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岑其画庐山     
岑其 《收藏家》2007,(4):I0013-I0019
画庐山记我相信庐山的一树一草一花一叶都有灵魂,悠悠岁月积淀成恬淡而浓郁的气韵。当你进入这种气韵中悟出了庐山的内涵和意境,你就会领悟到人生的另一种悠远而宁静的甜美。永恒的庐山,  相似文献   

2.
《收藏家》2007,(5)
岑其,浙江慈溪人,又名淇,字西桥,画室名曰大德堂,故又号大德堂主。生于1968年,16岁离乡赴杭州求学,得朱恒、孙永面授,后为陆抑非先生入室弟子。现为中国收藏家协会会员、浙江省七届青联  相似文献   

3.
赵丹与庐山     
贺伟 《纵横》2008,(8):60-63
2006年11月13日,温家宝总理在中国文联第八次代表大会开幕式上发表了极为感人的讲话。他在讲话中特意提到:"赵丹在他的遗言中有这样一句话:‘人活着,或者死了,都不要给别人增添忧愁。艺术家在任何时候,都要给人以美、以真、以幸福。’他的遗言和他的艺术一样,长存在人们心中。"温总理的讲话引起人们对人民艺术家赵丹的深切怀念,也引起庐山的文艺工作者对赵丹的深切怀念。赵丹在他的人生暮年,在庐山度过了一段极为愉快的时光,留下了很多令人难以忘怀的佳话。  相似文献   

4.
中唐诗人白居易具有高度园艺自觉,庐山草堂与洛阳履道园往往被视为文人园林之早期典型。笔者尝试聚焦於白氏的园林文本,观察他如何言说、诠释自己的造围与居游体验,展开有关庐山草堂的讨论。白氏宦途失意,以草堂作为家居之外的“他方”,既作为逃出尘世的隐匿之地,也作为开放向天地宇宙的门户,提供居游者中断尘世的时间锁链,藏身於天地之间,寻求并延续暂时性的超越经验,草堂也成为後世文人在山水间辟建园林的基本精神标记。  相似文献   

5.
张力  吴俊松 《华夏地理》2007,(4):126-137
它就是庐山。 虽不在五岳之列,但声望绝不在其下。有人被庐山有形的松涛、无形的云雾征服;也有人为历史文化墨客在庐山留下的诸多文化烙印而痴迷。总之,庐山一直以来都是受游客青睐的风景名胜地。  相似文献   

6.
景玉川 《百年潮》2002,(10):41-45
名利向来是很多人追逐的目标,在商品大潮汹涌的今天,更有不少人为了金钱与虚名身败名裂.然而,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下,历朝历代都有一批争脱名缰利琐、锐意进取的人,李一平先生就是其中之一.  相似文献   

7.
贺伟 《百年潮》2007,(3):55-56
当太阳从五老峰后露出了脸,景寅山上陈寅恪与夫人唐篑的合墓便沐浴在金色的阳光中。陈寅恪墓由第四纪冰川遗留的漂砾石搭成,距今已有百万年的漂砾石在朝阳下闪着熠熠的光泽。  相似文献   

8.
贺伟 《文史春秋》2013,(5):10-13
在庐山松树路的西端,有一片奇形怪状的岩石,其中一块巨石上写着“虎守松门”4个大字。这4个正楷大字道劲有力,如果不看边款,谁都不会相信它出自20世纪30年代一位70多岁的老翁之手。这位老翁,正是被誉为清末“维新四公子”之一的近代大诗人陈三立。  相似文献   

9.
梁红新 《南方文物》2004,(4):122-123,121
美丽的庐山是世界级名山。历史造就此山,文化孕育此山,名人喜爱此山,世人赞美此山。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历史和数千年博大精深的文化蕴育了庐山无比丰厚的内涵,使她不仅风光秀丽,更集教育名山、文化名山、宗教名山、政治名山于一身。  相似文献   

