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孙中山的中日盟约问题辨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孙中山的中日盟约问题辨析俞辛孙中山与日本关系研究中的一大悬案是1915年的中日盟约问题。这一问题涉及三份文献的真伪:该年2月5日孙中山和陈其美与日本的民间人士犬信太郎和山田纯三郎签署的《中日盟约》(以下简称《盟约》)及同年3月14日孙中山致日本外...  相似文献   

2.
《文史月刊》2011,(7):60-61
起义的发动,时机很好。北京被八国联军占领,天下大乱。趁乱作乱,从来都是好机会。同时,台湾的日本总督儿玉源太郎,对孙中山的举动,有直接的支持。  相似文献   

3.
关于《田中奏折》抄取人蔡智堪及其自述的评价问题沈予战后,日本史学界一些人坚持《田中奏折》是伪造的,如:稻生典太郎持“奉天辽宁国民外交会”日本通“伪造”说;高仓彻一提出中共“伪造”说。70年代末、80年代初,中国史学界一些论著①引证王家桢回忆文章《日本...  相似文献   

4.
“兴亚会”与戊戌庚子间的中日民间结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桑兵 《近代史研究》2006,2(3):41-53
1898年成立的上海亚细亚协会,是在日本各派对华团体逐渐合流以及中国各种趋新势力谋求联合的背景下,中日双方民间结盟的产物。随着日本对华人士的认识趋同,组织分别也相应模糊,一些重要人物同时参与多个团体的发起筹建,甚至担任不同组织的领导。因此,部分中国人士和舆论,更愿意称这类团体为“兴亚会”,视为中日民间人士联合挽救危局并进而振兴东亚的联盟,而不仅仅是日本某个对华团体的海外分支。由于亚细亚协会已现颓势,东亚会、尤其是同文会的产生,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取代亚细亚协会作为中日联盟组织架构的地位,所以不约而同地将活动重心放在上海。白岩龙平和宗方小太郎等人的上海乙未同志会,在这一转换过程中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他们的影响下,中国人士逐渐将结盟的对象转到东亚同文会。后者利用原来各个对华团体的组织和人脉资源,更加全面深入地介入南方各地的反清密谋,并力图促成联合大举。。  相似文献   

5.
格非 《史学月刊》2006,(6):126-128
应北京大学历史系包茂宏副教授的邀请,美国著名环境史学家、乔治城大学历史系和外交学院环境和国际事务讲席教授约翰·R.麦克尼尔于2006年3月13~19日访问了北京大学历史系,并给来自国内十余所高校和研究机构的学者和学生做了三场演讲。这是包茂宏副教授主持的环境史系列讲座的第三讲(前两讲分别由日本学者井上坚太郎和德国学者亚克西姆·纳德考主讲)。约翰·R.麦克尼尔出生于历史学世家,其父就是中国世界史学界非常熟悉的著名历史学家威廉·麦克尼尔。小麦克尼尔主要从事环境史和世界史的研究和教学,著作等身,成就斐然,在国际环境史学界享…  相似文献   

6.
1905年7月,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两位巨子孙中山、黄兴在日本相会。对于是谁介绍孙、黄相识的问题,史学界众说纷纭,颇多歧异。概而言之,约有四说:其一,宫崎寅藏说。宫崎本人对孙黄初次会面多次做过详尽的描述。他说,1905年春孙中山自欧洲回到日本,经宫崎介绍,孙中山与黄兴初次会面于东京凤乐园,在座的还有张继等人。宫崎寅藏早在1897年就结识了孙中山,对孙的革命精神极表钦佩,此后曾多方面协助孙中山开展革命活动。1902年他又与黄兴相  相似文献   

7.
中国史学界的骄傲张椿年大年同志是我国杰出的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在国内外有重大影响。俄罗斯、日本和其他一些国家中研究中国近代史的学者十分注重大年同志的编著。1986年,我陪同大年同志参加在莫斯科举行的纪念孙中山诞生120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不少俄国学者...  相似文献   

8.
孙中山“废约”思想之局限性朱之江孙中山的废除不平等条约思想,产生于辛亥革命时期,丰富发展于大革命酝酿与兴起的过程中。对其进步作用,史学界多有论列,而其局限性则鲜有涉及者。本文拟就此作一探讨,以求正于方家。一考察孙中山的废约思想,可以看到,其实质只是在...  相似文献   

9.
孔祥吉先生曾据日本史学界新发现的宇都宫太郎日记撰文,提出张之洞庚子年在内心深处存在独立称王的思想,并为此作了一系列论证:第一,张之洞背着朝廷派出了一个由自己长子张权为首的军事考察团赴日活动,并聘请日本军事专家,购买枪支弹药,加紧训练新式军队,作为其建立新政府的坚强的武力后盾;第二,张之洞还曾与亲信幕僚密谋策划;第三,张之洞一直容忍自立军在自己的辖区内活动,直到得知慈禧太后政权稳定,才迅速斩杀唐才常与自立军。证之史实,孔先生对于有关史料的引证与解读多有破绽,其所作各项论证均根本不能成立。  相似文献   

