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史定与揭猛     
曾骐 《岭南文史》2008,(1):16-18
史定,西汉南越国最后一位揭阳县县令,《史记》、《汉书》有记载。 揭猛,西汉南海郡揭阳县县令,《汉书》所说揭阳定、封安道侯。《揭氏族谱·史揭合序》的作者苏过说汉武平南越,封史定为安道侯,赐姓揭、赐名猛,揭猛就是史定。  相似文献   

2.
我从余显斌《剑走偏锋:曹魏的打黑征兵》中读到一个故事,觉得很有意思。曹魏时,菅县县令司马芝是一个打黑健将。司马芝做县令没几天,富豪于甘就跑到县衙告状,说自己大堆铜钿遭抢劫,一个漂亮的妾子也被拖走。  相似文献   

3.
《停帆帖》石刻,为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榆次县令刘星主持完成。《停帆帖》内容包括:颜真卿《争座位帖》3块,苏轼《玉论》8块,董其昌书白居易《池上篇》3块,刘星书简1块,是刘星家藏墨迹双钩勒石,由清代傅山先生门徒、当时刻帖高手段緈所刻,为榆次文物管理所馆藏石刻文物的精品。  相似文献   

4.
《全宋文》漏收了张志行《斯敦像赞》《许孜像赞》《重建禅林院记》,方逢辰《横城义塾记》、《辛酉题名序》,曾贲《跋郡守郑仲熊帖尾》、《东阳县令题名记》,谢谔《东岳行宫开山记》,陈并《鲍公岩碑记》,贾廷佐《新安寺放生池记》,徐次铎《重修法轮禅院记》,乔行简《方猷生祠记》,许应龙《勅建张冲素处士祠堂记》等9人13篇,现予以补遗。  相似文献   

5.
清康熙、雍正年间,湖南省攸县发生一起虚捏垦荒案,历时45年,先后钦勘6次,受牵连革职的知府、县令4人,老百姓长期遭受沉重赋税痛苦。《攸县志》乾隆版的《回春录》,对此案作了详细叙述。清康熙三十年,攸县县令吴光豫在清丈土地时,发现实际耕地与明末额载地差距甚大,捏造无图荒册抵敷,以为清丈邀功。虚垦案由此开始。康熙五十三年,钦差来攸县勘荒,县令高攀嵩不察荒额虚实,凭前任荒册数,除积年已垦外,将存荒地2399顷捏造为老百姓实垦,造具虚名册上报。清政府据此数要攸县六年后升科征税。康熙五十八年,浙江天台人陈溥来任攸县…  相似文献   

6.
正初唐诗人王勃,字子安,绛州龙门通化(今属山西省运城市万荣县)人。生于唐高宗李治永徽元年(650年),卒于唐高宗李治仪凤元年(676年),生年27岁。王勃的出身及其文学成就王勃出身于书香门第,大户人家。其祖父王通,为隋末大儒,系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著有《王氏六经》,共百余卷,年久散佚,传世著作有《中说》一书。卒后门徒尊称为"文中子"。其父王福峙曾出任太常博士、雍州司功、交趾县令、六合县令、齐州长史等职。  相似文献   

7.
《沧桑》1993,(3)
雷思、雷渊和雷膺是山西浑源历史上有名的文学世家,《金史》和《元史》均有记载。但是清代成书的《四库全书·山西通志》和《四部丛刊·大清一统志》中,雷思及其后裔雷渊、雷膺与朔州李完及其“后裔”李渊、李膺出现雷同记载笔者就此作一简单探讨,以辨明其中是非真伪。一、李完与雷思李完(?——1197),字全道,朔州马邑人,由经童出身,复登词赋进士第。初授陕西澄城县主簿。在任期间关心民间疾苦,澄城人民曾为他立生祠,以示感戴。由于为官清正廉明,迁为定襄县令,召补尚书省令史。金朝有迭县令外出查访的制度,金世宗曾选能吏8人按行天下,李完  相似文献   

