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生活于明清之际的柳如是,是一位气节高尚、才貌双全的女子。但是长期以来,人们总是把柳如是视为“秦淮八艳”之一的风流名妓。其实,据拙著《柳如是新传》考证,马湘兰、顾眉生、卞玉京、董小宛、寇白门、李香君等六人是秦淮妓,陈圆圆是吴中妓,柳如是是吴江妓。今人把...  相似文献   

2.
武汉市取缔娟妓的工作,在市委和市政府的领导下,从1951年5月开始到1957年6月结束,经历“严格限制、取缔妓院、打击暗娼” 三个阶段,胜利地完成了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伟大任务.武汉市取缔娼妓工作,曾得到中央内务部、中南军政委员会的肯定.1953年元月,中南军政委员会通报全区推广武汉市取缔娼妓的经验.  相似文献   

3.
黄梅采茶戏的特点之一,是载歌载舞,特别是其中的百余出小戏,大部分是歌舞并重,它在萌芽、发展阶段,就吸收了民间舞蹈不少的营养,可以说民间歌舞是孕育黄梅戏的土壤和摇篮。故在传统的戏时节日,当农民们表演民间舞蹈时,采茶戏艺人也能配合表演,而农民们逃水荒到鄂赣皖毗邻地区时,表演戏中的片断歌舞,作为逃荒谋生的手段,也传播了采茶戏。与采茶戏有历史瓜葛的舞蹈,有龙舞、狮舞、采莲船、高跷、跑竹马、蚌壳精、打连厢、台阁、悬条(又名天故事)、推车等。上述民间舞蹈在《夫妻观灯》、《张先生讨学钱》、《闺女自叹》、《懒烧…  相似文献   

4.
“伊”和“卓”是玉树藏区两种不同风格的民间歌舞。发表在《中央民族大学学报》1997年第一期上慈仁桑姆的文章对此进行了研究介绍。文章说,在歌舞时“伊”几乎都是男女各半围成圈,由左向右顺时外舞动,又称“国伊”,即圆圈舞。“伊”的动律特点是以颤屈、动律为主,双膝在胯部下发力,上下自如流畅地颤动。在舞蹈情绪上,男子动作夸张粗扩、热情奔放、起伏跌荡,显露出高原男子的阳刚之气。女子则低头弯腰,起伏适度自然,含秀隽逸,隐露藏族女子的阴柔之美,两者配合默契,有一种与大自然融洽和谐的气氛。“卓”有两种,一种比较接近“…  相似文献   

5.
电影《让子弹飞》曾提到松坡将军蔡锷和风尘女子小凤仙的故事,影片中的“花姐”也颇有传说中小凤仙的侠妓风范。许久以来,经过无数电影、电视剧、评书、小说的演绎,小凤仙成了曾经名动公卿的名妓。  相似文献   

6.
沈宇 《旅游》2003,(2):20-22
咱凤飞翔有绝:“西凤酒,东湖柳,姑娘手”,这“姑娘手”主要说的是凤翔女子手巧,尤其是咱六营村人能制作泥塑,布艺品、剪纸和刺绣,泥塑老艺人胡深说起六营总是很自豪。也难怪,六营泥塑作品很多珍藏于高等美术院校和博物馆,有的还被作为精美礼品,赠送国际友人,去年的生肖邮票上的泥塑马造型就出自胡深之手。  相似文献   

7.
朗玛吉度,意思是“歌舞艺人苦乐与共”的团体。洛桑跟着朗玛吉度的成员学习踢踏舞,这也就引起了我们对追寻朗玛吉度这个曾在拉萨地区家喻户晓的歌舞组织的兴趣。然而,在多方面寻找和探访后,我们有些失望。因为时隔太  相似文献   

