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文史天地》2011,(5):95
草船借箭这个故事是:三国时期,周瑜与曹操大战,因为当时周瑜军中缺乏武器——箭,孔明就使用计策把20只船全部插满稻草人驶向曹军军营,然后击鼓,曹军以为周瑜来攻打他们,就把如雨的箭射出来。经过清点,共有10多万只箭,  相似文献   

2.
空无一人的尔门、华强北、深南人道……2012,不是每个深圳人都买上了船票,但每个人都得过春节。于是,你就看到了平时人山人海的这些地方,此刻荒无人烟。  相似文献   

3.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巧施“空城计”的故事,是家喻户晓的。据史书记载,历史上的诸葛亮并未用过“空城计”,只是作者罗贯中为了烘托诸葛亮这个人物形象,以艺术的手法,添加了“空城计”这个情节。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军事家,他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伟大的人民革命战争中,却导演了真正的“空城计”。  相似文献   

4.
正"草船借箭"这个故事是:三国时期,周瑜与曹操大战,因为当时周瑜军中缺乏武器——箭,孔明就使用计策把20只船全部插满稻草人驶向曹军军营,然后击鼓,曹军以为周瑜来攻打他们,就把如雨的箭射出来。经过清点,共有10多万只箭,刚好补足了周瑜军队缺乏的兵器。事实上,"草船借箭"之人并非诸葛亮,而是孙权。孙权也是无意中"借得"曹操的10万支箭。根据《三国志》裴松之注,建安十八年(公元213年)正月,曹操与孙权对垒濡须。初  相似文献   

5.
空城计———一个妇孺皆知的计谋 ,一个家喻户晓的故事。星移斗转 ,岁月轮回。 1 946年 6月 ,李先念又妙用了一回空城计。这是一个闷热、多雨的夏季。鄂东小镇大悟宣化店 ,被烈日烤晒 ,被暴雨冲刷。横贯小镇东西的竹竿河 ,失去了往日的宁静和妩媚 ,浑浊的河水卷着泥沙和树枝 ,咆哮而过 ,轰鸣声老远都能听见。李先念从南街中原军区司令部出来 ,踏着古老的石板路 ,径直来到竹竿河边。他点燃一支纸烟 ,眺望着奔腾远去的河水 ,静静地思索着。从这一年的 1月中旬进驻宣化店 ,五个多月的时间里 ,中原军区部队为执行党中央毛主席赋予的战略牵制任务…  相似文献   

6.
1945年8月,日本宣布投降。华中地区的新四军立即向徐州附近的日、伪军发出命令,敦促日、伪军立即向新四军缴械投降。但是蒋介石抢先了一步,委任驻徐州的伪淮海省长兼保安司令郝鹏举为六路军总司令,所部编成四个师,两万余人,阻止新四军接收失地。  相似文献   

7.
《炎黄春秋》2020,(3):34-38
1948年5月,中共中央移驻河北平山县名不见经传的小村庄—西柏坡。西柏坡位于滹沱河畔,距一年前被我野战军攻克的石家庄150华里。众所周知,这里是解放战争三大战役的指挥中心。世人未必知道的是危急时刻中共统帅部在这里上演一出现代"空城计",成功挫败敌方偷袭,而这一妙计得以实施的前提是中共强大的情报系统和忠诚的无名英雄。本文讲述的就是它背后的故事。  相似文献   

8.
昔日,诸葛亮隆中一对,使得玄德公慨然叹日“吾得孔明,犹鱼之得水也”。随后火烧博望坡,联吴抗曹魏,诡辩保荆州,为颠沛流离的刘备集团积蓄了雄厚的实力。然而在此之后诸葛亮似乎淡出了人们的视野,西进巴蜀,庞统为谋,出兵汉中,法正在侧,而诸葛亮也只能在刘备贸然伐吴的意气用事面前无奈的感慨“法孝直若在,则能制主上”,足可见诸葛亮已然失去了刘备昔日的言听计从。虽有丞相之名,可未开府治事,这一切昭示着君臣间蜜月期的终结,折射到政治上就是对诸葛亮权力的极大限制,永安托孤,便可略见一二。  相似文献   

9.
毛泽东的“空城计”:1948年9月以来,我军在华北战场上节节取胜,一月之内歼敌万余人,解放16座城镇,控制了平绥路的大部分地区。10月,党中央迁至离石家庄不远的西柏坡。蒋介石得知此情,亲临北平与华北“剿总”司令傅作义密谋策划,决定集中5个师的兵力,突袭被我解放的石家庄和西柏坡,以期消灭我中央机关。当时我军四大主力都远离中央:彭、贺大军与胡宗南激战于西北,林、罗大军正与蒋军决战于辽沈,刘、邓、陈、粟大军陈兵淮海地区,他们当中离西柏坡最近的也有千里之遥。  相似文献   