8.
从《鹿洲公案》考察潮州社会犯罪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鹿洲公案》是蓝鼎元在潮州地区担任县令时审案的部分记录。蓝鼎元在潮州任职虽仅“一载有余”,但每天接待“告诉一二千人”,日收词状最少时也有一千楮以上。从某种意义上讲,《鹿洲公案》真实记录了清初潮州社会的犯罪现象。  相似文献   

9.
明教寺的始建日期,据清《嘉庆金堂县志》卷三“明教寺”条,估计始建于南朝的齐梁间,即公元479至555年间,距今已1400余年。明教寺第一次重建在唐代,名净土寺,是佛教净土宗主持的道场。同据清《嘉靖金堂县志》卷三录存的北宋灵池县令撰的《明教寺新  相似文献   

10.
《庄子》对《老子》音乐美学思想的发展:对音乐美追求的发展,《老子》追求关乐,《庄子》扩大了美的追求范围,揭示了审美愉悦;对音乐审美标准的发展,《老子》以“音声相和”为音乐审美标准,相和是美乐,不和是丑乐,《庄子》发展为“至乐自然”的音乐审美准则,“籁乐”、“至乐”、“天乐”是美乐,失性、屈礼、不适之乐是丑乐;对音乐美学思想的发展,《老子》追求“大音希声”的音乐境界,《庄子》发展为追求“至乐自然”的音乐之“道”。《庄子》音乐美学思想的创新:阐明了音乐的本源、功能问题,强调有声人为之乐的重要,揭示了音乐审美的心理历程。老子是道家音乐和文化的领军人物,庄子则是一号旗手。老子树起了“大音希声”的音乐美学巅峰,庄子开拓了审美心理的先河。  相似文献   

11.
胡建升 《文献》2006,(2):101-104
杨万里《罗塘许氏族谱序》是《罗塘许氏图谱》的一篇序言.这部族谱共十三卷,是罗塘镇许氏家族1995年对族谱进行第十三次重修后的刊刻本,笔者查阅了前几次的重修本,均载有这篇序言.南宋孝宗乾道六年(1170),宜春县令许叔达主持增修许氏族谱,并邀请时任奉新县令的杨万里撰序.此后,许氏后裔又在许叔达修谱的基础上对图谱进行了十次续修,序文也经历了十次的重刻或重印.笔者查阅了众多杨氏文集的版本,都未见此篇序言.  相似文献   

12.
《苑英华》卷六三九荐举下载李商隐《为濮阳公陈许举人自代状》、《为怀州刺史举人自代状》、《为尚书渤海公举人自代状》、《为荣阳公奏王克明等充县令主簿状》、《为荣阳公举人自代状》、《为盐州刺史奏举李平判官状》、《为濮阳公陈许奏韩琮等四人充判官状》、《为安平公兖州奏杜胜等四人充判官状》,共八篇。上列诸状又均载於清编《全唐》,  相似文献   

13.
在古代,官员被免职是常事,免职的原因,大多是办事不力或贪赃枉法之类,但最近笔者读到了唐代的两名官员被免职的资料,被免职的原因很奇特,读来很有意思。唐代笔记小说《朝野佥载》记载了这么一个故事——阮嵩是唐朝贞观年间的桂阳县县令,此人政绩一般,但也还说得过去,也就是说,当个县令还算够格。但后来却遭到了免职的处分,为什么被免职呢?原因竟然是他的妻子是个醋坛子,常作河东狮吼。  相似文献   

14.
胡剑慧 《神州》2012,(19):221-221
在高中音乐课程中,除具有明显“学科基础中心”倾向的必修模块《音乐鉴赏》外,其他模块均主要是实践性倾向,《歌唱》、《演奏》、《音乐与舞蹈》、《创作》、《音乐与戏剧表演》被作为选修模块。每个模块均有各自的侧重,这六个模块的设置几乎涵盖音乐所有的领域。就《音乐与舞蹈》这个模块课程可以说虽然降低了对音乐理论知识的要求,但更侧重实践性发展,因为舞蹈艺术是形体动作的艺术,它具有较强的动作性、情感性、审美性的特征。  相似文献   

