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2003年,河北省文物研究所等单位对位于河北省张北县的元中都遗址皇城南门第一发掘区进行了考古发掘,从而确定了皇城南门的准确位置,解决了皇城南墙与宫城南墙的间距问题。出土的琉璃建筑构件,说明城门已经建成。简略的城门形制作为皇城正门,也较为少见,在元代考古发掘中属首次发现。此次发掘为研究元中都的布局、建设进程,以及元代的城门结构提供了重要资料。城门南部勘探发现的夯土遗迹为下一步工作规划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顾万发  王羿  孙凯  焦建涛  吴倩 《文物》2012,(9):4-15,98,1
2010年9月至2011年4月,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在新郑市望京楼遗址发掘了一座二里头文化城址和一座二里岗文化城址。在二里岗文化城址共发现3座城门,其中东一城门保存最为完整,形制奇特,已出现瓮城的雏形,带有浓厚的军事防御色彩。发掘者推测,望京楼二里岗文化城址可能是郑州商城南部的一座军事重镇。东一城门的发掘,为研究商代城门形制以及早期城池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3.
汉魏洛阳故城宫城发掘获得重要发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确定发掘城门即北魏宫城正门阊阖门,是在汉魏洛阳故城宫城范围内首次进行的有计划的考古发掘;城门为殿堂式建筑,夹建巨阙,其独特的平面布置与建筑形制为以往所未见,具有强烈的时代和礼仪特性;建筑时代始于魏晋,北朝修缮沿用,对确定曹魏洛阳宫位置与形制,继而寻找汉代北宫的位置打开突破口;是目前考古发掘出的时代最早的有确切文献记载的都城宫城正门和双阙,是解决汉魏洛阳城城市形制演变问题的重大考古发现。  相似文献   

4.
<正>鄱江门遗址位于鄱阳县沿河路北,是2023年3月沿河路施工中发现的。2023年6—11月,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北京大学、南京大学、江西鄱阳湖博物馆等单位对遗址进行了系统的考古发掘,实际发掘面积1312.6平方米,揭露城门和城墙遗迹各1处、房基3处、灰坑9处,出土各类遗物标本1000余件。城门由东西两个城门墩台、门道和墁坡组成。城门墩台由内侧夯土和外侧包砖组成。内侧夯土为红色,夹杂大量瓦砾、砖砾和宋元瓷器等,质地较硬,内含方形砖墩。外侧包砖为青砖平砌,多为碎砖。揭露出的墩台南北残长约10米,东西残宽近13米。  相似文献   

5.
梅城历为睦州、严州州治及建德县治所在地,是唐代以来江南的重要州府之一。城墙为严州府最重要、最具有价值的文化遗产,本次城墙考古发掘是第一次对明清时期严州府城墙、城门等遗址进行的科学发掘。通过对城墙的解剖,有助于了解严州府城市的变迁、明清时期严州府城墙和城门的形制结构,为深化明清时期江南城址考古和中国古代城市研究增添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6.
江苏丹徒横山、华山土墩墓发掘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0年秋,在南京博物院的主持下,江苏省镇江市考古工作人员对江苏镇江丹徒大港横山馒儿墩、石桥华山大笆斗和小笆斗3座大型土墩墓进行了发掘。现将发掘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正>目次一都城门道形制的考古发现二一门多道城门的考古学观察三一门多道城门的政治礼仪功能四结语在古代都城考古当中,城门遗址的大量发现与发掘,为研究古代城门形制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城门制度涉及城门的类型、等级、形制、门阙、门道、城门管理等方面。学者曾对古代门阙遗址、隋唐两京城门类型、唐长安城城门管理制度进行过研究~([1]),或对唐代城门进行复原研究~([2])。古代都城城门门道设置多少并无定制。据目前所见,主要有一门一道、一门二道、一门三道、一门五道等几种形制,其中一门三道是除一门一道外流行时间最长、发现最多的,其于春秋  相似文献   

8.
襄阳县山湾离古邓国的都城——邓城遣址北约三公里。这里地势高亢,古墓成群。自从襄北农场第六新生砖瓦厂把这里作为取土场后经常出现古代器物,特别是青铜器多。1983年第二期《江汉考古》发表了湖北省博物馆编写的《襄阳山湾东周墓葬发掘报告》,较详细地介绍了三十三座东周墓葬发掘的情况,并把这批墓葬列为楚邓灭以后的一处楚  相似文献   

9.
石台子高句丽山城经过多年发掘,对城址的形状、城门位置及结构有了详细的了解,但是城内尤其是城内的生活居址的发掘和发现还比较薄弱,我们此次发掘主要针对居址进行发掘.经过发掘,发现一处高句丽时期的石砌房址和数量较多的高句丽时期的遗物,为石台子山城考古发掘增添了新的资料.  相似文献   

10.
2016年1月24日,江苏省吴文化学会、镇江博物馆邀请来自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东大学、南京博物院及镇江本地的专家学者,在江苏省镇江市召开了"镇江建城史学术研讨会",共同探讨、研究镇江建城史等问题。专家们认为,考古调查发掘和文献记载表明,镇江地区在商周时期文化、经济、军事比较发达,"朱方"是镇江有文献可征的建城之始,目前可推算的年代为公元前545年,距今2560年。专家们还建议,当地政府应进一步加强对朱方城的考古调查、勘探和研究工作,加强镇江地区早期吴文化的探索。  相似文献   