8.
中国的历史有五千年,中国的娼妓制度有三千年,也算是“历史悠久”了。不过,值得自豪的是,中国大陆也曾最早彻底消灭娼妓这一社会丑恶现象,那是在1949年末50年代初……罗瑞卿走马上任1949年1月,罗瑞卿来到中南海。当时党中央和军委总部机关已从西柏坡迁进北平,周恩来的办公室在中南海,毛泽东还住在香山。罗瑞卿推门进去时,周恩来放下手中的毛笔,哈哈一笑,与罗瑞卿一起坐到旁边的沙发上,说:“叫你来,是有急事。马上要宣布新中国诞生,中央政府里面,有你的位置,是公安部长。”罗瑞卿从沙发上站起来,对周恩来说:“我还是随四野南下,参加解放全中…  相似文献   

9.
索穷 《中国西藏》2004,(5):31-35
“朗玛吉度”,是20世纪50年代前拉萨民间音乐舞蹈艺人的团体。“朗玛”是拉萨地区群众最喜欢的民间音乐和歌舞种类。“吉度”意为苦乐与共的互助团体。  相似文献   

10.
神歌与萨满教仪式孟慧英“巫之事神,必用歌舞”.《郑氏诗谱》言道:“古代之巫,实以歌舞为职,以敬神、乐人者也。”萨满亦属“歌舞兼能”的巫现一种,其歌容舞貌亦即“展诗兮会舞,应律兮合节”,由政高亢明澈,舞履纵放风云。一般说来,萨滴教仪式常常通过降神的舞蹈...  相似文献   

11.
刘慧茹 《文物天地》2020,(2):117-121
一引言陶瓷是火与土相结合的艺术,融合了大自然的天成与人们的智慧结晶。正如《考工记》中所说的“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可以为良”[1],道出了一件精美的器物制作出来的难度甚高。正因为难度高,在陶瓷制作的过程中不乏制作工艺缺陷的存在,这些工艺缺陷披露出了当时社会背景下的制作材料、制作技艺等大量历史信息。  相似文献   

12.
藏族英雄史诗《格萨尔》,除有众多手抄本在民间流传外,尚有许多民间说唱艺人以口头说唱的方式加以流传。以说唱《格萨尔》著称或以说唱《格萨尔》为职业的民间说唱艺人,藏语称其为“仲肯”。“仲”,是指富有幻想、传奇色彩的故事;“肯”,是指说唱这种故事的人或专门家。有的地方也将“仲肯”称为“仲巴”。“巴”,亦即人或者的意思。被人公认为“仲肯”的民间说唱艺人,对于《格萨尔》史诗,有的能唱三四十部,以中等篇幅计,多达三四十万诗行;少的也能唱几部或若干唱段,一般也在几千至几万诗行。艺人们何以能唱如此浩瀚的篇幅呢?艺人们通常的回答是:“‘神  相似文献   

13.
2006年入选为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南京绒花制作技艺,近年来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虽然,南京市面上已难觅绒花的足迹,但在南京市民俗博物馆的“绒花工作室”,人们依然可以观赏到南京唯一在制作绒花的艺人、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赵树宪师傅的精湛技艺。  相似文献   

14.
“倒喇”是汉语中的蒙语借词。本文搜求元明清中有关“倒喇”的记述,指出它们是不同时期的多种演唱技艺:蒙汉语夹杂的歌曲“倒喇”,“倒喇小厮”、“倒喇班”表演的敲水盏和杂技,撂地说唱的曲艺“倒喇”,技艺精湛的“倒喇”歌舞,并介绍了它们的流变和形式的特点。认为这些演唱技艺是金元以来各民族民间文艺交流和融合的产物。  相似文献   

15.
沈淦 《文史天地》2013,(2):55-59
优伶要么为君王卖笑娱乐,要么为朝廷歌功颂德,千年一贯。在因言获罪的制度下,还有优伶敢于谏君讽政,让人由衷敬佩。在古代,歌舞艺人被称为"优伶",其社会地位十分低下,被视为"贱业",故又称"倡优"、"娼优",女伶固然几乎被等同于娼妓,男伶亦往往被看作男妓,蔑称为"兔子"、"兔崽子"等。然而,无论是平民百姓,还是达官贵人,乃至帝王后妃,都需要精神生活,都要听曲观舞,尤其是统治阶级,总把优伶作为消闲  相似文献   

