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新时期新疆边境城镇体系构建和口岸小城镇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新疆所处区位条件决定了边境的稳定与发展在整个区域经济中占据重要位置。把城市化和对外开放结合起来,通过边境城镇体系的构建来密切边境城镇与腹地的联系具有积极作用。边境城镇体系通过交通轴线的连接,对不同层次、不同职能分工的核心、节点、边境城市和口岸小城镇进行空间纵深配置,从而发挥对外开放的城镇整体优势。口岸型小城镇是边境城镇体系的前沿,最具特色。在发展条件较好,规模较大的口岸可考虑直接设立建制镇。在一些自身设镇条件不足的口岸,可考虑与地方、兵团联合设镇,协调管理。  相似文献   

2.
边境政策杠杆作用是边境政策和边境政策体系的主要功能之一,具体是指边境政策对边境地区进行调控所产生的各种影响.中国的边境民族地区,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极为丰富,有众多的口岸和广阔的市场,是重要的通道和战略要地;同时也是中国少数民族的聚居区和长期贫困的地区.本文通过边境政策杠杆作用的对比分析和相关问题的阐述,以期全面实现适时准确地制定、不断调整以及贯彻落实边境地区发展稳定政策的目的,切实解决当地的少数民族贫困问题,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进一步巩固边防,保障当地各民族人民共享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成果.  相似文献   

3.
黑河是黑龙江省重要边境口岸城市。优越的地理位置、完美的生态环境、独特的人文历史和民俗风情吸引大批的国内外游客,本文通过对黑河对俄边境旅游的现状进行分析,找出制约边境旅游的问题,并提出发展黑河对俄边境旅游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黑龙江省绥芬河市是龙江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重要节点,是国家“一带一路”框架下的重要陆路口岸,也是开展边境旅游的最佳实验地。本文根据产业融合理论,对绥芬河市边境旅游融合发展的条件进行分析,详细剖析绥芬河市的旅游资源禀赋与旅旅游服务设施,并从发展目标、发展对策等方面提出绥芬河市边境旅游融合发展的路径。  相似文献   

5.
时妍 《满族研究》2012,(3):59-64
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清政府设立黑龙江将军,增强了黑龙江地区的军事防御力量.1689年中俄《尼布楚条约》签订后,为了防御沙俄入侵,维护边境安全和领土完整,清政府制定了巡查边界、边境卡伦和国界鄂博等一系列边境防御设置.这些边境防御设置在一定程度上守护了边疆和领土完整,维护了清朝的领土安全,促进了边境贸易的发展.与此同时,也起到了保护资源、增加税收、稽查贸易以及加快黑龙江地区的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等作用.  相似文献   

6.
乾隆初期安南北部的动乱对广西边境地方社会造成冲击,在客观上也促进了清廷决心在广西沿边地区进行一系列变革.这些变革措施包括边防、边贸、政区调整等方面的内容,不仅有效地保护了国土安全,还最大限度地保障了边贸的发展,维护了商贩与边民的利益.透视这一历史过程对理解边疆治理问题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明代甘肃镇边境保障体系述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甘肃镇是明朝西北边地的重镇,在明朝国防体系和对外交往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故此,明廷对甘肃镇的边境保障休系极为关注,并不断地从组织管理体系、内部防御体系和外部拱卫体系等方面予以完善,集中反映了明王朝制订西北边疆政策时的务实和创新思想。甘肃镇所具有的多重防御体系,为明王朝的舅防安全和对外经济、文化的正常交往作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8.
冷战结柬后,我国的边境安全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一些新的挑战逐渐凸现,因此探讨我国新形势下的边境安全战略成为当务之急.本文从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分析了我国边境安全战略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9.
近代以降,口岸在中国的城市化、现代化、全球化进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对中国社会产生着深远影响。尤其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以合作共赢为主导的口岸建设,成为中国与周边国家及世界各国沟通交流的基本平台。相应地,口岸研究也应成为中国边疆学的有机构成。基于中国与越南两国独特的地理、人群及文化,对近代以来中越边境陆路口岸演变的讨论,可以为口岸研究提供生动的案例与成果。长时期且纷繁复杂的口岸演变,也留下了大量宝贵的历史文化遗存,充分体现出口岸纳风气之先又易受各种政治形势干扰的双重性质。  相似文献   

10.
《风景名胜》2010,(7):19-19
新疆昭苏草原是我国最著名的四大草原之一,它位于中哈边境附近,距离新疆伊宁市约200公里,平均海拔1800米。这里属温带山区半干旱半湿润气候,冬长无夏、春秋相连,号称“新疆最美的草原”。  相似文献   

11.
作者从国家中心与边疆的关系出发,对比边疆、边境、边界概念及研究我国边境管理条例中有关边境规定后认为:边境就是相邻国家接壤的有常住民众生活其中的某级行政区域或纵深区域。接壤区域的行政管理范围以各个国家的实际规定为准,常住民众则指在各自具有法律效力的边境区域生活并取得常住资格的所有民众。对中国来说,边境就是中国与相邻国家接壤的有常住民众的地级市(盟)、县(旗)管辖区域。  相似文献   