11.
辛龙 《文博》2022,(1):3-7
隋唐长安城东北角夹城及十王宅遗址位于隋唐长安城遗址东北部,位置十分重要。2021年对遗址整体向西发掘10米,清理了隋唐长安城东郭夹城墙所在区域。该段夹城墙是兴庆宫通往大明宫的夹城墙仅存的一段,为唐玄宗开元年间修筑。本文即是对2021年度发掘工作主要收获的简报。  相似文献   

12.
羊马城是唐宋时期流行的城池外围防御设施,产生于战国,发展于南北朝,成熟于唐代,普及于两宋,元以后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一字城则是为了加强江河侧畔城池的防御设施,其基本特征是在主城与江河之间修建的一道或两道城墙,主要见于宋元之际前后的南方,明代还有使用,以后就基本绝迹。  相似文献   

13.
开封城墙源于唐汴州城,北宋时期为东京城的内城,金代末年曾将其南北两墙稍加拓展,后经明、清之际的多次重修,一直沿用至今.2000年5月至7月,开封市文物工作队在开封城墙西门的北侧进行了勘探和试掘,发现有三层不同时代的马道相叠压,为研究开封城墙的历史提供了宝贵的考古资料.  相似文献   

14.
曹家湾墓地,位于孝感城北郊,滚子河的东岸。1991年-1993年为配合建设工程,在此发掘清理南朝砖室墓5座,唐代砖室2座,共出土瓷器、滑石器、银器、铜器及铜钱等30余件。这批墓葬构筑形制讲究,时代特征明显,对于研究鄂东北地区六朝及唐代砖室墓的演变规律,提供了新的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15.
李锋 《华夏考古》2006,(2):67-72
郑州大师姑城址为商汤灭夏前所居之亳是笔者提出的新观点,李伯谦先生在新作《对郑州商域的再认识》一文中新提出的郑州商城非商汤灭夏前所建亳都和洛达庙类型先商遗存是商汤灭夏前所建亳都遗存的观点,不仅为郑州大师姑城址商汤灭夏前所居亳说的前提拓展了空间,而且又为衡量商汤灭夏前所建亳都道存确立了标尺。据此,我们在郑州大师姑城址内找到了与洛达庙类型先商遗存年代、性质相同的城壕和城墙等遗存,为郑州大师姑城址商汤灭夏前所居亳说提供了新证。  相似文献   

16.
《文博》2021,(1):15-20,F0003
隋唐长安城东北角夹城及十王宅遗址位于隋唐长安城遗址东北部。2020年,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对该遗址东城墙与夹城墙之间的道路南段进行了主动发掘,清理道路、车辙等遗迹,并解剖了东城墙墙基。本文即是对2020年度发掘工作主要收获的简报。  相似文献   

17.
六朝武昌城位于湖北省鄂州市区中部,长江南岸。2000年,为配合古城遗址保护规划的实施,我们对古城遗址的南城垣进行了首次发掘,同时发掘清理北宋墓葬10座,六朝早期古水井1座。通过此次发掘,弄清了城墙的结构和建筑方法。墓葬中出土了陶瓷器、铜器、银器和铜钱30余件(枚);古水井中出土遗物丰富,以陶瓷器为主,数量达100多件。古墓葬和古水井的发现,为了解研究六朝武昌城的发展历史,提供了新的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18.
隋唐长安辖县乡里考新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隋代长安城下辖大兴、长安二县,唐代为万年、长安二县。它们的郊区,据宋敏求《长安志》记载共有104乡。但其乡名、里名及其位置多已淹没无闻。武伯纶曾据唐代墓志资料补出了近70个乡的名称,并推定了大多数乡的位置。本文在武伯纶等人论文的基础上,利用新出墓志资料补出了隋代14乡、5里,唐代16乡、33村、19里。唐代的乡名基本沿用隋代之旧。唐代的乡与里分属不同的系统,之间无统辖关系。清代董曾臣所谓“唐长安有50乡”,是因版本而致误,唐长安的乡数应以宋敏求的记载为准。  相似文献   

19.
杭侃 《中原文物》2001,(3):55-57
现在的孟州是延续金代的孟州城发展而来,旧城区在民国时期还保留了比较完整的四门十字街的棋盘式布局.金代孟州城是仿照金大定之前的老城建造的,文献考证和近年来的考古发现都可以证明金大定之前的老城沿袭了隋唐城址,从而解决了孟州城棋盘式布局的来源问题,也纠正了几百年来关于金大定之前老城建造年代的错误认识.  相似文献   

20.
汀州初置于唐中期,设治初期治所曾屡有变动,至大历十四年(779年)以后稳定在今长汀县城关镇。唐代汀州城已建有子城、罗城双重城郭,而长汀县治则居于汀州城外;至宋代,城外街区又得到长足发展,城市规模不断扩大;明中期,先于汀州府城郭南垣外另筑新城,作为长汀县城,复拆除二城间城垣,将府、县城合而为一。在汀州城市发展及形态演变历程中,军事政治控制与商业发展需求交替发挥着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