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重游净土寺     
重游甘肃天水净土寺,我计划久矣!20年前,我曾去过净土寺,那是羡“净土松涛”胜景去的。当时的净土寺殿宇虽已破败,但那遍布的奇峰,甜美的山泉,葱郁的古松,满谷的涛声,其云蒸霞蔚之态,旖旎幽雅之姿,令我久久难以忘怀。近年,听说五台山高僧海正法师奉师命,在净土寺200多亩的废墟上重修了气势非凡的20多座庙宇,我不禁心仪神驰。逮了一个机会,我了却了重游净土寺的心愿。进入麦积山风景区,越石莲谷,过仙人崖,东行约1公里,就来到净土寺所在的幽谷中。这里四面是瓣瓣莲花般的玉屏,争相叠翠,恰好把净土寺合抱在中间,呈绿海宝莲之状,故有“佛降宝莲吉祥地”之说。历代达官贵人都看重此地,在这里或移骨寄葬,或出家修行,借助吉地除假佛道而设教义外,从延年益寿的角度,也得来这里饱吸清新之气。你看,前秦臣相的儿子来了,他在此建殿塑神,将父亲的遗骨寄葬于此,并遵父遗命赐寺名为“寄骨寺”。随后,朱元璋又诏命皇妹在此替他修行,将“寄骨寺”改为“京都寺”。紧接着明正德年间的袁宰相也来了,他率众来此朝拜,惊其奇景,慧心开悟,索性辞官皈依佛门,将“京都寺”更名为“净土寺”。以上虽属野史,但净土寺历史悠久,峰奇水美,幽丽诡秘却是不争的事实。我是清晨抵达净土...  相似文献   

2.
《沧桑》1995,(1)
玄中寺在山西交城县西北10公里,建筑面积约6000平方米。据寺中现存的唐长庆三年(823)《特赐寺庄山林地四至记碑》记载,该寺创建于北魏延兴二年(472)。因所在地名石壁山、石壁峪,故又称石壁玄中寺或石壁寺。今明建牌楼门额书“永宁禅寺”,乃元代改称之名。  相似文献   

3.
王军 《文物世界》2010,(1):F0004-F0004
  相似文献   

4.
正净土寺,位于介休市张兰镇史村南二里,始建年代不详,明嘉靖、万历年间屡次扩建。佛殿五楹,禅房数十间,僧寮七楹,并有琉璃宝塔一座,占地三四十亩,可见其规模宏大。隆庆元年(1567年),俺答兵劫介休,该寺僧人明晓招呼史村百姓千余人避于寺中,饮食三天,都获安全,由是名声  相似文献   

5.
6.
无边寺,位于太谷县城西南隅的南寺街,寺内有白塔,所以又称白塔寺,晋中一带素有“先有白塔村,后有太谷城”之说,意思是说因大白塔而得  相似文献   

7.
中古敦煌地区处于中原汉族与西北少数民族及中亚各国往来的交通要道上。汉胡杂居现象十分明显。晚唐五代宋初,净土寺与敦煌地区粟特、龙家、吐谷浑、铁勒等胡姓居民之间往来频繁,尤以经济关系最为普遍。其寺僧日常生活受胡风影响深远,呈现出胡汉融合的趋势。  相似文献   

8.
归义军时期敦煌净土寺与都司及诸寺的经济交往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归义军时期敦煌佛教教团是个整体,净土寺与都司及诸寺的经济往来频繁,但在形式上除借贷关系以外,多限于在经济上对佛教教团承担的义务及各寺间礼仪性的经济往来,而纯粹的商品买卖交往并不多见。  相似文献   

9.
应县木塔     
正应县木塔,本名应县佛宫寺释迦塔,位于山西省朔州市应县金城镇西北隅。关于木塔的始建年代,众说纷纭。一般有三种说法:一曰建于北魏太和十五年(491年),有《魏书》《资治通鉴》记载;二曰建于后晋天福年间(936—943),有《山西通志·文物志》《应州续志》记载;三曰建于辽清宁二年(1056年),  相似文献   

10.
应县木塔     
晋文 《文物》1976,(11)
在我国辽阔的土地上,塔是一种相当普遍的建筑物。塔是宗教性的建筑,它随着佛教的传入中国而开始出现。《后汉书·陶谦传》说,笮(zé,音责)融"大起浮图寺,上累金槃,下为重楼"。浮图就是塔,这是我国建塔最早  相似文献   

11.
近代以降,以净土真宗为首的日本佛教各宗派随日本对外扩张入华,在中国各地开教建寺、传道授徒、拓展文教社会事业,获得广泛的发展。然这是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进行的,不仅在传教对象、传教方式、传教组织方面与基督教、天主教等不同,且其教义的“人世”性质也因自身的民族、地域特色而与中国佛教相异,本质则是支持日本政府对外扩张的国策而敌视中国。故其在华发展,随着日本在华的军事失败迅速趋于瓦解。1945年后,苦心经营了近80年的日本在华传教事业已不复存在  相似文献   

12.
应县木塔     
<正>应县佛宫寺释迦塔,俗称应县木塔,建于北宋中期的辽清宁二年(1056年),金明昌六年增修完毕。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保存最完整、最高大的木结构建筑。释迦塔高67.31米,底层直径30.27米,用八角形的平面建筑设计。底层副阶周匝,立面是重檐,以上各层均为单檐,共五层六檐。各层间夹设暗层,实际为九层。塔基为石砌两层,下层为  相似文献   

13.
14.
15.
三打应县     
张平 《文史月刊》2008,(7):21-25
应县解放于1948年。是晋北地区解放最迟的一个县城。解放战争时期我军曾三次围打应县,三次围攻累计100天,特别是在后两次围攻中,我军各发起三次总攻,双方伤亡惨重,多次引起了党中央和毛泽东主席的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16.
溯源应县城     
  相似文献   

17.
《文史月刊》2014,(9):F0002-F0002
应县佛宫寺释迦塔,俗称应县木塔,建于北宋中期的辽清宁二年(1056年),金明昌六年增修完毕。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保存最完整、最高大的木结构建筑。  相似文献   

18.
19.
走近净土     
我很喜欢山,也酷爱水。对于我来说,这山山水水就是天地之间的一部恢宏巨著,蕴含着广泛的内涵和深刻的哲理。所以,我总是喜欢和同伴们出行远足于山水之间,品云壑藏色,尝村野烟霞。  相似文献   

20.
临潼县位于西安市以东六十华里的骊山北麓之阴。北面渭水,南枕骊岫,东环临河西绕潼水,山川形胜,独秀关中。今临潼县城位置,在初唐属于新丰县辖区。唐新丰县城即今临潼县以北八公里的新丰镇。唐天宝二年,时玄宗从古道,数游幸近旬,乃分新丰县置会昌县于骊山下,后以太宗昭陵数有征应事,宰臣称贺,至七载十二月,改会昌为昭应。县在骊山之阴里许。唐之昭应县在宋大中祥符八年(公元-○一五年)避玉清昭应宫名,改县日临潼,以临潼二水分流县左右故名临潼。根据上述文献记载,唐之昭应县城即今临潼县城。然按《旧唐书·地理志》卷三十八记载,天宝二年分新丰万年置会昌县。七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