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岩 《纵横》2009,(8):60-63
位于太原以北100公里的“忻口会战”遗址,是1937年卢沟桥事变,日军长驱直入我北方腹地后,在华北战场上第一个被中国军队成功狙击的战场。此役是台儿庄大战前,中日军队对峙时间最长、作战规模最大、双方付出代价最高、国共两军配合作战最为成功的一个战例。因此,几十年来该战场遗址,受到敌友我三方人士的普遍关注。  相似文献   

2.
1945年,随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节节胜利,希特勒、墨索里尼的灭亡,日本已深感其末日来临,为保存国力,日军大本营命令在中国大陆及东南亚地区的陆军,从1945年7月开始秘密撤退。当时日本在越南,中国广西、贵州、湖南的部队沿桂赣公路;广东、赣南的部队沿赣江统一向南昌、九江方向后撤,企图由九江改用水运回国。 8月上旬,国民军驻赣部队滇军第五十八军、新编三军一部以及广东军一部,在赣南逐次转沿赣江两岸狙击北撤的日军。由黔湘桂撤人湖南、转沿湘赣公路向南昌撤退的日军,经我滇军第一集团军所部新编第三军主力以及一…  相似文献   

3.
日军编制、军衔中译以直译为好徐焰对于日军的编制、军衔的中文翻译问题,国内一直有着不同意见。过去一般照用日文汉字直译;近些年来,有的军事书刊按各国通行的军语来译,从而造成对日军编制、军衔称谓翻译的不统一。以本人愚见,这两种方法都存在一些缺陷,在历史研究...  相似文献   

4.
王云飞 《文史月刊》2008,(11):54-55
一战中的加里波利战场,诞生了人类历史上一位狙击手在一次战役中,狙杀人数超过100人的记录,也第一次向人们展示了王牌狙击手的巅峰对决。这一切的创造者,正是一名叫做沈比利的华裔澳大利亚狙击手。  相似文献   

5.
近日英国媒体爆出狙击手克雷格·哈里森去年在阿富汗击毙两名塔利班机枪手,而这次射杀距离远达2475米,破了之前由加拿大狙击手创下的世界狙杀纪录。对于这条新闻国内的评论界分为两派,一派认为这是英国对塔利班狙击手连续狙杀英军的宣传战,事实上这么远的距离根本不可能做到;另一派则认为在高原地带天气情况理想的条件下,这种战例是有一定可能的。  相似文献   

6.
昆仑关大捷是抗日战争中国民党军队少有的几个大胜仗之一,杜聿明指挥的第五军发挥了机械化部队的最佳效能。当时,邱清泉任该军新编第22师少将师长。他一面教授军事哲学,一面实践德国机械化战术。1939年3月,军委会校阅组评定:“第五军居西南各军第一,新22师又为第五军第一,”并认为“该师师长邱清泉,爱士兵如兄弟,部队训练良好,军纪一流。”这年9月,该师自长沙会战之后,移防广西,12月在昆仑关以南的五塘附近,狙击进攻柳州、桂林的日军部队。邱清泉先以奇兵突袭,占领五塘、六塘,佯与日军周旋,诱其深入,主力则在…  相似文献   

7.
关于日军编制和军衔译名问题的讨论(续)日军编制译名以直译为好高晓星《抗日战争研究》1994年第1期登出了几篇关于日军编制和军衔译名问题的争论文章,看后颇有感触,我也想就日军编制译名谈点个人看法。我认为,对日军编制和军衔还是以直译为好。中国过去绝大部分...  相似文献   

8.
正"Sniper"作为狙击手的英文专有名词,出现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不过,狙击手的历史要比这个词语出现的时间长太多了。例如在美国南北战争期间,南北两军中便活跃着一批成建制的狙击手,只不过当时他们的名称是"神枪手"(Sharpshooters),这个单词在美国军语中又有"一等射手"的意思。当时的神枪手是军队的精英,他们具备精确射杀敌军的高超业务技能,对战争进程带来的影响比普通战士更大。  相似文献   

9.
1944年日军发动一号作战,初期的平汉路战役(豫中会战),日军以大规模兵力与机械化部队的闪电战,造成国军惨败。国军惨败的重要原因是蒋介石与军委会情报判断错误后,作了错误的军事部署。情报判断错误的原因,除日军保密措施良好、国军电讯被截听外,也因长期以来前线部队普遍提供夸大失实情报,造成军委会不信任,军委会遂主导情报判断的真实性。军委会情报判断错误有两个重点:(1)在日军从黄河北岸准备至发动攻势的初期,始终误判为如往常人数不多的局部攻势。(2)日军目的是歼灭国军主力,却误判为打通平汉路,因此将军队部署在地形平坦的许昌,企图以阵地战配合附近山区精锐部队进行侧击,以便击破日军。国军在许昌失利,在匆忙奉命撤退的混乱中,通讯中断,遭日军围歼而导致惨败。  相似文献   

10.
《南方人物周刊》2013,(5):58-59
在1999年至2009年这10年间,曾服役于海豹突击队的狙击手克里斯·凯尔创下了击毙255名敌人的纪录。克里斯被美国国防部确认为第一狙击手  相似文献   