10.
汉末三国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政局动荡、战争频仍的时期,在群雄逐鹿的过程中,各种谋略、计策和阴谋诡计应时而生,“空城计”也理所当然地被用于战场。不过,这一时期的“空城计”比之于其他计谋,比之于其他历史时期的“空城计”则特点明显,其一是知晓率高,其二是描写众,其三是真假混杂,众说不一。  相似文献   

11.
马植傑在“诸葛亮论”中,对这一历史人物的活动作了比较详细的叙述,也提出了应该如何评价这一历史人物的意见。从文章里可以看出,作者对于有关诸葛亮的史料是做过不少蒐集思考的工作的,文章里也有不少确当的论述。这篇文章的主要缺点,在于还没有对于诸葛亮这一人物作出符合于历史的评价,对于有关诸葛亮的历史活动的叙述也有着不少错误,笔者对于三国时期的历史以及有关诸葛亮的历史还了解得很不够,现在提出一些问题,以求对于这一问题有深入一步的理解。究竟应该如何评价诸葛亮呢?“诸葛亮论”的“结语”一节中说:“总之,诸葛亮在封建社会里,应当是属于被肯定的人物,但是我们对于他,不能估计过高,他在中国历史上所起的作用,是极为有限的”。“人们对于诸葛亮的才能,一向极为  相似文献   

12.
1948年秋,正当我东北野战军发动辽沈(?)役,华北军区部队在太原、察绥地区开展秋季攻势之时,蒋介石趁我后方空虚,调兵遣将,意欲突袭石家庄,一举“捣毁中共统帅部”,扭转败局。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共领导人临危不乱,运筹帷幄,导演了一场兵不厌诈的“空城计”,彻底粉碎了蒋介石的阴谋。时为新华社记者的解力夫对此作了生动具体的描述。  相似文献   

13.
边吉 《文史精华》2013,(3):10-10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国际上有一位颇有名气的“战略预言家”,他准确预言了多个重大历史事件,被时人誉为二战时期的“诸葛亮”。这人就是当时已离职的中国将军陈孝威。1941年2月,陈孝威在香港《天文台》周刊上发表的文章,指出希特勒德国不会再与苏联和平共处,  相似文献   

14.
提起“空城计”,人们自然而然地就想到了诸葛亮妙用“空城计”。实际上,在共和国的开国元勋当中,也有很多成功用过“空城计”的将领,他们的大智大勇至今仍被广为传诵。  相似文献   

15.
如果现在有人说诸葛亮本不姓诸葛,你一定会感到惊奇,这可能吗?一千多年来,人们不都一直叫他诸葛亮吗?  相似文献   

16.
陈显远 《陕西史志》2001,(2):38-39,49
近年来,见一些有关褒斜栈道的电视纪录片和模型展览的解说词以及报刊上的文章,都说三国诸葛亮储藏军事物资的赤岸府库,设在赤崖。笔者不敢苟同,愿就赤岸府库的地点,作一初考。但考前必须将“箕谷”和“赤崖”两地核定,方能探出“赤岸府库”的所在。  相似文献   

17.
吕方 《文史天地》2014,(8):67-70
正公元227年,诸葛亮向蜀汉后主上书,慷慨誓师北伐曹魏,千古奇文《出师表》令我们感动至今。然而,在北伐中他的战术却有不尽如人意之处,与气壮如山的誓师陈词形成巨大反差。陈寿评价诸葛亮在北伐中的表现:"奇谋为短。"那么,果真是由于诸葛亮的战略战术失误主导了北伐的进程与结局,还是战争背后另有玄机呢?一、诸葛亮北伐战术受制于  相似文献   

18.
“九拜”是我国古代特有的向对方表示崇高敬意的跪拜礼。《周礼》谓“九拜”:“一日稽首,二曰顿首,三日空首,四日振动,五日吉拜,六日凶拜,七日奇拜,八日褒拜,九日肃拜。”这是不同等级、不同身份的社会成员,在不同场合所使用的规定礼仪。  相似文献   

19.
诸葛亮是三国时代一个最小国家中的丞相,他的志愿是(?)灭魏复汉,可是七年里边,六出祁山,半没得到决定性的胜利。正如曹彬所说:「疲蜀汉军民,不能恢复中原万一」。没有了不得的惊天动地的事业。但一千八百年来,他几乎在每一个中国人口里传颂着,其原因在什么地方呢?我仅就个人见解所及,提出几点来作个讨论,错误地方一定很多,希望大家多予指正。  相似文献   

20.
一关于季为章的意见季为章同志在本刊七月号发表了“读诸葛亮论”一文,对于拙作“诸葛亮论”(新史学通讯一九五六年八月号)提出了一些不同的意见,做为学术上的讨论,笔者自然是极为欢迎的,不过季同志对于评价历史人物的标准与史料的掌握似乎都有些问题,现在提出笔者自己的意见来向季同志请教: 拙作于论述了诸葛亮的治蜀、对少数族的政策与其所从事的北伐战争以后,在最后的结语中指出:“诸葛亮对于少数族“不采取残暴镇压的政策,汉族与少数族一般还能和平相处,这在封建时代是少见的”;他在国内施行限制豪强的法治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