16.
百戏,又名散乐。它是杂技、歌舞及民间各种新的音乐技艺的总称。汉时的百戏通常是指流行于两汉的各类竞技、杂耍、幻术以及乐舞、俳优戏和动物戏等,当时沿袭了秦朝的称法,叫作“角抵”,如“角抵戏”、“角抵奇戏”、“角抵诸戏”、“角抵百戏”等。“汉代百戏”是在东汉以后对上述不同艺术表  相似文献   

17.
朱旭强 《民俗研究》2005,7(3):74-93
一、老獭稚型传说的研究史 所谓“老獭稚”,指平凡女子与成精的老水獭婚合所生的孩子,出典于一个讲述清太祖努尔哈赤出身的朝鲜民间故事。老獭稚型传说,广泛流传于朝鲜、中国与越南,可“分为两部分,前部分是叙述女子私和水獭婚合,以至于怀孕及水獭的被发现等情节;后部分是叙述地师发现天子地,使老獭稚入水葬骸骨,以至于试验结婚及成为天子等情节”。日本的民间故事研究者也把前半部分称为“三轮山型”,而钟敬文先生把后半部分称为“天子地型”。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漫长的封建社会中,居“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丞天子,助理万机”辅佐帝王执掌朝政的官员,通称宰相。宰是主持,相是辅佐之意。但在历代实际的政治生活中,并非如舞台戏曲所反映的宰相只是一人、一个称呼,而要复杂得多,宰相的称呼也就多种多样了。殷代、西周把替君王家管理内外事务的人称为宰,而真正总揽百官的则称冢宰,冢是最大的意思。春秋时,正式设立左右相的是齐景公。战国时,各国都设相国或相邦、丞相,为百官之长。秦代宰相称丞相或相国、国相。西汉沿置相国,或称丞相,与太尉、御史大夫合称三公,主持国家最高政务。西汉末,丞相改称“大司徒”,与“大司马”、“大司空”合称“三司”,共同处理国务。东汉不设  相似文献   

19.
(一)1933年,蒋介石在南昌发起“新生活运动”,第一要旨是禁娼。当时韩复渠系山东省最高军政长官,也有样学样,号召全省官绅民众响应“新生活运动”。他的措施是:禁止官员和军队嫖娼;禁止工商业者在娼家内接洽;宣布妓女如有自愿改业者,政府可予以保护和救济;制定了《取缔乐户虐待妓女规则》,禁止乐户虐待妓女;设立“女子习艺厂”,对妓女进行“改造”,令其择配;又规定,妓女“非习有相当技艺不得自由择配。且不准为人作妾或义女”。当局解释说,妓女“习艺既精,则养生有道,无耻之行,自不愿为,古人云:食足然后知礼义,从妇…  相似文献   

20.
罗继祖先生在《“利屣”臆解》(载《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90年第5期)中说:“《文选》张平子《西京赋》有两句描写歌舞‘振朱屣于盘樽,奋长袖之飒(纟丽)’,而现在的今译本(《昭明文选译注》153页,1987年,吉林文史版)竟把它译成‘翘起红色的鞋履在盘中旋舞,挥动长长的衣袖上下翻飞’,舞妓竟把自己的鞋子弄到席上的盘樽里面,这成什么样子.其实这两句的重点在下句,下句是解释上句的,今译者不明白,随文敷译,闹了笑话,它是说由于舞袖的奋迅翻飞引来一阵狂飙,让人眼光缭乱仿佛见舞妓的朱屣竟上触到席上的盘樽,这只能是迷离想像中的错觉而不能是写实.因此使我联想到《货殖传》中的‘利履’来,悬想这位舞妓所穿的鞋子正是一双红色的‘利屣’,一定是尖头的,并且很可能是高跟,因为不这样,不能和她的舞姿起到配合和谐的作用.”这段话涉及两个问题:一是“利屣”是什么样子;二是能否在盘中跳舞.对这两个问题,我与罗先生的看法不同,提出来请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