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名人幽默四则罗德坚幽默,是一朵智慧的火花,具有特殊的感染力和穿透力,关键时刻,几句诙谐的话语,便可变尴尬为融洽,化干戈为玉帛。在这方面,伟人们留下了许多佳话:毛泽东不愿换新毛巾中国工农红军转战到陕北时,一天,毛泽东的警卫员对主席说:"主席,我再帮您去...  相似文献   

2.
《参考消息》报是一张特殊报纸。几十年来,它以不同于一般报纸的独特报道内容和浓厚的参考特色,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和好评,是中国拥有读者最多的日报之一。中国广大读者能看到这张“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报纸”,首先要归功于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 毛泽东倡议创办《参考消息》报 并一再指示扩大阅读范围 《参考消息》是 1931年 11月 7日在江西瑞金创刊的。在革命战争年代和新中国开国头几年,一直是仅供中共党政军领导干部参阅的秘密级内部刊物。1956年冬,根据毛泽东的倡议,中共中央决定把它的订阅范围由“党内外高级领导干…  相似文献   

3.
《百年潮》2016,(1)
正毛泽东逝世令许世友猝不及防。毛泽东逝世后,按通常的做法,各单位都设置灵堂,挂上一幅毛泽东的画像,缀上黑纱、白花。有的还摆上几件祭品。许世友则不同。他得知毛泽东逝世的消息后,号啕大哭,哭干了眼泪后,把各种报  相似文献   

4.
近年书、报、刊上出现了不少关于毛泽东子女生活经历的作品,其中不乏道听途说或臆测编造之处。本文作者与毛泽东之女李敏有着几十年的交谊,她把自己亲历亲知的真情实事写成本文。本刊征得有关方面同意,郑重推荐给读者。除了让大家进一步了解一代伟人毛泽东的亲人和家风,也望起到澄清事实、以正视听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贵刊2012年第12期刊登的《毛泽东图像的修改》一文,在有关毛泽东在1964年11月14日到首都机场迎接周恩来从苏联归来的一段介绍(见第41—42),有几个地方与史实不符。如文中提到,"毛泽东率领刘少奇、朱德等前往机场迎接,这也是建国后毛泽东亲赴机场迎接下属的唯一的一次"。据我所知,毛泽东在1960—1964年间,曾五次去  相似文献   

6.
明红 《文史春秋》2002,(9):20-21
1939年初秋,毛泽东应邀去延安马列学院作报告,院党总支书记张启龙、副院长范澜特意安排教育处长邓力群、教育干事安平生等四人前往杨家岭接毛泽东。他们走到半路时碰到了主席,毛泽东听他们说明来意后摇摇手说:“一个人作报告要四个人接,要不得!要不得!哦,四个人,轿子呢?你们不是抬轿子来接我呀?……下回呀,跟你们领导说,再加四个人,来个八抬大轿,又体面,又威风。要是还有人,再来几个鸣锣开道的,派几个摇旗呐喊的,你们说好不好?”大家都笑了,他自己也笑了。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作为当代中国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和理论家,是我党较早关注妇女问题的先行者之一,在几十年的革命和建设历程中,他都十分重视妇女问题,并形成了一系列的有关妇女问题的思想。本文试就毛泽东关于妇女问题的经济观作一些初步探讨.一、毛泽东妇女经济观的形成毛泽东的妇女经济观作为毛泽东妇女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其形成和发展是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根源和现实基础的,它是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同中国革命实际及妇女运动相结合在实践中的反映。具体分析毛泽东妇女经济观的形成,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首先,从妇女社会地位的历史变迁中…  相似文献   

8.
张榜奎 《百年潮》2012,(8):51-52
一件普通的大衣,却有一段不平凡的故事。这件布质的黑面蓝里中间装个羊皮筒的长大衣,是毛泽东主席在延安时穿过的。后来,它辗转传到中华全国总工会退休职工宋振先老人手中。经历了几十年的风雨沧桑,千里辗转,  相似文献   

9.
《文史博览》2009,(10):71-71
2009年第9期“特稿”和“口述”栏目的几篇文章,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为我们解答了一个心存疑惑而又悬而未决的难题:即国共两党高层领导如何对待台湾?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这是国共两党的共识。毛泽东与蒋介石兵戎相见,对峙几十年。为了祖国领土完整,毛泽东表示:台湾只要在中国人手中,承认是中国的一部分,就可以暂时不去解放台湾,甚至还答应把庐山送给蒋介石,共产党人的胸襟可见一斑。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历史上,有成千上万的战士,自投身革命那时起便同毛泽东的名字紧密联系在一起。开国上将陈士榘就是其中一个。20世纪五、六十年代,由于他曾担任“特种工程司令部”司令员一职,并奉党中央和毛泽东之命,组织领导了我国“两弹”试验基地的建设,因此获得了“中国核工程司令员”的美名。在几十年的革命生涯中,陈将军始终追随着党和自己领袖的脚步,不计得失,殚精竭虑,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和新中国国防科技事业发展,建立了不朽功勋。“核司令”曾是毛泽东那个山头上的“山大王”!1909年4月,陈士榘出生在武汉市黄土坡的一个新军军营里…  相似文献   