10.
近代日本在“脱亚入欧”路线下努力向西方靠拢的同时,出现了一股“回归亚洲”的思想动向.木下杢太郎(1885-1945)则是日本近代知识分子中对日本文明定位进行理性思索的代表人物之一.1911年木下杢太郎与克鲁特·格拉扎(Curt Glaser)的中国认识成为木下杢太郎意识与主张的起点.  相似文献   

11.
广州南园抗风轩是孙中山先生早期从事革命活动的重要历史圣地之一,孙中山在此召集革命同志,商议成立革命组织,议定革命纲领,被后人称为“孙中山革命策源地”。100多年过去了,抗风轩早已不复存在,其遗址的准确位置,在史学界一直有争论,主要有两种不同的说法,一说是位于文德东路的85中校舍之内,另一说是位于文德路62号的文园停车场。笔者通过考证,发现以上二种说法都不准确。  相似文献   

12.
近一年来,笔者于日本发现了四件民国初年孙中山写给日本阪谷芳郎、松方正义二人的信和电报,为迄今已经出版的孙中山全集、全书所未载,其内容是武昌起义后,孙中山委托日本人建立中央银行事。此事仅见于1913年5月19日《时报》刊载该报驻京记  相似文献   

13.
日本研究中日甲午战争史的重要代表人物中琢明教授跨越半个多世纪的研究可分为三个时期。早期他在山边健太郎的指导下查阅刚刚公开的日本国会图书馆收藏的陆奥宗光文书,在此基础上撰写《日清战争》等论著。1977年以后,他主要致力于陆奥宗光的《蹇蹇录》的校订工作,由此发现众多涉及甲午战争主要问题的重要历史细节。1993年退休以后,他在研究"佐藤文库"所藏日本陆军中枢参谋本部起草的《日清战史草案》的基础上,揭示了1894年7月23日凌晨日军占领朝鲜王宫事件的真相。中琢明一以贯之关注的问题是日本发动甲午战争的真正目的及战争的性质。他的研究表明,甲午战争是由日本精心策划和挑起的,战争的目的并非日本官方所宣传的是"为了朝鲜的独立",而是对朝鲜和中国的帝国主义侵略。  相似文献   

14.
试论孙中山联俄后的联英活动张北根1923年1月孙中山与苏俄政府特使越飞共同发表《孙文越飞宣言》,标志着孙中山联俄政策的最后确立。国内史学界或认为此宣言"反映出孙中山丢掉对帝国主义幻想,转而寻求国际革命势力的愿望"①;或认为它"标志孙中山由寻求西方大国...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近代史上,孙中山率先提出了“振兴中华”的口号。这个口号作为时代的强音,集中体现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和国家强盛的强烈愿望。因此,对孙中山振兴中华思想的研究,也一向受到史学界的重视。中山大学林家有教授所著《孙中山振兴中华思想研究》(广东人民出版社...  相似文献   

16.
孙中山是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和领导者。他的革命活动与日本密切相关,在其长达30余年的革命生涯中,孙中山先后出入日本16次,在日驻留9年6个月。其在日时间占孙中山整个革命生涯的近三分之一。在这近10年的时间里,孙中山或以日本为革命活动的基地,或以日本为流亡之地,与当时的日本政界、财界、军部、大陆浪人、民间人士结成了各种各样的错综复杂的关系。因此,如何理解和解释孙中山与日本各界人士之间的关系、如何评价孙中山与日本的关系在孙中山革命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等一系列问题,一直成为中国近代史和近代中日关系研究中的热…  相似文献   

17.
由广东省孙中山研究学会、中山市孙中山研究学会和日本孙文研究学会联合举办的“孙中山与亚洲”国际学术讨论会,于1990年8月3日至6日在孙中山先生的诞生地——广东省中山市翠亨村举行,来自中国、日本、印度、南朝鲜以及美国华裔的170多名学者参加了讨论会。这是大陆与台、港、澳及亚洲学者第一次在大陆共聚一堂研讨孙中山的学术盛会。它将成为一个新的学术里程碑,载入国际文化学术交流的史册。与会者为大会提交论文92篇,给会议赠  相似文献   

18.
《孙中山与日本》评介俞辛在孙中山30余年的革命生涯中,在海外从事革命活动17年半,其中在日本9年半,占54%。在这一期,孙中山进出日本16次,其中8次是在日本居住时临时进出的。这一次数和时间远远超过欧美及南洋地区,占居首位。因此孙中山也自称日本为“...  相似文献   

19.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帝国主义的失败,无疑是各国人民联合力量共同打击的结果。但是,由于地区不同、参战早晚有别、歼灭日军有多有少,所以,在打败日本帝国主义中的作用也有主次之分。由于历史的、政治的多种原因,世界史学界对各国在打败日本帝国主义中的作用,尤其是中美苏三国的作用至今未能作出令人信服的结论。本文拟就中美苏三国在打败日本帝国主义中的作用作一初探。  相似文献   

20.
孙中山的革命斗争与日本华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中山进行民主革命,历来把华侨作为重要依靠力量,特别是在早期,孙中山迫于情势,主要在海外华侨中开展活动,对华侨更为倚重。其中,孙中山与日本华侨结成了特殊的情谊。这种特殊情谊的结成,是因为在孙中山先后到日本15次,在日本居留时间加起来达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