11.
佟麟阁是抗日战争中殉国的第一个高级将领。时任二十九军副军长兼军官教导团团长。然而对其死其说不一:有的说在日军进犯南苑时,他亲临阵地指挥,被日军炮弹炸死;有的说军官教导团的战士装迫击炮弹时,由于操作不熟练,至使炮身爆炸,他当场身亡;有的说在南苑被日军占领后,他率部撤退到大红门郊野被日军飞机扫射中弹  相似文献   

12.
侵华日军军风纪研究--以第十军为中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期以来,作为否认侵华日军暴行的更进一步表现,日本不断有人对日军军风纪大加称赏。由于日方献在战后遭到了大规模焚毁,而日本叉一直有人不承认事发当时中国和西方献的客观性,使得这一并不遥远的既成史案在日本成了混沌的疑谜。然而,即便据侵华日军仅存的第十军和中支那方面军法务部日志(后所录案件亦以第十军为主)及近年面世的第十军法务部长日记等有限的献,仍可证明日军所到之处进行了频繁的强奸、杀人、放火、抢劫,所谓日军军风纪特优的论调完全经不起日军自已留下的献的检验。  相似文献   

13.
简述日军暴行研究的新进展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近代史研究所齐福霖近几年来,中国史学界比较重视日军在华暴行的研究,据不完全的统计,各个出版社共计出版了十多种有关日军暴行的专著、资料,论文约有几十篇。这些著作、资料及论文的出版,把日军暴行研究提高到新水平。新...  相似文献   

14.
日军编制和军衔译名宜使用通用军语高培随着日本侵华史和抗日战争史研究的深入,我们感到对日军的编制和军衔的译名不统一,带来诸多不便。对此,学者们从80年代起在一些刊物上作过讨论,可是直到现在仍不统一。一般地讲,研究中日战争史特别是抗日战争史的部分学者习惯...  相似文献   

15.
抗日战争中的毒气战并不是新鲜事。在遭到中国军民的顽强抵抗后,日军在作战中多次使用惨无人道的化学武器,连八路军120师师长贺龙都曾在齐会战斗中受到日军毒气战的伤害。日军  相似文献   

16.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后,日军按"由北向南"的既定攻击战略,开始从战争的始发地——河北省北部出发沿平汉线、津浦线向南进攻。日军在攻击过程中,实施"钳形攻势""多路迂回"等战术,一路击败中国守军的抵抗,数日攻占平津,短时期内攻占河北省大部分地区,在战术上取得一连串的胜利。但日军在战术上取胜的同时,却没能实现"迫使中国投降"的战略目的,中国军队虽然节节失利,但却保存了有生力量,实现了弱国抵御强国的持久抗战的战略目的。因此,1937年河北抗日战场战局的总体特点为"日军胜而不赢(赢得战争),中国军队败而不输(输掉战争)",这种开局特点对决定中日两国命运的这场战争的走向乃至最终结局均产生了较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一抗日战争时期,日军在山西太原小东门外建立了一座俘虏集中营,名曰"太原日军工程队",由日军山西派遣军司令部直接掌管。集中营里主要关押着日军历次"扫荡"中被俘的中国军人,人数少则几百,多则上千。俘虏们的命运非常悲惨,他们中有一部分被充当日军训练新兵的活靶子,在1942年7月26日到8月下旬,340名抗日军人  相似文献   

18.
在严格的新闻审查制度下,日军的战地报道只能“报喜不报忧”。只有类似“胜利!胜利!”之类的报道不必通过检查;新闻稿中连“士兵”二字都不准使用,表现“士兵”要写“勇士”;一旦写日军后方遭遇袭击吃了败仗,就会惹来麻烦。  相似文献   

19.
在严格的新闻审查制度下,日军的战地报道只能“报喜不报忧”。只有类似“胜利!胜利!”之类的报道不必通过检查;新闻稿中连“士兵”二字都不准使用,表现“士兵”要写“勇士”;一旦写日军后方遭遇袭击吃了败仗,就会惹来麻烦。  相似文献   

20.
1937年12月16日至27日南京金陵大学非常委员会致日本大使馆函,是最近整理日军侵华罪行史料时在我馆馆藏国民政府档案全宗中新发现的。该文件是当时在宁外国友人抗议日军在南京的暴行的重要文件,函中反映了日军在金陵大学及其附近奸淫妇女、抢劫、屠杀人民,无所不为的暴虐行径。文件形容“日军残酷之态度,非笔墨之可表述”。日军在南京大规模的集体屠杀主要在城外和沿长江边进行,因此该文件“惟所述尚不完全,只能表现全局之一鳞半爪”。该文件是日军在南京大屠杀期间所形成,正如郭沫若在为田伯烈著《外人目睹中之日军暴行》一书作序时所说“这些记录是国际友人冒着莫大的危险与艰难,为我们留下的血肉长城的一部分写照”,“这样公平的客观的写照,在我们自己是很难做到的。”该文件是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