10.
白雪 《风景名胜》2010,(3):18-18
庐山南面鄱阳湖,北依长江,山中水汽充足,云来雾往,山顶气温特低。这些雾水遇低温就慢慢凝结,形成雾凇。如果遇上雨雪,往往一夜之间,整个树林连同整座山全白了,真正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相似文献   

11.
方圆 《黑龙江史志》2014,(3):341-342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旅游业日益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受到各方的普遍关注。庐山作为世界遗产,使得庐山旅游作为九江市乃至江西省旅游的主导产品,庐山旅游市场的开发有赖于对其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本文对庐山的旅游开发进行了现状分析和问题诊断,进而对庐山旅游资源进行了论述,就其深度开发的战略、原则和策略进行了探讨,并深度挖掘其潜在价值。最后,结合其现状提出了几点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庐山不仅以文化景观闻名,美食也名闻天下,且不说庐山的三石“石鸡、石鱼、石耳”如何肉嫩鲜美,味道香醇,遐迩闻名。另一道独有的特色菜“庐山三杯鸡”也名不虚传,其选料为一年生的小仔鸡,加工成块状后放在砂锅内,放人一杯酱油、一杯猪油、一杯地地道道九江陈年封缸酒,经文火闷制而成,  相似文献   

13.
1937年,继两次庐山训练之后,南京国民政府在庐山开始第三次训练。第三次庐山训练将训练对象扩大到行政与教育管理人员,学员来自包括东北在内的全国各省市,以复兴民族、抵御外侮作为训练的直接目标,具有鲜明的抗战特征。由于卢沟桥事变爆发,训练提前结束,使此次训练较之前两次,较少为人所知,成为淹没在大历史光环下的一个注脚。  相似文献   

14.
贺伟 《文史春秋》2010,(2):26-28
<正>1918年7月中旬的一天,年过六旬的康有为二上庐山,徘徊在黄龙寺前的两棵柳杉、一棵银杏下。他凝望着3棵古树苍郁挺拔的雄姿,心中不免充满感慨。与第一次上庐山相隔29年,这3棵已有  相似文献   

15.
傅国涌 《江淮文史》2010,(1):164-166
<正>1926年三一八惨案的发生,死了那么多青年学生和无辜市民,不管背景有多么复杂,开枪杀人,段祺瑞身为执政者,永远都难辞其咎。不到一个月,他就在政变中黯然下台。这位"北洋之虎"从此离开权力舞台,闲居天津,以下围棋、读佛经打发光阴,很少出门。有人说,他这是闭门思过。三一八确实成了  相似文献   

16.
《庐山远公话》校注商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敦煌变文校注·庐山远公话》补申校注 4 0条 ,涉及具体文字约百个。有的关乎到此文的艺术性 ,有些是从无校议的难句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分析庐山西海养生产品开发的优势条件,针对该地养生旅游产品的开发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相似文献   

18.
诗偈论道 宋朝文豪苏东坡对于禅的修持很有心得,他有几首诗把禅的境界分成3个阶段,说得很好: 第一阶段,是未参禅之前的境界:“庐山烟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及至到来无一事,庐山烟雨浙江潮。”  相似文献   

19.
吴浪  成姿 《旅游纵览》2022,(6):133-135
笔者介绍了庐山西海风景名胜区的概况,通过SWOT分析法分析了庐山西海风景区的优劣势、机遇和挑战,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坚持科学规划,合理开发资源;打造文旅地标,突出自身特色;加强品牌宣传,提高知名度;采取多种措施,减弱季节性现象带来的负面影响;加强旅游人才队伍建设,注入智力支撑的发展策略,希望能够促进庐山西海风景区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蒋介石与庐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贺伟 《文史春秋》2009,(3):26-35
抗日战争前10年和后3年,庐山曾是国民政府的夏都,成为南京之外的第二个政治中心。蒋介石从当上北伐军总司令开始走上中国政治舞台,到1949年黯然离开大陆,他一生中最重要的20多年,许多时候是在庐山度过的;他在这期间的许多会议、活动、决策,都在庐山上进行。因此,庐山与中国的政治风云变幻紧紧连在一起,见证了中国政治斗争的潮起潮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