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夏汇丰 《中国地方志》2023,(3):46-53+125
俞樾是清代晚期著名的文学家、经学家、书法家、小说家、戏曲家,一生著述丰富,以往学者研究大多集中在这些领域。事实上,俞樾在地方志领域也颇有建树,曾参与4部地方志的编修,并对地方志文献有自己独到的见解。笔者以俞樾参与编修的4部地方志为基础,辅以他与友人的通信和年谱等文献,论述其在地方志编修上重视体例、广收博采、承袭古制而不守旧、直笔谠论、无官私之见等观点。  相似文献   

2.
试论曾国荃的方志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国荃担任光绪《湖南通志》的总纂和光绪《山西通志》的总裁,为晚清这两部佳志的问世及方志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而他的方志观亦有许多值得称道的地方。曾国荃热心修志,积极筹建志局开展省通志的编纂工作,提出修志的目的是存文移俗,昭示后来。修志的基本条件是具备人才和资金,并把以信以诚,简赡精严作为修志的质量保证,在修志方面表现出很高的造诣。对曾国荃在方志文化上的成就,要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  相似文献   

3.
文献学家周永年,重视乡帮文献,一生共纂修历城、东昌、济宁三部方志。它们凝结了周永年方志纂修的主要思想观点和方法,即圣制、宸翰置于卷首,皇权至上;总纪、纪年置于卷前,以编年方式记录历史事件;经籍(艺文)、金石、遗文、遗诗严格区分,彰显目录学功用;死后盖棺论定,不为生者立传;重在纂辑,不寓褒贬;重视考据,不著虚辞。  相似文献   

4.
拓展思路,树立“大方志观”山东省孙邦信山东省要求各级史志工作者要树立“大方志观”,具体讲有以下三个内容:(一)综合的效益观刚开始修志时,我们把这项工作看轻了、看简单了,我们曾说过三句话:一部志可以交给两三个专家、给他两三万元钱、用两三年的时间,便可修...  相似文献   

5.
近代,由于西学的传入,许多中国学者受到西学的影响。近代著名学者梁启超的方志观中也体现了西方社会学家斯宾塞的社会学思想的内容。本文拟就此问题略做分析,从而引发大家对社会学在新方志研究中所起作用的思考。  相似文献   

6.
清代嘉道年间的蒋湘南是回族历史上第一位修志者,也是中国方志史上重要的方志学家。纂修方志是蒋湘南一生中的主要事业。在蒋湘南看来,方志具有地理和历史两大属性,前者要求方志重视地图,后者要求方志具有史法史例。在两大属性认知基础上,蒋湘南提出“图经”与“史法”的方志观,给清代的方志学注入新的思想力量,也是继章学诚之后中国方志学的一大发展。蒋湘南以该方志观为指导纂修的方志也成为清代志书中的典范之作。  相似文献   

7.
刘刚 《文史月刊》2014,(11):76-76
明正德年间,宁王朱宸濠在南昌举兵造反。王阳明奉旨前往平叛,一路上不张扬,不造势,显得格外"安静"。某下属很是纳闷,认为应大造声势,在气场上威慑一下对方。正欲谏言,王阳明却下令在城外安营扎寨,按兵不动。下属更是不解,情急之下冲进营帐要问个明白,王阳明反问道:"兵法的要义是什么?"下属半天回答不出来。王阳明随即讲了他的兵法要义,即"此心不动,  相似文献   

8.
陈林 《贵阳文史》2010,(4):54-57
<正>姓名:张健21岁职业:大学生记者:知道王阳明吗?张健:我是学中文的,当然知道王阳明了,他是我国明朝时期的一位很重要哲学家、思想家。记者:对于王阳明还了解些什么?张健:王阳明曾经因为得罪权贵,然后被贬到了修文,期间在贵阳阳明洞讲学,"知行合一"学说就是在这时首次提出来的。但是我认为这个太哲学化了,不太好理解,所以我还是比较欣赏王阳明的"致良知",因为这对于普通市民来说都相当直接和重要。人人都有了良知,那么这个  相似文献   

9.
史海威 《文史天地》2009,(11):43-45
王阳明悟道于贵州,贵州因此而自豪,钻研阳明心学者不少。本文,则让我们认识了军事家的王阳明。  相似文献   

10.
自从孔子开辟儒家教育事业,到孟子便有了"先知觉后知"、"先觉觉后觉"的自觉与基本定位.由此之后,历代儒者可以不作官、不造论,但却不能不以教育作为自己的立身之基.到了王阳明,其对儒家的教育思想更是大用发皇,虽然人们往往从理论学理的角度称其为心学,但其心学理论却主要是通过教育与教化的方式表现出来的.而其教育思想则主要表现为"寓教于乐",并通过"各适其性"与"随材成就"的途径,从而生动地凸显了儒家"成己成人"的关怀.王阳明的教育与教化实践,也向当代的儒学研究提出了一个究竟应当如何认领儒学传统价值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11.
长期以来,人们评论阳明心学,多半强调其强化封建思想统治的一面,忽其思想体系中的大同理想,本文拟就此作一些粗浅勾勒。一王氏的《答聂文蔚》书,比较全面地勾画出他的社会理想。同不少具有大同思想的志士仁人一样,他把自私视作天下国家祸乱之根源,写道:“天下之用其私智以相比轧,是以人各有心,而偏琐辟陋之见,狡伪明邪之术,至于不可胜说。”具体表现在以下十个方面:(l)“外假仁义之名,而内以行其自私自利之实”;(2)“诡辞以阿俗”;(3)“矫行以干誉”;(4)“人之善而袭以为已长”;(5)“汗人之私而窃以为已直”;…  相似文献   

