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长征》     
正《七律·长征》是毛泽东长征诗词的巅峰之作,既是长征的史诗也是中国共产党和红军崇高革命精神的赞歌。1959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周年之际,原中国革命博物馆邀请李可染以毛泽东的《七律·长征》为题创作一幅山水画。画面景物横向展现,重山叠积,如犬牙高低,参差错落,雄奇壮丽;红军队伍沿狭窄山路从左往右横越画面。画家成功地将毛泽东诗词中的革命豪情与浪漫色彩视觉化,画中山体赋之浓墨重色,块面厚实稳重,  相似文献   

2.
陈辽 《钟山风雨》2015,(2):47-48
毛泽东的诗词创作年代很早,但直到1937年出版的《外国记者西北印象记》一书中才首先发表《长征》一诗。其后,美国记者斯诺著作《红星照耀中国》(中译本名为《西行漫记》)又发表《长征》,才使该诗走向世界。毛泽东的《六盘山》词,首次公开发表于1941年12月5日在上海出版的文学刊物《奔流新集》第2辑。阿英的《敌后日记》1942年8月12日则记录了两首长征诗词,即《长征》诗和《长征谣》(根据《六盘山》词略作改动后的歌谣),这  相似文献   

3.
《长征》     
正(国画·1959年)美术点评李可染的《长征》是以毛泽东的诗词《七律·长征》为题创作的一幅山水画作品。在画面中,景物横向展现,重山叠垒,参差错落,雄奇壮丽。红军队伍沿狭窄山路从左往右横越画面。画家成功地将毛泽东诗词中的革命豪情与浪漫色彩视觉化。画中山体以浓墨重色写成,块面厚实稳重,以留白形成的山路、水道穿插其间。从深色过渡到留白,色调的明暗变化,平衡了画面厚  相似文献   

4.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主力从江西中央革命根据地出发,进行战略大转移,战胜了无数艰难险阻,击退了敌人的多次围追堵截,经历十一省,于1935年10月到达陕北革命根据地,行军二万五千里。《七律·长征》是毛泽东诗词中最著名的篇章之一,早就在广泛流传,而且在1937年即通过美国记者埃·斯诺编著的《红星照耀中国》一书而传于国外(见于该书第五编《长征》),  相似文献   

5.
唐人记载安史之乱的专书,《新唐书·艺文志》著录有姚汝能《安禄山事迹》三卷、包谓《河洛春秋》二卷等,《资治通监考异》引有佚名《蓟门纪乱》等,但留存至今者,仅《安禄山事迹》一种。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的《七律·长征》是一首艺术概括中国工农红军历尽千辛万苦,排除艰难险阻,行程二万五千里的英雄壮举的诗篇。它是毛泽东诗词中最早以印刷文字形式流传的诗作,也是最早被译成外文传到国外的作品。要  相似文献   

7.
张蕴艨 《百年潮》2023,(6):69-75
<正>毛泽东诗词在世界上的传播版本很多。在各种外文版毛泽东诗词集中,最早的是1957年在苏联出版的俄文版《毛泽东诗词十八首》。1937年,毛泽东的《七律·长征》由美国记者斯诺首次英译,走向西方世界。新中国成立后,苏联不但推进《毛泽东选集》在中国的出版和在苏联的译介,还建议翻译出版毛泽东诗词以供社会主义阵营国走近新中国及其开国领袖。于是,自1950年起,毛泽东诗词便开始以散篇形式发表在苏联杂志或诗集中。  相似文献   

8.
中国历史博物馆藏《临流选石图》是一幅人物肖像画。图卷中有30余人题写了诗词、题记、题签。本文考证了像主的姓名、事迹,诗词、题记等作品的写作时间以及作者与像主的关系。并指出,图卷诗词、题记等反映了当时士人喜用室名、字号的风尚,对《清人室名别称字号索引》有新的补充。  相似文献   

9.
张琳 《丝绸之路》2010,(4):52-54
王昭君是我国西汉时期一个真实的历史人物,她有着沉鱼落雁之姿,因和亲匈奴而名扬千古。昭君事迹在历史上本来很简单,但自两晋开始,昭君故事成为历来文人诗词作品中的歌咏对象。据《历代歌咏昭君诗词选注》一书的编者统计,历代专门以王昭君事迹为题材的咏史诗词有700余篇,本文就历代文人笔下的昭君形象尝试论之。  相似文献   

10.
领受任务1965年2月,时任战友文工团总团副团长、兼歌舞团团长的晨耕同志找到我和生茂,说上级交待下来一个任务:为总政治部主任萧华同志写的《长征组诗》谱曲。当时的情况是,这个任务同时还交给了总政歌舞团,要总政歌舞团写成专业合唱团用的大型作品,而我们则写成群众性的队列歌曲,类似《三大纪律八项注意》那样的分节歌,也就是一个旋律、多段歌词反复唱的那种,便于在群众中传唱。《长征组诗》的完成稿应当是14段,但当时只有10段,后4段是写长征以后的事情,如东渡黄河等,当时还没写出来。我和生茂仔细研究了诗稿,觉得如果这10段诗词谱成一个旋…  相似文献   