11.
和平共处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在处理新中国的外交关系时遵循的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准则。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核心,毛泽东是这个战略思想的主要设计者。本文试就毛泽东对这个问题的思考做一历史的考察和分析。毛泽东阐述的和平共处思想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2.
莫晓 《文史博览》2013,(4):5-12
林彪从1967年以中共中央第一副主席的身份被毛泽东指定为接班人,到1971年9月殒命于异国荒漠,短短几年,由一呼百应,到猝然去势,变故之快,落差之大,让人错愕不已。其间隐藏着什么内幕?毛泽东与林彪是怎样由亲密合作走向彻底决裂的?林彪与江青究竞是怎样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正一自1965年春开始,毛泽东就离开北京,坐镇杭州,密切关注着北京的政治动向。1966年6月15日,毛泽东的专列从杭州启程,沿浙赣线南下,于6月16日抵达长沙。6月17日下午3时许,四辆小轿车、一辆大客车紧紧连成一线,奔驰在长韶公路上。毛泽东坐在一辆灰色吉姆车上,为他开车的是中共湖南省委接待处技术最好的司机赵毅雍,毛泽东几次来长沙都是坐他开的车。另一辆白色吉姆和一辆吉普车上,坐着时任湖南省公安厅厅长李强、副厅长高文礼和新华社记者钱嗣杰等人。最后一辆大卡车,拖着毛泽东的8个书箱和一些生活物资。车队鱼贯地进入韶山冲,毛泽东让司机赵  相似文献   

14.
1941年6月3日,陕北边区政府县长联席会议正在召开,忽然天空一声作雷,雷电穿入会议室造成多人伤亡。此后不久,就有议论:这是老天爷对他们的惩罚!于是,开始了一场全面调查。不久,毛泽东从康生呈给他的报告上得知要枪毙一名当地妇女。毛泽东看过报告,心中不悦,让人找来那位婆姨。这位来自延安城北面一个叫傻村的女人名叫伍兰花,三十六七岁。她一脸怒气,咄咄逼人……伍兰花的男人是呆傻人。她一人拉扯3个孩子,还要照顾傻丈夫及婆婆。40年代初,陕北遇上少有的天旱。本来还勉强维持生活的陕北人因这里突然添上红军部队几万张口,粮…  相似文献   

15.
家住安源     
安源煤矿恐怕是中国最出名的煤矿了,40岁以上的人从小就听说过。安源煤矿总是和一幅油画联系在一起—毛主席去安源。手拿油伞,身穿长衫,年纪轻轻的毛泽东,只身到安源,来到工人中间传播革命。这是一个让几代人永远记着的身影。  相似文献   

16.
好书推荐     
《神州》2014,(10):101-101
<正>《毛泽东阅读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3年12月出版以往介绍毛泽东读书生涯的图书大都着眼于他阅读的嗜好及从中所受到的启发裨益,而《毛泽东阅读史》一书则从书籍本身入手,以代表性书籍为线索,呈现了毛泽东一生的阅读历史。书中既有毛泽东阅读状况的整体概览,也有对具体书籍的细致描述,围绕毛泽东喜欢读什么书、为什么读书、怎样读书、如何把书读"活"、如何运用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深入阐述,便于读者全面了解和把握毛泽东的阅读生活。  相似文献   

17.
1918年8月11日,毛泽东给罗学瓒写了封明信片,此信不仅是一幅书法艺术佳作,更是研究中共党史和毛泽东早年思想、活动的一份珍档。毛泽东缘何要写这封信?此信背后到底尘封了一段怎样的历史?本文对此信的写作背詈及由来作一翔实考释。  相似文献   

18.
毛泽东一生坚持读报,他曾说"一天不读报是缺点,三天不读报是错误",对报纸的重视可见一斑。尤其在战争年代,形势险恶,环境艰苦,报纸更成了了解敌情、战胜敌人的一个重要渠道。通过读报,毛泽东几次为中国革命获取重要信息,在重大关头作出了正确战略决策。请阅《毛泽东在战争年代的读报》一文。  相似文献   

19.
1949年9月,就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即将在北京举行开国大典的前夕,要在天安门城楼上悬挂毛主席的画像,究竟挂哪一幅画像,成了一个重要的问题摆在周恩来的面前。当在天安门前悬挂毛泽东画像形成中央一致意见之后,作为开国大典的总筹划者,周恩来为在国庆节那天在天安门城楼前挂一幅毛泽东的巨幅照片,已经多次派摄影记者来到丰泽园,为毛泽东先后拍摄了几幅正面肖像。  相似文献   

20.
正《"清抵簿"破解毛泽东家庭历史之谜纪实》新中国成立前,关于毛泽东老家的家产问题,曾有这么几种说法:一说是没有了,毛泽民都按毛泽东的意见全部处理了。二说是流动资金没有了,剩下的不动产大部分租给佃户。三说是动产没有了,不动产由毛震公祠收归公有。四说是1929年由国民党没收后,家产就不复存在。但根据韶山毛泽东纪念馆收藏的毛泽东家庭账簿——"清抵簿",毛泽东家产是存在的,由毛震公祠代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