15.
高句丽民族及其政权兴起于玄菟郡内,考证《三国志》和《后汉书》所记相同内容的一段话,可以看出玄菟郡对高句丽的管辖,在公元2世纪初玄菟郡第二次内迁之后有所变化。内迁之前,高句丽在玄菟郡界内,高句丽直接从玄菟郡接受"朝服衣帻",高句丽县县令主管高句丽的户籍;内迁之后,高句丽不在玄菟郡界内,高句丽县县令不再主管高句丽的户籍,高句丽接受"朝服衣帻"的形式和地点也发生改变。尽管如此,高句丽对玄菟郡的隶属关系仍继续保持。魏晋之后,玄菟郡继续削弱,于是高句丽开始接受中原王朝的直接册封。  相似文献   

16.
正上世纪的中国音乐,是以电视连续剧《红楼梦》的音乐套曲合上华丽帷幕的。当《红楼梦》的音乐随着电视剧红遍九州大地而崛起一座新的高峰的时候,中国20世纪的音乐才有了一个完美的收官。电视连续剧《红楼梦》用中国音乐元素,充满民族特色的旋律,以浩瀚的气势,撼人心魄的力量,用音乐语言完美地诠释了这部文学巨著。那首《红楼梦》  相似文献   

17.
《滹南遗老集》是金代著名学者王若虚的文集,这部著作编订于作者去世前后,初刻于金元之交,主持者为其子王恕与槁城县令董彦明、县丞赵寿卿。稍后疑有官刻本。初刻本传世甚少,元大德三年江西兴贤书院重新整理刊刻。明代仅有少量抄本流传,未见刊刻。清人吴重熹据明代淡生堂抄本收入《石莲庵汇刻九金人集》,此前已有《四库全书》,此后又有《四部丛刊》、《畿辅丛书》等收其文集。比较而言,《四部丛刊》本校勘最精,而《畿辅丛书》本收条最全。  相似文献   

18.
苏蕙及其《回文璇玑图》马菊芬,雷鸣苏惠,字若兰,是我国1600多年前东晋列国前秦的一位才女。她的《回文璇玑图》在中国文学史上有其独特价值,在社会上也有很大的影啊。苏蕙出生在陕西扶风美阳镇。其父苏道质曾任过陈留县县令。苏蕙自幼聪明伶俐,才智过人,3岁时...  相似文献   

19.
史定其人其事,最早见于司马迁《史记》的一文一表。一文为《南越列传》,一表即《建元以来侯者年表》。《南越列传》只于篇末有一句“闻汉兵至,及越揭阳令定自定属汉”。为什么南越的揭阳令史定会“自定属汉”呢?这里面有丰富的历史内涵。但司马迁论述简要,这方面没有说清楚。而《建元以来侯者年表》则记载汉武帝元鼎六年(前111)封史定为安道侯兼揭阳令,是年三月乙酉日为其侯国元年。我查考司马迁所撰写的《建元以来侯者年表》,里面记载汉武帝封功臣70余人为侯,其中以县令因功封侯者,只有史定一人;而封侯又再兼任县令者,也只有史定一人。这说明什么呢?这说明汉武帝南平两越、统一南中国时,史定立下了特殊的功勋,是非常之人立非常之功。否则以区区一县令归汉,是断不可能封侯的。司马迁与史定同是汉武帝时人,所以其史料记载最为可靠。  相似文献   

20.
正封建社会官分九品,每一品又有正、从之分。豫剧名家牛得草领衔主演的豫剧《七品芝麻官》被北京电影制片厂拍成戏曲电影后,很多人误以为县令都为"七品官"。其实,知县也是分等级的,古代县令并非都是七品官,有的甚至高居正五品。中国的县在政区建制,开始于春秋时期。那时,秦、晋、楚等国在新兼并的边地设县,后来又推行到内地。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在全国推行郡县制。县作为地方一级行政单位历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