12.
《贵阳文史》2010,(4):50-53
<正>一宵觉悟玩易窝玩易窝位于修文县龙场镇新春村,在县城南面1公里处,吴家湾与毛栗园之间的一座小山丘下,为修文城廓十二景之一,有"玩易奇观"之称。玩易窝为一个天然小溶洞,高3米,最宽处4米,深30余米。它的东面是清秀挺拔的天马山,南面是三足相峙的三角山,东南临巍峨耸秀的九层坡,洞左侧  相似文献   

13.
王阳明,名守仁,字伯安,浙江余姚人,生于1472年(明宪宗成化八年),卒于1529年(明嘉靖七年)。因为他曾经隐居会稽阳明洞,又创办过阳明书院,世称阳明先生。  相似文献   

14.
王阳明(1472—1528)是我国封建社会一位有较大影响的思想家。他继承并发展南宋陆象山“心学”,提出“致良知”和“知行合一”,创立了一个庞大的主观唯心主义体系,形成与“程朱学派”相抗衡的“陆王学派”。他的学说在明朝中期和后期,曾经风靡一时,影响较大,而且波及海外,在日本和朝鲜广为流行。追溯其理论体系的形成过程,谪居龙场是他思想发展中一个重要的转折点。谪居期间,他办教育、授生徒,著文章,对贵州的教育和文化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5.
<正>《左传》有言:"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谓不朽。"此"三不朽"乃中国士人所追求的最高理想,更是儒家"内圣外王"圣人人格的完美体现。但历史上真正做到立德、立功、立言的人物却少之又少,就连孔子这样的圣哲也只能称得上"素王",其难度可想而知。但历史中总会有闪光点,五百年必有  相似文献   

16.
徐守成 《古今谈》2001,(4):32-34,31
为考证明代王阳明在杭州的行踪,我们几乎踏遍了杭州城,不管是凤凰山麓万松岭的万松书院,还是玉皇山麓天真山的天真书院;不管是净寺、虎跑,还是杭州浙江贡院。可惜岁月的风尘已经掩埋了王阳明在杭州的遗迹。据历史记载,王阳明与西子湖是有情有缘的,虽然王阳明没有在杭州任过职,但却在杭州这块土地上,留下不少脚印。  相似文献   

17.
王守仁(1472——1528)字伯安,号阳明,浙江余姚人。是明代中期的思想家、教育家。自“阳明学派””开创以来,思想界对于王守仁的“心学”一直处于论争之中。因为这个学说带来了新鲜空气,震荡着当时凝固的思想界。王守仁是一个很不幸的人。一生劳苦,却是“功高遭忌”,多次遭到迫害和打击,对于他的学术思想更是毁誉交至,终于不得志以死。新中国成立以来,由于较长时间处在极左思想的影响下,对“阳明学”未能作一个较为公正的评价。几十年来,王阳明的著作不曾出版,有关王学的研究性文章也极少;在这极少的文章中,在观点上又多是单一的对王学的否定。笔者认为,对一个近  相似文献   

18.
王阳明家书信札见诸《阳明全书》数量不少,而未收入者,散落民间,时有发现。我馆原藏王阳明家书手稿一篇,是王阳明在京时写给居家绍兴父亲王华的信札。新近,我馆又征集到王阳明家书信札四篇。其中三篇是寄给其弟辈的手迹,一篇是给友人的答谢书。这五件书信手札,均为竹纸草书,除“此间家事尚未停当”札未署年月日外,其余四篇仅署月日。各篇保存完好,无字迹缺漏。上述信札是不可多得的珍贵文物,也是研究王阳明家庭、生活、政治、思想及明代书法的重要材料。  相似文献   

19.
王阳明的早期思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阳明在龙场悟道前已有心主宰万物的意识,但这与龙场悟道后心学思想有很大不同。由于他尚未涉世,对世道只有表面、片面的认识,对心物关系的看法非常幼稚。此时他只有蔑物、傲物、凌驾于物之上的意识,不象龙场悟道后谨慎待物,在顺物中、制物。他形成傲物、蔑物、凌驾于物之上的心理固然与他受管柬较少,男孩子争强好  相似文献   

20.
"天理史观"是理学家基于天理对人类历史发展变化的一种考察、认知、评断,是对历史发展趋势及其形态合法性的考察。作为明朝中后期心学代表人物王阳明,从"良知"出发,构建了其哲学体系。以此为基础,王阳明认为由孔、孟、明道、象山等构成人文力量是历史发展的动力,并从王霸、义利的辨认出发,对一些历史人物、事件以及社会秩序的合理性提出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