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提起古代的"谏臣",人们第一个想到的应该都是魏徵。这位贞观名臣在跟唐太宗共事的17年中,共提了264条建议,被唐太宗全部采纳,魏徵也因此成为中国历史上"谏臣"的最佳代表。然而,像魏徵这样敢于"犯颜直谏"的硬骨头,虽说历朝历代都有,但几千年累积下来却没有一个人能像魏徵这样受到推崇、重用,反而动不动就被砍了脑袋,甚至被夷三族、九族。究其  相似文献   

2.
正唐太宗与魏徵的故事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可谓一段佳话,太宗把魏徵比作自己明得失的一面镜子,谏官之重要性对于皇帝、国家而言,重要性可见一端。宋朝也有能与魏徵比肩之谏官——历仕宋仁宗、英宗、神宗三朝,被宋仁宗誉为"真御史"的唐子方。一、生平仕宦唐子方,名唐介,子方是为其字。江陵(今属湖北)人。天圣八年(1030年)进士及第。其后历任鼎州武陵(今湖南常德)县尉、岳州沅江(今湖南益阳)县令。后因在沅江  相似文献   

3.
新书微讯     
正《群书治要》(全五册)内容简介《群书治要》是唐太宗李世民(599-649年)在位初年诏令大臣魏徵等人编撰的一部旷世巨典。这部浓缩了古圣先贤智慧的国学典籍,其编撰目的在于以史为鉴,为治国安民提供思想基础。唐太宗李世民正是以《群书治要》为施政指南,吸取前代兴亡的经验教训,方才开创"贞观之治",使大唐王朝成为中国古代史上最辉煌的时代。《群书治要》诞生至今已近一千四百年,书中蕴含的智慧具有永恒的价值,实为中华文明几千年采宝贵的精神财富。作者:(唐)魏徵等著柯美成等译出版社:中国文史出版社  相似文献   

4.
唐初著名政治家魏徵生于何处,历来史书记载不一,《旧唐书·魏徵本传》说他“生于周大象庚子,名徵,字玄成,巨鹿曲城(今河北巨鹿)人”。《新唐书·魏徵传》说他是“魏州曲城人”。近现代人编著的史书分歧意见更大,张(木为)辑《唐文选集》称魏徵“巨鹿人”,《名人大辞典》称魏徵“曲城人”,而《辞海》“魏徵”条却载:“魏徵,唐初政治家。字玄成,馆陶(今属河北)人。”武汉大学中文系古典文学教研室选注的《新选唐诗三百首》又称魏徵是“巨鹿下曲阳人”,其根据是《北史·魏长贤传》有“魏长贤为巨鹿下曲阳人”的记载,魏长贤系魏徵之父,其父生于此,其子的籍贯亦当是此了。无论近现代人的意见怎样分歧,最有说服力的当然应该是古代  相似文献   

5.
魏徵(508—643)做为政治家,早已受到史家的重视。从这方面研究魏徵的论文与专著也为数颇多。但是,对魏徵在史学方面的成就及其在史学上的地位,却问津者不多,研究的成果也寥寥无几。固然,魏徵的政治影响是很值得注意的,但他在史学方面的贡献,特别是他的史学思想,在中国古代史学的发展中也是起了重要作用的。因此,本文着重于从魏徵在史学方面的活动,说明他在史学发展中的地位,以便全面估价他的历史作用。  相似文献   

6.
唐开元二年西州府兵——“西州营”赴陇西御吐蕃始末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唐贞观十四年(公元640年)九月,候君集灭掉割据吐鲁番盆地的麹氏高昌王朝。当时,魏徵、褚遂良等列举种种利害关系,极力反抗唐置州县,并“劝立麴文泰子弟,依旧为国”。但唐太宗力排众议,坚持把唐王朝行之於内地的一套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制度行之於高昌故地,由中央委任官吏,进行直接统治。此后,虽屡因形势的变化,多有周折,但太宗时所定的基本政策没有改变。  相似文献   

7.
月喻人生     
泽文 《文史月刊》2010,(10):43-43
<正>有一座古碑,上面刻写着唐太宗李世民与大臣许敬忠的一段对话。唐太宗认为许敬忠是文武百官中最贤良的一个,然而还是有人说许敬忠的坏话,他感到纳闷,便向许敬忠问道:"满朝诸卿,为  相似文献   

8.
正贞观十六年(642),唐太宗想看看记录自己言行的《起居注》,却遭到掌管者褚遂良严词拒绝。太宗连忙问:我有过失也记吗?褚遂良斩钉截铁地说:"臣职当载笔,不敢不记!"另一个史官刘洎接着说:假如褚遂良不记录,"天下亦皆记之"。贞观十七年(643),唐太宗看到关于玄武门之变的记录"语多微文",就对监修国史的宰相房  相似文献   

9.
正第二个故事取自《左传·宣公十五年》,译文如下:起初,晋国大夫魏武子有位爱妾,没有生儿无子。魏武子生病,嘱咐儿子魏颗说:"我死后,你一定要把她嫁出去。"后来魏武子病重,则对魏颗说:"我死之后,一定要让她为我殉葬。"等到魏武子死后,魏颗把她嫁了人。说:"人病重时,神智是昏乱的,我听从父亲  相似文献   

