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略论早期泉州海外华商深厚的回报陈东有一回报是一种传统晋江的大仑《蔡氏族谱》说到明朝嘉靖年间出洋经商的人是如何思念家乡、不忘兄弟、回报同宗之事云:“景思、景秩为弟,周夫为兄,均有骨肉厚爱。思叔弟也,……娶妇后,遂往吕宋求赀,叠寄润于兄弟。二兄景超全家赖...  相似文献   

2.
中华书局版《旧唐书》卷四十一《地理四·邕管·贵州》有“乌浒之俗:男女同川而浴;生首子食之;云宜弟,取妻美让兄;相习以鼻饮”。其中将分号标在“云宜弟”之前,则“宜弟”乃“取妻美让兄”之谓.这种理解,笔者认为是不正确的.“宜弟”究竟为何义?《墨子·节葬下第二十五》云:“昔者越之东,有(车亥)沭之国者,其长子生,则解而食子,谓之宜弟.”《墨子·鲁问第四十九》云:“楚之南有啖人之国者,其国之长子生,则解而食之,谓之宜弟.美则以遗其君,君喜则赏其父,岂不恶俗哉!子墨子曰:‘虽中国之俗亦犹是也’.”《后汉书》卷116《南蛮列传》载:“(交址)西有(口敢)人国,生首子辄解而食之,谓之宜弟.味旨则以遗其君,君喜而赏其父.取妻美则让其兄.今为乌浒人是也.”  相似文献   

3.
《颜氏家训》卷一《后娶篇》云: 江左不讳庶孽,丧室之后,多以妾媵终家事;疥癣蚊虻,或未能免,限以大分,故稀斗阋之耻。河北鄙于侧出,不预人流,是以必须重娶,至于三四,母年有少于子者。后母之弟,与前妇之兄,衣服饮食,爰及婚宦,至于士庶贵贱之隔,俗以为常。身没之后,辞讼盈公门,谤辱彰道路,子诬母为妾,弟黜兄为佣,播扬先人之辞迹,暴露祖考之长短,以求直己者,往往而有。悲夫!  相似文献   

4.
传统文献记载唐叔虞是武王之子而成王之弟,自晋公■发现后,学者对唐叔虞的身份产生怀疑,或认为是武王弟,或认为是成王兄。本文指出晋公■铭文反映不出唐叔虞是武王之弟或成王之兄,唐叔虞为成王之弟的说法不容置疑。  相似文献   

5.
正民国金兰谱金兰谱从何而来?《易经·系辞》中说:"两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古人常以金兰之喻,赞美兄弟、朋友之情,比喻结拜情义比金子还要珍贵,比香兰还要馥郁。中国人认为朋友结交到一定的境界,往往会采取一种形式来标注,即结拜。结拜即是指一些同辈朋友志趣相投、惺惺相惜,希望进一步成为亲如兄弟姊妹的关系,便会进行结拜。而一些独生子女渴望有兄弟姊妹,或一些人没有亲生的兄、弟、姊、妹其中一种,或与亲  相似文献   

6.
黄榦家训     
<正>人莫先于孝友。父母罔极之恩,兄弟天显之亲,为人伦之至重。故惟能善事亲,知敬兄者,方可为人子、为人弟。学莫先于读书。人性本善,知识不明,故流而为恶。圣贤经训所以使其人以趋善。况儒衣儒冠自当穷经博古,为君子之真儒。人身至贵少有,纵欲则流而为贱,戒谨恐惧,庶几寡过。事以勤而得,怠而失。人有一身,则仰事俯育自有当为之事。鸡鸣而起,恐常不及,岂宜惰其四  相似文献   

7.
《天问》“眩弟并淫”之“眩”,当读为“长”,兄也,“眩(长)弟并淫”即兄弟并淫;“到击纣躬”当从一本作“列击纣躬”,“列”当读为“戾”,戾击即劲击、疾击也。《涉江》“虽僻远之何伤”中的“之”非形误字,而是因为音近相通读为“又”;《抽思》“览余以其脩姱”之“览”当读为“譀”,训为夸耀、夸大。  相似文献   

8.
抗战初期杨杰等赴法寻求军援与孔祥熙等来往文电选(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王宠惠致李石曾电 (1937年8月9日) 介公意:为便于接洽计,拟由政府予公特使名义,如赞成,乞电示。宠惠。佳。 2、李石曾致宋子文、王宠惠电 (1937年8月30日) 文公并转亮公:前两公电,介公使弟与霍等接洽,又拟授弟特使或相当名谊[义],弟已随时与霍等进行。霍参加国联文化合作,弟若参加,与霍同其性质,表面似甚自然,内容可收相当之效,避去特使名谊[义],免敌人注意,致碍行动。且庸公留欧,则特使名谊[义]尤不宜重复。故弟为此建议,若兄等谓然,乞陈介公决定。瀛。卅。  相似文献   

9.
<正>在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中,中华儿女前赴后继,从白山黑水到天涯海角,从黄海之滨到西北边陲,将抗战精神凝聚成最锋利的大刀,向着鬼子们的头上砍去!在这救亡图存的洪流中,不断涌现父送子、妻送夫、兄携弟争相奔赴抗日战场的感人情景,这其中就包含至今为人传诵的涡阳谢继书、谢继祥、谢继良三兄弟。  相似文献   

