》、《三个摩登女性》、《凯歌》等经典影片的艺术魅力,追念阮玲玉、胡蝶、袁美云、金焰等电影明星的迷人风采,也许你不会想到,他们身后竟都站着同一个人——《一代名导卜万苍》,一个安徽天长走出去的乡村青年。  相似文献   

18.
张学继 《百年潮》2007,(3):47-50
少帅张学良、电影皇后胡蝶与国民党元老马君武本来是毫不相干的三个人,但一场文墨官司却把他们三人的名字联系到一起。关于张、胡、马之间的这场文墨官司,流传很广,版本也很多,以讹传讹的地方也在所难免。为此,笔者查阅了当年的上海《时事新报》、《申报》、《生活周刊》等报刊,以第一手资料,对这一事件的来龙去脉做一比较完整准确的勾画。  相似文献   

19.
《世界》2009,(1):20-25
2008年12月10日,《世界》杂志明星旅行家颁奖典礼在北京丽思卡尔顿酒店举行。在活动现场,来自时尚和旅游界的名流将不同奖项颁给10位明星,明星们也以自己的态度诠释时尚与旅行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果尔  苑菲 《世界》2008,(12):18-21
在这个世界上,大约没有人会怀疑巴黎人的悠哉生活理念——在这次中国银联和《世界》杂志联手出击的”明星旅行家”巴黎站活动中,我们和明星以及明星读者一起,充分见证了巴黎人的生活消费本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