10.
开创了著名"贞观之治"局面的唐太宗,在民族观方面超出了我国大多数的帝王。李世民所处的特定历史环境,加上他的博大胸怀,造就了以"胡越一家"与"爱之如一"为核心内容的民族观,并在施政中形成了开明的民族政策。这种政策的实施,进一步促进了自魏晋南北朝以来的民族大融合趋势,还对后世产生了长期的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11.
魏徵籍贯辨     
卢华语 《文献》1998,(3):271-275
唐初杰出政治家、史学家魏徵的籍贯,史籍记载颇有歧异,今人论述率多纷纭,似有辨析的必要. 籍贯指祖上所居或个人出生地;古人重郡望,又往往以郡望为籍贯.祖上所居、郡望和出生地,对某一个人来说,有的可能一致,而更多的则往往不一致,于是史籍载笔记同一人的籍贯便常各有不同,魏徵的情况就是这样的.  相似文献   

12.
正历史上,寇准是家喻户晓的北宋宰相,其刚直不阿、不畏权贵的性格和做派,历来深受人们的推崇与喜爱。然而,这样一位震古烁今的一代名臣,顶天立地、犯颜敢谏的大清官,却有一个不足以人道的缺点:贪图享乐,奢侈无度。寇准出身世家,自幼聪敏好学,年方十九即进士及第,入朝为官,且仕途亨通,几度擢升。"十九中高第,弱冠司国章"。得益于明辨是非,处事干练,其颇受赏识。宋太宗曾感慨:"朕得寇准,犹文皇之得魏徵也。"  相似文献   

13.
正贞观十九年(645年)的冬天,唐太宗东征胜利回师,途经易州,该州司马(唐代州郡佐官)向皇上呈献了一些新鲜蔬菜。寒冬天气,尤其是在古代的北方,是很难吃到新鲜蔬菜的。在当时,还没有像今天拥有多种样式的暖棚,这位司马费尽心机,驱使农民在地下烧火增温种出蔬菜,这在当时可以说是农业生产技术上的创新。谁知,唐太宗不但不领情不嘉奖,反而免去了他的官职。  相似文献   

14.
武则天与进士新阶层万绳楠一、关陇与山东两集团的消亡陈寅恪先生曾说初唐存在着关陇集团和山东豪杰两大力量。关陇集团是自西魏北周以来,以府兵制为纽带的有悠久传统的集团.唐朝皇室李氏出于北周号为“八柱国家”的李虎(李渊祖父);唐太宗长孙皇后之兄长孙无忌,为隋...  相似文献   

15.
《收藏家》2017,(1)
<正>一、吴中才子文徵明文徵明初名璧,字徵明,42岁起以字行,又更字徵仲,号停云。由于先祖曾居于衡山,故又以衡山为号,世称"文衡山"。他生于明成化六年(1470年),卒于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江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文徵明出身于书香门第的仕宦之家,但自己却屡试不第,54岁时才以贡生荐试吏部,被授予翰林待诏,  相似文献   

16.
<正>围棋最早可追溯至春秋战国时期,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得到长足发展,到唐宋时期发展成熟。唐王朝幅员辽阔、国富民强、对外交流频繁,加之唐高祖、唐太宗、唐玄宗都对围棋活动近乎痴迷,这些均为围棋在唐代的蓬勃发展创造了契机。1949年以后,全国各地考古出土了诸多与唐代围棋活动相关的遗物,为我们了解唐代围棋活动提供了佐证。  相似文献   

17.
略论唐太宗     
唐太宗李世民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皇帝之一。史苏苑先生略论唐太宗一文提出了唐太宗的「民本主义」的政治思想。唐太宗之所以能够成为杰出的皇帝,正在于他是个有一套政治理论的皇帝。而这篇文章也正是对唐太宗政治思想问题的一个提出,我们要想正确研究唐太宗,应该进一步研究唐太宗的政治思想。  相似文献   

18.
陈良 《文史博览》2014,(6):57-58
隋炀帝杨广无疑是一个颇具争议的人物,尽管他对隋朝的灭亡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不能因此否认他的功绩与才能.魏徵在《隋书》中说:“炀帝爰在弱龄,早有令闻,南平吴会,北却匈奴,昆弟之中,独著声绩.”意思是隋炀帝在年轻的时候,就很有作为.在几个兄弟之间,是最有名声和成绩的.  相似文献   

19.
正1949年9月底,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召开。一天下午,毛泽东参加主席团会议。陈毅向他介绍说:"主席,这位就是我曾向你汇报过的,用135发子弹打倒110名敌人的魏来国。"毛泽东一听,立即向魏来国伸出了大手,魏来国连忙紧紧地握住。毛泽东笑着问他:"请你谈谈对国旗、国徽有什么意见?"魏来国激动得热泪盈眶,结果半天说不出话来。  相似文献   

20.
在古代的君臣关系中,一个坚持原则但性格张扬的人,一个总喜欢给皇帝提意见的人,一旦被别人揪住了小辫子,就可能陷入政治上的危机。贞观元年年底的一天,魏征就遇到了一件有可能给自己带来危机的尴尬事。有人向唐太宗告发魏征,说他帮助过的某个人是他的亲戚。背后的意思是说他拉帮结派、结党营私。唐太宗虽说在政治上信任魏征,在意气上却并不完全服他。这是一个机会,可以乘机敲打他一番,压压他的势头。唐太宗命御史大夫温彦博去调查此事,结果是告者所言不实。可平时原本就看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