10.
张廷银  刘应梅 《文献》2003,(2):230-250
(七) 螾公同年赐鉴: 昨又由贞兄交阅寄下之公函,弟早虑夜长梦多,柔甫既函公,即不再函贞兄,可知矣.公为贞兄借箸而筹,无不中肯.柔甫佯拒等说,尤不可出自贞兄口中,碻论也,卓见也.惟查书人未知何日南来,其来不免借端挑剔,以为减价之地步.柔甫似早见及此,因拟暂作旁观,未知我公能再劝柔甫,终了此事否?盖柔甫一作旁观,则他人必争居正面.彼时事必棘手,而柔甫所谓彼方到时将狼狈而乞助者,未必有其事也.管见总以早日解决为善,他方用手腕,我方推至诚,此刻惟有公将贞兄至诚之心再达之柔甫,庶几垂成之功不至失败,尊意当以为然?诗孙处弟亦劝贞兄照代拟之稿作答,其末二行,贞兄虑阅者不谅,或生周折,弟谓不妨略润色之,逊其词仍不变其意,斯得矣.旅顺已去函,并另函君羽①,凡事总不妨从长商量,俟得复,再奉闻.手上,敬请道安(闻公前恙又微发,虽属冬行春令所致,究以抽暇静养为宜,务希珍摄为祷).弟期汝叩十一月二十九日  相似文献   

11.
<正>傅作义兄弟十人,排名仁、义、礼、智、信、温、良、恭、谦、让,都以"作"字为名首,作义排行老二。他八弟作恭从小天资聪明,好学上进,幼年跟随二嫂张金强在太原上学,人说"从小看大",傅作义就看上八弟是个人才,十分喜爱,精心教诲,  相似文献   

12.
论舒尔哈齐     
舒尔哈齐何许人也?清太祖努尔哈赤同父同母之弟。明朝人称他“多智习兵”,“骁勇雄部落中”;朝鲜人说他“有战功,得众心”。清朝典籍对他的多智骁勇与有战功,得众心,受部众爱戴之情则隐没不记,讳言真相。甚至入关之后撰写的于努尔哈赤诸兄弟无不立传的《开国诸王公大臣传》、《宗室王公功绩表传》等官书都将他排除在外。  相似文献   

13.
<正>《宋元學案》卷三五《陳鄒諸儒學案》列周必大、周必彊、周必剛三兄弟爲劉若川門人,言"周必剛"和"周必彊"如下:周必剛,字子粟,益公之弟也。益公謂其"仁而剛,敬而和,敏而好學,事母孝,從兄順,與人交忠信廉遜。"卒,年三十三。(參《益公集》)  相似文献   

14.
周公长于管叔考杨朝明周公与管叔为同母兄弟,然二人孰兄孰弟,文献记载却有不同。本来,这应该不是很重要的问题,但殷商的王位继承中有兄终弟及的现象,不少人遂以为殷商的王位继承为兄终弟及制。他们在讨论周公“摄政称王”等问题时,进而又往往同周公和管叔二人的兄弟...  相似文献   

15.
九一八事变后顾维钧等致张学良密电选(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60.顾维钧等致张学良密电稿1931年11月23日限即刻到。北平。张副司令勋鉴;顾密。本日熊天翼兄来访,据称蒋主席已准拟北上征询弟等对外对内各方面意见,弟钧答以对外须分欧美与日本两层看法。欧美一层,在目前情况下,有此一举,必使全世界观听为之一震,未始非促起各国注意,俾得速谋解决之一道。惟日本方面,正在肆意侵略之时,借题发挥,无微不至,若我方有类似军事关系之行动,则彼藉口自卫,益必振振有词,在外交上或须更费唇舌。欧美之利于我者,尚未可逆睹,而日本之有所藉口,则不可不事先预防。此就外交情势所能推测之影响也。弟哲谓北方治安有我  相似文献   

16.
1.孔祥熙致孔令侃密电 (1937年12月18日) 孔秘书丰密译呈宋董事长,子文弟鉴:待商之事甚多,介兄与兄皆盼弟来汉,何日命驾,并祈先复。兄祥熙。巧。 2.孔令侃致孔祥熙密电稿  相似文献   

17.
记得5年前中秋节夜晚,远在格尔木的三弟建明打来电话,我一听他家里朋友在聚会。弟说,二哥你现在干啥呢,有酒没?当时我一家正看电视,未动酒,但我即应和说有有,来来我们在电话上干一杯!我说建明我念一句诗算祝酒词你接上“海上生明月”,兄弟不假思索答“天涯共此时。” 我立时大喜。其实,连我自己实际也只是随口念出上句,下句还未及想起。弟却毫不费事对上了,可见  相似文献   

18.
《世说新语·德行》中有这样一则:陈元方子长文,有英才,与季方子孝先,各论其父功德,争之不能决。咨于太丘,太丘曰:“元方难为兄,季方难为弟。”这条不长,却出现了5个人,需要先梳理一下人物关系。  相似文献   

19.
西周孝以祖为对象,健在父母不与;孝主体以君宗为限。西周孝之尊祖大异于殷,即在其政治、血缘合一,孝包容新旧的统摄、开新能力亦栽根于此。西周孝尊祖敬宗抑父是围绕孝对象、主体的尊卑排序和强化兄统弟纲纪展开。前是政治的,后是血缘的。孝确立了始祖尊于祖,祖尊于祢的尊卑之序,它及于孝之主体,则是立“孝子”以义为据和“曾孙”而“孝孙”而“孝子”的贵贱之序。孝道所确立的这些秩序,成为周礼乐明之基础,由天子以至  相似文献   

20.
巧家警方通报,爆炸案就是赵登用所为。其兄赵登贤则说,“他们说我弟是爆炸案的嫌犯,却说不清楚炸药的来源,怎么能叫人相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