12.
边境旅游研究综述及展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杨效忠  彭敏 《人文地理》2012,27(4):19-24,93
作者总结了国内外关于边境旅游的研究进展。指出国外研究的成果主要集中在目的地合作和冲突管理、边界效应与旅游影响等方面;国内研究侧重于旅游产品规划与开发,旅游目的地空间结构和管理等方面,国内整体研究水平不高。分析认为,在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背景下,加强边境旅游的区域性综合研究,重视旅游边界效应的测度,进而揭示跨境合作的内在机理,是中国边境旅游研究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13.
王逸涛  张黄哲  林泰贤 《神州》2012,(28):234-234
边境地区的稳定即关系到边境地区的安全,又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在新时期新形势下,要进一步做好边境管控工作,维护边境地区的治安秩序。  相似文献   

14.
跨境旅游合作区:探索中的边境旅游发展新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飞 《旅游科学》2013,(5):10-21,41
跨境旅游合作区是2010年末出现的新概念,同时也是探索中的边境旅游发展新模式,它从跨境经济合作区衍生而来。本文从概念切入,对边境旅游和跨境旅游进行了区分,并对两个概念给予界定。在此基础上,对跨境旅游合作区的概念、特征、发展阶段、发展模式等问题进行阐述,并从经济学与国际贸易、国际关系与地缘政治、人类学和社会学等多重理论视角分析与解读。本文认为,跨境旅游合作区是国家安全利益和地方经济发展这组矛盾的统一体,它在边境旅游模式探索、促进沿边地区经济发展、助推或缓和国际关系等方面有一定的潜在价值。同时,中国与周边国家的跨境旅游合作区建设也存在着双边诉求的矛盾二重性和合作的脆弱性。  相似文献   

15.
陶思彤 《人物》2018,(12):14-15
一名坐着大篷车来到美墨边境的移民,在高墙边徘徊。数以千计的移民经过数千公里的跋涉,到达了边境城市提华纳。然而等待他们的是美国加高的边境墙、铁丝网、严阵以待的美国军警以及人满为患的难民营。面对严苛的入境审查,这些移民必须思考是去还是留。  相似文献   

16.
广西中越边境地区的旅游,主要包括自然风光生态旅游、民族民俗文化生态旅游、中越边境风情旅游、历史遗存旅游和红色旅游五种类型,它们都被统一在"边境"这个核心概念下,构建了一个以"边关风情"为主题的旅游体系。通过运用口头艺术及其他多种民俗资源,并以各种手段表演边疆元素,当地的旅游客观上为中国内地游客提供了一个既能欣赏边疆独特风情,又能感受自己国家边界并强化国家意识的特殊场域。  相似文献   

17.
广西中越边境地区的旅游,主要包括自然风光生态旅游、民族民俗文化生态旅游、中越边境风情旅游、历史遗存旅游和红色旅游五种类型,它们都被统一在“边境”这个核心概念下,构建了一个以“边关风情”为主题的旅游体系。通过运用口头艺术及其他多种民俗资源,并以各种手段表演边疆元素,当地的旅游客观上为中国内地游客提供了一个既能欣赏边疆独特风情,又能感受自己国家边界并强化国家意识的特殊场域。  相似文献   

18.
李铁立  姜怀宇 《人文地理》2004,19(6):1-5,48
欧洲和北美的实践表明,边境地区经济合作具有推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作用,同时,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又促进了边境地区经济合作的发展。本文从边境区位的理论分析入手,探讨了边境区位再创造问题,并分析边境区位再创造与边境区经济合作的内在联系。最后,对辽宁省和朝鲜之间边境区经济合作做了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19.
本文概述了黑龙江省革命博物馆对现中俄边境的孙吴、黑河 、爱辉及东宁境内侵华日军遗留的军事工程的考察成果,经实地踏查与勘测,重点记录了北 镇台阵地、胜山阵地、勋山地下工事等重要军事设施遗存的现状,结合有关文献资料,对一 些规律性问题形成的初步认识,提出新的看法。  相似文献   

20.
邓小娟  李逸 《旅游纵览》2022,(24):169-172
康养旅游以自然友好型、社会友好型特征满足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对旅游业的新需求,是发展潜力巨大的旅游新业态。边境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发展基础较好,自然与人文生态优势突出,为康养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条件。为更好地指导边境民族地区康养旅游产业发展,需要在理论阐释与实践路径层面进行探讨。理论层面,要捋顺康养旅游与旅游的关系,认清康养旅游寓于旅游活动是产业发展的理论逻辑;以边境民族地区特性为前提推进产业发展是实践的逻辑。实践路径层面,当前的工作重点是推进康养旅游与乡村振兴战略全面结合、持续推进康养旅游产品建设、培育康养旅游市场主体;围绕自然山水、边境区位、地区与民族特色的人文基础、康养旅居等主题擘画边境民族地区康养旅游产业发展蓝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