11.
关于南宋浙江遗民词人陈著先祖显赫身世及事迹的记录最早见于元明之际陈桱的《通鉴续编》。本文主要通过《宋史》、元袁桷《陈县尉墓志铭》、文渊阁四库全书《宋宝祐四年登科录》以及陈著《本堂集》94卷诗词文集等所载相关史料的梳理和考辨,认为陈桱所述不实,有溢美先祖之嫌。  相似文献   

12.
论文总结提炼了红军长征两次过昆明的情况,以及留下的诗词、独幕话剧、神话、壁画、歌谣、标语等长征文化和少数民族文化交织的独特文化,阐述了长征文化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突出表现,是保证我们革命和建设事业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等历史内涵和时代价值,为今天我们铭记红军丰功伟绩,弘扬伟大长征精神,深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长征路上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13.
正在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毛泽东故居藏书画家赠品集》中,有一位淮阳籍书法家,他的四帧《七律·长征》书法条屏,和大名鼎鼎的齐白石、张大千和郭沫若等人的书法作品共列。他叫何仰羲,1957年适逢毛泽东主席诞辰64周年时,淮阳县各界共推何仰羲以书法作品为毛主席贺寿。何仰羲笔走龙蛇,神润机抒,秉烛草就四帧屏《七律·长征》,寄往北京。数月后,中共中央办公厅来函,  相似文献   

14.
《神州》2006,(10)
说起长征,人们会自然而然地想起毛泽东的长征诗。他的诗不但记下了长征中的重要事件,也让我们感受到一个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风采。毛泽东长征诗的序曲,应该是《清平乐·会昌》。那是第五次反“围剿”开始前后,当时毛泽东已被剥夺了军事指挥权,但仍以战略家的眼光,指出了中央红  相似文献   

15.
王建柱 《文史春秋》2006,(10):41-43
《长征组歌》是一部热情讴歌红军长征精神的颂歌,在这部作品创作演出40周年之际,笔慕名来到北京军区政治部干休所,访问了《长征组歌》的曲作之一,75岁高龄的李遇秋同志。  相似文献   

16.
2016年是长征胜利80周年,《环球人物》记者重走长征路,推出《长征,毛泽东周恩来角色的转换》封面报道,再现一代革命家从挫折走向胜利的伟大转折的故事。伟大长征精神,为走好新时代长征路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人民日报是党的阵地”,作为人民日报主管主办的刊物,《环球人物》自诞生之日起就密切关注党的历史。  相似文献   

17.
毛泽东《七律·长征》中区区56个字浓缩了长征壮举的"景观",负载着红军长征路上的千种艰难险阻,饱含中国共产党的万般豪情壮志。这一气势磅礴诗作的诞生和传播过程不同寻常:创作的具体时间和地点众说不一;由美国记者斯诺最先翻译成英文发表,先国外后国内流传于世;20年后首次以《七律·长征》之名正式发表在《诗刊》,杂志社索稿的"运作",刊发后又修订,罗元贞获赞"一字师"……这般奇闻轶事,读来令人大快。  相似文献   

18.
正如果说"长征是历史纪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毛泽东:《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1935年12月27日),《毛泽东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49~150页],那么,革命者们在长征路上撰写的一封封家书,则是凝结长征精神的一颗颗红色火种。长征家书作为长征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叙事价值和教育价值。遗憾的是,一方面长征家书的挖掘力度不够,许多长征家书还未被挖掘整理;另一方面,现有媒介在发掘长征家书的时代价值时,过分强调了其精神层面光辉的一面,忽视了对历史本真的探究,甚至出现了  相似文献   

19.
论文总结提炼了《遵义会议决议》中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深入挖掘了船工、教书先生、草药医生、打杂工、长工、学生等部分参与和见证了红军长征过昆明时的群众的口述和回忆见闻,对《遵义会议决议》中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在会议后得到贯彻落实和继承发扬做了说明,深化了长征精神、遵义会议精神和革命传统的研究,为今天我们动员和组织群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历史借鉴。  相似文献   

20.
革命老区江西省兴国县曾被毛泽东同志誉为“苏区模范县”。全县共有长征老干部500人,培养造就了肖华、陈奇涵等54位共和国将军,被人们誉为“将军县”。其中少将毛会义、魏洪亮的战斗事迹被当作原型搬上了新中国的银幕,少将谢立全吹号时的勃发英姿更随《西行漫记》走遍中国、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